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模拟昆虫产卵概率分布的新模型,该模型将成虫的各个年龄组作为区间处理;设成虫年龄数为 Do 时,其各区间的产卵概率已知,并假设各区间内的产卵概率是均匀分布的;当成虫年龄组数从 Do 变为 D_1时,设想变化后的每一区间由 Do/D_1个变化前的区间组成,由此来模拟年龄组数为 D_1时各年龄组的产卵概率。该模型经用白背飞虱的产卵概率资料检验,模拟值与实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
非嗜食植物中的昆虫产卵驱避物及其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产卵是植物性昆虫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反映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某些特点以及植食性昆虫对植物利用的策略。植物中的驱避物质在调节昆虫产卵行为过程中超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许多非嗜食植物含有对昆虫产卵有驱避作用的次生化合物。研究植物中的昆虫产卵驱避物质不仅能在理论上加深对植食性昆虫产卵机制,植食性昆虫与植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昆虫群落构建机制等的认识,同时在害虫综合治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测试了25℃下交配频率对条纹小斑蛾成虫产卵量和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雌虫在未进行交配的情况下不能产卵,交配2次的雌虫产卵量最高,其次是交配3次和1次的雌虫,但平均每雌总产卵量在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对于雌虫寿命各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未交配的雌虫寿命显著长于交配一次的雌虫。各处理间雄虫寿命也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昆虫产卵驱避信息素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评述,重点对两种粉蝶产卵驱避信息素的成分、种间效应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等作了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文后还提出了几个应用方面待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是世界性果树害虫,在我国南北果区尤其是果树混栽区大面积发生,已成为桃、梨等果树优质、高产栽培的重要制约因素(杨小凡等,2013)。昆虫的产卵行为是繁衍后代、维持种群数量的重要环节,可随昼夜交替等外界光照条件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节律反应,研究光照对昆虫产卵节律的调控作用,对于明确其产卵活动  相似文献   

6.
黄翠琴 《江西植保》2014,(4):293-296
整胸寡节瓢虫(Telsimia emarginata Chapin)是竹林里的一种重要食蚧天敌昆虫,在福建1年发生6代。雌虫于6—7月产卵量最大,单雌最大产卵量达258粒。成虫和幼虫均能捕食蠕须盾蚧,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食蚧天敌昆虫。  相似文献   

7.
寄主对拟寄生昆虫产卵行为的防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行为和形态学方面综述了寄主昆虫防御寄生昆虫产卵的不同方式,对研究寄主昆虫这种防御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菜蛾啮小峰对寄主龄期的选择性和适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蛾啮小蜂是小菜蛾幼虫期至蛹期的跨期寄生蜂,也可仅寄生于蛹。室内寄主虫态及龄期选择寄生试验表明,该蜂嗜好产卵寄生幼虫。较少产卵寄生预蛹,很少产卵寄生蛹,但在幼虫4个龄期间无明显偏嗜性,寄生于各龄小菜蛾幼虫的啮小蜂在发育历期,蛹期存活率,每寄主育出蜂数及性比几方面无显著差异,表明各龄幼虫对该蜂的适合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菜蛾啮小蜂对寄主龄期的选择性和适合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菜蛾啮小蜂是小菜蛾幼虫期至蛹期的跨期寄生蜂,也可仅寄生于蛹。室内寄主虫态及龄期选择寄生试验表明,该蜂嗜好产卵寄生幼虫,较少产卵寄生预蛹,很少产卵寄生蛹,但在幼虫4个龄期间无明显偏嗜性。寄生于各龄小菜蛾幼虫的啮小蜂在发育历期、蛹期存活率、每寄主育出蜂数及性比几方面无显著差异,表明各龄幼虫对该蜂的适合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柽柳粗角萤叶甲交配和产卵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柽柳的重要食叶昆虫———柽柳粗角萤叶甲的交配和产卵行为及其相互关系、产卵方式与被寄生的相关性等生殖行为进行了研究。该叶甲行多次交配和多次产卵,一次完整的交配过程包括交配前、交配中和交配后3阶段,对各阶段内不同的行为特征进行了描述。雌虫交配后28h开始产卵;室内条件下卵为聚产,每卵块平均7粒,但野外则多为散产(占57.7%);产卵历期11.4d,每雌产卵141粒。成虫羽化后14d累计卵量为总卵量的50%,28d达80%以上。柽柳粗角萤叶甲雌虫交配1次仅产卵7.5±2.8粒,产卵持续1.9±0.8d;而多次交配雌虫的产卵量为141.0±88.1粒,产卵历期11.4±5.9d。柽柳粗角萤叶甲的交配活动在上午和下午各有一高峰,产卵活动在中午和晚上各有一高峰。柄翅卵小蜂对第2代卵的寄生率(23.6%)高于第3代(5.96%),柽柳粗角萤叶甲二代卵块大小与被寄生率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水稻矮缩病毒对黑尾叶蝉卵巢发育与产卵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虫传植物病毒须依靠媒介昆虫进行传播和扩散,而植物病毒在媒介昆虫体内的复制和转运会对昆虫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Sinisterra等[1]报道称媒介昆虫携带病毒后寿命缩短、产卵量下降.  相似文献   

12.
昆虫行为受内在的生物钟控制,但也受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光因子是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影响着多种昆虫的行为等.全球光污染面积逐年增大,光污染下害虫发生的时空格局如何变化值得密切关注,而害虫行为改变是最直观的表现.概述了光因子(光周期、光颜色和光强度)对蛾类昆虫交配率和产卵量的影响,并就影响结果进行了讨论,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Bt籼稻对褐飞虱取食、产卵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了褐飞虱在2个Bt籼稻纯合品系,即TT9-3、TT9-4,及亲本对照IR72上的取食和产卵行为。结果表明,在选择性条件下,褐飞虱于稻株上的着虫比率在Bt籼稻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而稻株中部和整个叶鞘的取食刺探痕数、产卵选择比率和产卵量则均以Bt籼稻显著为低。在非选择性条件下,稻株叶鞘上的取食刺探痕数在Bt籼稻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而排泄的蜜露量则多以Bt籼稻尤其是TTP9-4显著为少。可见,供试的2个Bt籼稻品系不利于褐飞虱的取食或产卵,表现有抗褐飞虱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昆虫的生殖行为对其种群的繁衍起着重要作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各种昆虫种群的生殖行为形成,稳定的规律性。本文从蛾类昆虫的求偶、交配及产卵等行为以及与此相关的信息素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介绍了此类昆虫生殖行为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交配对昆虫的繁衍至关重要,决定了昆虫种群的发展趋势。半翅目盲蝽科昆虫具有繁殖快,产卵量大,世代重叠严重等特点,使其容易暴发难以防控,严重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和发展。本文针对盲蝽的交配行为进行综述,系统阐明了盲蝽科不同物种间交配特征、交配高峰、交配节律以及交配次数的差异,并对盲蝽科昆虫存在的多次交配行为和交配后抑制现象及机理进行了简要介绍,论述了抑性欲素对盲蝽科昆虫交配后行为的调控。通过以上论述,为针对盲蝽交配行为开发新型交配干扰剂并用于盲蝽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昆虫的生殖行为对其种群的繁衍起着重要作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各种昆虫种群的生殖行为形成了稳定的规律性。本文从蛾类昆虫的求偶、交配及产卵等行为以及与此相关的信息素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介绍了此类昆虫生殖行为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捕食性昆虫的标记信息素广泛存在于鞘翅目、脉翅目、双翅目、半翅目和蜱螨目捕食者中,介导捕食性昆虫的猎物搜索、产卵、同类相残和集团内捕食,改变猎物蚜虫的生活史,因而影响捕食者控制目标害虫的能力。标记信息素由幼虫、成虫或卵产生,来源于外分泌腺或消化道。目前已鉴定出几种瓢虫的标记信息素,均为烷烃混合物。捕食性昆虫对标记信息素的反应受标记信息素持效期、昆虫本身状况如产卵习惯、年龄、经历和性别及外部条件如猎物种群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邱中良  邱鸿贵 《昆虫天敌》1990,12(3):116-121
本文描述了群聚寄主卵和间隔分布的寄主卵对松毛虫赤眼蜂子代分配的影响。单头雌蜂产卵于群聚寄主卵时,平均每粒寄生卵的子蜂数明显少於单粒寄主卵时的子蜂数,但每头雌蜂所产的总子蜂数和被寄生的寄主卵数随着寄主卵群的卵数增加而增加。表明,雌蜂产卵于群聚寄主卵时能减少在每粒寄主卵中所分配的子蜂数,而增加寄生的寄主卵数目。密度制约是限制每头雌蜂寄生寄主卵数目的因素。在分散的寄主卵中,平均每粒寄生卵的子蜂数随着卵粒间距离增加而增加,但每头雌蜂所产的总子蜂数和被寄生的寄主卵数并没有明显地随着寄主卵粒间的距离大小而改变。可见,在分散寄主卵中,雌蜂的生殖力则是限制每头雌蜂寄生寄主数目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重要昆虫天敌捕虱管蓟马Aleurodothripsfasciapennis (Franklin)的产卵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显示捕虱管蓟马雌成虫一生平均产卵 31± 9粒 ,平均产卵天数为 2 7~ 5天。用线性回归方程拟合产卵量与产卵期的线性方程为 :Y =1 5 2 6X - 8 931 ,相关系数R=0 95 5。  相似文献   

20.
在昆虫中存在着一种抑制产卵的机制。这是Chiang(1960)等人经过田间调查之后于1960年提出的。他指出:受到第一代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幼虫严重危害的玉米植株,对第二代成虫的产卵诱惑力很小。1970年Schurr和Holdway也报道说:从受害玉米植株中采集的挥发性物质,能驱赶怀卵的玉米螟成虫。经过进一步的研究Schurr(1970年)又指出,这是一种短效抑制性物质,可能是一种细胞激动素,也可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