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面对全球变暖的大背景,研究增温对大豆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大豆生产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选取高肥力和低肥力2个土壤类型,采用开放式增温系统,设置常温(a T)和增温(e T)处理,以‘金大豆626’为供试品种,探究增温对大豆三叶期、开花期和鼓粒期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叶期,增温使高肥力土壤上大豆叶片Pn(光合速率)、Gs(气孔导度)和Tr(蒸腾速率)较对照分别下降了21.3%、36.7%、17.4%,低肥力土壤上大豆SPAD值(叶绿素)较对照提高了15.1%,而Pn下降了11.4%;在开花期,增温使高肥力土壤上叶片SPAD值提高了24.0%,而Pn、Gs、Ci(胞间CO2浓度)和Tr(蒸腾速率)较对照均显著下降,低肥力土壤上大豆叶片Gs、Ci和Tr较对照也均显著下降;在鼓粒期,与对照相比,增温使高...  相似文献   

2.
稀土生物有机肥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针对三种养分含量不同配方的稀土生物有机肥,以复合肥和复合肥+菜籽饼为对照,探讨稀土生物有机肥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复合肥、复合肥加菜籽饼比较,施用稀土生物有机肥可增加大豆单株根瘤数,并使大豆分枝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等产量构成因素提高,从而显著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3.
在南宁市进行复合肥和AM菌的混合施用试验,探究AM菌肥对玉米产量及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AM菌肥和复合肥以一定比例配合施用能提高玉米产量。在AM菌肥施用量相同情况下,增加复合肥施用量,产量不一定增大。综合产量、病害发生程度以及土壤肥力的情况,初步认为B2A1的复合肥和AM菌配合用量综合表现较好,其次是B1A4。试验表明AM菌在玉米的种植生产上有一定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污泥生物有机肥对大豆产量和氮磷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施肥水平(CK为常规化肥;A为化肥+8kg/hm2污泥生物有机肥;B为化肥+11kg/hm2污泥生物有机肥;C为化肥+15kg/hm2污泥生物有机肥;D为化肥+20kg/hm2污泥生物有机肥),2种施肥方式(拌肥和拌种肥),研究了污泥生物有机肥对大豆产量及其营养器官(叶片、主茎和根系)氮、磷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入污泥生物有机肥后,大豆产量及其营养器官中的氮、磷含量均高于对照(C>B>A>D>CK)。且拌种肥处理均高于拌肥处理,其中拌种肥的C处理大豆产量最高,为1 898.5kg/hm2,增产8.18%。说明污泥生物有机肥可提高大豆产量,并对氮、磷吸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余常水  唐相群 《耕作与栽培》1998,(4):60-60,F004
在氮,磷,钾施肥量一致的条件下,随无机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的产量随之增加,但土壤肥力状况发生了不利反应,即土壤容在增加,非毛管孔隙度减小,其变化大小的顺序为,不施有机肥处理〉秸秆还田处理〉少施有机肥处理,土壤速效氮,磷,钾的数量也随着无机理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少,有机肥与化肥和合理配比施用,能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和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桔秆还田能减缓土壤马力的不利反应。  相似文献   

6.
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映,是土地生产力的基础。为探索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合近年来国内土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中关于施肥对作物产量影响以及施肥对土壤肥力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概述了长期施肥的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规律,以期为因地制宜地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金沙县旱地占耕地的68.5%,旱地中绝大部分是坡耕地。由于(1)土壤侵蚀,表土被冲刷,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这是旱坡地土壤肥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2)是旱坡地通过梯化后,打乱了活土层,使土壤肥力降低;(3)是近年来农民在肥料施用上重化肥、轻有机肥的现象严重。因此,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对于提高旱坡地土壤肥力有重要意义。从1992~1996年我们在岚头乡茅岗进行了不同有机肥投入,快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的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1)豆科绿肥,(2)混播绿肥(豆科+禾本科+十字花科…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较好的高粱大豆合理间作模式,选用中高秆高粱辽杂19、矮秆高粱辽杂37和大豆辽豆29作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高粱和大豆间作比例,分别为2∶2、4∶2、2∶4,3个品种单作为对照,分析不同株高高粱品种和大豆间作对高粱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模式对比,合理的间作模式有利于提高高粱茎粗,增加高粱干物质积累,中高秆品种辽杂19高粱大豆在间作比例2∶4处理下产量最高,为10141.8kg/hm2,矮秆品种辽杂37在间作比例2∶2处理下产量最高,为8897.5kg/hm2。以上2个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间作效果最好,是较为合理的间作模式,在辽西地区农业生产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土壤肥力对大豆杂交后代选择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继安  杨庆凯 《作物学报》2001,27(4):460-464
以6个大豆高产杂交组合的F2~F5为材料,连续5年分别在高、低肥力的土壤上进行高产优系选择与鉴定,研究土壤肥力对大豆杂交后代选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肥下的选择遗传进度(38.46%)明显高于低肥下的选择遗传进度(29.33%);与高肥下选得8个优系相比,低肥下仅选得3个优系,二者具有较大差异,而且高肥下入选的优系在不同  相似文献   

10.
施用硅钙肥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375.0kg/hm^2硅钙肥的大豆产量超过对照,增产效果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植株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过高的施用量(≥1125.0kg/hm^2)对植株高度的增长有抑制作用;单株根系总长、单株根系总面积和相同生育期内的施肥量间(线性)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土壤水分是限制旱作农业生产的重要因子。采用等值线法分析6种不同前作模式下后茬大豆田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对其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进行比较,以期为筛选半干旱地区节水高效型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前作模式下大豆种植季土壤水分的时空动态变化相似,土壤贮水量均先降低后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土层深度的变化,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有一定的差异。其中,谷子→甘蓝→马铃薯→大豆轮作模式等值线密集,耗水速率快;玉米→甘蓝→马铃薯→大豆轮作模式等值线最疏松,左部等值线边缘数值大,土壤贮水量变化较小。各种植模式之间大豆生育期的耗水量差异明显,且不同种植模式下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其中玉米→马铃薯→甘蓝→大豆轮作模式下大豆产量显著高于其他种植模式,达到3 767.39kg/hm~2,水分利用效率为12.83kg/(hm~2·mm)。因此,玉米→马铃薯→甘蓝→大豆的种植模式优于其他种植模式,是适宜半干旱地区的较好种植组合。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大豆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黄淮海地区16 个品种12 点试验进行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分析,从而为黄淮海地区大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是单株粒重>分枝数>株高>生育日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主茎节数>底荚高度>百粒重。可见,对大豆新品种选育时,应优先考虑单株粒重,分枝数,株高和生育日数。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潮土上进行了5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均衡施肥(NPK、M、NPKM),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全磷、速效氮、有效磷等肥力指标以及玉米产量,尤以M处理增幅最大,与本底值相比,土壤全氮、全磷、速效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5.00%,24.81%,18.97%和21.43%;而不均衡施肥(N、NK、NP)导致相应的营养元素的含量降低。分析表明,在潮土上施氮肥和磷肥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豆品系在黄淮南部主产区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筛选适宜黄淮南部大豆产区种植的大豆品种,于2011年和2012年对河南、安徽和江苏3省5个试验点测试的107份大豆品系的产量、品质及其他相关性状的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测试大豆品系的平均产量为2601.73 kg/hm2,与对照‘中黄13’相比,共有48份大豆品系表现增产,占总数的44.86%;各试验点的大豆平均蛋白质含量总体较高,而且蛋脂双高的品种比例在各试验点均在70%以上。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品质性状有着极显著的负相关,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蛋脂总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0.23和-0.48;与有效分枝、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41,r=0.48,r=0.59,r=0.64)。偏相关分析也表明,大豆的产量与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且单株粒数是对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性状;通径分析显示,该性状对产量的通径系数最大。蛋脂总量与株高、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r=0.20,r=0.23),与有效分枝呈显著负相关(r=-0.19),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r=-0.29,r=-0.44,r=-0.37)。生产中,在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应考虑到大豆各农艺性状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在育种时应注意各性状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滨海盐碱地不同培肥方式对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滨海盐碱地区土壤培肥及作物高产高效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滨海盐碱地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为例,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高效有机肥、改良剂不同配比对小麦、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滨海盐碱地上种植冬小麦施用氮肥、有机肥及土壤改良剂均可提高籽粒产量,且三者增产幅度分别为9.52%~29.52%,2.30%~17.82%,2.19%~11.48%;玉米季施用氮肥、有机肥均可提高玉米产量,增产幅度分别为29.37%~45.74%,1.69%~11.15%,小麦改良剂的后效对玉米也有明显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3.50%~8.33%。盐碱地施用氮肥、有机肥、改良剂对于提高土壤肥力效果明显,其中O3(N_2O3A2)效果最佳,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均最高;施用土壤改良剂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且能降低土壤盐碱含量。通过建立施肥效应模型,获得本试验条件下周年小麦玉米总产量最高可达16 770.46 kg/hm~2,对应的氮肥、有机肥、改良剂周年施用量分别为763,2 250,3 167 kg/hm~2。因此,滨海盐碱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施肥应重视氮肥、有机肥及土壤改良剂的配合施用,可获得一定的作物高产。  相似文献   

16.
有机肥不同量级对小麦产量和土壤培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有机肥不同量级对小麦产量和土壤培肥的影响,在北京房山区布置田间小区定位试验.试验设置空白对照(CK)、施用0.5倍有机肥(0.5 ON)、常规施肥等氮量的有机肥(ON)、施用1.5倍有机肥(1.5 ON)、施用2倍有机肥(2 ON)、施用3倍有机肥(3 ON)共6个处理.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3倍有机肥(3 ...  相似文献   

17.
施用生物黑炭对红壤旱地理化性状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施用0(CK)、6、12、24、48 t/hm2 5个梯度生物黑炭对红壤旱地理化性状影响及玉米增产效果,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用量的生物黑炭处理与CK相比,土壤密度降低幅度达4.8%~ 16.3%,土壤毛管孔隙度增幅为8.1%~21.6%,土壤团聚体粒径>0.5 mm团聚体随着生物黑炭施用量的增加大致呈现减少的趋势,粒径<0.5 mm土壤团聚体随着生物黑炭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MWD降低率分别为7.93%、25.39%、30.15%、28.57%,土壤pH提高0.19~1.02个单位,土壤CEC增加0.80~ 2.46 cmol/kg。从玉米产量来看,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幅为32.5%~80.0%,拟合曲线方程为y=-5.9507x2+ 358.45x+6689.7,得出红壤旱地的最佳生物黑炭用量为30 t/hm2。  相似文献   

18.
不同绿肥品种翻压对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不同生态区最佳绿肥对象,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绿肥翻压对玉米产量及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叶紫花苕综合生物学性状较好,是提高玉米直径、长度与生物学产量及养分的较好绿肥,尤其在缺磷地区是较好的绿肥,但应提早掩埋时间,以提高玉米有效株数;紫云英是提高玉米籽粒产量、秸秆产量的较好绿肥;小麦对板结的粘土改良有积极意义,小麦与黑麦草应提早播种期,黑麦草在缺磷地区是较好绿肥;箭筈豌豆是提高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较好绿肥,综合生物学性状较好;肥田萝卜是改良酸化土壤与提高生物学产量及养分的良好绿肥,在缺磷地区是较好绿肥。以综合指标来看,箭筈豌豆是湘西州绿肥种植较适宜对象。  相似文献   

19.
研究油渣和生物炭对土壤养分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新疆乌什县核桃(Juglans regia)生产园土壤肥力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在田间常规NPK施肥的基础上,增施油渣(27.3、54.6、81.9 kg/株)和生物炭(168.2、336.4、504.6 kg/株),通过对土壤中养分含量进行分析,探讨油渣和生物炭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并利用乌什县核桃生产园土壤肥力指数(SFI)评价模型评价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肥力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油渣和生物炭的不同施肥处理能不同程度的提高核桃生产园土壤有机质、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的含量,其中油渣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油渣的不同施肥处理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Ca、Fe、Mn和Zn的含量,降低土壤Mg和Cu的含量,生物炭的不同施肥处理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Ca、Mg的含量,降低土壤Mn和Cu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施用油渣和生物炭均能提高土壤肥力,在油渣的不同施肥处理中,施肥量为54.6 kg/株时土壤肥力指数最高,在生物炭的不同施肥处理中,施肥量为168.2 kg/株时土壤肥力指数最高,油渣和生物炭施用过量均会降低土壤肥力指数。因此,本试验得出对核桃生产园土壤肥力提升的最佳施肥量为:油渣54.6 kg/株或生物炭168.2 kg/株。  相似文献   

20.
安康  袁金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4):133-140
研究了牛粪、沼渣、污泥、鸡粪、菌渣和猪粪6种有机物料施用对灌漠土春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旨在考察6种有机废弃物农用的可行性。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分别将6种有机物料与70%常量化肥配合施用,共设置了8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6种有机物料与70%常量化肥配合施用均能提高春小麦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与施用常量化肥的处理相比,菌渣、污泥和鸡粪处理能提高春小麦的氮素利用率;菌渣、沼渣和污泥处理能提高春小麦的磷素利用率。菌渣和污泥处理的钾素利用率要远远高于其他有机物料的处理,分别达到了97.47%和94.75%。不同有机物料输入均能显著提高灌漠土的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全量养分含量的影响均表现不显著,对速效养分含量则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