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
每一个新产品的诞生和推广使用,总是伴随着发展和希望,也伴随着坎坷和忧虑。目前烯啶虫胺的用药旺季越来越近,其无序竞争在随后的几个月内可能会愈演愈烈,作为近几年新推出的农药新产品,从其当前情况及今后的发展态势来看,可能也会出现"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正>烯啶虫胺是一种高效、广谱、新型烟碱类杀虫剂,由日本武田公司于1989年开发,并于1995年在日本获登记,该专利在我国已于2008年8月1日到期。随着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和氟虫腈退市,烯啶虫胺作为全国农技中心和有关省市植保部门推荐的替代产品之一,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但是,烯啶虫胺市场一直火爆不起来。在沉寂了两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的禁用,烯啶虫胺作为被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和有关省市植保部门推荐的替代产品之一,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今年截至6月18日,我国已新批准了以下5个烯啶虫 相似文献
5.
5种防治稻飞虱药剂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飞虱是同翅目飞虱科害虫,主要有褐飞虱、灰飞虱和白背飞虱等,它们可以远程迁飞繁殖为害。稻飞虱是刺吸式口器害虫,靠吸取水稻汁液为生,为害水稻的同时,还能够传播病毒,轻则造成水稻减产,重则造成水稻绝收。受气候条件、水稻品种及耕种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稻飞虱已成为长江中下游稻区主要虫害,常为中等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6.
<正>烯啶虫胺是新一代烟碱类杀虫剂。2007年连云港立本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率先将此产品推广上市之初即受到了农药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市场销量也在节节攀升。然而进入2009年, 相似文献
7.
8.
<正>记者从厦门WTO工作站获悉,7月31日,据加拿大卫生部消息,加拿大卫生部发布PMRL2014-48至PMRL2014-50号通报,有害生物管理局提议修订烯禾啶(Sethoxydim)、二噻虫胺(Clothianidin)和啶酰菌胺(Boscalid)的最大残留限量。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冬小麦出苗、农艺性状、主要病虫害防效、产量等的影响,以周麦27为试验品种进行田间试验,以每100kg种子30%噻虫嗪FS 240m L+30g/L苯醚甲环唑FS 200m L为对照药剂,设置3种不同药种质量比(400、600、800g/100kg)进行研究,以确定最佳用药量。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对小麦均不产生药害、出苗安全,可显著提高出苗率,增强小麦植株素质,成熟安全。各药剂处理小麦主要病虫害的病情指数(被害株率、百株蚜量)均与对照药剂处理差异不显著,但防效有所差异;除400g/100kg包衣对金针虫、纹枯病的防效低于对照药剂处理且差异显著外,其余药剂处理的防效均与对照药剂处理差异不显著。与空白对照(CK)相比,400、600、800g/100kg包衣处理小麦增产率分别为6.71%、8.16%、9.07%,对照药剂处理的增产率为8.29%,均与CK差异显著。生产中推荐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应用于小麦生产的最佳用量为600g/100kg包衣。 相似文献
10.
<正>据新西兰农林部生物安全局MAF-BNZ报道,S-烯虫酯[S-Methoprene]颗粒剂在新西兰科罗曼德用于防治南部盐沼蚊虫效果良好。当局在两年前开始,用直升机向科罗曼德的数个地点撒施S-烯虫酯颗粒,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培营养液施药的方法,评价氟啶虫酰胺在玉米植株内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对玉米蚜虫的活性效果。结果表明,根部吸收氟啶虫酰胺后,玉米地上部氟啶虫酰胺积累量于药后4~8d达到最大值,之后缓慢减少;根部氟啶虫酰胺持留量在药后1~2d逐渐增加,2~32d相对稳定;从对玉米蚜虫的活性效果来看,氟啶虫酰胺各浓度药后1d即表现出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效在23.33%~38.22%,蚜虫蜜露分泌数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氟啶虫酰胺对蚜虫防治效果逐渐增高,处理后16d,氟啶虫酰胺31.25和125.00mg/L处理的防效分别达88.60%和99.49%,蜜露抑制率分别达96.70%和99.95%,蚜虫蜜露分泌数随着药液处理浓度的提高而逐渐减少,蚜虫蜜露抑制率高于相同时间和相同浓度下的虫口防治效果。因此,氟啶虫酰胺可通过玉米地下部处理防治蚜虫。 相似文献
12.
13.
不同药剂防治秋豇豆白粉虱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轻豇豆白粉虱的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残留和环境污染,采用测报调查、随机区组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化学农药呋虫胺、啶虫脒和吡蚜酮,生物农药阿维菌素防治豇豆温室白粉虱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室大棚秋季豇豆白粉虱发生较重情况下,每公顷用1.8%阿维菌素EC 375 g、20%呋虫胺SP(护瑞)600 g、5%啶虫脒WP 600 g、25%吡蚜酮WP 600 g(对照药剂),5~8天施药1次,连续施用3次,药后7、14、20天,防治效果分别达90.9%、97.0%、88.0%、93.9%,97.4%、92.1%、84.2%、89.4%和95.6%、86.7%、82.2%、84.5%,且药后7天呋虫胺与阿维菌素和吡蚜酮,极显著高于啶虫脒,阿维菌素与啶虫脒和吡蚜酮之间差异不显著;药后14天,阿维菌素与呋虫胺和吡蚜酮差异不显著,极显著高于啶虫脒,呋虫胺与吡蚜酮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啶虫脒;药后20天,阿维菌素极显著高于呋虫胺、啶虫脒和吡蚜酮,呋虫胺与啶虫脒和吡蚜酮差异不显著。同时,生物农药阿维菌素在药后7天,防效稍低于化学农药呋虫胺,药后14天,防效高于呋虫胺,药后20天,防效极显著高于呋虫胺。这4种药剂尤其是生物农药阿维菌素不仅可以作为防治温室白粉虱的理想药剂,而且可以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4.
15.
建立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步检测马铃薯中氟啶胺和霜脲氰的残留分析方法,为制定马铃薯中氟啶胺和霜脲氰的残留标准提供参考。样品采用QuEChERS方法处理,经乙腈提取,PSA+C18净化,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扫描,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2~1.00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氟啶胺和霜脲氰在马铃薯样品中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4%~97%和85%~10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2.9%和2.7%~6.8%。在低于-18 ℃条件下储藏16周的试验期间,氟啶胺和霜脲氰的降解率分别为8%~12%和2%~8%。该方法简便高效,准确可靠,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检测分析方法。储藏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胺和霜脲氰在马铃薯匀浆样中均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6.
<正>网友孤独钟佬发帖:现在茶树上黑刺粉虱成虫特别多,用灭扫利、联苯菊酯等药防治,当时效果还可以,但怎么都治不彻底,而且持效期太短。用啶虫脒、吡虫啉、烯啶虫胺防治,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该如何防治?茶黑刺粉虱为同翅目粉虱科害虫,以成虫和若虫刺吸 相似文献
17.
为合理防治水稻白背飞虱,进行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白背飞虱(Sogatell furcifera)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较长。使用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4g/667m2、16g/667m2处理,药后7d的防效达94.3%、97.10%。经调查分析,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生产安全,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建立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马铃薯中烯酰吗啉、氟吡菌胺及其代谢物BAM的残留分析方法,并对其在马铃薯中的储藏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样品采用QuEChERS方法处理,经乙腈提取,PSA和C18净化,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扫描,外标法定量。试验结果表明:在0.01、0.10、0.50 mg/kg三个浓度的添加水平下,烯酰吗啉、氟吡菌胺及其代谢物BAM在马铃薯样品中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0%~96%,相对标准偏差为0.6%~5.5%。该方法简便高效,可用于烯酰吗啉、氟吡菌胺及其代谢物BAM在马铃薯中的快速检测。在低于-18℃条件下储藏6个月的试验期间,烯酰吗啉、氟吡菌胺及其代谢物BAM的平均降解率为0~19%,表明它们在马铃薯基质中均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9.
20.
评价咪鲜胺对菠萝黑腐病菌的抑杀作用,优化其防治菠萝黑腐病方法,为病害防治提供实用技术。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杀菌剂对黑腐病菌的生物活性;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咪鲜胺对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以菠萝果实为材料,评价咪鲜胺在不同使用浓度和不同浸果时间对黑腐病的防治效果,以优化其使用技术;测定处理后菠萝果实风味指标和咪鲜胺在菠萝果实的残留,明确咪鲜胺对菠萝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7种杀菌剂中,咪鲜胺对黑腐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01 μg/mL;0.05 μg/mL咪鲜胺可抑制芽管分化形成菌丝,从而严重抑制病菌的生长发育过程。用500 μg/mL咪鲜胺浸果1 min,28℃贮藏8、12、16天时,对黑腐病的防治效果可达70%~75%,防控效果稳定;处理后2 h、1天、2天、3天、4天、5天,咪鲜胺残留低于国家最高残留限量;处理后8、12、16、20天,菠萝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的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维生素C含量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咪鲜胺对菠萝黑腐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500 μg/mL咪鲜胺浸果1 min可有效防治菠萝果实采后黑腐病,保持菠萝果实的品质,不影响农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