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降解地膜与控释肥对再生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更加清洁高效的水稻覆膜栽培技术,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可降解地膜代替常规地膜、一次性施用不同用量的控释氮肥,与"中稻+再生稻"的最佳结合技术。结果表明:覆膜后降解地膜与普通非降解地膜覆对再生稻两季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控释肥一次性基施以150 kg N/hm2处理头季稻产量最高,225 kg N/hm2处理"中稻+再生稻"两季总产最高。因此,水稻覆膜技术与可降解地膜、控释肥以及再生稻技术结合后,是一项清洁、高产、高效的水稻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土壤改良剂对中稻-再生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土壤改良剂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为中稻-再生稻增产与肥料高效利用以及稻田次生障碍阻控提供理论支撑。以准两优608(2016年)和晶两优华占(2017年)为试验材料,设施用过氧化钙(CaO_2)、施用生物石灰(Bi-CaO)、施用硅肥(SiO_2)、常规施肥(NPK)和不施肥(NF)5个处理。分别测定了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相关的指标。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增加中稻-再生稻系统产量,与常规施肥(NPK)相比较头季产量增幅达7.37%~17.78%,再生季可增产493.3~982.2 kg/hm~2。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提高中稻-再生稻有效穗数与头季结实率和穗粒数,且显著增强其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土壤改良剂显著提高中稻-再生稻植株氮素吸收与积累,且后期以施用过氧化钙(CaO_2)效果最佳。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促进中稻-再生稻系统氮肥高效利用,与NPK相比较施用改良剂处理氮肥偏生产力(NPFP)、肥料氮贡献率(NCT)、氮肥农学利用率(AE_N)和氮素回收率(RE_N)均显著增加,其中NPFP和AE_N分别增加了2.92~7.53 kg/kg,4.76~7.53 kg/kg,NCT和RE_N分别增加6.32~9.65,34.40~46.11百分点;施用土壤改良剂显著降低了中稻-再生稻系统土壤氮素依存率(SNDR)及氮肥生理利用率(PE_N)。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可显著促进中稻-再生稻增产与氮肥高效利用,综合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表现,施用过氧化钙(CaO_2)对中稻-再生稻促进作用最佳,其次是施用硅肥(SiO_2),均优于施用生物石灰(Bi-CaO)处理。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适宜渝东北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再生力强的再生稻品种,促进再生稻在渝东北地区的推广,2022 年选择 10 个在渝东北地区推广的优质高产中稻品种,在重庆市开州区对其进行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川农优 538 中稻产量达 10.02t/hm2,再生稻产量达 5.23t/hm2,总产量达 15.25t/hm2,且中稻和再生稻米质均达到 NY/T 593-2021《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 2 级,米质好、产量高,适宜在渝东北地区作高产优质再生稻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4.
再生稻头季和中稻肥料利用率的比较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正忠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6):205-209
为研究再生稻头季、中稻的施肥效应,比较二者的异同点,探讨通过栽培措施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的技术途径,进行再生稻头季和中稻肥料利用率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稻头季比中稻氮磷钾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15.1、6.1、27.9个百分点;氮磷钾农学效率分别提高80.4%、163.2%、60%;不同配组肥料产量贡献率比较,二者均以三元素配方最优,二元素配组以有氮配组显著高于无氮配组,表现为N+K>N+P>P+K;产量用配方施肥处理进行比较,再生稻头季比中稻增719 kg/hm2,产值增1537元/hm2。再生稻栽培施肥效应提高,又增加一季收成,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中稻—再生稻适宜机收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再生稻种一次收两季,省工节本,增产增收,是福建省水稻增产的特色项目,也是水稻轻简栽培实用技术,头季收割难题成为制约再生稻发展的技术瓶颈。近年部分地方采用常规早稻品种佳辐占、嘉早312等进行头季机收示范取得成功,再生季产量达3 000kg/hm2左右。但早稻—再生稻模式受到生产区域限制,应用面积有限,全省适宜再生稻区域多为中稻-再生稻模式。由于中稻与早稻品种不同,生育期长短和群体结构差异大,应用相同的技术进行机收示范,成功率很低。为突破这一技术,2013年省农业厅设立课题,在我县开展中稻—再生稻适宜机收品种筛选试验,一年来,课题组认  相似文献   

6.
刘歆  朱容  杨梅  刘章勇 《作物杂志》2020,36(2):28-429
再生稻高产种质资源是选育强再生力水稻品种的物质基础,缺乏具有强再生力的水稻品种是制约再生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进247份早抽穗水稻核心种质在江汉平原作再生稻种植,从中筛选高产再生稻种质资源,并探究高产再生稻产量形成的关键因素,为再生稻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47份核心种质在江汉平原两季稻均能正常抽穗成熟,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在10.31%~51.83%,从中筛选出27份高产水稻种质资源。其中,4份双季高产种质两季总单株产量均超过60.00g,可作为亲本用于水稻再生力基因挖掘和再生稻高产育种。再生稻高产群体产量构成分析表明,提高再生稻产量的关键是提高其每穗颖花数和有效穗数;再生稻高产种质头季稻产量与再生季稻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再生稻高产育种方向应从追求单季高产转变为追求周年高产。  相似文献   

7.
再生稻生产面临问题及解决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咸彬 《中国种业》2017,(10):37-39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发展一季中稻加再生稻是提高稻米品质和种植效益的重要举措,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之一。本文以衡南县再生稻生产为例,分析了发展一季中稻加再生稻的必要性及衡南县发展一季中稻加再生稻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四川利用杂交中稻的再生力强、光温光裕的优势,发展再生稻多增产一季稻谷,取得了极为明显的效果。目前再生稻面积已达600多万亩,亩产75.5~106公斤之间,最高亩产达到200公斤以上,为全省增产稻谷7亿多公斤。但是,现在再生稻的单产水平还较低,年度间产量的变动幅度也较大,蓄留成功率不到70%,如果将单一蓄留再生稻形成一种高产的耕作制度,还需深入研究,克服存在问题,使产量高而稳定。四川双季稻亩产虽达到700公斤以上,比中稻、再生稻亩增产100多公斤,但因早稻的亩产较中稻低,对稳定生产者心情的效果不如中稻现实,而栽种面积就会逐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国南方稻区,水稻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区,根据光温条件发展再生稻,能实现一种两收,同样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何谓再生稻。再生稻是利用水稻的再生特性,通过水肥管理的措施,使头季稻(如中稻)收获后,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进一步生长发育成的水稻。它具有生育期短(60天左右),种一次收两次,投入产出高,省工、省种、省肥、省秧田等优点。再生稻  相似文献   

10.
富顺县是以水稻为主的粮食生产大县,该县再生稻生产名扬全国。选择头季产量高、再生力强、米质优的水稻新品种更新换代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为努力提高水稻产量,继续发展再生稻,试验筛选水稻新品种是农技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1.
空心菜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心菜又称蕹菜、藤藤菜、早椰菜、竹叶菜、通菜,喜高温,可以多次采收,收获期长,生产成本低,栽培容易,是目前很畅销的一种特种蔬菜。  相似文献   

12.
1选地、选茬与耕整地 1.1选地 1.1.1土层深厚 选择活土层深厚、土壤疏松的地块,土层厚度应在60cm以上,耕作的熟土层20~30cm较为适宜玉米生长.土层浅则难以满足玉米生育要求,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3.
玫瑰是蔷薇科的丛生落叶灌木,植株由根茎叶花等部分组成.被人们所利用的主要是花,生产玫瑰酒、玫瑰油、香精等化工产品.  相似文献   

14.
1选茬整地 1.1选地、选茬 最好选择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平川及二洼地;有灌溉条件的岗地也可以.以玉米、小麦、大豆茬为好,忌白瓜、西瓜等瓜类重迎茬,上茬使用封闭除草剂的地块都不能种植甜葫芦.  相似文献   

15.
浅谈西瓜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雷石富 《种业导刊》2008,(12):23-24
西瓜起源于非洲热带高原,瓜瓤脆嫩多汁,营养丰富,是夏季消暑佳品,贵州省也有大面积的栽培。  相似文献   

16.
玉米田间管理要根据玉米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各生育阶段的生物学特性,用肥水管理等促控措施来满足玉米不同生育期对水、养分的需求;使个体与群体协调发展,达到高产、稳产、高效、低耗的目的,田间管理可分三个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17.
杏鲍菇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民法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1):355-358
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因其野生条件下主要发生于刺芹植物枯死的根茎及周围土层中,故又称刺芹侧耳。分类学上属担子菌亚门、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由于杏鲍菇菌肉肥厚,菌柄粗壮,质地脆嫩,并且食之有一种特殊的杏仁香味,是侧耳属中味道最好的一种,故被誉为"平菇王"。杏鲍菇子实体内含18种氨基酸及部分矿质元素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且其呈味物质十分丰富,尤其令人食后不忘的杏仁味,使得消费者对其青眯有加;加之较高的耐贮、耐运性,使其保鲜性能及货架寿命大大延长,也是受市场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新世纪开年以来,不断有商家在寻求该产品,无论鲜品、烘干或粗制品均可,但是由于生产者对杏鲍菇没有投入相当的精力去开发生产,致使客商空手而归。这说明了杏鲍菇开发商品的前景及其潜力。  相似文献   

18.
遵优3号在平塘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杂交水稻遵优3号的特征特性,并从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杂交水稻遵优3号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西瓜搭架栽培具有许多优点,占地少,可密植,减轻病虫害,提高坐果率,有利于通风透光,充分利用光能,成熟早,产量高.比普通栽培法平均增产30%左右.  相似文献   

20.
1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品种是棚栽马铃薯提早收获,增加产量的基础.棚栽马铃薯必须选用脱毒种薯,选用生育期短,株型直立紧、分枝少、结薯集中、块茎膨大速度快、商品性好的超早熟或极早熟马铃薯品种,早大白、东农303比较适宜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