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依据《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和《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在全市采集1321个土样进行检测,分析耕地土壤肥力状况,开展耕地地力评价,提出了作物配方施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Arc-GIS9.0软件与县域耕地资源管理系统(4.0版)相结合,依据《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和《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对黔东南州耕地地力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黔东南州耕地地力分为八个等级,其中一级地16 605hm2,占总耕地面积的3.90%;二级地37 157hm2,占总耕地面积的8.73%;三级地57481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3.5%;四级地81 065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9.04%;五级地94845hm2,占总耕地面积的22.27%;六级地62760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4.74%,七级地59 367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3.94%,八级地16 524hm2,占总耕地面积的3.88%。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北兴农场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简要介绍黑龙江省北兴农场耕地地力评价技术流程,以农场地块为单位全面调查北兴农场的耕地基础生产能力、土壤肥力状况、耕地利用状况,并作出综合评价,对耕地地力进行评价分级,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针对评价结果提出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的合理化建议,为促进测土配方施肥、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热点聚焦     
正农业部:农业部发布《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农业部发布《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以全面推进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制度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次办法主要提出了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与信息发布等制度。下一步,农业部将通过建立健全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体系,建设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制定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规程,构建耕地质量数据库等措施,确保全国耕地质量调查监测和评价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在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取得的数据,收集整理相关图件和其它资料的基础上,以农一师一团为例,将GIS技术、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累加法等引入到耕地资源管理中,通过探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CLRMIS)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建立县域土壤资源的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对县域耕地地力状况进行评价,将农一师一团耕地划分为3个等级。应用CLRMIS进行耕地地力评价,提高了工作效率,比传统的评价方法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为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的景泰县农业分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开展耕地地力评价是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摸清耕地资源状况,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在景泰县县域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的基础上,依据农业分区的理论及原则,运用分区单元与中低产田分区对应的方法对景泰县耕地进行了农业适宜性分区。将全县耕地划分为景电(一、二期)特色经济作物区、黄河沿岸粮食作物与经济林区和高扬程提灌干旱畜牧农林区。农业适宜性分区结果不但扩充了县域耕地地力评价的应用范围,而且从农、林、牧三方面科学的、系统的、直观的为景泰县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及决策制定提供了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7.
县域耕地地力评价中土壤养分空间插值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耕地地力评价是耕地质量建设重要手段,与之相关的土壤养分插值技术关系到耕地地力评价精度与可用性。以历城区为研究对象,将历城区划分为历城平原区和丘陵区,分析其采样点养分分布情况、评价指标中涉及的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锌、有效硼的空间变异情况。分别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DW)和普通克里格插值法(OK)对历城全区、平原区和丘陵区的土壤养分进行插值,通过交叉验证、叠加对比分析等方法比较不同情况下不同插值方法的精度,并对比分析基于不同插值方法的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结果显示,IDW和OK 2种方法都具有较高精度,其中IDW插值方法较适宜于丘陵区,而OK插值方法则适宜于平原区;对于有多种参评元素参与的县域耕地地力评价,采用2种方法的评价结果相差不大。基于实用性与精确性结合原则,IDW方法是县域耕地地力评价养分空间内插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基于AE的耕地地力评价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加强土地定量化与信息化研究,更好的将GIS与传统耕地评价相结合。在分析耕地地力评价流程的基础上,基于二次开发组件ArcGIS Engine开发了耕地地力评价系统,并以广饶县为例进行评价。研究得出利用AE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CLFEIS系统的执行效率更高。利用其实现的空间数据的叠加、属性连接、属性提取、报表生成等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数据与广饶县实际地力状况相符,有助于管理者对广饶县耕地地力情况的深入了解和为下一步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基于格网GIS的伊通县县域耕地地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耕地地力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特定土壤类型上,立足于耕地自身素质的地力要素的总和。目前通用的评价方法是采用矢量的方法,在评价单元的基础上建立县域耕地资源数据库,采用模糊聚类、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耕地地力综合评价。由于涉及较多矢量数据的叠加,采用该方法会出现大量碎小图斑和栅格挂接值的平均化。Grid方法将所有参评指标数据展布到一定尺寸的地理格网上,解决了矢量单元评价存在的缺点。以吉林省伊通县为例,采用Grid方法作为基本评价单元,以行政单元作为统计单元,对县域耕地地力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将伊通县耕地地力状况分为5级,与环境因子进行了耦合分析并对各级地力耕地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乡统计,结果表明:整个伊通县耕地地力状况总体水平比较高,中高产地主要分布在低河漫滩和平坦的河流低阶地上,占耕地总面积的82.12%,低产地主要分布在高丘陵和低山地区。该结果将为耕地资源的合理规划,保护与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杭州市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谢国雄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0):276-283
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资源,耕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探讨了在GIS系统的支持下,利用测土配方项目获得的耕地质量调查数据及地形地貌、农田水利设施状况等基础数据,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对全市176128 hm2耕地进行了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杭州全市耕地可分为3等5级。一等地、二等地和三等地的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21.8%、76.9%和1.3%;一级耕地、二级耕地、三级耕地、四级耕地和五级耕地的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0.8%、21.1%、52.6%、24.3%和1.3%;总体上杭州市耕地质量以中上为主,评价得到的耕地分布状况基本符合实际情况,表明将GIS技术运用到耕地地力评价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对各级别的耕地生产性能与管理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根据安徽省各市、县的统计资料,研究阐述了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耕地被占用影响因子权重的过程,提出了基于组件的耕地预警评估模型与GIS的集成方案,并据此构建了安徽省耕地利用预警决策支持系统,为土地利用监管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决策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原有农田、农村居民点用地向城镇用地和建设用地转化,少数地区出现重警。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明光市耕地地力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明光市测土配方施肥和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的基础上,运用GIS建立明光市耕地资源数据库。针对明光市三大耕地类型区(平原潮土耕地类型区、稻田耕地类型区、山地丘陵耕地类型区)特点,分别建立其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在GIS 的支持下,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等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成功地实现了耕地地力自动化、定量化评价。评价获取了明光市各耕地地力等级面积及其分布信息,经实地调查分析符合当地实际,表明运用该技术方法对耕地地力评价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为摸清珠三角典型平原的耕地地力现有基本情况,以广东中山市为例进行耕地地力的评价研究。【方法】运用GIS技术,采用模糊数学法、特尔斐法、加乘法则和等距法等进行评价。【结果】结果显示中山市耕地地力水平总体有所上升。高产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2.17%,中产田占53.72%,低产田仅占4.11%。不同镇区的耕地地力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一年多熟和一年两熟的高产田占比较大,一年一熟则以中产田为主。中低产田主要为灌溉改良型、过砂过粘型、瘠薄培肥型和渍潜稻田型,其中渍潜稻田型的面积最大。【结论】本次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符合实际,不仅能反映中山市耕地地力基本现状、指导当地农业生产,还能为中国珠三角典型平原开展耕地地力评价提供有益探索,助力提高耕地地力。  相似文献   

14.
姬超  包广静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33):157-161
以典型的边境县盈江县为例,建立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并进行基本农田布局优化,以期保障粮食安全及促进西部边境区域耕地可持续利用。利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及GIS软件,结合盈江县实际情况及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盈江县耕地进行评级,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基本农田的划分。结果表明:将盈江县耕地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一等耕地占22.92%、二等耕地占37.46%、三等耕地占27.55%、四等耕地占12.07%,并提出了改善耕地质量的措施及盈江县基本农田的布局方式。在耕地分级的基础上进行基本农田的划分,满足了盈江县的基本农田确保数量、提升质量的要求,同时将来也可以为进一步提高基本农田的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耕地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耕地地力是表征农田质量优劣的主要指标,对农业生产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进行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分级是保证农田合理利用的关键所在,对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简述了国内外耕地地力评价的相关研究,进一步综述了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8种主要技术及方法的发展历史和评价应用的优缺点。现有研究结果表明,传统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法律法规也亟待完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GIS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方法以及以GIS为基础的数据挖掘方法将逐渐成为研究热点,GIS以及卫星遥感等技术的应用也将更为广泛,对提高农田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更为精准化。通过本文的综述比较,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及发展效益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闽北丘陵山区地形复杂、耕地分散、农田类型多、田间基础设施少、中低产田面积比例大,研究编制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和有针对性的项目设计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分析总结了2011—2015年422个项目设计方案及竣工后的现场验收材料,收集查阅相关资料,比对项目设计与验收成果,提出存在问题和建议。今后应在遵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的基础上,多次实地勘测和调研,并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工程措施的经济实用性、耕地权属及农户意愿等因素,寻找设计的重点与难点,分区分片设计。为指导土地平整、农田灌排系统和田间路网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综合生产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青海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评判生态脆弱区青海省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及其变化情况,运用熵权法和P-S-R模型,构建该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采用物元理论建立土地生态安全的综合评判模型,并对青海省2000—2010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变化情况及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土地生态安全的发展趋势大体表现为“较不安全→临界安全”;青海省各市(州、地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变化情况不尽相同,地区间差异明显;影响青海省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经济密度、人均耕地面积、林草覆盖率、水土协调度、成灾面积比重和化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中国农业长期粗放经营问题,研究中国耕地与生态文明协同保护体系,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演绎法,分析东亚地区代表国家环境保全型农业下的耕地农业协同体系。研究表明,日本的耕地农业环境保护支付制度、生态补偿市场认证体系、耕地农业法律制度保障,是建立在生态补偿原则上,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能够提升市场参与度及农民自主性投入的耕地生态协同保护措施。中国在推广耕地合理利用实践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是在建立耕地生态协同保护的休耕制度、因地制宜建立生态补偿体系、加快推进耕地生态协同保护专项基金的设立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坚持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家“两区划定”粮食作物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方法]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能值生态足迹方法,[目的]评价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流域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算出生态补偿额度。[结果]研究结果表明:①2016年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流域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当量价值为2141.24元。②农田系统生态服务体系中保持土壤和废物处理功能当量因子较大,旅游科研功能和原材料生产功能网当量因子较小,农田系统的总生态服务价值约为18697.67元·hm-2。③小麦和玉米的人均生态足迹较大,大豆和水稻的人均生态足迹较小,人均生态足迹为0.328 hm2·人 -1,总合生态足迹为181.18 hm2,耕地人均生态承载力约为0.018 hm2·人 -1。④研究区2016年小麦等四种粮食作物的耕地生态补偿金大约为66.34百万元。[结论] 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流域耕地生态服务功能较高,但是农田生产能力较弱,耕地生态承载力较小,出现耕地生态赤字,农田生产系统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基本农田划定中实现数量与质量并重的目标,采用农用地产能核算成果,以安县为例进行基本农田的划定研究。通过ARCGIS10.0空间分析功能,从耕地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实际产能、可实现产能潜力、景观指数、建设占用可能性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以产能核算为基础的“按质定量”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结果表明,在评价指标体系下全县耕地≥ 90分主要集中在秀水镇、塔水镇、花荄镇和乐兴镇,面积为9644.19 hm2;≥ 60分而< 90分的耕地主要集中在乐兴镇、清泉镇、兴仁乡、永河镇、秀水镇、黄土镇和花荄镇,面积为19926.98 hm2;< 60分的耕地主要集中在沸水镇、界牌镇、雎水镇、桑枣镇和晓坝镇,面积为6508.83 hm2。综合国家规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率指标要求,评价分值≥ 62.35分的耕地,共28864.00 hm2,为理想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实证研究表明,此种方法可以减少基本农田划定中人为因素的干扰,使得基本农田的划定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