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尾松天然林、杉木人工纯林、柏木和杉木人工混交林是亚热带地区常见的森林植物群落,乔木层可划分为3个亚层:第1亚层高15 ~ 18 m,第2亚层高9 ~ 15 m,第3亚层高3 ~ 9 m.灌木层中有许多物种经培育可成大材、良材的阔叶树萌蘖丛,其物种较丰富.组成天然马尾松林物种9种,杉木人工纯林11种,柏木和杉木人工混交林物种20种.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乔木层和草本层,由檵木﹑映山红﹑白栎﹑乌饭﹑盐肤木﹑山柿、青冈栎、冬青、枫香﹑红楠﹑野桃﹑香港黄檀木等组成,草本层以芒萁﹑五节芒等组成.  相似文献   

2.
百山祖冷杉森林植物群落的外貌与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百山祖冷杉森林植物群落的优势种群是由常绿的多脉青冈和落叶的亮叶水青冈组成,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天然的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构成乔木层的树种有8 ~ 9种,分为3个亚层,第1亚层高13m,由百山祖冷杉组成,第2亚层高8 ~ 12m,由多脉青冈和亮叶水青冈优势种群构成主要林冠层,第3亚层高4 ~ 8m,主要由第2亚层优势种群的幼树组成.百山祖冷杉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为17 ~ 19种,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灌木层和草本层,灌木物种主要由箬竹和百山祖玉山竹组成,草本物种主要为莎草科的苔草.  相似文献   

3.
猬实植物群落外貌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猬实进行群落外貌和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猬实对生态环境要求不严,群落组成简单。3个分布区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表现为:山西永济雪花山>山西夏县泗交林场>陕西华阴华山。总结了影响猬实种群拓展的4个因素。  相似文献   

4.
幼苗猝倒病普遍发生于苗圃中,是苗圃的第一大病害。尤其在培育松、杉苗时,必须把防治猝例病放在头等地位。一、病原与病害症状1种芽腐烂型。即播种后至幼苗出土前,病菌侵染种子或幼芽,使种、芽的组织腐烂。通常成堆发生。在地面则表现为缺苗、断垄或缺行。种子未经催芽、播种后土温过低、土壤潮湿或板结、幼芽延迟出土等情况下,种芽腐烂的现象比较普通。2猝倒型。初出土的幼苗组织柔微,如幼茎或幼根受到侵染而腐烂,整株幼苗随即倒伏,而幼叶尚保持绿色,故称猝倒病。这种症状是猝倒病的典型表现,通常成片发生,蔓延很快。二、病害…  相似文献   

5.
杉松是辽东地区珍贵乡土树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试验效果显著,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区杉松幼树株数增长率(46.1%)极显著高于对照(16.8%),有母树区极显著高于无母树区,原杉松纯林的幼树株数增长率(97.4%)极显著高于原混交林(51.4%)。择伐后保留木郁闭度是0.2的杉松幼树地径增长率显著高于郁闭度0.3区(34.4%)。生产上应在种子多、质量好的种子年进行择伐作业,伐后郁闭度宜为0.2。杉松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6.
国营牙牙山林场于1994~1996年在幼林抚育中全面推广化学除草技术,应用面积达1550hm^2以上,除草率达92%以上,与人工抚育相比,提高工效1.5倍,节约资金40%,大大减轻水土流失,为幼林创造有利的生长环境,促进幼林生长。  相似文献   

7.
采用样带结合样方法,对临泽县平川镇黑河桥北岸、南岸2块样地分别按灌木层、草本层2个层次进行群落植物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特征调查,结果表明:该湿地植物群落中,共有高等植物22种,其中灌木层植物4种和草本层植物18种,隶属14科21属。对各群落根据植物重要值进行群落类型划分,可以将黑河桥北岸植物群落类型确定为沙枣+柽柳—假苇拂子茅+芦苇+滨麦群丛,将南岸植物群落类型确定为柽柳+黑果枸杞—滨麦+芦苇群丛。2个植物群落的2种物种丰富度均表现出草本层>灌木层的特点;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各样地中总的趋势均为草本层>灌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在各层间表现出草本层的均匀度偏低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杉、松人工林混生天然檫树生长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以往人工营造檫树纯林存在的问题 ,而营造混交林又难以调控密度和混交比例。通过调查南平市巨口乡 8年生的半天然杉檫、松檫混交林生长情况 ,结果表明 :在同样的立地条件和管理措施下 ,松檫、杉檫混交林生长优于杉木、马尾松纯林 ;在适宜的混交比例和合理的密度条件下 ,混交林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收到较好混交效果 ,应充分利用这种人工与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混交林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枫香在杉,松采伐迹地上更新造林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湖北鄂州长江外滩植被为研究对象 ,对滩地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及多样性指数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 .滩地乔木和灌木种类组成较少 ,均只有 2科 2种 ,前者有杨柳科的杨树 (Populusspp .)和金缕梅科的枫香 (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 ,后者仅杨柳科的旱柳 (Salixmatsudanakoidz)和桑科的构树 (Broussonetiapapyrifera(L)vent) ,但是草本植物物种比较丰富 ,有 1 3科 2 5属 2 8种 ;2 .滩地草本植物群落类型较丰富 ,有 1 2个类型 ,植物群落结构开始由单一转向复杂 ;3.多样性指数Shanno -Weiner (H′)和丰富度 (R) ,多样性指数Simpson (D)和均匀度指数 (J)的相关系数分别是rH′-R =0 .95 6,rD -J =0 .979,呈极显著正相关 ;指数H′与均匀度指数J,指数D与丰富度R ,丰富度R与均匀度指数J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H′-J =0 1 90 ,rD -R =0 0 78,rR -J=0 1 0 0 ,均无显著性 (P <0 0 1 )。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杉木容器苗培育基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0种培养基质,对马尾松和杉木两种树种进行容器育苗研究,结果表明,以竹叶为基本材料配制基质,比纯黄心土基质培育的马尾松和杉木百日苗,干物质重分别增加93.2%和53.9%,与蛭石配制的基质相比,分别增加43.9%和104.0%,与松树皮配制的基质相比,分别增加25.0%和42.9%,以松针为基本材料配制的基质效果似于竹叶。两者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与各处理相比较,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通过培养基质理化  相似文献   

12.
应用对偶回归分析法,结合相关系数分析,对雪峰山地区324块同时具有杉木和马尾松地位指数值数据的样地进行对偶回归分析,建立了不同地地貌类型的雪峰山杉木与马尾松地位指数互导模型,模拟效果较好。预测误差值分布稳定,建模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95%,模型适用性检验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18%。不仅解决了地位指数代换偏差较大,精度不够高的问题,而且简化了建模的过程,提高了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人工林杉木与马尾松制浆性能的比较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工林杉木与马尾松进行了制浆性能比较,测定了它们的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优选出最佳蒸煮工艺条件,测定了浆料的物理强度,最后用座标综合评定法来全面评价它们的制浆性能。结果认为,人工林杉木木材制浆性能略优于马尾松。研究结果为杉木在造纸上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山西太岳山油松人工林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松是我国北方人工林重要的造林树种,是我国人工林种植中使用较早的一种树种。本文调查的油松人工林是山西沁源县马泉林场宋家沟。通过在太岳山马泉林场宋家沟设立标准样地,并进行调查、取样,旨在研究人工油松林的群落结构,包括油松林下的植物种类,及科、属、种的统计,同时计算油松林下植被的重要值及多样性指数,揭示油松林下植被多样性情况。同时,针对油松密度与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的关系进行研究,找寻油松最佳的种植密度。寻求最佳的解决人工林生长、经营、管理问题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以40 mm厚的辐射松(Pinus radiata)和人工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锯材为对象,研究高温干燥过程中干燥温度和锯材含水率对萜烯类产物释放浓度的影响,并与辐射松常规干燥中的萜烯类释放浓度作比较。高温和常规干燥过程中采抽气样次数均为5次,抽气速度为1.0 L/min,采样时间为30 min,采用Tenax管收集干燥过程中萜烯类产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其成分及浓度。结果表明:高温干燥辐射松萜烯类释放浓度高于常规干燥辐射松与高温干燥人工林杉木,但萜烯类挥发物的组分有所差别。常规干燥辐射松锯材萜烯类释放浓度对环境是安全的,然而在高温干燥过程中,尤其在干燥中后期,当萜烯类挥发物浓度大于1.5 mg/m3时,对辐射松和人工林杉木释放萜烯类挥发物应采取回收措施,以确保对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马关县杉木初级无性系种子园嫁接的1年生接穗高生长、直径生长、正冠率和砧木基径以及1~2年生砧木接口的愈合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接穗的高、径生长和正冠率与砧木基径成正相关;砧木接口的愈合率在一定范围内(砧木基径小于5cm时)随砧木基径的增大而增大,以后随砧木基径的增长而减小。  相似文献   

17.
埔上林场杉木大径材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顺昌埔上国有林场33 a生杉木人工林为对象设置标准地。分径阶选取解析木,以解析木的资料为基础,结合数学方法,对其胸径、树高及材积生长进行分析,研究林分各测树因子的生长规律,并提出各因子的生长模型,确定了林分的主伐年龄。  相似文献   

18.
经过数年调查发现,安徽省境内的杉木上斑痣盘菌科病原菌共4属5种,它们是杉生小双梭孢盘菌Bifusella cunnighamiicola Korf & Ogimi,皮特拉克散斑壳Lophodermium petrakii Durrian,毁坏舟皮盘菌Ploioderma destruens Y.R.Lin et Hou,汉德尔舟皮盘菌P.handelii (Petrak) Y.R.Lin et Hou和杉木小鞋孢盘菌Soleella cunnighamiae Shao et Zinno.文中描述了各种菌的主要特征,并编制了种的检索表以资识别.对于长期以来杉木落针病病原鉴定中所存在的同物异名问题也进行了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