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安栋  吴方禧 《内陆水产》2001,26(11):37-37
草鱼烂尾病又称尾柄病,其传播快、死亡率高。草亲鱼患烂尾病实属罕见。但若治疗不及时或防治不得法,将会导致草亲鱼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自1991年以来,我场草亲鱼曾4次发生烂尾病。我们经几年的摸索,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1发病情况1991年8月,我场12口2.1公顷亲鱼池中有5口首次发现了草亲鱼烂尾病,虽经治疗仍死亡35尾。1992年7月底又发生烂尾病,死亡7尾。1993年2月,我场淘汰了原有全部草亲鱼,进行了清塘消毒,启用了175组后备草亲鱼。1996年8月中旬,我们再次发现了…  相似文献   

2.
草亲鱼出血病的治疗1994年6月,我场草鱼繁殖结束,亲鱼转池后十余天就出现了草亲鱼严重死亡现象,经确诊为草鱼病毒性出血病。一、症状:6月16日早晨,10号池就出现了4尾草亲鱼死亡,11号池也有3尾死亡,并有数十尾病鱼浮边,两池亲鱼基本上停止吃食。病鱼...  相似文献   

3.
<正> 1982年4月,我们在定安县南扶水库鱼苗场草亲鱼塘里发现草亲鱼患有一种疾病。发病草鱼多数病灶在尾柄之前身体中段的两侧,侧线附近为甚,尾柄部分病灶极少。病灶多数近椭圆形,少数近圆形,大小不等,多数在3—6×2—3厘米之间,病灶部位鳞片脱落,肌肉发炎呈红色,粘液增多,病  相似文献   

4.
<正> 1990年2月,在山东博兴县蔡寨乡池塘中发现鱼病,取来鱼病20尾,其中鲤鱼10尾;草鱼3尾,鲢鱼5尾;青(鱼将)鱼2尾。最大个体8厘米,最小个体3厘米。当时最低气温-2℃,池塘封冰已开始融化。病鱼外观消瘦,头胸部、鳞片下发红,有出血现象,游泳不正常,行动迟缓,有的失去平衡。多数病鱼头部有透明水泡。水泡大小不一。鲤鱼发病比较典型。草、鲢、(鱼将)鱼发病症状基本与鲤鱼同。  相似文献   

5.
腐皮病又称打印病,主要危害鲢鳙鱼,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草鱼出现此病尚没见报导。我局养殖大队养殖场有草亲鱼156尾,1991年9月13日以前已死亡37尾。9月10日我们去看病,病鱼在水中游动缓慢,  相似文献   

6.
祁阳县城关镇光明村养鱼能手刘权宝,1992年承包一口面积3.3亩的鱼塘,共投放草鱼种408尾,鲢、鳙鱼种分别为507尾和23尾。1992年5月初发现该塘草、鲢、鳙均患有锚头鳋和鱼鲺病,草鱼种还患有鳃隐鞭虫病,5月19日~23日相继死亡56尾草鱼,23日下午开始在池塘使用茶饼和敌百虫治疗,25日只死亡草鱼2尾,后该池塘鱼类均未发现寄生虫疾病,草鱼成活率达85.8%,鲢、鳙鱼成活率达100%。茶饼、敌百虫的使用方法是。  相似文献   

7.
卵甲藻病又称“打粉病”或“白鳞病”是由嗜酸性卵甲藻引起,此病主要危害下池半个月左右的鱼苗和“冬片”鱼种,不仅草、青、鲢、鳙、鲤的鱼种发病,而且野杂鱼也受感染。笔者2004年9月上旬诊治过一例卵甲藻病,现将其诊治的相关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养殖地在临城镇黄竹村,鱼种培育池面积1068m2,平均水深1.0m,2004年6月15日投放8 ̄10cm的草鱼种8000尾,鲢鱼种3200尾,鳙鱼种800尾,投喂以芜萍、浮萍等青饲料为主,配合饲料为辅,9月8日巡塘时看到少数鱼种在池中拥挤成团,鱼体上有白点,3d后出现死鱼。2症状草、鲢、鳙鱼发病,病鱼体表粘液增多,背鳍…  相似文献   

8.
1991年8月初至9月中旬,我县淡水养殖场5口亲鱼池的草亲鱼先后发生鱼病,且发现大量死亡,严重时日死亡8—10尾,经现场观察,病鱼检查,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确定为草亲鱼烂尾病。现将此病的发生及防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今年3月,四川安县石安渔场进行了稻草粉生化处理后养鱼试验。在该场一口面积为4亩的池塘内,共放养鱼种6,500尾,重93公斤(其中一组草鱼种500尾,重1公斤;另一组草鱼种500尾,计50公斤;鲤鱼种1,200尾,约6.5公斤;白鲫、银鲫4,000 尾,重20.5公斤;鲢鳙鱼300尾,15公斤)。  相似文献   

10.
1、草亲鱼鳃寄生虫病的治疗方法 1977年夏初,我场两口亲鱼塘的草亲鱼全都患了鳃寄生虫病(指环虫、隐鞭虫和中华鳋病)。病鱼常离群独游,体色转青,鳃部粘液增多,鳃丝上呈现深红色小点,严重的鳃瓣边缘组织坏死呈白色。共死了20多尾草亲鱼,影响了当年的苗种生产。  相似文献   

11.
草鱼烂鳃病防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5年8月下旬,我县唐寨镇一养殖户的6亩主养草鱼池塘发生烂鳃病。笔者为之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池塘基本情况该池塘位于唐寨镇王寨村,面积6亩,水深2米左右,水源来自天然雨水,备有喷水式增氧机一台;放养草鱼种1200尾,套养花白鲢1000尾,鲤鱼200尾,以投喂青饲料为主;8月20日池塘病发,出现零星死鱼,第二天死亡数量增加,死鱼规格在750~1000克/尾。2.现场诊断情况捞取死鱼观察,鱼鳃丝泛白腐  相似文献   

12.
二、三龄草鱼的疾病较为多见,而且常常造成严重死亡。草亲鱼的疾病则甚少见。但是,近年来,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有个别草亲鱼患所谓“鼓气病”。,我们曾急救二尾全部获得成功。现将情况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3.
《淡水渔业》1974,(1):20-20
二、三龄草鱼的疾病较为多见,而且常常造成严重死亡。草亲鱼的疾病则甚少见。但是,近年来,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有个别草亲鱼患所谓“鼓气病”。我们曾急救二尾全部获得成功。现将情况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一、发病情况济宁曲阜市观赏鱼养殖户王先生多年来一直从事草金鱼养殖,共有5口池塘,其中发病塘为3号塘,面积30亩,平均水深4.5米,主要进行草金鱼网箱精养和大水面粗养两种模式。塘内共投放网箱20只,网箱规格2米×2米×1.5米,每只网箱放草金2000尾,同时箱外大水体粗放草金鱼1.6万尾和鲢鳙鱼500尾。据王某回忆,2018年9月3日就发现部分草金鱼出现鼓包囊肿症状,并且网箱内比网箱外发病重,但症状较轻、发病率也低,每天有几尾死亡,没引起太大重视。2019年2月中下旬,3号塘有部分草金鱼出现体表皮肤出现瘤状囊肿形成鼓包的现象,症状加重,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大幅增加。发现这种情  相似文献   

15.
今向读者介绍一种主治鱼类出血病、打印病、烂鳃病和肠炎病的方法。此土方经笔者长期实践、探索应用,及据一些养鱼户试用后反映效果很好,很受欢迎。具体方法是: 每亩水面用地锦草5公斤、野鸡尾草2.5公厅、红辣蓼草5公斤、苦楝子树皮1.5公斤、仙鹤草5公斤、海蚌含珠草5公斤(以上均指鲜草量)和干山烟杆0.25公斤,加水40公斤,全部药材与水一起放入锅内,待煮沸后再熬煮30分钟,冷却后,放入1.5公斤熟石灰,搅匀、静置10分钟去渣,再放入0.25公斤食盐、搅拌使盐溶解均匀,装入桶内。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八月中旬,本地一养殖户养殖的黄鳝发病,诊断为出血并发肠炎病。现将基本情况介绍如下。池塘面积20亩,网箱60只,网箱规格为2米×6米×1.5米,苗种规格约为50克/尾,放养密度约300尾/箱。早上见病鳝上草,捞起观察可见其体表有点状、块状出血,口中流血,鳃部充血,鳃丝发紫,肛门  相似文献   

17.
郑卫军 《齐鲁渔业》2020,37(2):44-44
1烂鳃病和肠炎病、每100 kg鱼用大蒜素10ml,拌入饵料中投喂,3天为一个疗程;或每100 kg鱼每天用10%人工合成大蒜素200 g拌饵投喂,连喂6天。2暴发性出血病.可每万尾鱼种用大蒜0.25 kg、喜旱莲子草4 kg、食盐0.25 kg与豆饼磨碎投喂,每天2次,连用4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我市网箱养鱼发展迅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生产门路。但老口草鱼种的自给率较低,是发展网箱养鱼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必须重点抓好老口草鱼种的培育配套工作,以确保网箱养鱼的持续稳定发展。笔者就怎样解决成鱼箱投放老口草鱼种的途径,谈谈粗浅的看法。一、首先自育好1龄草鱼种每个网箱养鱼户都要有0.2亩左右面积的鱼池,在家孵季节,每亩放养草鱼苗10万尾左右;或四月底、五月初每亩晚稻秧田放养草鱼苗1万尾左右,通过40来天的强化培育,鱼苗迅速长到6cm左右,然后将其放入早稻田(每亩放养2000尾左右)或育种箱里(每m~2放养300—500尾)  相似文献   

19.
2008年3月9日,我县一养鱼户的池塘发生草鱼斜管虫病,经笔者现场诊断、治疗,控制了病情,鱼体恢复了健康。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一、基本情况发病池塘面积2.4亩,平均水深1.2米,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鱼池用漂白粉消毒后,2008年1月5日放养平均规格520克/尾的二龄草鱼种720尾,规格为50克/尾的鲢鱼600尾,规格为50克/尾的鳙鱼120尾,规格为30  相似文献   

20.
<正>重庆市万州区一草鱼养殖户,池塘面积10亩,水深2米,两台叶轮增氧机外加微孔增氧设备,2012年2月放养规格草鱼种7000尾,发病时每尾均重0.5千克左右。2013年三伏天开始重庆万州地区持续38℃以上高温闷热天气,8月上旬开始骤然降温持续阴雨连绵天,8月14日草鱼开始出现游塘,每天死亡30多尾,发病初有烂鳃现象,养殖户误认为是烂鳃病,随即使用了醛制剂进行水体消毒,但死亡数持续未减,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