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 木本粮油是林业中的农业,积极发展木本粮油生产是有益于当代,造福于后代的伟大事业。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性措施。我国劳动人民栽培和食用木本粮油的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以枣、栗、柿和核桃、油茶、黄楝等木本粮油代作粮食和食油用之。据《战国策》记载,“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吕氏春秋》中称栗为“果之美者”。《礼记》中说  相似文献   

2.
凤城栗树栽培的种类有两种,一种是板栗,一种是日本栗。文章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凤城区域栗属资源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重点介绍了凤城市内主要栽种板栗和日本栗的品种类型及其主要特征、特性以及日本栗的引种栽培现状,这些优良品种分别保存在丹东凤城市日本栗良种基地和板栗良种基地。  相似文献   

3.
瓜栗     
瓜栗(Pachira aquatica Aubl.)又名马拉巴栗,原产墨西哥南部、中美、南美热带地方,我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南部及海南均有引种,都开花结实多年。最初是作为经济树种引进我国栽培。近年来,它悄然在众多观赏植物中占有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并被冠以美称——“发财树”。  相似文献   

4.
"栗香市前火,菊影故园霜"。金秋时节,街头巷尾,经加工的糖炒栗子,香气扑鼻,惹人口舌生津,一品为快。板栗,又称栗子、栗果、大栗等,与枣、柿并称"铁杆庄稼"、"木本粮食",冠有"千果之王"、"山中药"、"树上饭"之美名,原产于我国,已有2000余年栽培史。《诗经》中就有"树之榛栗"的诗句,《吕氏春秋》也说:"果之美者,有冀山之栗"。唐代杜甫咏  相似文献   

5.
“粟香市前火,菊影故园霜”。秋冬时节,城市街头又支起一口口大铁锅,灶火熊熊,经此加工的糖炒栗子,甜香飘逸,惹人口舌生津,一品为快。 板栗,又称栗子、粟果、大栗等,与枣、柿并称“铁杆庄稼”、“木本粮食”,冠有“干果之王”、“山中药”、“树上饭”之美名,原产于我国,已有二千余年栽培史。  相似文献   

6.
<正>"栗香市前火,菊影故园霜"。金秋时节,街头巷尾,经加工的糖炒栗子,香气扑鼻,惹人口舌生津,一品为快。板栗,又称栗子、栗果、大栗等,与枣、柿并称"铁杆庄稼"、"木本粮食",冠有"千果之王"、"山中药"、"树上饭"之美名,原产于我国,已有2000余年栽培史。《诗经》中就有"树之榛栗"的诗句,《吕氏春秋》也说:"果之美者,有冀山之栗"。唐代杜甫咏  相似文献   

7.
夏县板栗     
板栗是我国特产的一种主要干果,其营养丰富,用途广,经济价值高,不仅国内畅销、而且是我国传统的重要出口商品,是换汇率较高的拳头产品.夏县板栗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康熙四十七年间编写的《夏县志》土产部分记载的果类就有栗。乾隆年间的《夏县志》又称为茂栗。光绪六年《夏县志》物产部分记载“栗出东山小者最佳,许维新巡视河东记曰:夏县宜木多果窳故生植茂栗其一”。后经多年流传,群众将茂粟称为茅栗。1979年后,经河北果树所、山西林科所、山西农大等专家教授多次考察认定,该栗不是茅栗而是板栗,群众习惯叫法有“一盘菜”、“满口香”、“白露栗”、“秋分栗”、“独子栗”等6种。据这些史料证明,夏县板栗栽培历史距今至少在三、四百年以上。据76年普查,夏县板栗面积为1.1346万亩,23.88万多株,分布在中条山南麓的深山区内、南靠平陆,北连闻喜和垣曲.东邻祁家河、西与大庙、埝掌、郭道四乡接壤,主要产区为泗交、曹家庄两个乡、镇58个自然村,其面积、株数、产量均占到全省的95%,是山西省板栗的主要产区。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日本栗产业化发展思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辽宁省日本栗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入世”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了辽宁省日本栗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搞好区域规划,做到适地适栽;加大科技投入,尽快培育出适合辽宁气候条件的日本栗良种;推广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集约化栽培水平;加快产业化步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促进辽宁的日本栗产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河北省迁西县是“中国板栗之乡”,是林业部确定的“优质板栗基地示范县”。近年来,我县重点研究推广了“山地栗园综合十产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6~7年生板栗园每667m2可产板栗120~130kg,效益突破2000元。栽培要点如下:1高标准整地采用“围山转”形式整地。所谓“围山转”就是在25°以下的宜林缓坡,依山势在高程问隔3~4m的等  相似文献   

10.
大别山主体山脉位于安徽省西部境内,含金寨、丘西、霍山等10个县,国土面积13884km~2,公里,热、光、水资源充沛,生物种类繁多,可供嫁接板栗之用,因而“野栗嫁接板栗”为群众性的一项生产活动。位于浅山丘陵的300多万亩宜林荒山也可栽植板栗,所以板栗生产已成了皖西大别山区发展林业生产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说枣     
枣是我国栽培最早的特产果树。战国时期 ,原产黄河中游狭谷地带的枣树盛植于燕国 ,《战国策》说 ,那时的燕国因为盛产枣栗 ,被称为“天府”。以后 ,枣迅速扩展到北纬45°以南的广大国土 ,并经华北、西北流入亚洲西部 ,再传入地中海、欧洲和美洲。《史记·货殖列传》曰 :“安邑千树枣 ,……其人与千户侯。”枣、栗、桃、杏、李在古代长期被并称五果。今天 ,我国枣树栽培面积达26 67万公顷以上 ,年产量4亿公斤左右 ,是仅次于苹果、梨、柑桔的大宗果品。而且 ,枣树从未在国外规模栽培 ,枣子是名符其实的中国特产 ,传统的出口商品。一般…  相似文献   

12.
金秋时节 ,板栗飘香。漫步街头 ,到处可见油光闪亮 ,香气诱人的糖炒栗子 ,使人留连忘返。板栗 ,俗称栗子 ,又名栗果、毛栗、凤栗 ,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在我国各类果品中 ,栗子的栽培历史最为久远。陕西半坡村发现新石器时期遗址里就出土有栗子 ,这说明在五六千年以前 ,栗子就曾经是人们的食品之一。历史上有许多名人曾对栗子写了赞美的诗篇。《诗经》中有“树之棒栗”、“东门之栗”的记载。唐朝杜甫写有 :“山家菜栗暖”的诗句 ,把吃蒸栗子的情景写得极有生气。宋代范大成写有“紫烂山梨红皱枣 ,总输易栗十分甜”的佳句 ,把栗子奉为群…  相似文献   

13.
板栗史话     
板栗是壳斗科,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包在多刺的壳斗内。可分为人工种植的板栗、半野生的锥栗和野生的茅栗三大品类。其中,以板栗颗粒最大,经济价值最高,分布也最广,北自吉林,南至广东,均有种植。我国是板栗的故乡,据对1954年西安出土的栗子化石的考证,已有六千年食栗史了。《周礼·天官·笾人》:“馈食之笾,其实枣、栗、桃、乾葆、榛实。”之句。可见,周朝人就有用竹器盛上枣、栗赠人的习俗了,这或许祝愿人“早”、“立子”谐音的渊源吧。《诗经》也有几处提到栗,如“东门之栗,有践家室”,用对栗的望眼欲穿隐喻对爱情的期盼。古人称板栗为“木本粮食”,据《韩非子》载,范睢说:“枣、栗足以活民”,劝秦昭王用御园的干果赈济灾民。历代皇家富  相似文献   

14.
中国板栗生产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界上用于坚果商业化栽培的栗属植物主要是中国栗、欧洲栗和日本栗,欧洲栗主要在欧洲南部地区栽培,日本栗在日本、朝鲜半岛及我国东北的部分地区种植,中国栗则主要在我国。此外,在选出大果类型后,我国特有的栗属植物锥栗开始在我国福建省大量种植。一、中国板栗生产现状板栗(中国栗)以优良的品质和高度的抗逆性享誉世界,但由于各种原因致使我国板栗发展缓慢。20世纪70年代,在当时国家林业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各板栗产区相继开展了板栗生产品种化工作,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板栗生产现已完全实现了品种化。80年代后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5.
板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栽培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利用野生板栗的果实作为食物。在世界上经济价值较高的栗属中,除中国板栗外,还有日本栗、欧洲栗和美洲栗。板栗在我国分布地域广泛,目前有20多个省  相似文献   

16.
安徽板栗生产现状与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生产概况我省板栗著名的产区有:广德、舒城及后起之秀的金寨。其中广德、宁国两县有栗园376万亩,老产区舒城板栗栽培面积达20余万亩,金寨县有栗园31.6万亩,名贵品种有:大红抱、处署红、粘底板、叶里藏、二水早、蜜蜂球、桂花香等,特别是在“八五”期间,板栗栽培面积和产量都有了较大的发展。1985年~1991年期间栽培面积由28.3万亩增加到923万亩,年产量由50o万kg增到I00o多万kg。1995年产量高达4778万kg,栽培面积超过100万亩。但生产中尤其是丰产,保鲜贮藏和加工利用上存在着许多问题。2生产特点1989年省委政府提出:“五年消…  相似文献   

17.
广元山野菜资源分布广,种类多,但存在人工栽培面积小,野生资源重采轻管,产业发展无序,开发利用率低,研究技术力量弱等问题。开展山野菜资源调查研究,制定保护措施、加强深度及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建立无公害山野菜栽培基地、培育有地方特色优良品牌是广元山野菜发展日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金秋时节,板栗飘香。漫步街头,到处可见油光闪亮、香气诱人的糖炒栗子,使人馋涎欲滴。 板栗,俗称票子,又名栗果、毛栗、凤栗,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在我国各类果品中,栗子的栽培历史最为悠久。陕西半坡村发现新石器时期遗址里就出立有栗子。这说明在五六千年以前,栗子就曾经是人们的食品之一。历史上有许多名人曾对栗子写下赞美的诗篇。《诗经》中有“树之榛栗”、“东门之栗”的记载。唐朝杜甫写有“山家菜栗暖”的诗句,把吃蒸栗子的情景写得极有生气。宋代范成大写有“紫烂山梨红皱枣,总输易栗十分甜”的佳句,把栗子奉为群…  相似文献   

19.
枣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枣与栗、杏、李、桃并称古代五果。枣树栽培,在我国已经有4000多年历史。枣树以适应性好、抗逆性强、营养物质丰富、药用价值高而名列诸果之前列,广为人们所喜爱。  相似文献   

20.
一板栗是我国重要的木本粮食树种,生产历史悠久。在西安半坡村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栗、榛、松和朴树的果实,这说明,远在6000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补充收获的不足,就开始利用野生板栗果作食物。它又是我国栽培最早的经济树种之一,汉代的《史记·货殖列传》提到,“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候等”,清楚地指出板栗已成为很重要的栽培经济树种了。栗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富含淀粉及可溶糖,还含蛋白质、氨基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