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日一回育和一日二回育2种少回育方式以及少回育下蚕头密度和5龄给桑量对全茧量和茧层率的影响,分析家蚕少回育省力化养蚕的可行性.[方法]分别调查了不同蚕头密度、5龄给桑量、日给桑频次条件下的全茧量和茧层率.[结果]在一日二回给桑片叶育条件下,蚕头密度为630~880头/m2时各给桑量的全茧量和茧层率均无显著差异,但蚕头密度为1 100 头/m2时的全茧量和茧层率显著低于其他蚕头密度.在适度蚕头密度条件下,除75%给桑量的全茧量显著低于其他给桑量外,各给桑量的全茧量和茧层率均无显著差异,但全茧量、茧层率均与给桑量呈正相关;当蚕头密度过大时,全茧量、茧层率与给桑量呈负相关.一日一回育的全茧量极显著低于一日二回育,但2种少回育方式在茧层率上的差异不显著.[结论]在片叶育方式下,一日二回育优于一日一回育,一日二回育中5龄给桑量和蚕头密度分别以85%的给桑量和880头/m2的蚕头密度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张种五龄用桑最佳经济指标,作者曾先后多次进行了五龄定量给桑试验。结果表明:在设区范围内,五龄不同给桑量与蚕儿主要经济性状之间的变化关系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量”的界限,其下限为700斤设区,其上限为900斤设区,若给桑量低于下限,担桑茧层量却明显降低,同时龄经过也明显延长,若给桑量越过上限,张种产茧虽渐增,而担桑产茧量和担桑茧层量却明显降低,斤茧用叶量也明显增加。张种五龄合理用桑范围,一般在片叶700斤—900斤设区之间,最佳经济指标,一般在片叶800斤左右。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贵蚕1号原蚕5龄期的用桑量,按克蚁用叶量100kg为100%的用叶量(对照区),进行了贵蚕1号原蚕5龄期不同给桑量(按对照区的60%、70%、80%和90%)对其生长发育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给桑量的减少,5龄蚕的发育经过延长,蚕个体重减轻,全茧量、茧层量、种茧量、单蛾产卵量减少;在给桑量相当于对照的80%以上时,随着给桑量的减少,蚕幼虫生命率、虫蛹率、发蛾率提高,单蛾产良卵量降低。综合蚕体重量、种茧产质量、产卵数、良卵数等几项指标,克蚁用桑为对照区的80%~90%时5龄原蚕的成绩较优。  相似文献   

4.
对山东三眠素SD—Ⅲ喷体诱导的三眠蚕进行三龄蚕座面积和给桑量标准试验 ,结果表明 ,蚕座面积对当龄眠蚕体重影响不显著 ,给桑量对当龄眠蚕体重影响达极显著水平 ,三龄以张种 5 .8m2 ,给片叶 2 6kg为宜 ;四龄蚕座面积和给桑量标准研究结果 ,给桑量作用极显著 ,以担桑产茧量、担桑茧层量作为衡量效益的标准 ,三眠蚕四龄张种蚕座面积 2 5m2 ,张种片叶量 2 76kg为宜。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表明,无论二元种还是四元种,五龄食桑96小时的青蚕,就可结小型茧。随食桑时间延长,其全茧量和茧层量迅速增加,茧层率呈直线上升。四元种个体间茧质开差大于二元种。食桑6足天(144小时)到7足天(168小时),二元种的茧层率增长减缓,而四元种仍不减慢。到食桑7足天后的四元种个体间茧质开差缩小到同二元种几乎相仿。因此,五龄后期良桑饱食是提高四元种茧质整齐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指数限制给桑条件下家蚕五龄期丝腺成长规律、营养物质向蚕体组织和丝腺的分配比率、后部丝腺细胞核酸含量及茧质性状等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限制给桑家蚕丝腺的成长规律与饱食区相仿,只因限制给桑使营养物质向丝腺的供给量减少,从而使丝物质的合成量较饱食区为少;而对蚕体重增加影响较小.后部丝腺细胞核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限制给桑对DNA的增加量影响较小,而对RNA的增加量影响较大.限制给桑使得五龄经过延长,全茧量、茧层量减少,而茧层生产效率提高.RNA合成茧丝蛋白的效率两处理区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桑蚕五龄过生上蔟对茧层率的影响,选择了10个蚕品种作了饲养至老熟上簇和五龄饷食后6d上簇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五龄经过日数越长,食桑量越多,茧层率越高,过生上簇,食桑不足,茧层率低。  相似文献   

8.
通过家蚕一日不同给桑次数对家蚕综合性状影响的研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每日三次给桑全龄经过和五龄经过略短于每日二次给桑和每日多次给桑;万蚕产茧量、全茧量和茧层率二次给桑高于三次给桑和多次给桑;结茧头数三次给桑最高,多次给桑最低,比较发现二次给桑与多次给桑之间差异显著,二次给桑与三次给桑之间以及三次给桑与多次给桑之间差异不显著;四龄结茧率二次给桑高于三次给桑和多次给桑;虫蛹生命率三次给桑高于二次给桑和多次给桑;一日不同给桑次数对蚕茧的各项丝质成绩影响不明显,并且处理区间雌雄茧的丝质成绩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田时铭 《农家科技》2006,(10):29-29
大蚕期,特别是五龄蚕,用桑量占全龄期85%左右,除沙、给桑、捉熟蚕等大量用工都集中在五龄期。据调查,传统的蚕箔养蚕。不但用工量大,而且养蚕人员十分辛苦,劳动效率低。采用大蚕固定蚕台育与自动上蔟,不除沙、不捉熟蚕、不上下端箔,给桑、上蔟方便,与传统的蚕箔育相比,可节省劳  相似文献   

10.
金鹿三眠素在幼虫3、4龄初期添食,可使四眠蚕诱变为三眠蚕;在幼虫末龄中后期添食,可增加茧层量和产丝量.用三眠素诱导原蚕三眠化制造三眠种,可增强体质、节约用桑、减少不产卵蛾、少产卵蛾、不受精卵和残存卵,提高制种量.所制三眠种下代不添药,仍为四眠蚕其产质量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刚  朱水芬  杨卫  杨继芬  杨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418-13420
[目的]通过对引进的几个桑品种的原蚕饲育成绩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云南省主要桑树品种对原蚕饲育成绩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桑品种在相同饲育条件下分别饲养原蚕,测定调查龄期经过、蛹期经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幼虫生命率、虫蛹统一生命率、死笼率、单蛾产卵数、单蛾良卵数、良卵率等指标。[结果]蚕期发育经过及幼虫生命率、虫蛹统一生命率等无显著差异;但死笼率盛东1号较高,育71-1较低的倾向。春期用育71-1的桑叶饲育原蚕的全茧量、茧层量均高于对照,茧层率略高于对照。[结论]春期原蚕繁育用桑适宜选择的桑品种依次为育71-1、农桑14号、湖桑32号、盛东1号;秋期原蚕繁育用桑适宜选择的桑品种依次为湖桑32号、育71-1、农桑14号、盛东1号。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家蚕的抗氟性与生命力、茧质性产太的相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家蚕的抗氟性与死笼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虫蛹率、幼生率8项性状无显著相关关系,还表明抗氟性,全茧量、茧层率,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有较大的遗传力。  相似文献   

13.
利用消特灵消毒叶对原蚕饲养,调查消毒后的桑叶对原蚕体质及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消特灵消毒后的桑叶饲蚕:4龄起蚕结茧率比空白对照高,列笼率比空白对照低,全茧量、茧质量、茧层率比空白对照高。  相似文献   

14.
利用消特灵消毒叶对原蚕饲养,调查消毒后的桑叶对原蚕体质及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消特灵消毒后的桑叶饲蚕:4龄起蚕结茧率比空白对照高,列笼率比空白对照低,全茧量、茧质量、茧层率比空白对照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音乐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将9芙、7湘这两种家蚕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对家蚕在五龄蚕期与制种交配期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音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7湘五龄蚕的体重增长,其上中茧量、茧层率以及全茧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而对于9芙家蚕的影响则不明显,不过却可以使9芙家蚕的死笼茧率、下茧量下降,并提高其全茧量。结论证明,音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家蚕的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但家蚕品种的不同也导致音乐对其生长发育所造成的影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4个二倍体野生桑、4个六倍体野生桑材料以及4个二倍体栽培桑品种的叶质养蚕试验分析证明:野生桑饲蚕的食下量、消化率、全茧量、茧层量等较低,茧层、茧重的转化率及生产效率均明显低于栽培种。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宜直接采野生桑叶饲蚕。对有良好农艺性状的野生桑,可定向培育良种化,使其发挥群体优势,为养蚕提供优质的饲料来源。  相似文献   

17.
彭云武  楚渠  胡必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175-2175
研究消特灵消毒桑叶在原蚕饲养时对原蚕体质及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龄起蚕茧率比空白对照高,死笼率比空白对照低,全茧量、茧质量、茧层率比空白对照高。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对家蚕的生命力和茧质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家蚕的虫蛹率、幼虫生命率、死笼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8个性状同时受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控制,不存在上位作用,茧层量、茧层率、万蚕收茧量呈现部分显性,虫蛹率、幼虫生命率、死笼率、全茧量、万蚕茧层量5仃性状则呈现超显性。茧层量、茧层率、万蚕收茧量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并存在较大的狭义遗伟力。  相似文献   

19.
桑叶喷施多菌灵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菌灵对蚕的绿僵病、微粒子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为探讨桑叶喷施多菌灵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家蚕5龄第4天开始添食多菌灵桑叶,连续添食3天,分设清水对照、多菌灵0.3%、0.6%、1.0%浓度,结果发现随着添食多菌灵浓度的增大,蚕儿食桑量减少,蚕体重增长呈下降趋势,全茧量、茧层率、产卵量也随着浓度增大而降低。经方差分析和Tukey法检验,0.6%、1.0%浓度区与对照间,在蚕体重、全茧量、产卵量方面差异均达显著水平,0.3%浓度区与对照之间,在蚕体重、产卵量方面差异不显著,表明添食多菌灵浓度在0.3%以内,对蚕儿生长发育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对本所培育的10个彩色茧蚕品种进行了调查,对其全龄经过、结茧率、四龄虫蛹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等性状进行了比较.调查发现供试品种中以6102F、6106A1和6126B的综合性状最优,可为今后开展天然彩色茧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