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开心果的干燥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前言开心果属坚果类果品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活性矿质元素及微量生理活性成分 ,生产加工后的果品肉脆味香 ,深受消费者喜爱。其加工工艺流程一般为 :坚果漂白→清洗→果壳开口→调味→干燥→分级→包装。在加工过程中 ,干燥是整个工艺的关键。干燥温度过低 ,水分蒸发慢 ,影响干燥速度 ;干燥温度高 ,干燥速度太快 ,易使水分迅速蒸发而产生较高的蒸汽压 ,使成品失脆变硬 ,或失色变味而呈黄褐色 :因此 ,干燥参数的确定以及干燥设备的选型相当重要。目前在国内 ,开心果的干燥加工主要使用通风式箱型干燥机(俗称平床干燥机) ,干燥分…  相似文献   

2.
红枣干燥过程中水分的挥发而发生的重量变化是一个重要的参数,针对传统干燥因频繁取出物料称重影响红枣干燥条件和干燥品质的问题,在红枣热风干燥装置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一种红枣干燥在线测控系统,并应用该系统进行了红枣热风干燥试验,在试验中实现了自动采集干燥空气温度、风速、物料重量等数据,以及含水率变化曲线的实时显示、存储等功能,避免了干燥条件调节滞后性的红枣干燥品质差等影响。实现了对红枣干燥加工过程的全自动监测,从而降低操作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红枣通过光谱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快速预测红枣水分、糖分等参量,而将偏振光谱技术应用于红枣叶片的无损检测可以快速对枣叶的水分、叶绿素进行预测,进而预测枣树的生长状态.利用近红外偏振光谱技术对南疆红枣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无损检测,分别选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主成分回归分析法(PCR)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红枣叶片校正模...  相似文献   

4.
利用自行设计的红外辐射干燥箱,对红枣进行红外辐射干燥研究。通过对试验值进行回归分析,确定红枣红外辐射干燥模型的形式为Page模型。该模型与辐射温度和辐射距离有关,并得到各参数的表达式和数值。通过对实验值和模型预测值进行统计检验,说明该模型能较好的描述和预测红枣红外辐射干燥的水分比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红枣热风干燥机械加热加湿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风干燥方式仍是红枣制干技术中最主要的干燥技术。针对目前红枣干燥机械以温度控制为主而忽略湿度的主动干预性调节作用的问题,结合红枣热风干燥工艺,设计了一种可进行加热与加湿的红枣干燥机械。通过对热风干燥样机的预热与红枣干燥试验,结果表明:样机运行可靠、温湿度控制稳定;干燥室温度稳定在6 5℃左右,变化幅值小于1℃,干燥室湿度保持在6 0%-6 8%之间稳定变化,且加湿量稳定,能满足红枣干燥过程中加热与加湿的要求;机械预热时间短,温湿度变化稳定,在干燥前期能保持高温高湿干燥,适用于红枣干燥工艺的优化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红枣热风干燥特性的单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穿流式干燥试验台对红枣进行热风干燥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在不同风温(45,55,65℃)、不同风速(0.5,1.0,2.0m/s)、不同比表面积(2.1,2.3,2.5cm3/cm)及不同排布密度(12,14,16 kg/m2)条件下红枣的干燥特性和干燥速率。试验表明:红枣在整个干燥过程中降速干燥表现最为明显,风温对干燥速率及品质的影响最大。该研究结果为红枣制干生产、工艺优化和示范提供了理论与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红枣热风干燥过程中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进行分析,分析了在不同风温(45、55、65℃)和不同风速(0.5、1.0、2.0m/s)条件下红枣干燥特性、干燥速率和耗能量情况等。结果得出:当干燥温度为55℃、风速为1.0m/s时,干燥室的传热传质过程增快,干燥效率升高,获得最佳的节能效果。最后,提出了红枣干燥过程中相应的节能技术措施。该研究为红枣干燥的优质节能高效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推进红枣产业技术进步、增加果农的经济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新鲜红枣为原料,研究分析红枣干燥的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逐个分析影响红枣干燥品质及香气的效果。试验先用热风干燥的干燥方式,在热风干燥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中分析影响力最大的几个因素—温度、湿度、风速、时间及红枣排密。试验数据温度为30、40、50℃,风速为0.4、0.8、1.2m/s,红枣排密为1 0、1 2、1 4 kg/m~2,研究在不同的干燥条件对红枣干燥速率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红枣干燥过程中,温度对红枣的干燥速率影响最大,而干燥热风风速影响表现最明显。分析可知:温度对红枣的干燥效果影响最大,风速次之,最后是红枣排密,选择合适的数据可以生产出品质表现最佳的红枣。试验可为红枣干燥工艺生产提供技术参考依据,进而优化红枣干燥工艺,提高红枣干制品的品质和价值,增加红枣种植户的收益。  相似文献   

9.
水稻收割后含水很高,要想让水稻达到安全仓储的条件(不霉变)必须把水稻的含水率降低到能够进行仓储的安全水分(即12%为水稻仓储的安全水分)。水稻不同于其他粮食的干燥,水稻是一种热敏性的作物,干燥速度过快或者参数选择不当容易产生爆腰。所以干燥作业操作过程至关重要,本文详细介绍干燥作业的前期准备工作、装料、通风干燥、热风干燥、出料、停机整个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0.
红枣干燥是降低浆枣率、提高红枣等级以及增加果农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为此,介绍了国内红枣干燥机械的几种机型及其结构与工作原理;论述了红枣干燥机的发展现状及新技术的应用;探讨了红枣干燥机械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如深入研究红枣的干燥机理,开展太阳能、微波和红外等多种干燥技术的组合干燥工艺的研究,应用微机、自动控制技术进行干燥过程的监测,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干燥过程的数学模拟研究等。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欧姆加热的电、热效应对苹果组织水分迁移特性的影响,通过欧姆加热预处理的苹果切片热风干燥试验,研究了欧姆加热的电场强度和温度对苹果切片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并计算了不同欧姆加热条件下苹果组织水分扩散系数和干燥常数。结果表明:欧姆加热预处理对苹果热风干燥特性具有显著影响,欧姆加热温度越高,电场强度越大,苹果组织的干燥速率越快,干燥速率常数范围为0.017 26~0.021 91;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由未处理的2.336×10~(-10)m~2/s变为处理后的3.348×10~(-10)m~2/s,增大约0.43倍,可以有效地提高苹果组织的水分迁移。本研究为欧姆加热预处理的热风干燥工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谷物变风温干燥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高低温组合干燥和混流变风温干燥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低温组合干燥中,存在一个由高温干燥向低温干燥转化的最佳分界水分;在混流谷物干燥机中采用变风温后,可以明显地降低单位能耗,并且能降低出口粮食水分、提高干燥强度及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新鲜苹果片的干燥效率和干燥品质,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与成像(NMR/MRI)等研究了微波热风流化床干燥、微波真空干燥、电热鼓风干燥3种干燥工艺中苹果片的水分迁移状态和热像特征;通过色差仪等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脱水苹果脆片的色泽、质地和微孔结构。结果表明,随着干燥过程的持续,主信号量A2i峰值向左偏移,水分的主要状态逐步变成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其中热风干燥工艺前半个干燥周期总信号量A2下降较快,表明越到最后,物料表面结壳阻碍水分传递,水分干燥越困难;微波热风流化床干燥的温度场均匀性要高于微波真空干燥,表明热风和流化床对改善微波干燥的均匀性有积极作用。在物料特性方面,负压环境能改善苹果片的氧化褐变,但微波干燥产品在色差参数ΔE上的稳定性有待提高;同时微波真空干燥过程具有膨化效应,产品压缩应力最小、微孔结构明显,最适合开发苹果片产品。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的红枣热风干燥设备应用中,湿度控制得好坏对红枣的品质观感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此,设计研发了一种红枣干燥机械湿度自动控制系统。系统采用SIEMENS PLC-200软件平台,通过控制加湿装置产生高压水雾对红枣干燥中期进行定时加湿,使红枣干燥过程中保持高温高湿的干燥环境。通过对系统的调试运行测试,检验了该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在干燥室温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湿度值稳定在51.6%左右,且能实现干燥过程中的湿度自动调节。  相似文献   

15.
红枣干燥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新疆地区红枣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干燥技术已严重制约了特色农产品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分析了红枣干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红枣干燥技术的种类、技术原理、常用的红枣干燥方法及其优缺点,指出了我国红枣干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河西内陆区特色红枣节水型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讨论了滴灌、小管出流条件下,不同灌水处理对河西内陆区特色红枣的土壤水分分布规律、枣树生理、生态指标、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主要结论有:同一灌水方式条件下,除丰水水平(W1)外,其他处理红枣在萌芽期、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的耗水量均随灌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说明适度的水分亏缺可以增强植株的抗衰老能力,延缓植株衰老时间,使红枣叶片在果实成熟期依然有较强的功能;从红枣萌芽展叶期至径粗生长停止,W1F2处理的茎粗生长最快,灌水方式水平对红枣横径增幅无明显影响,灌水量对其影响大致呈W1W2W3的规律;灌水量对红枣横纵径生长的影响呈极显著水平,中度胁迫(W2)处理最利于红枣粒径增长发育;相同水分条件下,滴灌红枣产量较小管出流红枣产量高,且中度胁迫(W2)水平下的灌水方式对红枣产量的影响最大;相同灌水方式水平下,红枣产量随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强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中度胁迫(W2)水平时达最大。综合考虑红枣的生长指标、表观品质及其产量,灌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5%~70%,灌水方式为滴灌时,产量较高,对干旱区特色红枣影响较为明显,适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热风干燥是红枣干燥技术应用中最广泛的一种干燥方式,但传统的干燥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回字型结构的小型家用红枣烘房,通过对管道、辅助加热装置的改进,采用负反馈控制原理对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为风机及PLC提供电能。不断提高组合式太阳能干燥装置的自动化控制水平。从节能、干燥周期、产品质量、经济便捷等环节分析太阳能干燥技术优势与特点。设计一套太阳能集热器与电加热装置辅助的实用性烘房。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经济效益,加工后的红枣品质也有了相应提升。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红枣年产量增加,传统的干燥技术已达不到干燥的要求。为此,介绍了国内红枣干燥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针对红枣干燥传统的自然干燥存在的局限性,阐述了红枣干燥技术的各种优缺点及工作原理;同时,指出了我国红枣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并进行了说明;最后阐明组合式干燥技术仍是未来国内发展方向,干燥技术正朝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胡萝卜片微波-热风滚动床干燥物料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微波干燥果蔬的物料特性,通过搭建的微波-热风滚动床干燥(Microwave-hot-airflow rolling drying,MARD)试验台,研究了胡萝卜片在MARD不同干燥阶段的热像变化,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与成像(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alysis and imaging,NMR/MRI)研究了胡萝卜片在MARD不同干燥阶段水分状态和水分分布,试验还测得在对应干燥阶段胡萝卜片介电常数ε'和介电损耗因子ε″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物料的脱水过程和干燥品质发现,MARD过程干燥速度逐渐降低,物料温度分布均匀,随着干燥进行温度稳定在设定范围; NMR波谱下的水分信号量逐渐降低且主峰向左移,水分的活跃程度降低; MRI信号显示,MARD干燥过程中水分分布均匀;随着MARD进行,物料介电常数ε'和介电损耗因子ε″显著降低,边缘部位介电损耗比心部低,随着干燥的进行,这种差别逐渐减小,说明由介电特性差异导致的微波干燥不均的影响在MARD过程中减弱。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的干燥特性及干燥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在不同的干燥温度(50、55、60、65、70℃)、热风速度(1. 0、1. 5、2. 0、2. 5、3. 0 m/s)和微波功率(180、360、540、720、900 W)条件下对水稻秸秆营养穴盘进行了微波热风耦合干燥试验,研究不同干燥因素对干燥速率和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并建立了干燥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营养穴盘微波热风耦合干燥过程只有降速干燥阶段,没有明显的恒速干燥阶段;微波热风耦合干燥可明显增强物料内部的水分扩散能力,提高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且变化规律与水分比的变化规律一致,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变化范围为2. 296 41×10~(-8)~6. 147 36×10~(-8)m~2/s。通过对12个干燥动力学数学模型进行拟合,得到Midilli et al模型具有最大R~2平均值、最小的χ~2和均方根误差平均值,且在不同条件下的水分比试验值和预测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该模型适合用于预测水稻秸秆营养穴盘微波热风耦合干燥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