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总结了胡萝卜人工种子制备技术,包括胡萝卜人工种子胚状体的诱导、人工种子的成熟与干燥、人工种子的包埋方法、人工种子的贮藏和萌发以及人工种子的应用前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植物人工种子概念提出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各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人工种子的概念、影响体细胞胚诱导的因素、体细胞胚的筛选纯化、人工种子贮藏等方面阐述了人工种子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烟草人工种子存在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植物人工种子包埋基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种子是细胞工程中最年轻的一项新兴技术,在农林业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人工种子包埋基质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贮藏防腐中的应用,包括人工种子的概念和特点、人工胚乳成分的筛选、人工种皮的研制以及不同的包埋基质在贮藏和防腐研究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甘薯人工种子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人工种子是用人工种皮包裹胚状体或组织或器官而形成的具有种子功能的繁殖体。研究人工种子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植物的繁殖和种质资源保存[1~4]。汤绍虎等[4]在国内首先研究了甘薯人工种子制作方法,但在(25±2)°C的室温下贮藏90 d的萌发率为0。因此,甘薯人工种子在实际应用方  相似文献   

5.
张夙夙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164+8176-8164
人工种子具备组培试管苗的全部优点,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在此就人工种子的概念、制备过程及其在药用植物繁殖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人工种子克隆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实质上就是人工种子创造与生产技术。其利用前景十分诱人。美、日、法、中国等几十个国家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和攻关,目前已研制出半夏、水稻、蔬菜、胡萝卜、芹菜、莴苣等植物的人工种子;并在其制作技术及生理生化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7.
人工种子技术是当前生物工程技术中一个重要课题.在美、日、法等国家已先后合成初步具有商品性的胡萝卜、马铃薯、莴苣和菜花等作物的人工种子.在我国,此项研究也正在起步.本文以烟草腋芽为试材,进行了人工种子的初步探讨,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叶水英  万涛 《北京农业》2012,(33):186-187
人工种子是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养出胚状体,这些具有种子的性能胚状体,可以直接进行播种,论述了人工种子的概念和特点,以及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白术人工种子制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福源  唐宁  贵爱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731-732,735
[目的]研究白术人工种子最佳胚乳配方,为白术人工种子技术规模化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白术试管苗无菌体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人工种子包埋繁殖体、人工胚乳配方对人工种子萌发率和成苗率的影响。[结果]以腋芽为包埋繁殖体,2.5%海藻酸钠+2%CaCl2为人工胚乳基质,0.5 mg/L IAA和30 g/L蔗糖为人工胚乳配方,播种后萌发率和成苗率分别为100%和92%。[结论]以组织培养为基础的白术人工种子快速繁殖技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人工种子     
张宝红  丰嵘 《山西农业科学》1992,(3):38-40,F003
<正> 自古以来,农业上多用作物自然种子播种、出苗与收获。现代植物生物工程改变了传统农业技术的面貌,人工种子代替自然种子成为一项新的生物技术,它的研究与开发有着重大的经济意义。1 人工种子的概念及其研究简史人工种子,又称合成种子,指由植物离体培养产生的体细胞胚或其类似物包裹在营养性胶被和保护性薄膜中所形成的能在适宜条件下发芽的类似于天然种子结构的颗粒  相似文献   

11.
实施蔬菜种子工程要贯彻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变,鼓励联合或合作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等基本原则,发挥育种科研单位的研究开发优势和龙头作用,建立和完善蔬菜种子工程体系,以提高蔬菜种子工程的规模和档次。  相似文献   

12.
中国蔬菜育种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智远 《农学学报》2018,8(1):21-27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品,蔬菜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蔬菜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在产值、出口量等方面均位居农作物首位,已成为中国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这其中离不开蔬菜育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强力支撑。当前,中国蔬菜产业正面临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继续大力发展蔬菜育种科学技术、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种业发展是其必由之路。本文回顾了中国蔬菜育种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蔬菜育种取得的成绩,如不断壮大的科研队伍和取得的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以及迅速发展的种业企业等;文章还对中国蔬菜育种科学技术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根据中国蔬菜育种目前存在问题及市场的需求,提出了今后应重点做好的工作,包括建立新型蔬菜育种技术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做好种质创新工作、规范蔬菜种业市场和保护育种者的知识产权等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蔬菜作物基因组研究与分子育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是世界蔬菜生产大国,也是蔬菜种子销量大国,蔬菜的育种与推广非常重要。分析了我国蔬菜育种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综述了蔬菜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十二五”期间蔬菜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菜用大豆属豆科,大豆属,栽培大豆种,通常是指R6期 ̄R7期籽粒饱满,荚色翠绿时采青食用大豆的总称。简述了菜用大豆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和品种选择标准;对近年来菜用大豆的品种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栽培技术研究进展和种子处理与贮藏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曼陀罗浸提液对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曼陀罗对蔬菜的化感效应。[方法]用蒸馏水浸提曼陀罗茎段内的有效成分,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研究曼陀罗茎段浸提液对番茄、辣椒、苋菜、荆芥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曼陀罗浸提液可降低4种蔬菜种子的发芽速率,降低番茄和辣椒种子的发芽率;0.2、0.4 g/ml曼陀罗浸提液处理后,番茄和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0.2%、9.4%和46.7%、34.7%。0.2g/ml曼陀罗浸提液抑制蔬菜根的生长,而对茎的生长却表现出促进作用;0.4 g/ml曼陀罗浸提液对蔬菜根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茎段生长的抑制作用因物种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结论]曼陀罗浸提液可抑制蔬菜种子萌发和幼苗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优良的蔬菜种子对提高蔬菜质量至关重要,因此育种是蔬菜种业产业链的核心与关键。近年来,随着我国蔬菜种业市场不断扩大、商业化育种体系不断完善,我国蔬菜种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机遇。依据相关数据资料系统分析了我国蔬菜商业化育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我国国情提出了发展蔬菜商业化育种的建议,以期推动蔬菜商业化育种进程,强化蔬菜种业科技创新,培育“育繁推一体化”蔬菜种子企业,驱动全国蔬菜产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提升蔬菜种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HACCP的出口蔬菜安全生产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针对出口蔬菜种植、加工、管理水平要求较高,特别是要满足国际食品贸易需求的特点,本研究开发了基于HACCP的出口蔬菜安全生产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借助人工智能的知识推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系统将HACCP和GMP等理念有机地融入到出口蔬菜生产过程中,旨在实现出口蔬菜安全生产的过程控制,以保证出口蔬菜生产整个过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稻田种植利用紫云英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紫云英蜜源、留种和菜用等多功能用途,以稻田紫云英种植利用途径为研究对象,通过布置大田试验,探讨了“蜂蜜+留种”和“菜用+翻压”两种紫云英高效利用技术模式。结果表明:“蜂蜜+留种”模式中紫云英蜜具有较高的品质。通过紫云英蜜和紫云英种子销售,年净收入可增加12 000元·hm-2;在“菜用+翻压”技术模式中,通过采摘紫云英嫩梢部分可创造69 600元·hm-2的直接经济收入。相对于传统的紫云英翻压还田,“蜂蜜+留种”和“菜用+翻压”两种紫云英利用模式均显著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是高效的利用模式,可在南方稻田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林依倔  韩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984+3987-3984,3987
[目的]研究模拟酸雨对白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测定了不同pH值(2.5、3.0、4.0、5.0和6.5)酸雨条件下白菜种子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苗长及幼苗根系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随pH值的下降,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幼苗根长、苗长及幼苗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均呈降低趋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结论]为进一步开展酸化环境对蔬菜生长发育的胁迫机理研究和筛选出对酸雨有高抗性的蔬菜种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提升甘肃蔬菜种业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针对甘肃省蔬菜种业发展现状,重点围绕蔬菜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品种培育、人才队伍、种业基地和监管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蔬菜种业创新、种业治理、产学研推合作新机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