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本地气候条件和仓房条件与大豆主产区的不同,为确保大豆安全储藏,对山东地区储备的黑龙江大豆和美国大豆进行跟踪检测,观察山东地区常规储藏下国产黑龙江大豆和进口美国大豆储存期间品质变化,为山东地区大豆的安全储藏提供指导和帮助。研究结果为:储存期间,黑龙江大豆和美国大豆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变化均不明显。蛋白质溶解比率下降较多,黑龙江大豆下降幅度大于美国大豆。酸值上升较明显,黑龙江大豆上升幅度大于美国大豆。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中国各大豆栽培区大豆遗传资源的生育期表现,东北春大豆区的大豆品种多为早熟和极早熟种。黄淮夏大豆品种以中热种居多。长江流域夏大豆品种成熟期分布比较分散,晚熟和极晚熟种多于早熟和中熟种。秋大豆则以中熟种占多数,大豆是以不同生育期和播期类型适应各地条件的,不同生育期的大豆遗传资源极为丰富。  相似文献   

3.
以东北三省86份大豆品种资源为材料,对其与大豆加工适应性有关的物理性状进行分析评价。为东北三省大豆品质育种及选择适于不同加工用途的专用大豆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的平均表现是发芽率较高,蒸煮大豆硬度低,浸泡大豆的完整率高,破皮和破瓣率较低;吉林省大豆品种的平均表现是原料大豆的完整率高,障碍率低,黄度值较大,浸泡大豆硬度大,石豆率较低;辽宁省大豆品种的平均表现为百粒重大,原料大豆的障碍率高,浸泡和蒸煮大豆的硬度较大,浸泡大豆破皮和破瓣率较高,发芽率、黄度值较低。  相似文献   

4.
刘凯  穆月英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3):159-164
本文旨在分析中美大豆期货价格的波动特点,中美大豆期货市场价格波动溢出效应和联动性。运用E-GARCH模型、BEKK-GARCH模型和DCC-GARCH模型系统地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研究结论:美国大豆期货价格对中国大豆期货价格存在单向的波动溢出效应;中、美大豆期货价格联动性较强,中国大豆期货价格受美国大豆期货价格影响较大,美国大豆期货价格受中国大豆期货价格影响较小,因此中、美期货价格间的联动性可以归结为中国大豆期货价格依附于美国大豆期货价格的联动性。  相似文献   

5.
大豆糖蜜的功能性成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糖蜜是生产大豆浓缩蛋白过程中的副产物。综述了大豆糖蜜中大豆低聚糖、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和大豆磷脂等功能性成分的理化性质及其生理功能,并简述了大豆糖蜜在食品和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不同轮作模式的籽粒产量与经济效益差异,推广合理的轮作种植模式,试验设置玉米-高梁-大豆、玉米-玉米-大豆、连作玉米、连作大豆4种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高梁-大豆、玉米-玉米-大豆中大豆籽粒产量较连作大豆籽粒产量分别增加23.88%和17.55%,玉米-高梁-大豆和玉米-玉米-大豆轮作模式年净收益比连作玉米分别高1377元/hm^2和336元/hm^2,玉米-高梁-大豆和玉米-玉米-大豆轮作模式年净收益比连作大豆分别高2279元/hm^2和1237元/hm^2,玉米-高梁-大豆轮作年净收益比玉米-玉米-大豆轮作高1041元/hm^2。  相似文献   

7.
大豆产业包括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经营、大豆生产、加工、贸易和服务,大豆加工业是连接大豆产业上下游的关键环节,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核心地位。目前世界各国的大豆加工业均以油脂加工为主,大豆贸易的主要用途是油脂压榨,我国大豆产业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推广品种的单产和含油量较低,应从高产、高油新品种选育着手,研究配套技术,提高大豆生产效益,促进大豆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大豆病害,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给大豆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了解大豆胞囊线虫的致病过程,阐明杭病大豆品种的杭性机制,分离杭病基因,并通过现代分子育种技术改良和筛选抗胞囊线虫病大豆新品种,是解决胞囊线虫危害的有效方法。综述了大豆胞囊线虫的生理生化特征、危害症状、生理小种划分以及大豆胞囊线虫抗性机制、遗传基础和抗性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大豆自给率不到20%,未来大豆自给率提升是大趋势。作为食用油和饲料原料重要来源的大豆严重依靠进口,成为我国粮食生产上的主要瓶颈。2019年我国大豆自给率仅为17%,进口依存度达到83%。受益"大豆振兴计划",中国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未来将持续增加,大豆自给率有望小幅提升。中国大豆自给率提升为细分品种带来需求增量。由于我国本土种植的大豆为非转基因作物,而进口的海外大豆为  相似文献   

10.
大豆是河南省传统作物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河南省曾经是黄淮海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在黄淮海夏大豆生产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人均耕地质量、大豆单产水平、进口转基因大豆冲击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河南省大豆种植面积的减少。通过分析河南省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培育专用大豆品种,与企业合作建立优质大豆加工地,调整种植业结构,鼓励政府扶持,制定大豆产业计划,以期为河南省大豆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及主要的经济类作物之一,在全国各地均可种植。大豆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而且含有大量微量元素,是人民健康生活中获取优质植物蛋白质和植物油的主要渠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豆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大豆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大豆的总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近年来,虽然大豆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但大豆单产提升并不明显。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攀升,大豆的轻简化栽培也在逐渐替代传统的种植方式。基于大豆田间种植经验,总结了大豆优质高产轻简化栽培模式,为大豆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种业导刊》2014,(3):33-33
<正>在进口大豆强势冲击下,国内的大豆备受冷遇。曾经执着于种植大豆的农民(以下简称"豆农"),难耐连亏多年而被迫放弃了大豆种植,转而种上了经济效益更高的水稻和玉米。大豆售价低被舍弃。黑龙江是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其产量约占全国的40%。随着国外转基因大豆进口,国内大豆的价格和价值难成正比,农民只有顺遂市场改种经济效益更好的玉米等,大豆种植面积逐年萎缩。数据显示,黑龙江省的大豆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3.
大豆钼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钼营养研究的现状,从钼对大豆农艺学性状、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影响,大豆对钼的吸收及钼在大豆植物体内的的分布,大豆植物体内钼与其它元素的作用,钼对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和钼对大豆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大豆钼营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豆危机的成因与复兴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世界头号转基因大豆进口国。转基因大豆大量涌入我国,不但严重的影响我国的种植业,压榨业,而且对大豆种质资源的安全,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以及人民的健康等也构成严重的或潜在的威胁。从国际市场看,我国非转基因大豆尤其是有机和绿色大豆很有发展前景,应该抓住市场和机遇,占领市场。只要国家重视和予以支持,发展非转基因大豆的种植和产品开发;建立全国的转基因大豆安全监控网络,控制转基因大豆的流通渠道;发展和完善转基因大豆的检测手段,提高消费者的知情权,不仅可以改变我国世界第一进口国的局面,更可成为大豆种植、加工和出口强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豆振兴计划的推进,河南省大豆生产面积逐步扩大。在大豆生长期间,常常受到病虫害的困扰。介绍了大豆主要的病虫害及防治技术,以期为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以及国家大豆振兴计划的有效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而且具有一定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能够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防治脑溢血及动脉硬化。为此大豆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21世纪的最佳保健食品。我国人多地少,大豆生产量严重不足,新疆年缺口大豆26.78万t。伊犁州作为新疆大豆的主产区,大豆种植业的发展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相似文献   

17.
大豆食心虫是大豆生产过程中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形态钻入大豆豆荚之内蛀食嫩豆粒进行为害,极大影响收获后的大豆品质,对其产量和经济效益都会造成不利影响。多角度介绍了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方法,供大豆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分胁迫下转DREB3基因抗旱大豆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苗期和初花期自然状态、水分胁迫以及充足灌水条件下,研究了转DREB3基因抗旱大豆叶片、茎、根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脯氨酸和蔗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苗期水分胁迫第5天时,转DREB3基因抗旱大豆叶片SOD活性显著高于受体大豆东农50,初花期无明显变化;苗期和初花期转DREB3基因抗旱大豆叶片、茎和根中丙二醛、脯氨酸含量与受体大豆东农50相比无明显差异;苗期转DREB3基因抗旱大豆叶片和根中蔗糖含量显著低于受体大豆东农50,初花期差异不显著。在水分胁迫条件下,转DREB3基因抗旱大豆SOD活性显著高于受体大豆东农50,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受体大豆东农50,初花期水分胁迫第10天时叶片和茎中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受体大豆东农50,蔗糖含量显著低于受体大豆东农50。充足灌水管理下,转DREB3基因抗旱大豆与受体大豆东农50相比,苗期和初花期叶片、茎和根中SOD活性、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无明显差异;苗期转DREB3基因抗旱大豆叶片中蔗糖含量显著低于受体大豆东农50,但在初花期水分胁迫10天时转DREB3基因抗旱大豆叶片中蔗糖含量显著高于受体大豆东农50,苗期和初花期茎和根中蔗糖含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科研团队始建于1965年,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栽培技术研究和新品种的示范推广等工作。50多年来,经过几代大豆科研人的刻苦钻研、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国内大豆育种研究的优势单位。从遗传育种方法的探索、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及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等方面,结合振兴大豆产业政策、科研生产需求和自身优势,找出存在问题及不足,并提出今后大豆育种研究方向和侧重点,以期为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大豆新品种选育及大豆产业发展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豆花叶病毒病(SMV)和大豆孢囊线虫病(SCN)是危害大豆生产的重要病害。本试验以冀豆系列14个品种为材料,利用RAPD和SCAR标记技术对其进行了大豆花叶病毒病和孢囊线虫病的抗病基因型分析,以寻找可供在大豆生产和育种中利用的抗源。所用引物为重复性较好的OPL_07,OPAO_19和SCW_05。通过分析,我们初步推断冀豆4号和五星一号同时具有大豆花叶病毒SC和Sa两种株系的抗性基因,其中五星一号既具有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基因同时还具有大豆孢囊线虫病抗性基因,可推荐作为大豆生产和育种中优先选用的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