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方法 1.1鱼种放养 以养殖草鱼为主,实行多规格、多品种生态立体混养,并采用"一次放足、多次捕捞"的方式。1.2主攻头年、年尾每年春季鱼种放养后2~5月,投喂配合饲料量50%,青饲料50%,打好草鱼及配养摄食鱼类的体质基础。进入5月后对已达到商品鱼规格,体重1.5千克以上的草鱼可以轮捕上市,同时施肥,主攻饲养花白鲢,让其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2.
鱼塘插茬养青虾短期上市增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月下旬至8月下旬是秋季青虾放养最佳季节,也正是池塘成鱼大多达商品规格陆续上市的时候.此时选择符合青虾养殖条件的池塘插空速养一茬青虾,一般只需3个月时间,青虾就可达到上市规格.每667m^2可产成品虾100—150kg,直接增加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3.
养殖周期,通俗的解释是指某一批种苗在鱼塘里养成上市的商品鱼所耗费的时间. 1.在人工精养条件下,饲料成本是生产成本的大头.  相似文献   

4.
养殖周期,通俗的解释是指某一批种苗在鱼塘里养成上市的商品鱼所耗费的时间. 1.在人工精养条件下,饲料成本是生产成本的大头.  相似文献   

5.
池塘高密度养殖黄颡鱼的生长和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隶属鲶形目、鲿科和黄颡鱼属.作为一种肉味鲜美和经济价值较高的养殖鱼类,近年在全国各地广泛养殖,也取得较为显著的养殖经济效益.黄颡鱼为偏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主要摄食配合饲料.不同地区黄颡鱼的池塘养殖主要在放养密度、商品鱼上市规格和配合饲料的养殖效果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也导致养殖的经济效益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普遍认为,鲫鱼不能单养或主养,当年的苗种当年养成0.5kg左右的商品鱼并且亩产达到1000kg以上则更是不可能的。这种误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鲫鱼养殖效益的提高和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打破这种误区,提高养殖效益,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水产研究室充分考察了土壤、水质、气候、鲫鱼养殖品种、养殖模式和饲料、疾病、市场等因素,建立了一种鲫鱼高产精养模式,并在东北、河南、江苏、浙江、广东等地试验成功。江西是彭泽鲫的原产地,当地具有消费鲫鱼的习惯,鲫鱼的价格相对较高,因此在江西推广这种鲫鱼高产精养模式具有广阔的前景。现将这种模式介…  相似文献   

7.
一、改变饲养模式,少养给食性鱼类要想实现高效养殖,一是减少给食鱼的放养量,多养滤食性鱼类,通过养殖畜、禽,利用其粪便来肥水养滤食性鱼。一般增重1kg给食性鱼要消耗2~3kg饲料,而每kg给食鱼的成本高达3元以上;二是减少鲤鱼的放养量,多养殖鲫鱼,这样...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已告别短缺经济,由产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化,水产品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场消费对养殖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是品种效益 养鱼户所养的品种不同,其效益则有明显的差异。例如,2001年7~8月,达到商品鱼规格的鲤鱼每公斤  相似文献   

9.
冬季鱼种并塘后,利用空闲的鱼种池囤养成鱼、发展青虾养殖,可以提高鱼种池综合养殖效益。囤养成鱼主要囤养未达上市规格的成鱼,通过强化投饵,促其生长。鱼种并池后,立即抽干池水,清除过多的淤泥,每亩用生石灰100kg泼洒消毒,5d后注入新鲜河水,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100-200kg,培肥水质。亩囤养成鱼200~250kg,  相似文献   

10.
孙克年 《广东饲料》2000,9(5):35-37
在水产养殖中,提高鱼配合饲料利用率,降低鱼饵料系数,提高鱼生产性能,是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为了提高鱼配合饲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可采取下列主要技术措施。   1 突出主养鱼 用配合饲料养鱼不宜袭传统的放养模式,多种食性鱼同池混养,应以一种鱼为主养鱼,适当配养另外 1~ 2种。这是为了充分利用天然饲料,发挥水体生产潜力,节省部分配合饲料。如鱼塘中的主鱼再配养鲤鱼,一般每 667平方米水面混养 50尾以下鲤鱼,以免影响主体鱼的生长,提高饲料系数。如果鱼鳖混养,此模式可充分利用水面与饲料,减少残饵沉积,改…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 ,黑鱼市场走俏 ,池塘养殖黑鱼逐渐兴起。在鲤鱼养殖不景气的情况下 ,养殖黑鱼给养鱼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要养殖黑鱼必须解决好以下 4个问题。1 池塘选择养殖黑鱼的池塘不要太大 ,一般面积以 0 .2~ 0 .33hm2 为好。池塘水深为 1.5~ 2 .0m ,底泥厚 15~ 2 0cm ,水源充足 ,排注水方便。2 鱼种投放投放鱼种的规格是根据市场商品鱼规格而定。目前 ,黑鱼个体重 0 .7~ 2 .0kg的好销售 ,因此 ,放养鱼种的规格应为每尾75~ 10 0g。放养密度要依据饲料来源、饲养技术等因素确定 ,一般每 (6 6 7m2 )投放鱼种 2 0 0 0~ 2…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革传统养殖方法,探索池塘密放集约精养鲤鱼高产高效益的新养殖技术,北京市通县梨园乡高楼金鱼场在北京市水产研究所和通县水产局帮助下,开展大面积精养鲤鱼高产试验。1987年11月中旬在5个鱼池(每个鱼池的面积在10~13.5亩水深2~2.2米)总水面55.5亩中放养1龄鲤鱼鱼种106,110尾,重11,170.7公斤,平均亩放鲤鱼  相似文献   

13.
在水产养殖中,提高配合饲料的利用率,是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为提高鱼用配合饲料的利用率,可采取以下措施。1 突出主养鱼 用配合饲料养鱼不宜沿袭传统的放养模式,多种食性鱼同池混养,应以一种鱼为主养鱼。为改善池塘水质,充分利用天然饲料,发挥水体生产潜力,可以适当配养其他鱼类,但要严格控制鲤鱼的配养数量,一般每667平方米水面混养50尾以下为宜,以免影响主体鱼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2.鱼虾混养产量高 广东省新会市荷塘镇一养虾户,于1994年新开池塘4亩养殖罗氏沼虾,在养虾期间混养较多的鳙鱼净化水质,经过6个多月的养殖,共收获商品虾1527.5公斤,商品鱼650公斤,总收入6.2万元,纯收4万元。主要生产技术经验是: (1) 改善虾池养殖条件:养虾池按常规清池消毒,  相似文献   

15.
商品肉鸡笼养是肉鸡养殖方式的一场新革命,是目前肉鸡养殖业较为先进的生产方式,具有节约土地资源、改善养殖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性能、降低疫病发病率等技术优势,可有效解决商品肉鸡养殖业面临的养殖用地征用难、环境污染严重和疫病增多等问题,并且这种养殖方式较网上养殖可大大减少养殖成本,从而增加可观的经济收益。笔者在山东省烟台市一家商品肉鸡养殖场采用笼养和网上饲养两种养殖方式进行了对比试验,就商品肉鸡笼养较网上饲养的技术优势进行全面分析,为广大养殖场户全面掌握商品肉鸡笼养技术优势提供可靠依据,也为商品肉鸡笼养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淡水白鲳商品鱼养殖一般采用池塘单养、池塘混养和在鱼种池中套养3种养殖方式,其中单养时管理方便、经济效益较显著。  相似文献   

17.
秋末冬初,随着温度逐渐下降,各种水产养殖品种逐渐由旺食转入少食、停食、直至进入冬眠阶段。当水温降至10℃左右时,一方面要及时做好已达商品规格的养殖品种起捕上市工作;另一方面要抓好未上市养殖对象的管理,保证它们安全越冬。现将鱼、虾、蟹、蛙等常见养殖品种越冬管理技术综述如下: 一、鱼种:池面积以2~6亩、水深2米左右为宜,池面背风向阳,亩放鱼种2万尾。在并塘前(水温10℃左右)一星期停止投饵,选择晴好天气拉网锻炼二次,然后进行筛选、过数、并塘。要求分类单养,即同一  相似文献   

18.
夏敏 《养殖技术顾问》2013,(11):244-244
目前,福建、两广、苏南等地区南美白对虾一年可养数茬,产量和效益都非常高,而在黄淮地区,一般采取一茬精养或混养模式。为了充分利用池塘资源,2010年笔者作为技术人员,参与了赣榆县墩尚镇渔工贸公司进行了南美白对虾二茬养殖试验,通过分批放养、捕大留小的方式实施了南美白对虾高效池塘养殖,取得了很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夏秋季节,精养池的栽鱼量达到饱和状况。一部分成鱼已达上市规格,可捕捞上市,这既利于鱼类生长及大规格优质鱼种培育,又可减轻池塘栽鱼负荷。根据实践,捕捞热水鱼应把握以下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鱼-猪-草综合养殖技术,是根据生态良性循环的原理,采用农牧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的立体养殖方式。它既改变了“人放天养”的粗养鱼塘低产低效的问题,又克服了“以人工投喂为主”的精养鱼塘高产不高效的弊端,其技术要点是: (一)生产布局 池塘、猪、饲料地的比例以每0.067公顷配养2~4头猪、种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