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幼貂营养需求水貂仔兽从40~50日龄离乳,转为以饲料饲喂,从断奶至9月末为育成期,此为幼貂阶段,以后则转入准备配种期或换毛期。在育成期,幼貂生长和发育迅速,尤其在40~80日龄,是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此时幼貂新陈代谢极为旺盛,对各种营养物质,尤其对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极为迫切。因此,一定要给幼貂饲喂全价饲料,保证营养供给。由于夏天气温高,要防止  相似文献   

2.
幼貂是指断奶分窝后的仔貂,幼貂育成期是指仔貂断奶分窝后到季节毛皮成熟这段时间。一般在正常饲养情况下,从6月的下旬到11月底或12月初。养好育成期的幼貂是提高养貂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阶段,为此,笔者将幼貂在育成期的有关饲养管理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幼貂是指从断奶分窝后的仔貂,幼貂育成期是指仔貂断奶分窝后到季节毛皮成熟这段时间。一般在正常饲养情况下,从6月的下旬到11月底或12月初。养好育成期的幼貂是提高养貂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阶段,为此,笔者现将幼貂在育成期的有关饲养管理这方面的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幼貂是指从断奶分窝后的仔貂,幼貂育成期是指仔貂断奶分窝后到季节毛皮成熟这段时间。一般在正常饲养情况下,从6月的下旬到11月底或12月初。养好育成期的幼貂是提高养貂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阶段,为此,笔者现将幼貂在育成期的有关饲养管理这方面的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幼貂是指从断奶分窝后的仔貂,幼貂育成期是指仔貂断奶分窝后到季节毛皮成熟这段时间。一般在正常饲养情况下,从6月的下旬到11月底或12月初。养好育成期的幼貂是提高养貂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阶段,为此,笔者现将幼貂在育成期的有关饲养管理这方面的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幼貂是指从断奶分窝后的仔貂,幼貂育成期是指仔貂断奶分窝后到季节毛皮成熟这段时间。一般在正常饲养情况下,从6月的下旬到11月底或12月初。养好育成期的幼貂是提高养貂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阶段,为此,笔者现将幼貂在育成期的有关饲养管理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幼貂在40~80日龄期间,是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此时幼貂新陈代谢极为旺盛,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蛋白质代谢呈正平衡状态,即摄入氮总量大于排出氮总量.因此,对各种营养物质,尤其对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极为迫切.试验采用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喂饲45~65日龄的幼貂,根据各试验组的日增重与成活率,来确定此时期幼貂所需要的适宜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幼貂在育成期食欲旺盛,生长发育迅速,7月中旬可长成近似成年貂。8月份由于天气炎热食欲有所下降,生长发育速度缓慢。在水貂育成期饲养中,幼貂的新陈代谢极其旺盛,合成大于分解,体重呈直线上升,6~7月份是幼貂骨骼、内脏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对各种营养的物质需求量很大。因此特别要注意育成时期幼貂的饲养管理,为培养大体型的种貂和大尺码的皮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不足的问题,降低饲养成本,1986年,我们利用貂粪和麸皮繁殖了无毒蝇蛆,代替鸡蛋和部分鱼肉饲料,对育成、换毛期的水貂进行了对比饲喂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貂的选择。我们在赵堡乡小辛堡村有16年养貂经验的专业户张学先家,选择出生日期相近,体重基本相同而又健康的70~75日龄的幼貂40只,编号称重后,随机分成试验、对照两组,每组20只,其中公母各半。除饲料配方不同外,均饲养在同一貂舍内,管理条件相同。  相似文献   

10.
<正>水貂尿湿症是泌尿障碍的一种疾病,其特征是病貂不随意频频排尿。本病主要发生于6~10日龄的幼貂中,10~15日龄的仔貂也有发生。公貂发病率为40%,母貂发病率为10%。近年来,随着我县狐貂等珍稀动物饲养量的迅速增长,本病在临床上时有发生,引起了广大养殖户的关注,也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正> 标准水貂从出生到生长基本结束,公貂需要170天,母貂需要130天。在这段时间里,如果对幼貂的养育粗心大意,必要的技术措施跟不上去,就会使幼貂的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时甚至大批死亡,影响养貂收益。在水貂生产中,根据幼貂生长发育的规律,把对幼貂的养育分为哺乳期和育成期。下面分别谈谈这两个阶段养育幼貂的要点。  相似文献   

12.
仔貂从断奶分窝到性器官发育成熟这段时间(6月~11月份),称幼貂育成期.育成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对今后成貂的体型大小、皮张优劣均有直接影响,因此不可忽视。一、科学饲养断奶分窝后的幼貂,头两个月是决定体型大小的关键时刻.此期幼貂机体发育所需的营养均来自饲料,因此要供给优质、全价、适口性强的饲料,数量应由少到多、逐渐增加、以吃  相似文献   

13.
依据紫貂育成期饲粮适宜能量及蛋能比的研究结果,按原料比例不同,共设4个干配合料试验日粮配方。选用60~70日龄紫貂100只,随机分配到4个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雄貂12只,雌貂8只)内。各试验组干配合料占日粮比例(占总能的%)为21%,对照组全喂鲜料。在饲养试验中期对40只幼貂(每组选雄貂4只,雌貂4只)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问增重、毛皮质量、死亡率及自咬症发病率差异均不显著。各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在能量消化率、能量代谢率上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各试验组蛋白质消化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而代谢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表明,干配合饲料可部分替代鲜料。  相似文献   

14.
哺乳期仔貂的死亡大多发生在5~10日龄内,尤其是5日龄内最多,可占全年幼貂死亡数的70%~80%。仔貂死亡的原因很多,除母貂怀孕期营养不良产出弱仔发生死亡或母貂患病  相似文献   

15.
养貂生产中哺乳期仔貂的死亡数可占全年幼貂死亡数的90%以上,其中尤以1~5日龄的幼貂死亡数为最多,可占70%~80%.仔貂早期死亡的原因很多,主要分为冻死、压死、咬死、饿死、病死等.现总结造成仔貂死亡的预防措施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貂的饮水     
<正> 饮水对幼貂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在水貂育成期里,除了根据幼貂的日渐生长,按标准供给饲料和必需的营养外,还应随着气温的不断增高,保证足量的饮水,并将其定为一项制度去执行。 我国幅员广大,从广东省的崖县(北纬17°)到黑龙江省的漠河(北纬58°)相差40几度,而温差更为悬殊。所以南方与北方相比,对水貂的饮水就更加重要了。据观察,6月龄幼貂一昼夜的饮水量为45—145毫升,平均每100克体重比成年貂多1.7倍。关内各省在未取得当地幼貂饮水量的数据之前,可随着气温的增高而增加喂水次数,以此来保证水貂获得足量的饮水。  相似文献   

17.
貂尿湿病常见于育成期的幼貂,以公貂居多。1发病原因 主要是因为饲料中脂肪含量过高,其次是钙、磷比例失调,此外,日粮中维生素A、维生素E和胆碱以及机体中毒和抵抗力降低均可促使本病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上接第2期第46页)6饲养阶段(饲料供给和饲料营养)6.1不同阶段的饲料供给0~28日龄:育雏期,供给育雏料;29~105日龄:育成前期,供给育成料;106~146日龄:育成后期,供给育成料,从119日龄开始,预混料由育成料改成产蛋料,并辅助使用轻型蛋鸡的产蛋光照,为4W/m2,时间不加;147日龄(开始加光)~产蛋5%:预产期,供给预产料;  相似文献   

19.
<正>养貂生产中哺乳期仔貂的死亡数可占全年幼貂死亡数的90%以上,其中尤以1~5日龄的幼貂死亡数为最多,可占70%~80%。仔貂早期死亡的原因很多,主要分为冻死、压死、咬死、饿死、病死等。现总结造成仔貂死亡的预防措施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目前各地养貂的生产来看,仔貂的死亡占有很大的比例,严重地影响仔貂的成活率和养貂业的发展。据有关统计资料介绍,仔貂出生后5日龄内死亡数大约占月龄仔貂死亡数的70—80%;占育成死亡数的50—60%;占全年死亡数的40—50%。仔貂就其5日龄内死亡的大致原因分析结果来看,主要有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