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需要认真思考的几个问题 1.带毒种猪是引发猪瘟的主要根源我国猪瘟的持续性感染是相当严重的.妊娠母猪感染后,会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弱仔.据有关报道,妊娠母猪中带毒母猪可高达43%,表现为隐性感染.带毒的母猪妊娠后可将猪瘟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垂直传播.同时,带毒种猪也能经水平传播将病毒传染给其他的健康猪只.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的反复、交替进行,造成猪场猪瘟的持续性感染和长期存在,一旦有应激因素存在.就会导致猪瘟的爆发.  相似文献   

2.
正一、需要认真思考的几个问题1.带毒种猪是引发猪瘟的主要根源我国猪瘟的持续性感染是相当严重的。妊娠母猪感染后,会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弱仔。据有关报道,妊娠母猪中带毒母猪可高达43%,表现为隐性感染,带毒的母猪妊娠后可将猪瘟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垂直传播。同时,带毒种猪也能经水平传播将病毒传染给其他的健康猪只。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的反复、交替进行,造成猪场猪瘟的持续性感染和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3.
<正>一、需要认真思考的几个问题1.带毒种猪是引发猪瘟的主要根源我国猪瘟的持续性感染是相当严重的。妊娠母猪感染后,会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弱仔。据有关报道,妊娠母猪中带毒母猪可高达43%,表现为隐性感染,带毒的母猪妊娠后可将猪瘟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垂直传播。同时,带毒种猪也能经水平传播将病毒传染给其他的健康猪只。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的反复、交替进行,造成猪场猪瘟的持续性感染和长期存在,一旦有应激因素存在,就会导致猪瘟的爆发。  相似文献   

4.
一、需要认真思考的几个问题 1.带毒种猪是引发猪瘟的主要根源我国猪瘟的持续性感染是相当严重的。妊娠母猪感染后,会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弱仔。据有关报道,妊娠母猪中带毒母猪可高达43%,表现为隐性感染,带毒的母猪妊娠后可将猪瘟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垂直传播。同时,带毒种猪也能经水平传播将病毒传染给其他的健康猪只。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的反复、交替进行,造成猪场猪瘟的持续性感染和长期存在,一旦有应激因素存在,就会导致猪瘟的爆发。  相似文献   

5.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由疱疹病毒病毒感染,多会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仔猪的急性死亡,侵害多种系统的恶性疾病。该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传入我国并逐渐流行,现将本病流行和防治情况作简要介绍。一、病源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属泡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隐性感染的带毒猪、病猪,另外老鼠也可带毒并传播该病。病毒主要从病猪的鼻液、唾液、乳汁和尿中排出。隐性感染的猪有时排毒可达一年以上,这些猪外观正常,但其传染性很强,所以发生该病的猪场必需坚持定期消毒。  相似文献   

6.
1流行特点该病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为发病猪、带毒猪及其他带毒动物。病毒存在于病猪和带毒猪的粪便、乳汁及鼻分泌物中,病猪康复后可长时间带毒,有时长达10周。感染母猪可通过乳汁排毒感染哺乳仔猪。各年龄段的猪都易感病,以10日龄内的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为最高。本病发生和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冬季和初春,多呈地方性流行,新发区可暴发性流行。本病常与大肠杆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或轮状病毒发生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7.
<正>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该病在兽医临床上多呈隐性感染。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患病猪表现高热、呼吸困难、腹泻、皮肤出现红斑及神经症状、死亡和妊娠母猪的流产、死胎、胎儿畸形等,广泛流行于人、畜及野生动物中。一、流行特点1.弓形虫病在我国主要是隐性感染。感染猪一般见不到临床症状,但血清学检测阳性率较高,尤其是妊娠母猪的隐  相似文献   

8.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农业部将其列入一类法定传染病。近年来,虽然采取了法定免疫防治措施,该病仍在全国范围内不间断地流行,每年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被称为养猪业的“头号大敌”,而且流行形势和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急性暴发的少,主要表现为临床感染、隐性感染、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仔猪胎盘垂直传播及仔猪先天免疫耐受、免疫麻痹等。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归根于猪瘟免疫失败。因此,猪瘟依旧是引起养猪业经济损失最大的疫病之一,本文主要是对猪瘟防疫过程中有可能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规模化猪场猪病仍以表现高热症状的混合感染为主,控制难度较大。猪瘟、蓝耳病、猪副嗜血杆菌病频发,免疫抑制普遍存在,呼吸道疾病有所抬头,霉菌毒素危害呈现越来越严重的发展态势。因此,具体分析病情,确定灵活的控制措施,已是规模化猪场迫在眉睫的任务。1当前猪病流行特点分析1.1猪瘟时有发生,非典型性占据主流,成为混感的重要疫病有些猪场缺乏规范化的猪瘟净化技术和手段,隐性带毒猪,特别是带毒母猪的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0.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为特点,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近年来,猪瘟流行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免疫抑制等症状.出现这些情况,主要归咎于猪瘟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1.
张棕 《当代农业》2011,(6):43-43
本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猪的繁殖障碍病,以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弱仔猪,而母猪无明显症状为特征。一、诊断要点1.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初产母猪,可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染,特别是购入带毒猪后,可引起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2.
王强 《农业与技术》2013,(11):167-167
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发生了较大变化,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区散发性流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由典型转为非典型,并出现了亚临床感染、带毒母猪综合征和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等流行新特点。在加大免疫密度,超量、超前免疫,增加免疫次数的情况下,仍不能有效控制猪瘟的流行,这些现象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及兽医行政管理、防疫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对近些年来我国猪瘟的流行特点以及防制策略进行以下阐述,以此为猪瘟的防治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洪雪 《河北农业》2010,(10):33-34
<正>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成员。本病毒能在猪肾、猪甲状腺、猪睾丸等细胞上很好增殖。该病传染源为发病猪、带毒猪及其他带毒动物。病毒存在于病猪和带毒猪的粪便、乳汁及鼻分泌物中,病猪康复后可长时间带毒,有的带毒期长达10周。该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感染母猪可通过乳汁排毒感染哺乳仔猪。该病发生和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冬季和初春。多呈地方性流行,新  相似文献   

14.
猪伪狂犬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传入我国并逐渐流行,现将本病流行和防治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病源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属泡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隐性感染的带毒猪、病猪,另外老鼠也可带毒并传播该病。病毒主要从病猪的鼻液、唾液、乳汁和尿中排出。这些猪外观正常,传染性很强,发生该病的猪场必需坚持定期消毒。  相似文献   

15.
<正>1.诱发仔猪腹泻病的原因1.1母源带毒。母猪产后不注射抗菌消炎解热镇痛的药物,接产消毒不严,导致患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乳房炎等炎症和母猪隐性带毒,使致病因子通过乳汁和接触传染给乳猪。1.2乳猪感染。乳猪自身感染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毒如:流感、猪瘟细小病毒、寄生虫等。1.3消化不良。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母猪产前营养过剩,蛋白质摄入过多,造成乳汁过浓,引起仔猪脂肪性  相似文献   

16.
正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猪是本病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健康猪与病猪、带毒猪直接接触可感染本病。通常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木乃伊胎、死胎和产弱仔;初生仔猪出现神经症状,感染率和死亡率可达100%,成年猪感染后多耐过,不发病呈隐性感染,造成长期带毒排毒,成  相似文献   

17.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红鼻病或牛传染性坏死性鼻炎。秋、冬寒冷季节较易流行。1.流行病学病牛和带毒动物是主要传染源,隐性感染的种公牛因精液带毒,因此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病愈牛可带毒6~12个月。病毒主要存在于鼻、眼、阴道分泌物和排泄物中。  相似文献   

18.
1.流行特点 猪伪狂犬病多发于冬春季,一旦感染,病毒将长期存于体内。伪狂犬病病毒属疱疹病毒科,主要在神经节呈潜伏感染,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强,56℃加热50分钟死亡,低温存活时间长,但对目光、1%火碱及福尔马林敏感。病猪、带毒猪、带毒鼠是主要传染源。病毒从病猪的鼻液、唾液、乳汁、尿中排出,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伤口及配种等途径感染。感染母猪可通过哺乳传染仔猪,妊娠母猪通过胎盘传染胎儿。  相似文献   

19.
一、病因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二、流行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寒冷季节多发。各种日龄的猪均有发生,其中15日龄以内的仔猪最为严重。近两年来,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养殖户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病猪是主要传染源,隐性感染猪和康复猪可以长期带毒。病毒在猪群中主要通过空气  相似文献   

20.
猪的喘气病     
一、流行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寒冷季节多发,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均有易感性,其中以哺乳仔猪和幼猪最易发病,其次为妊娠后备母猪和哺乳母猪,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新疫区常呈暴发性流行,急性经过,传播快,症状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老疫区多为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