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省蔓生性豇豆种质资源鉴定和农艺性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省的154份蔓生性豇豆种质资源的熟期、嫩荚色、荚形、种子皮色、荚壁纤维、株高、荚长、荚宽、荚厚、单荚重等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比较鉴定和评价了长豇豆种质资源的情况;筛选出了一些对豇豆遗传育种有益的种质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充分挖掘并利用长荚豇豆种质资源。【方法】对37份长荚豇豆种质资源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37份长荚豇豆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7.99%~42.02%,其中荚长、荚横径变异系数最小(<10%),性状最稳定;其他9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均>10%,可作为选育与改良品种农艺性状的首选。11个农艺性状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转化成6个主成分,其中特征值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7.17%,能代表37份长荚豇豆种质资源特征。37份长荚豇豆种质资源在遗传距离为10时可分为Ⅰ、Ⅱ、Ⅲ共3类,其中Ⅰ类28个品种,Ⅱ类5个品种,Ⅲ类4个品种,以Ⅲ类表现较好,分别是和顺、南滨708-K、鸿丰708、汉美八号,可作为在海南进行推广种植的品种。采用加权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到综合关联度最大为和顺,关联度0.7285,表现最优。经对比发现,加权灰色关联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来的表现较优的品种基本相同。【结论】通过以上两种方法获得品质较好的10个种质资源中有6个相同,分别是和顺、瑞祥贵、南滨708-K、将军708、汉美七号、汉美八号,相同度达60%,表明这两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小豆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农艺性状较好的小豆种质材料,为小豆遗传育种提供优良种质资源。【方法】以24份小豆种质为材料,记录并测定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单株荚数、荚长、单荚粒数、百粒重、单株粒重等9个农艺性状,运用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对所得农艺性状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9个农艺性状中,株高变异系数最大(23.38%),生育期变异系数最小(1.56%)。单株产量与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单株荚数、荚长、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降维将9个农艺性状综合成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9.43%,4个主成分是生长因子(47.76%)、产量因子(20.11%)、荚长因子(11.48%)、生育期因子(10.08%);苏小豆1706、THM2011-28、保红201219-1、渝红豆4号、0921反-1-4-2-3-1在综合主成分得分居前5位。【结论】苏小豆1706、THM2011-28、保红201219-1、渝红豆4号、0921反-1-4-2-3-1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良好,可将其作为推广示范品种,同时可作为乌蒙山区小豆育种的优质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大豆种质资源中荚粒性状与产量性状(百粒质量)间的关系,以102个大豆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通过对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为大豆种质资源的评价和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02个大豆材料中除了荚长、荚宽和粒长这3个性状的变异系数比较小外,其他性状的比较大,且性状间表现出较大差异,表明试验中种质资源间有很大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百粒质量性状与这7个大豆荚粒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这7个性状对百粒质量的总效应排序为:粒宽>荚宽>荚质量>荚长>粒长>粒厚>荚厚。根据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发现,第Ⅳ类的综合主成分得分最高,与其他种质的亲缘关系较远,因此,若用第Ⅳ类大豆资源与前三类群大豆进行杂交有可能产生较大的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5.
不同产地大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表现与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来自不同产地的377份大豆种质资源分别在北京农学院试验田种植,并对它们的15个主要农艺性状在北京地区的表现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产地的大豆地方种质资源群体农艺性状在北京的平均表现及遗传变异度不同,系统选育新品种时应根据各地区农艺性状的特点及遗传潜力的大小分地区进行;(2)供试品种的诸农艺性状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3)以在北京农学院试验地种植的不同产地的大豆品种群体为背景,进行系统选育新品种时,若以全生育期对荚长、单株荚数、单株粒数进行直接选择可望获得早熟、高产新品种,若以荚长、荚宽进行间接选择可望获得大粒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浙江赤豆地方种质资源株高、叶形、荚形、粒形、粒色等农艺性状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沈坎头赤豆1单株产量表现最高,为54.41 g,单株荚数46.6个,单荚粒数9粒,植株直立,农艺性状表现均较好,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蚕豆的22个主要农艺性状和8个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标记对"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收集到的57份江西省蚕豆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地方蚕豆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单株分枝数及单株总荚数与蚕豆籽粒的大小呈显著负相关.农艺性状聚...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并有效利用印度鹰嘴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多样性,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综合D值评价等方法对181份印度鹰嘴豆资源的12个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水平进行分析,筛选可用于评价鹰嘴豆资源的农艺性状及综合表现良好的种质。结果表明:12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7.47%(播种至开花期天数)~85.26%(秕荚数),百粒重、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实荚数、见花至开花期天数、产量、单株产量和秕荚数的变异系数均大30%,具有很好的改良潜力;Shannon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750 9(单株产量)~2.053 5(单荚粒数),平均值为1.930 2,单荚粒数、株高、有效枝数和播种至见花期天数的多样性指数均大于2.000 0,12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700 0,说明各性状的数量指标分布较为均匀;在欧式距离为3.41处,181份印度鹰嘴豆资源被分为9个类群,各类群资源数量不同,第Ⅰ~Ⅷ类群均具有一定的性状优势;筛选到4个可用于综合评价印度鹰嘴豆资源的主要表型性状,分别为实荚数、播种至开花期天数、株高、分枝数;利用综合D值评价筛选到31份综合表现较好的资源,为我国鹰嘴豆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优异的基础材料、亲本来源。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并有效利用印度鹰嘴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多样性,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综合D值评价等方法对181份印度鹰嘴豆资源的12个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水平进行分析,筛选可用于评价鹰嘴豆资源的农艺性状及综合表现良好的种质。结果表明:12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7.47%(播种至开花期天数)~85.26%(秕荚数),百粒重、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实荚数、见花至开花期天数、产量、单株产量和秕荚数的变异系数均大30%,具有很好的改良潜力;Shannon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750 9(单株产量)~2.053 5(单荚粒数),平均值为1.930 2,单荚粒数、株高、有效枝数和播种至见花期天数的多样性指数均大于2.000 0,12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700 0,说明各性状的数量指标分布较为均匀;在欧式距离为3.41处,181份印度鹰嘴豆资源被分为9个类群,各类群资源数量不同,第Ⅰ~Ⅷ类群均具有一定的性状优势;筛选到4个可用于综合评价印度鹰嘴豆资源的主要表型性状,分别为实荚数、播种至开花期天数、株高、分枝数;利用综合D值评价筛选到31份综合表现较好的资源,为我国鹰嘴豆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优异的基础材料、亲本来源。  相似文献   

10.
对5份地方特色小扁豆资源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小扁豆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存在较大差异,花的旗瓣色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74.69%,其次是单株产量,变异系数为54.89%。与产量关系密切的单株荚数和单株产量2个农艺性状均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与每果节荚数、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总糖含量等品质性状呈显著正相关的有每花序花数、每果节荚数,与可溶性总糖、游离氨基酸、果糖、可溶性糖、葡萄糖等品质性状呈显著负相关的有初花节位、初荚节位和荚长。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利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绿豆种质资源,选择有代表性的58份材料,基于绿豆不同资源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聚类分析,旨在为当地高产绿豆新品种的选育和种质资源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本地对绿豆单株产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荚重单株荚数单株地上部生物量荚粒数主茎分枝数株高主茎节数主茎粗;对58个绿豆品种13个农艺性状聚类分析得出,在欧氏距离平方为4.3处,可将58个品种分为四大类群。第Ⅱ大类群包含3个品种:绛县绿豆、晋绿豆7号和冀绿0308,这三个品种的13个性状指标除百粒重、荚长、荚宽外,其他性状表现均为最好,在本地育种时可作为骨干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12.
对7种绿肥毛苕子品种进行农艺性状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株高、单株分枝分蘖数、主要根群分布深度、每株荚数、单株荚数、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评价毛苕子种质资源农艺性状时,应主要考察生物量指标,并兼顾生育期长短。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小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黑龙江省的239份小豆地方品种资源材料的粒色、粒形、生长习性、株高、分枝、生育期及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等性状进行农艺性状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该省小豆种质资源主要以红色籽粒、中粒类型、中熟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14.
小扁豆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9份小扁豆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6个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变异系数较高,分别为42.43%、44.29%,荚长变异系数最低,为12.00%;10个数量性状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单株粒数与单株粒质量、荚层数、千粒质量等4个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所有主成分主要信息集中在前6个主成分中,其累计贡献率达81.81%;49份扁豆种质资源在欧氏距离0.8782处分为五大类。第一类可作为选育矮秆大粒型品种的亲本,第三类可作为选配杂交组合的优选亲本,第四类群和第五类群均可作为选育高产型且株高适中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鲜食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以23份鲜食大豆种质为材料,对其标准荚产量、鲜荚产量与11个主要农艺性状分别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以期筛选出影响鲜食大豆标准荚产量和鲜荚产量的主要因素,为鲜食大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标准荚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依次为:单株有效荚数>有效分枝数>单株荚重>双粒荚果数>...  相似文献   

16.
<正> 根据“七五”国家攻关课题制定的统一方案和方法,对已收集整理的山东省芝麻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抗性进行了鉴定,其主要结果如下: 一、收集、保存 1985~1990年先后两次从山东省87个县市收集并整理的芝麻种质资源共402份,在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小豆种质资源表型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合理评价辽宁省现有小豆资源,从辽宁省农科院种质资源库中选取289份小豆种质资源,调查记载包括32个质量性状和18个数量性状在内的50个农艺性状,并通过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灰色关联度和聚类分析,对资源进行综合评价。289份小豆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各性状之间又具有复杂的相关性;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认为与产量相关较密切的主要是籽粒和果荚性状,以及与植株营养生长能力直接相关的性状包括单株荚数、果荚大小、百粒重、主茎粗、单荚粒数等。进一步通过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23.01处,将资源分为6个类群,并确定了各数量性状分布的区间范围以及中心值。小豆高产育种过程中应选择单株荚数多、果荚大、百粒重高、茎秆粗壮、多分枝、叶片深绿较大的资源作为亲本,并筛选出3个早熟矮秆小粒资源和5个中熟高秆大粒高产资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伊朗鹰嘴豆种质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优异种质,为鹰嘴豆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引进的133份伊朗鹰嘴豆种质为材料,分析其12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D值评价,筛选出可用于鹰嘴豆种质综合评价的农艺性状指标及综合表现较好的种质。【结果】12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03%~96.33%,秕荚数变异系数最大,以播种至开花期天数的变异系数最小。12个性状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4838~2.0716,平均值为1.8570,其中,单荚粒数、百粒重和播种至开花期天数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较高,均高于2.0000;秕荚数、单株一级分枝数和有效分枝数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较低,均低于1.7000。133份伊朗鹰嘴豆种质分为七大类群,其中,第Ⅰ和Ⅱ类群各包含1份种质,其中第Ⅰ类群具有高产、中晚熟特性;第Ⅱ类群具有大粒、晚熟、高杆特性;第Ⅲ类群包含6份种质,该类群具有晚熟、高杆特性;第Ⅳ类群包含14份种质,具有小粒特性;第Ⅴ类群包含7份种质,具有大荚、花期长、高产特性;第Ⅵ类群包含2份种质,具有花期一致、花期早的特性;第Ⅶ类群包含102份种质,具有大荚、矮杆特性。整体来看,12个性状中大部分性状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其中,在极显著相关的性状中,以播种至见花期天数与播种至开花期天数间、单株一级分枝数与有效分枝数间及单株产量与产量间的相关系数较大。前6个主成分(PC1~PC6)的累积贡献率为91.3798%,PC1的主要因子是实荚数和有效分枝数;PC2的主要因子是生育期相关性状;PC3的主要因子是产量和单株产量,为产量因子;PC4的主要因子是见花至开花期天数,为花期因子;PC5的主要因子是单荚粒数;PC6的主要因子是秕荚数。综合评价D值大于0.5000的种质有26份,其中综合评价D值大于0.6000的种质有6份,说明这些伊朗鹰嘴豆综合表现较好。【结论】伊朗鹰嘴豆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初步筛选到26份综合表现较好的鹰嘴豆种质,可作为我国鹰嘴豆种质创新基础材料。实荚数、有效分枝数、播种至开花期天数、单株产量、见花至开花期天数、单荚粒数、秕荚数和株高8个性状可作为鹰嘴豆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广西绿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12份广西绿豆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观察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和单株产量的变异度大,百粒重的变异度较大,株高、主茎节数、荚长和荚宽的变异度中等,而单荚粒数和全生育期的变异度较小.绿豆成熟荚色以黑色为主,占91.07%;籽粒颜色以绿色为主,占93.75%;籽粒中、小粒型分别占48.2%和47.3%,大粒型占4.5%.株高与主茎节数、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株产量相关性不显著;单株荚数与荚长、荚宽及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生育期呈显著负相关;百粒重与荚宽、荚长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单株产量与单株荚数、白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荚宽、荚长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性状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在广西绿豆育种或品种改良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绿豆种质资源特性及其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通过严格选择,以获得高产、大荚、大粒、植株矮健、生育期适中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0.
桂西扁豆种质资源及其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考察桂西山区作物种质资源,共搜集50份新的扁豆材料,其中早熟材料8份占16%平均百粒重33.7克,40克以上的4份占8%,最高的达42.6克;荚长平均为8.4厘米,的三堡早扁豆达13.2厘米,以紫色花为主,占54%,荚色以绿色和中绿边紫为主,分别占38%和24%,板八峨眉豆,长洲眉豆、三堡早扁豆、更新扁豆、新化转角豆等优异种质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