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荔枝种植规模与荔枝种植户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采用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在2017-2018年对中国荔枝主产区广东和广西两省荔枝种植户的实地调研数据,构建随机前沿函数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来估算化肥施用技术效率和衡量荔枝种植规模与化肥施用技术效率是否存在拐点,用二元函数模型进一步证实荔枝种植规模与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得出荔枝种植户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为35.78%;门槛效应模型存在单门槛值,用二元函数模型证实荔枝种植规模与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之间呈倒“U”型。  相似文献   

2.
研究仙进奉荔枝果实对不同品种荔枝花粉的直感效应,为仙进奉荔枝品种的优质栽培及荔枝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用桂味、糯米糍、禾荔、紫娘喜、鸡嘴荔和仙进奉6个荔枝品种的花粉对仙进奉荔枝进行套袋杂交授粉,授粉后统计受粉雌花数,记录果实发育情况,果实成熟时统计结果总数,并对成熟时杂交果实的品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仙进奉荔枝的单果重、果实大小、色度、总糖含量、总酸含量、维生素C(Vc)含量和焦核率等均存在花粉直感效应。各品种果实的焦核率均存在花粉直感效应,其中,以仙进奉和桂味花粉进行授粉的果实焦核率较高,分别为95.57%和94.13%,以鸡嘴荔花粉进行授粉的果实焦核率次之,为88.37%,以糯米糍、禾荔和紫娘喜花粉进行授粉的果实焦核率较低。以桂味荔枝的花粉与仙进奉荔枝进行杂交授粉,收获的仙进奉果实坐果率高,单果重较大,可食率和焦核率均较高。因此,桂味荔枝可作为仙进奉荔枝较佳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养鸡户的专业化程度与收入水平,推动鸡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以广东省四区(县)416户养鸡户数据为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养鸡户横向专业化水平、垂直专业化水平对收入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养鸡户横向专业化水平与垂直专业化水平均在1%水平上对收入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横向专业化水平在1%水平上对垂直专业化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垂直专业化水平在横向专业化水平对收入水平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说明横向专业化是垂直专业化的基础,横向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养鸡户更倾向于使用垂直专业化生产方式,并在两者共同作用下提高收入水平。鉴于此,笔者提出了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养鸡户适度规模经营、降低养鸡户资金成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果业信息》2011,(5):39-40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柏斌)近年来,云南省屏边县紧紧围绕"百万亩绿色产业富县"战略性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热区山区综合农业开发,着力培植妃子笑荔枝产业。妃子笑荔枝主要产于广东和广西一带。该县1992年从两广地区引进试种。由于当时技  相似文献   

5.
探明氯氰菊酯和毒死蜱在荔枝果肉及果皮中的消解动态及残留状况,对其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采用气相色谱对荔枝田间试验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在荔枝果肉和果皮中添加氯氰菊酯和毒死蜱0.01~1.00 mg/kg,平均回收率为87.1%~101.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5.2%。2种农药在果肉和果皮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10 mg/kg。氯氰菊酯和毒死蜱在果肉和果皮中的原始沉积量与施药剂量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其残留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氯氰菊酯在果肉和果皮中的半衰期(T0.5)分别为6.2 d和7.9 d,消解99%所需要的时间(T0.99)为41.3 d和52.6 d;毒死蜱在果肉和果皮中的半衰期(T0.5)为2.6d和10.4 d,消解99%所需要的时间(T0.99)为17.1d和69.0 d。不同施药量和施药次数,末次施药21d后,荔枝果肉中毒死蜱未检出,氯氰菊酯30d后未检出,45d后果皮上的氯氰菊酯和毒死蜱残留量均未超过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无论儿童还是老年人,荔枝果肉中氯氰菊酯和毒死蜱的膳食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综合最终残留量和膳食风险评估,建议安全采收期为施药后45 d。  相似文献   

6.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4.03.036),来自印度比哈尔邦农业大学的Kalyan Barman等人研究了一氧化氮对荔枝果皮褐化、抗氧化物质以及货架期的影响。果皮褐化是荔枝最主要的采后问题,会降低果实商品性和货架期。将荔枝用NO的载体硝普酸钠(SNP)0.5、1.0和2.0 mmol/L浸泡处理,晾干后于常温下保存8天。  相似文献   

7.
乐山市发展荔枝产业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  廖明安 《中国果业信息》2009,26(8):16-17,20
历史与现状考查,以及气候条件分析表明,乐山市沿岷江部分地区地理气候条件适宜荔枝生产,且荔枝成熟季节不与外地荔枝成熟季节重复,品质良好,市场前景看好,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策略,可适度发展.科学规划,挖掘、培育优新品种,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果园管理水平,走适度规模的产业化经营,打造晚熟荔枝这一地方特色水果,是乐山市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的一种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8.
为寻求荔枝的新肥源,笔者利用超大微生物有机肥进行试验,探讨其对荔枝的增产效应。试验地设在福建省漳浦县旧镇镇山仔村,土壤为赤砂红壤,肥力中等,试材系10年生乌叶荔枝。采用3种处理于1998s年5月25日施用,即:施超大微生物有机肥(超大集团公司产)2.5、3kg和对照(常规施肥),开条沟施后覆土。每处理4株,重复2次,每处理观察2株,每株选10穗作标记,分别干“芒种”前和采收前调查着果率、单果重和品质。结果表明:施用超大微生物有机肥可提高着果率,株施2.5和3kg的着果率分别为9.5%和8.1%;果实肩宽高可增大0.05-0.19cm…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芸苔素(brassinolide, BR)-植物油复配对荔枝和莲雾光合系统的影响。【方法】对试验园荔枝‘井岗红糯’和‘糯米糍’分别喷施2 mg/L BR和不同稀释倍数的植物油,利用2021年冬季自然低温,对低温胁迫前(2021.12.24)和低温胁迫后(2022.1.1)荔枝的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进行测定,以此来探讨植物油配合BR处理提高抗寒性的稀释倍数。在低温胁迫前(2022.2.17)对试验园荔枝(‘怀枝’和‘糯米糍’)和莲雾(‘黑糖芭比’和‘印度红’)进行BR-植物油处理,在低温胁迫后(2022.2.25)以及低温恢复后(2022.3.5)对荔枝和莲雾的叶片状态进行记录,并对叶片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Pro)以及光合作用参数进行测定。【结果】(1)在提高荔枝的抗寒性方面,低温胁迫前(2021.12.24)喷施150倍BR-植物油比只喷施相同浓度的BR效果好,也比喷施300倍BR-植物油的效果好。(2)低温胁迫后(2022.2.25),清水对照的植株叶片受到明显伤害,表现为:荔枝的叶片卷曲,莲雾的叶片脱落;而BR-150倍植物油处理的植株,受伤害程度较轻。其中,低温恢复后(2022.3.5)BR-150倍植物油处理的叶片比清水处理的具有更高的Fv/Fm值、Pro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更低的REC值和胞间CO2浓度(Ci)。【结论】 BR-150倍植物油处理可以有效提高荔枝和莲雾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0.
从果园果树根系土壤中分离得到拮抗菌株N-1,结合形态学表征、微生物基础生理生化特性及基因序列分析,菌株N-1被鉴定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活体试验表明,拮抗菌N-1能够显著降低荔枝果实在采后贮藏期的腐烂率,此外,基于荔枝褐变的发生,荔枝果实的好果率得到了很好的提升(p<0.05)。提高荔枝果实的好果率,其活体防效是通过参与诱导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病程相关酶活性的提高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25%氟节胺悬浮剂对荔枝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改善作用,连续两年在荔枝秋梢成熟后而冬梢未出时喷施不同浓度的25%氟节胺悬浮剂。结果显示:25%氟节胺悬浮剂能够明显控制和抑制荔枝冬梢的萌发和生长,与对照相比,冬梢的控制率和抑制率分别达到了76.54% ~ 94.34%和90.26% ~ 98.84%;氟节胺对荔枝的增产效果显著,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加了116.12% ~ 206.23%;氟节胺对荔枝果实品质无显著提高改善作用。综合考虑,当药液浓度达到500 mg/kg时,各项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且与最大值均无显著差异,因此建议喷施的适宜浓度为333.3 ~ 500 mg/kg。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广西荔枝栽培的品种结构,提高荔枝栽培的经济效益,从广西区内外引进18个荔枝优稀新品种进行高接换种试验,调查成活率和枝梢生长量,观察嫁接口形态,以单个接芽上枝梢延伸生长的梢次数、枝梢基部的直径、复叶数、末次梢量4个重要指标分别占权重40%、20%、20%、20%,计算生长量综合评分,以评价砧穗的亲和性及品种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18个荔枝优稀新品种高接在57年生的灵山香荔大树,无不亲和现象,生长量综合评分排在前4名的分别是红绣球、脆绿、观音绿、仙进奉,排在末尾4名的是庙种荔、糯桂、农科荔(暂名)、灯泡荔。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3-4年生的早熟(‘三月红’)、中熟(‘妃子笑’)、晚熟(‘糯米糍’)及特迟熟(‘马贵荔’)荔枝品种为试材,比较不同成熟期荔枝品种周年的枝梢生长节奏及新叶发育过程中叶绿素指(SPAD)数动态。结果表明:各品种枝梢伸长生长具有一定差异,但都具有一定的节奏性,而枝梢增粗生长周年持续进行,无明显节奏特征;叶绿素指数达到最高值的80%时增加缓慢,因此叶绿素指数达最高值的80%时作为枝梢成熟的标准,用来确定枝梢成熟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创业动机问卷、创业学习问卷、心理控制源问卷对677名大学生进行施测,探讨心理控制源在创业学习和创业动机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创业动机与创业学习呈现显著正相关,而且创业动机中自我实现因素对创业学习预测力最高;(2)创业学习与内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机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3)内控在创业动机与创业学习之间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27%,内控在创业动机与创业学习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油菜素内酯和赤霉素处理对荔枝抗寒性的影响。【方法】对田间‘桂味’盆栽树分别喷施赤霉素(Gibberellin,GA3)208 μM,24-表油菜素内酯(24-EBR) 0.5 μM、 1 μM、2 μM和蒸馏水,利用2015-2016年冬季的自然低温,特别是2016年一月下旬发生的极端低温天气,研究处于花芽分化期间的‘桂味’荔枝在经历极端低温后,不同激素处理的植株叶片和花芽发生寒害的情况以及成花状况。【结果】极端低温对GA3处理和对照植株的“白点”(花序原基)和叶片造成伤害,并观察到冷害症状,但GA3处理植株的伤害程度比对照植株大,表现为树体逐渐衰弱,甚至死亡。24-EBR处理植株没有明显的冷害症状。24-EBR处理减缓了因低温引起的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增加,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论】外源油菜素内酯处理可以提高‘桂味’荔枝的抗寒性,而赤霉素则降低了荔枝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湛江地区早熟荔枝的推广面积和产量,选育和推广早熟荔枝新品种,在广东湛江荔枝基地布置了特早熟荔枝品种(系)比较试验,参试品种4个,‘D13’、‘9918’、‘9919’,以特早熟荔枝三月红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5株小区,3次重复。通过高接换种的方法嫁接在4年生的褐毛荔砧木上,比较参试品种与对照在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其他经济现状等方面的差异定。结果表明:嫁接4年干周26.33~31.67cm,树高在2.64~3.53m之间,冠幅在2.96*2.42~3.62*3.16之间,花穗长度21.58~28.11cm之间,花穗宽度18.31~21.31之间,单果重22.65~30.77g,TSS在15.81~18.4%,可食率为49.84~67.02%。结论:品种比较试验中特早熟新品种(系)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生长适应性强,长势旺盛,开花结果表现好,成熟期在4月中下旬,适宜在湛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蜜蜂为龙眼、荔枝授粉增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题组对不同群势、状态的中华蜜蜂的授粉行为、座果率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有王群与无王群相比采花蜂数和朵数分别高出339.39%和480.75%;2、有王群为荔枝和龙眼授粉座果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816.67%和549.06%,无王群分别比对照组提高705.56%和387.42%;3、有王3足框、2足框和无王3足框授粉后荔枝产量分别比对照组增产4.17、3.79、3.13倍;4、有王3足框、2足框、无王3足框授粉后荔枝单果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6.63%、6.21%、5.61%;5、有王、无王和不同群势授粉对荔枝可食率、维生素C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海南特色大果型荔枝品种‘新球蜜荔’和‘紫娘喜’为杂交母本,利用具备早熟、焦(无)核的荔枝品种‘三月红’、‘妃子笑’、‘桂早荔’、‘无核荔’和‘白糖罂’的花粉进行人工授粉试验,研究其对当年果实品质的影响。分别对当年果实的单果重、果皮重、果核重、果皮厚度、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果实纵径、横径和侧径等11个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建立了不同杂交母本对应授粉组合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评价了不同杂交组合果实的综合品质。研究发现:不同授粉组合当年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指标方面有差异,部分与自然授粉比呈显著差异。可见,荔枝上存在花粉直感现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杂交组合当年果实综合品质排序,发现不同年份、杂交母本有相似花粉直感效应规律,表现为当年果实综合品质排名为:三月红>白糖罂>桂早荔>自然授粉(新球蜜荔或紫娘喜)>妃子笑。但无核荔枝授粉新球蜜荔时当年果实综合品质优于自然授粉,而无核荔枝授粉紫娘喜时当年果实综合品质劣于自然授粉。  相似文献   

19.
以妃子笑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cv Feizixiao)成年树为试材,以叶面喷布 0.3% CaCl2(Ca)和 1.5% MgCl2(Mg)以及它们的混合液为处理,以清水为对照(CK),探讨叶面喷布 Ca 和 Mg 肥对妃子笑荔枝果实内外品质发育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 Mg 处理缓解了果皮“滞绿”问题,Ca Mg 处理克服了果肉“退糖”现象,Ca Mg 处理具有提高果肉 K、Ca 和 Mg 含量的趋势。Ca Mg 处理和 CK 的果肉水溶性 Ca 与水溶性 K 、全 Ca 与水溶性 K等含量间的偏相关系数都显著且呈正相关,果肉3 种元素的全量和水溶性含量之一均分别与其余5个含量的复相关系数显著;果肉 K 和 Ca 含量较高是促进果肉主要风味品质良好发育的关键因素,果肉总酸含量分别与全 K 和水溶性 K 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的指数函数回归关系,Ca Mg 处理通过提高果肉 K 和 Ca 含量而克服果肉“退糖”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7个荔枝珍稀种质的耐寒性及其安全越冬的生理机制,研究采用电导法测定不同低温处理条件下7个荔枝种质离体叶片冻害指数及伤害率的变化,拟合Logistic方程求得半致死温度,并分析荔枝在越冬期间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7份试材叶片的冻害指数和伤害率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呈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YA1和紫娘喜的耐寒性较强,而马贵荔和无核荔则较低。为了能够安全越冬,各种质通过生理调控来提高其耐寒性。随着气温的下降,叶片总含水量和自由水含量降低,束缚水和束缚水/自由水升高,气温回升后又出现逆转。越冬期间,各试材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和MDA的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SOD活性呈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趋势,POD活性呈缓慢上升的趋势,CAT活性则无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