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麦田套种紧凑型夏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近年来的小区试验和潍坊市麦套紧凑型夏玉米单产10500-11250kg/hm^2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提高麦田套种紧凑型夏玉米创高产的13项关键配套栽培技术:即增加有机肥用量;足墒匀墒播种;确保一次播种保全苗;合理增株,充分发挥群体的增产优势;预防大小苗,提高苗期田间整齐度;苗期早管,促苗早发培育壮苗;重施孕穗肥,为高产奠定基础;防虫治虫,为玉米创造良好生育环境;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及时去雄,改变养分分配方向补施攻粒肥,促穗大增粒重;及时灌溉,满足生理用水;适当晚收,增加光合积累等配套栽培技术,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夏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2.
不同质地土壤高产夏玉米氮肥追施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对潮土类砂壤、中壤和轻粘三种土壤上高产夏玉米氮肥追施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根据试验结果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不同质地土壤宜采用的追氮方式。在砂壤土上,应采用种肥10%、拔节肥30%、穗肥40%、粒肥20%4次施肥法,中壤土上采用拔节肥30%、穗肥50%、粒肥20%3次施肥,轻粘土应采用拔节肥60%、穗肥40%2次施肥。本文对不同质地土壤上追氮方式对玉米叶面积的发展动态及植株有关性状的影响作了表述。  相似文献   

3.
根据多年的小区试验和大面积高产实践,总结出了促进夏玉米创高产的三肥最佳运筹技术。即巧施拔节肥,为高产搭好骨架;重施孕穗肥,扩库增粒重;酌施攻粒肥,促流壮籽粒等。多年的小区试验与生产实践反复证明,夏玉米及时追好三肥,是夺取其高产的重要措施与保证,亦是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中最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4.
麦套夏玉米高产栽培优化措施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彩霞 《玉米科学》1999,7(3):045-048
在前几年单项试验的基础上,1995~1996年从品种、密度、肥料等主要农艺措施进行了探讨,采用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的方法,通过计算机建立麦套玉米产量与密度、氮肥用量、氮肥追施时期、磷肥用量、钾肥用量综合措施的数学模型。筛选高产、低耗优化栽培方案。模型寻优选择:产量大于7500kg/hm2,利润大于6750元/hm2,优化方案农艺措施:选用紧凑型品种种植密度72375~73875株/hm2,平均为73125株左右。氮肥施用量555~705kg/hm2,1/3氮肥追施时间以出苗后6~8d追施,磷肥703.5~759kg/hm2,钾肥87.0~130.5kg/hm2。  相似文献   

5.
施肥量对高产夏玉米需肥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本文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对高产夏玉米器官中氮、磷、钾的吸收、积累和分配的影响,并对施肥量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玉米在氮、磷、钾累积吸收数量和消长速度上,高肥量处理显著高于低肥量处理(t=0.05)。施肥量基本不影响磷和钾的吸收动态,而氮的吸收动态两处理间不一致。玉米在氮的吸收过程中,高肥量处理出现两个高峰,分别在大喇叭口期和吐丝后15天.而低肥量处理只在大喇叭口期出现一个高峰.掖单51号每公顷生产11613公斤子粒,最高需肥量N230.25公斤、P2O5104.25公斤、K2O212.70公斤.三要素的比例为1:0.45:0.92,生产百公斤子粒所需N、P2O5、K2O分别为1.983、0.898、1.832公斤.氮、磷、钾的最大吸收强度分别为4.86、2.49、7.62公斤·公顷-1·日-1,完熟期子粒中的氮、磷、钾分配率分别为58.90、82.40和12.50%.  相似文献   

6.
7.
麦套玉米叶片数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麦田套种玉米叶片生长及不同展开叶期追肥对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麦套玉米的叶片总数与单作玉米相同或相差1片,小麦收获时,套种玉米展开叶2~3片,可见叶4~5片为适宜套种时间;麦套玉米应重施攻秆肥,叶龄指数40~50为适宜追肥期。本研究结果可作为黄淮海地区麦田套种玉米栽培管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产夏玉米施用硫肥对矿质元素吸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每公顷基施:0(CK)、36.3(S1)、413.85(S2)kg硫时,玉米每公顷产量分别为9 784.5、10 639.5、11 322 kg,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8.73%和15.71%,并提高了果穗长度,增加了穗行数、行粒数,对千粒重影响不大.单株对氮、磷、钾、锰、锌、镁的吸收量表现为S2>S1>CK.施入(NH4)2SO4后,0~20 cm、21~40 cm、41~60 cm土层的pH值降低,收获后有所回升,各处理各土层的pH值均表现为CK>S1>S2.施入硫肥后,0~60 cm土层全氮含量降低,速效钾的含量提高,0~20 cm土层中的速效磷含量有所提高,21~40 cm土层变化不大,41~60 cm土层中的速效磷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9.
从整地,播种,玉米苗期、穗期、花粒期管理措施,病虫草害防治,以及适时采收方面对夏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将玉米、小麦共生期压缩到最低限度,利用窄行清茬、宽行麦秸覆盖还田这一新的麦垄套种方式,(1)以抑制杂草生长;(2)减少水分蒸发简化管理环节;(3)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和通透性;(4)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不断培肥地力。在高效节能的前提下取得玉米连年高产。  相似文献   

11.
对当前影响麦田套种紧凑型夏玉米单产下降的几个主要问题:不重视增施有机肥,土壤微量元素严重不足;播种量偏少,群体密度达不到指标;苗期管理滞后,幼苗生长发育不良;不重视追施攻粒肥,后期叶片脱肥现象严重;收获偏早,影响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就当前而言,上述问题在山东各地玉米生产上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4种除草剂对夏玉米田杂草及麦苗的防效与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种莠去津复配剂进行玉米田杂草防除效果及安全性研究,筛选对夏玉米田杂草及自生麦苗的防效及安全性较好的除草剂。结果表明,31.5%噻酮磺隆·异噁唑草酮+38%莠去津总杂草株防效为88.7%,鲜质量防效为98.48%,防效较好,无明显药害症状,且玉米产量为各药剂处理中最高;22%烟嘧·莠去津和30%苯唑草酮+助剂+38%莠去津对自生麦苗株防效均在80%以上,鲜质量防效在95%以上;30%苯唑草酮+助剂+38%莠去津对莎草的株防效仅45.58%,莎草为主的夏玉米田块尽量不使用。  相似文献   

13.
麦田套种紧凑型玉米应掌握的五项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根据1993~1994年的小区试验和潍坊市麦套紧凑型夏玉米大面积单产8250~1125kg/hm2的高产实践,总结出了麦田套种紧凑型夏玉米应掌握的五项关键技术.即合理增株,扩大群体;苗期早管,促进幼苗均衡生长;增加肥料投入,合理运用肥水;防虫治虫,为玉米创造良好的生育环境;适当晚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等。试验与生产实践表明,运用上述五项关键技术措施,可使紧凑型夏玉米增产25.38%~32.57%。  相似文献   

14.
高产水平下水肥耦合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黄淮麦区冬小麦的高产机理,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不同梯度的水肥耦合模式,分析了高产水平下旗叶光合特性与籽粒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模式的水肥耦合对旗叶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不同,总体表现为土壤水分的处理效应大于施氮量的效应.旗叶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5)均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升高,表现为W3(充足水分)>W2(适宜水分)>W1(自然降水),差异达显著水平.胞间CO2浓度(Ci)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的氮肥处理,旗叶Pn和Gs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表现为N3(270 kg·hm-2)>N2(195 kg·hm-2)>N1(CK),Ci在不同水分条件下与施氮量的关系不尽相同.不同水肥耦合模式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表现为W2>W3>W1,并以W2N2为最高,不同处理组合的籽粒产量亦以W2N2为最高.表明高产条件下W2N2水肥组合应是高产高效的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生态型夏玉米灌浆参数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灌溉处理和自然降水处理2种种植模式和聚类分析法,对12个不同生态类型的夏玉米灌浆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灌水处理条件下,不同品种干物质积累均较自然降水条件下有所提高,且不同程度的延长灌浆持续时间。模糊聚类分析表明,灌溉和自然降水两种处理均分为3种类型,灌水处理下,金豫8号为代表的品种干物质积累量最多,平均灌浆速率较高,灌浆持续时间一般;洛06-2为代表的品种灌浆持续时间较长,但平均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都处于中等水平;郑单958为代表的品种,灌浆特性一般。自然降水处理以中科4号、洛玉5号、金豫8号为代表的品种归为第一类,此类品种灌浆性能最好,干物质积累量最大;金赛29干物质积累量、灌浆持续时间和平均灌浆速率等灌浆特性较差,归为第二类;以郑单958为代表的品种灌浆性能一般,归为第三类。灌水处理对金赛29、浚单20、郑单958、中科4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金豫8号平均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最大,灌浆性能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钾肥对砂质潮土夏玉米产量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砂质潮土上设置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量与钾肥施用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夏玉米产量、土壤速效钾含量和植株钾素积累量均增加,要保持土壤速效钾平衡,钾肥用量应达150kg/hm2以上。相同施钾水平下,分次施钾的增产增收效应、钾肥当季回收率均显著高于一次基施肥处理。从钾肥的增产增收效应、钾肥当季回收率、土壤钾素平衡等多方面综合分析,以施钾量225kg/hm2分次施用时效果最好,与不施钾处理相比可增产1026kg/hm2,钾肥当季回收率为45.9%,并实现土壤速效钾的盈余。  相似文献   

17.
为给旱地夏闲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夏闲期施肥与覆盖处理对旱地冬小麦土壤储水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夏闲期施肥可明显提高播前0~100、100~200 cm土层储水量,增加了冬小麦穗数、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不论施肥与否,地膜覆盖与纸覆盖均可提高播前底墒,增加小麦穗数和穗粒数,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且地膜覆盖处理效果优于纸覆盖;施肥可增进覆盖的保水、增产及高效用水的作用。因此,旱地夏闲期可通过施肥与覆盖技术改善土壤水分状况,为旱地秋播作物高产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根据沿海农区麦田杂草发生危害现状 ,麦田杂草可分为禾本科和阔叶类 2大类 ,进行了硬草 (禾本科恶性杂草之一 )、泽漆 (新上升难治阔叶类杂草 )的发生危害规律和有关生物学特性的基础研究 ,重点研究了控制麦田硬草、泽漆的关键措施 ,明确了应用化学除草剂 (骠马、乙草胺、异丙隆、使它隆、苯磺隆及其复配剂 )的核心所在 ,结合其它有关专题研究结果 ,在先进的原则策略指导下 ,组装了沿海农区麦田杂草长效治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施氮量对高地力条件下冬小麦花后氮代谢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以矮抗58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法,研究了0、150、200、250和300 kg.hm-2施氮水平对小麦花后旗叶和籽粒GS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及小麦成熟后0-100 cm土壤各层硝态氮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达200 kg.hm-2时能够显著提高旗叶和籽粒中GS活性及游离氨基酸含量,但与250和300 kg.hm-2的施氮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小麦成熟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0~100 cm土层内硝态氮的残留量上升,小麦成穗数增加,千粒重下降,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小麦产量在施氮200 kg.hm-2时为最高,在施氮300 kg.hm-2时最低,说明在高地力条件下,小麦实现高产的适宜施氮量为20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