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重庆市1996-2005年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分析了重庆市直辖十年来耕地动态变化,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探讨了影响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0年来,重庆市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2001年后,耕地占用的速率明显加快。其中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增加、生态退耕政策等构成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2.
耕地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维护人类生存的根基。文中采用重庆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1997—2007),运用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和土地利用单一动态度的方法,对重庆市近年来耕地变化趋势及特征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耕地变化的驱动力进行识别。结果表明,近年来重庆市耕地数量均呈递减趋势,人地矛盾突出;区域差异显著;经济增长和人口压力、城镇化水平及政策因素是耕地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3.
2000年以来甘南植被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芸  王大为 《草业科学》2016,33(6):1102-1111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可表征植被生长状况,利用2000-2014年EOS/MODIS-NDVI及同期气温、降水资料、2000-2012年载畜量资料分析了甘南州植被时空变化及气象因子、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近15年来,甘南整体植被稳定性呈增加趋势,林地稳定性大于草地,植被空间变异主要由草地的空间变化引起.2)15年来甘南州植被整体趋于好转,局部有显著减少趋势(P<0.05),研究区70%的区域植被呈增加趋势,21%的区域呈恶化趋势,恶化以草地为主,占总恶化面积的75%,主要分布在玛曲、碌曲及迭部.3)植被主要恶化区(玛曲、碌曲和迭部)气温有升高趋势;载畜量舟曲呈显著减少趋势(P<0.05),其它各县市均呈极显著增加趋势(P<0.01);载畜量逐年增加,过度放牧是引起甘南州局部植被趋于恶化、空间离散、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2001-2011年甘南草地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被覆盖度是衡量草地植被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对评价分析植被恢复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1-2011年每年5-10月的Terra/MODIS月植被指数数据,结合2006-2009年甘南草地调查资料建立了甘南州草地生长季的植被覆盖度遥感反演模型,对比研究了不同草地植被覆盖度模型的精度,模拟分析了甘南州2001-2011年草地生长季期间不同等级的草地植被盖度时空分布特征及面积变化动态。研究结果表明,MODIS-EVI可以 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因子的影响,在植被覆盖度高的地区使用更具优势,能很好地反映各类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和时间差异性。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对数函数(y =33.658lnx+112.65)可以较好地模拟甘南州草地植被盖度分布状况,总精度可达93.31%。近11年甘南州的草地植被盖度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2001年、2003年和2008年草地植被覆盖明显偏低,2005年植被覆盖度最高,平均达78.43%。甘南州中西部及西南部地区的草地植被覆盖度较东部更好。甘南州近11年以来草地植被均以高和较高植被覆盖度为主,其余等级的草地植被覆盖度所占比例相对较小(6.98%)且稳定。总体上,甘南草地具有由高植被盖度向较高植被盖度转换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元上都遗址周边1990、2000和2010年TM影像解译及实地调查获得其土地利用状况数据,利用单一土地动态度指数、综合土地动态度指数、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及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对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并揭示其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始终以草地、耕地为主,沙地与其他土地类型镶嵌分布。草地总体呈减少趋势,所占比例减少6.28%;耕地与沙地总体呈增加趋势,所占比例分别增加1.92%和3.33%。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度较快,具有明显波动性。1990―2000年的综合动态度为0.92%,2000―2010年为0.42%。其中,沙地变化速度最为迅速,年均递增速度达3.23%。土地利用程度逐渐增大,由农牧业转变为非农牧业。气候暖干化、北缘沙地扩展、退耕还林还草、城镇化建设、农牧业、工业和旅游业发展、滥砍乱伐、过度放牧等因素的综合作用驱动了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协调土地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对研究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至关重要,是保护元上都遗址的必要途径,是传承草原文化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山区耕地资源受高程及其潜在控制的自然因素影响较为明显,基于Arc GIS平台,运用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 ,探究泸水县耕地随高程变化的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在整个泸水县境内耕地保有量457148.80亩,高程在740-2108米范围内为耕地主要分布区,耕地数量随高程升高逐渐增加,在高程2108米时耕地数量达到峰值,成为耕地分布转折点,整个区间耕地达404382.12亩,占全县耕地总量的88.46%;高程超过2180米时耕地面积保有量逐渐减少,当高程超过2792米,耕地数量微乎其微,总量仅为1173.39亩,占比为0.26%。研究结果为区域耕地资源保护以及农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耕地资源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文中通过对1997-2005年重庆市粮食产量和耕地面积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产量以2001年为分界点出现逐年减产和增产的现象,并提出基于粮食安全的重庆市耕地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关系为对象,研究了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保持必要的耕地面积是我国粮食自给和安全的基本条件;然后采用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视角,勾画了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的基本原理,认为降低耕地压力是粮食可持续生产的关键;提出我国未来粮食安全战略的宏观对策是高度重视耕地数量保持,并改善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9.
高伟  李小锋  郭正刚 《草业科学》2012,29(10):1533-1538
利用1980年土地覆盖数据,1994年和2008年两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资料, 采用3S技术研究了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1980-2008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在过去的28年内巴里坤县居民及工矿用地、耕地和林地持续增加,水域持续减少,草地先减少后增加,整体增加,未利用地先增加后减少,整体减少。1994-2008年较1980-1994年的土地利用类型综合动态度增加,说明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加快。气候变暖和各类生态工程是巴里坤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探析丘陵区耕地畜禽养殖氮磷负荷时空演变规律,笔者基于排放系数法分析了2006—2015年宜宾市耕地畜禽养殖氮磷负荷的时间和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6—2015年宜宾市畜禽养殖氮磷排放下降趋势明显,平均耕地氮磷负荷由2006年的162.21,27.89 kg/hm~2下降到2015年的138.36,23.80 kg/hm~2;2006—2015年宜宾市耕地畜禽养殖氮磷负荷空间分布格局发生显著变化,耕地畜禽养殖氮负荷空间分布格局由中部西部东部演变为南部中部北部;耕地畜禽养殖磷负荷空间分布格局由中部东部西部演变为南部北部中部;筠连县、珙县2006—2015年耕地畜禽养殖氮磷负荷超过了其耕地消纳能力,农地氮磷污染最严重,应强制实行总量控制和污染物消减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农田当量是把单位面积标准传统农田一年一熟种植水稻的食物产出作为标尺,来衡量一切农用土地相对食物生产潜势的计量单位。它是适于衡量草地农业系统的评价土地资源食物生产能力的新量纲。本研究在界定了农田当量内涵的基础上,指出ALEU是运营模式(m)和核算尺度(T)的函数,是食物当量的“面积”表述,农田当量可以评价任何农业系统的食物生产潜力。对我国现行农业运营模式下的食物生产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现存农用土地的食物生产能力仅利用了生产潜力的43.59%,还有巨大的食物生产潜力有待开发。以此为依据对我国农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将现有耕地的20%实行草田轮作,以全国现有可用草地的3%建立丰产栽培草地,对全国草地农业的食物资源潜力做出估算,其食物生产潜力相当于新增0.52亿hm2农田当量,全国实行草地农业系统,其食物生产能力将是现行系统的1.23倍。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宜兴市濒临太湖,是太湖流域水污染控制的重点区域.论文以镇区为单位,研究了宜兴市1990~2011年间畜禽粪便污染负荷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宜兴市的耕地畜禽粪便负荷由1990年的9.0 t/hm2上升至2006年的14.0 t/hm2,后下降至2011年的13.3t/hm2.2011年,宜兴市的畜禽粪便处理警报值为0.22,对环境尚不构成威胁.然而,宜兴各镇的畜禽粪便污染负荷差异明显,并日趋呈现空间集聚之势.2011年,在宜兴的西北部形成一个畜禽养殖密集的带状区域,其畜禽粪便处理警报值已超过了0.4的警戒值.在该区域,除推行粪便还田以外,可建立区域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利用规模效应,降低利用粪便生产生物质能的成本,促进畜禽粪便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3.
以贵州北盘江大峡谷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查和ArcGIS探讨了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前后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并对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键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前后,研究区林地面积大量增加,耕地和其他土地面积减少,导致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由15520.71万元增加到16857.40万元,增幅达8.61%;敏感性分析结果均小于1,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14.
西藏草地开垦后土壤表层氮素及有机碳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取西藏琼结县和江孜县2个地区不同开垦年限耕地表层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中氮素及有机碳(SOC)含量特征变化状况。结果表明,草地开垦为耕地后,土壤表层全氮(TN)及有机碳(SOC)含量前2年内先降低,而后随着开垦年限增加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大体呈"V"字型变化趋势,铵态氮(NH4+-N)大体上也呈相似的变化趋势,而硝态氮(NO3--N)随着开垦年限增加则无明显变化规律。2个地区耕地表层铵态氮、全氮与有机碳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硝态氮与有机碳相关性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根据1990—2007年重庆市粮食生产的相关数据,建立了线性生产函数模型,依据各个影响因素的生产弹性,分析了重庆市粮食生产投入的影响因素及其程度,得出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和化肥施用量是影响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等重要结论。因此,提出了高度重视重庆市粮食安全问题,应该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积极依靠粮食单产的提高来增加粮食总产量,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有关的优惠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藏南农牧交错带农牧互作模式下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牧耦合是提升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采用土地利用耦合模型,定量分析了西藏藏南地区“牧繁农育”和“农草牧补”两种农牧耦合模式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度。结果表明,2008-2016年“牧繁农育”模式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农草牧补”模式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益虽呈增加趋势,但社会经济效益处于波动状的稳定状态;虽然“牧繁农育”模式和“农草牧补”模式均处于协调发展状态,但“牧繁农育”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较“农草牧补”随年际的变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为类似地区定量评价农牧耦合模型效益提供了范式。  相似文献   

17.
从区域粮食安全角度出发,以白银市1997~2005年社会经济相关数据、耕地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首先,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规模,确定人均粮食需求标准,然后,从粮食需求量入手,综合考虑粮食自给率、区域粮食生产潜力、复种指数、粮作比等因素,制定了不同自给率、不同人均粮食需求标准情况下的不同预测方案,得出白银市2020年基于粮食安全生产的耕地需求量变化为311 250hm2~374 288hm2。  相似文献   

18.
In Annex 1 countries, nitrous oxide (N2O) emissions from swine and poultry excreta have been calculated and the N2O reduction potential of each country by using amino acids in feed could also be calculated, then a comparison made among the countries. The N2O reduction rates were approximately 25% for these Annex 1 countries and amino acids were able to make a large contribution to that reduction. Greenhouse gases (GHG) which are N2O combined with methane (CH4) were estimated to reduce by 24.8% in Japan when amino acids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feed, but only a 7.2% reduction was estimated in France. Purification, which is mainly used for manure treatment in Japan, emits much more N2O and less CH4, whereas the liquid system which is mainly used in France emits more CH4 and less N2O based on the emission factors from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data base. Changing the French manure treatment system to the Japanese style with amino acids in feed would reduce GHG emissions by 23.4%. Reduction of the arable land use in Japan by changing crop formulations supported by adding amino acids to feed was also quantified as about 10% and l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production of meat using the same arable land area.  相似文献   

19.
高小叶  侯扶江 《草业科学》2011,28(8):1556-1560
摘要: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区域是我国地形第一级台阶向第二级台阶的过渡区,以夏河-渭源-通渭样带为例分析农业系统结构和经济特征,自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农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耕地总面积、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增加,人均草地面积逐渐减少;粮食作物在农作物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饲草作物比例则逐渐降低;人均草食家畜牛、羊出栏数及羊毛产量和肉类产量呈下降趋势,而食粮型家畜猪出栏数逐渐增多;农业生产总值升高,但人均产值下降;农业GDP构成中,种植业和林业的比例呈增加趋势,畜牧业比例逐渐减少;农牧民收入构成中,人均GDP、农牧民人均GDP、人均纯收入和农牧民人均收入均逐渐下降,而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