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小鼠不同卵龄卵母细胞纺锤体位置与去核效率之间的关系。用Spindle-View观察小鼠不同卵龄卵母细胞纺锤体位置,然后对其进行去核操作。观察发现卵龄10,12h的纺锤体处于I,II,III区的比率分别为95%,3%,2%;33%,33%,23%。两组进行盲吸去核,去核率分别为90%和22%。在Spindle-View下去核卵龄10h的卵母细胞去核率为95%,其中有56%(n=59)的卵母细胞去不到1/6的卵胞质就可去核,而卵龄12h的卵母细胞去核率为87%,其中有76%(n=85)的卵母细胞吸去1/3的卵胞质才可去核。小鼠卵母细胞不同卵龄对纺锤体位置和核移植程序中去核效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用 McGrath 和 Solter 的去核方法和改进的胚胎染色体制备技术,研究小鼠卵母细胞去核的基本方法及吸出的胞质量和极体的有无对去核率的影响。实验表明:(1)小鼠卵母细胞透明带弹性很差,去核操作成功率仅53.8%;(2)制备卵母细胞染色体,无需用秋水仙素等处理,直接经2~3min 低渗处理便可使第2次减数发裂中期染色体充分展开;(3)小鼠卵母细胞去核时抽1/4胞质的染色体全部去除率(49%)和抽1/3胞质的(54%)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4)注射 HCG 后15~16h 获取的小鼠卵母细胞,只有1/3左右具有明显的第1极体;抽取无极体卵母细胞之卵周隙较大一侧的细胞质,去核率与见极体卵母细胞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不同受体胞质对延边黄牛体细胞核移植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延边黄牛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卵母细胞的最佳去核时期,本试验选取体外成熟22 h的中期(MⅡ期)卵母细胞与体外成熟28 h的末期(TⅡ期)卵母细胞进行化学辅助去核操作,并将去核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构建重构胚,后期观察发育情况.结果显示,M期卵母细胞的显核率与TⅡ期卵母细胞的显核率无显著差异;但是TⅡ期卵母细胞所得重构胚的卵裂率及囊胚率均显著高于MⅡ期卵母细胞所得重构胚的卵裂率及囊胚率.综上所述,卵母细胞体外成熟28 h后的TⅡ期可作为延边黄牛核移植去核操作的理想时期,在TⅡ期卵母细胞中选择化学辅助去核法去核能够提高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影响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去核效率的因素很多。本文就显微操作工具、去核方法、卵母细胞胞质去除的数量、细胞松弛素B(CB)的添加以及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时间等方面对卵母细胞去核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淡新刚  史远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05-10306
[目的]寻求既简单又有效的提高小鼠卵母细胞去核率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盲吸法、点击法、负压-点压法),研究对MII期小鼠卵母细胞去核率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采用负压-点压法去核,其卵母细胞的去核率可达62.8%,与其他两种方法所获得的去核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负压-点压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小鼠卵母细胞去核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离培养山羊卵母细胞,采用盲吸法去核,研究不同成熟培养时间(18,22和26 h)不同细胞松弛素B(CCB)浓度(5,7.5,10,15 mg/L)和不同蔗糖浓度(20,25,30 g/L)对卵母细胞去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山羊卵母细胞最佳去核条件为: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时间为22 h,去核时操作液中CCB质量浓度为7.5 mg/L,蔗糖质量浓度为20 g/L。  相似文献   

7.
受体卵母细胞的去核对核移植的效率起决定性作用。很多去核方法已经应用到体细胞核移植当中,并且成功地产生了核移植胚胎。通常我们使用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MⅡ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进行去核,但是去核效率很低。虽然使用荧光染料和紫外线的照射来完成去核程序可以提高去核效率,但是这些措施有损害细胞质的危险。所以,一种避免使用DNA染料和紫外线照射又能提高去核效率的末期去核方法被发展起来了。本文详述了牛卵母细胞末期去核方法在体细胞核移植中的应用,为从事哺乳动物克隆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牛卵母细胞的去核与激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Ionomycin(离子霉素)和乙醇及其与其他物质的组合激活牛卵母细胞的效果,并研究了去核时间、细胞松弛素B、末期去核等对去核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使用6-二甲氨基嘌呤(6-DMAP)或放线菌酮(CHX)可显著提高Ionomycin或乙醇激活牛卵母细胞的效率,Ionomycin+6-DMAP激活的牛孤雌胚在8/16细胞之后的发育率明显高于乙醇+6-DMAP(或CHX)。牛卵母细胞的去核在成熟培养20h或之前进行效果较好,此时有较高比率的卵母细胞中第一极体与染色体位置靠近。牛卵母细胞在不含细胞松弛素B的操作液中可进行去核,但所得核移植胚胎的卵裂率明显下降,而对8/16细胞胚之后的发育没有明显影响。牛卵母细胞的末期去核率显著高于中期,二者核移植胚胎的早期发育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昆明白小鼠MⅡ期卵母细胞的去核效率及质量,该研究在不同条件下,比较了小鼠卵母细胞的去核效果:将小鼠MⅡ期卵母细胞放入含蔗糖浓度分别为0.01、0.02、0.03 g/mL的M2-液微滴中,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显核效果以确定最佳浓度;将有清晰可见细胞核的卵母细胞放入含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B,CB)浓度分别为5、7.5、10μg/mL操作液中去核,显微镜下确定去核率。结果表明:操作液中加入蔗糖浓度为0.02g/mL时显核效果最好;去核时操作液中细胞松弛素B浓度为10μg/mL时去核死亡率最低。  相似文献   

10.
山羊卵核移植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选用陕北黑山羊的4-32细胞胚和萨能奶山羊的次级卵母细胞分别作核供体和胞质供体。在显微操作仪的控制下,将分离后的单个卵裂球注入去核次级卵母细胞的卵周隙。采用电融合法诱导卵裂球和去核次级卵母细胞融合。通过体外培养和移植,检查卵核移植的效果。本研究证明:⑴在4-32细胞期,核供体胚的发育阶段对山羊卵核移植胚的体外发育无显著影响;⑵由山羊4-32细胞期胚胎的卵裂球和去核次级卵母细胞构成的卵核移植胚在体内仍可发育为正常个体;⑶用注射LH后25-35小时的次级卵母细胞作胞质供体均可获得较高的卵核移植胚体外发育率;⑷用900伏/厘米的电场强度进行2个80微秒的电脉冲处理,诱导卵裂球和去核次级卵母细胞融合,可获得更好的电融合效果。根据山羊胚胎性RNA在2细胞期出现的事实和本研究的上述结果,作者认为,次级卵母细胞的胞质对移入的晚期卵裂胚细胞核可能有去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猪受体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第1极体(pbⅠ)与细胞核相对位置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去核效率的影响,准确判定受体卵母细胞去核"窗口期"提供试验依据。将体外采集的GV(Germinal vesicle)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3组,分别成熟培养42~44 h、44~46 h、46~48 h,并采用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法对成熟过程中pbⅠ与细胞核相对位置进行检测判定。结果显示,随着体外成熟时间的延长,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pbⅠ与细胞核的位置发生偏离的比率逐渐增加,而去核率则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pbⅠ偏离率与去核率之间呈现一定程度的负相关;体外成熟44~46 h,既能获得较高的卵母细胞成熟率(80.2%),又可以保证理想的去核率(81.2%)。说明延长体外成熟时间所造成的去核率显著降低与pbⅠ发生偏离有关,体外成熟44~46 h是该试验条件下猪受体卵母细胞去核的最佳"窗口期"。  相似文献   

12.
分别采用挤压去核法、盲吸去核法和点击去核法对延边黄牛卵母细胞进行去核操作,在操作时间、成功率、去核率及重组胚后期发育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去核率上,盲吸法低于其他2种方法;去核成功率上,挤压法和点压法高于盲吸法;操作耗时上,挤压法和盲吸法耗时较短;3种方法所构建的重组胚卵裂率以及囊胚发育率均差异不显著.因此,挤压去核法是一种较适合延边黄牛卵母细胞去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前,众多的去核方法中主要有几类:化学去核法、显微操作去核法、化学去核法-显微操作去核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徒手切割法、离心去核法等。这些方法中有其优缺点,操作起来比较繁琐和不稳定。本实验的目的是从众多的去核方法中找出一种更适合小鼠卵母细胞去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高渗操作液(氯化钠)处理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结果表明,发现培养42 h的卵母细胞,中期核与第一极体刚开始分离。培养44 h的卵母细胞,中期核与第一极体已经分离,达到15°。培养46 h的卵母细胞,中期核与第一极体之间的角度达45°。培养48 h的卵母细胞,中期核与第一极体之间的角度达到近90°,中期核开始向卵母细胞中迁移。经过高渗处理的卵母细胞经过后续操作后可以得到克隆个体。结果表明,利用体外成熟培养42~44 h的卵母细胞进行去核操作,可以达到近100%的去核效率,而不会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的效率,采用化学辅助去核法--化学诱导剂脱羰秋水仙碱(Demeeoleine,简称Deme)处理体外成熟的MⅡ期延边黄牛卵母细胞,经显微操作构建重构胚后观察发育情况.试验研究了,Deme的处理浓度、作用时间对延边黄牛卵母细胞去核效果及其重构胚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在0.2μg/mL、0.3 μg/mL、0.4 μg/mL的Deme溶液中处理45 min,显核率与去核率无显著差异,去核率达100%,但是0.2 μg/mL处理组的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45 min处理组的显核率显著高于30 min、60 min处理组,45 min处理组的囊胚率高于其他处理组;化学辅助去核法的囊胚率显著高于盲吸法.化学辅助去核能够准确定位去除细胞核,并提高了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的去核率及重构胚的体外发育率.  相似文献   

16.
翁凡  郑小亮  刘哲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1):32-33,43
随着"多莉"羊的诞生,体细胞克隆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并获得了一大批克隆动物.但克隆动物的效率仍然偏低,这与克隆技术各个环节的完善程度有关,卵母细胞的去核就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对近年来常见的几种卵母细胞去核方法作了详尽的论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细胞松弛素B对猪卵母细胞去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宜的细胞松弛素B(CB)浓度可提高卵母细胞的成功去核率。将有明显第一极体排出的卵母细胞放入含有3.5×10-3、5×10-3、6.5×10-3、7.5×10-3mg.ml-1CB的NCSU37成熟培养液中孵育30min,采用盲吸法去核,将去核后的卵母细胞置入含5×10-3g.ml-1的Hoechst33342培养液中染色15min,用荧光显微镜检验去核率。结果表明:CB处理组去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梯度处理组中,CB浓度过低(3.5×10-3mg.ml-1)或过高(7.5×10-3mg.ml-1)都使去核成功率(54.44%,51.46%)下降,溃破率(28.21%,34.11%)增高,与5×10-3、6.5×10-3mg.ml-1组的去核成功率(75.83%,73.83%)、溃破率(9.86%,11.62%)差异显著(P<0.05),且5×10-3mg.ml-1组的去核成功率高于6.5×10-3mg.ml-1组,差异不显著(P>0.05)。证明5×10-3mg.ml-1浓度的CB有利于第一极体和核质的吸出,同时可降低细胞膜撕裂,胞质破溃流出,获得较高的去核效率。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末期去核方法仅仅去掉了第二极体及其附近少量的细胞质,第一极体仍然残留在卵母细胞中.本研究中,将末期去核方法进行了改进,即在去除第二极体及其附近少量胞质的同时去除第一极体.采用改进的末期去核法和传统的末期去核方法对延边黄牛卵母细胞进行去核操作,比较两种方法的去核率以及重组胚后期发育的整体效率.改进的末期去核法在去核率[(90.51±3.05)%]以及囊胚形成率[(8.78±2.38)%]上与传统的方法[分别为(87.00±1.82)%、(6.56±2.95)%]相似;传统的末期去核法在去核操作上耗时较长[(44.13±2.60)s],但在注核操作上用时略短于改进的末期去核法[(30.33±1.17)s];改进的末期去核方法所构建的重组胚异常发育率比传统的末期去核法低[(18.02±2.83)%],但差异不显著.改进的末期去核方法,去除第一、第二极体及其附近少量细胞质,可达到较高的去核率,并且支持发育到囊胚,同时解决了第一极体残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超数排卵的小鼠分别在注射HCG后14~16,16~18,18~20和20~22h采小鼠卵母细胞用于核移植,观察小鼠卵母细胞的去核时间在体细胞核移植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在注射hCG后14~16,16~18,18~20和20~22h,小鼠卵母细胞去核效率分别为80.09%(338/422),73.12%(283/387),55.02%(230/418)和48.74%(193/396);重构胚激活率分别为66.20%(190/287),75.43%(175/232),84.78%(156/184)和85.14%(126/148);重构胚的囊胚发育率分别为13.94%(40/287),7.33%(17/232),3.80%(7/184)和1.35%(2/148)。试验证实小鼠卵母细胞在注射hCG后14~16h进行去核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时间对绵羊核移植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绵羊克隆试验中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及去核时间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盲吸法结合荧光显微镜检查,对绵羊不同成熟时间卵母细胞去核的效率及其后续重构胚的发育进行对比。[结果]体外成熟培养19~21 h的绵羊卵母细胞在成熟率上显著高于体外成熟培养16~18 h(P(0.05),在去核成功率上显著高于体外成熟培养22~24 h(P(0.05);3个试验组在卵裂率、囊胚率上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体外成熟培养19~21 h的试验组囊胚平均细胞数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体外成熟培养19~21 h的卵母细胞较适于作为受体细胞进行绵羊核移植,可以显著提高囊胚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