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产夏直播花生干物质积累动态与产量形成规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系统研究了麦收后夏直播地膜覆盖花生在30万株/hm2密度下6000kg/hm2产量水平的植株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规律。植株干物重和荚果干重动态可拟合成Logistic方程。植株干物重最快增长期为出苗后43~51d,最大生长速率0.768g/(株·d),最终生物量40.86g/株。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结荚期占64.6%,饱果成熟期占12%。荚果干重最快增长期是出苗后72~81d,幼果形成后36~45d,最大增长速率0.867g/(株·d)。荚果干重增长量,结荚期占66.4%,饱果成熟期占33.4%。经济系数0.6。分配系数结荚期0.625,饱果成熟期1.707,产量形成期平均0.795。与春花生相比,生育前期叶面积发展快,干物质积累速度高。生育后期分配系数显著高于春花生。干物质和荚果产量主要在结荚期形成。  相似文献   

2.
花生高产群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产量为9225kg/hm2高产花生群体特征,结果为:(1)花生LAI符合Y=0.2354—0.0489x 0.003x-0.00002X3。LAl峰值出现在7月下旬~8月上旬,峰值期LAI在5以上。3以上LAI维持60d,4以上LAI维持40d。(2)全生育期LAD为331.7m2/d/m2,其中产量形成期LAD为263.5m2/d/m2,占全生育期的79.4%。(3)LIR在幼苗期一般不超过50%。结荚期前后是光截获的高峰期,LIP在90%以上。(4)群体和荚果干物质积累符合Logistic方程,y群体=1600/(1 247.8937e^-0.0857x),y荚果=920/(1 456343.0006e^-0.1545x);群体干物质积累高峰出现在出苗后64d,最高速率为35.5g/m2/d,荚果干物质积累高峰出现在出苗后84d,最高速率为35.5g/m2/d。  相似文献   

3.
新疆不同密度下油葵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移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新疆南疆地区油葵G101品种4种密度下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油葵干物质积累动态符合Logistic曲线变化,干物质增长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随密度增加,干物质积累降低,且生育期推迟;(2)净干物质分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发生变化;幼苗期主要分配在叶片中,初蕾至初花期主要分配到茎秆中,花期是并进生长高峰期,以营养器官分配为主,灌浆后转向盘籽中,盘籽成为干物质分配中心;(3)各器官中积累的干物质转向籽粒的比例大小顺序为茎秆>叶片>花盘,转移量占籽粒干物质重量的百分比随密度加大而降低;(4)提出了高产油葵群体有关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花育36号和花育20号为供试花生品种,设置T1(对照)、T2(结荚期中度干旱)、T3(2.0‰盐胁迫)、T4(2.0‰盐胁迫+结荚期中度干旱)4个处理,探究干旱盐碱胁迫环境对不同花生品种荚果发育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胁迫处理导致花生主茎高、侧枝长、荚果数均显著减少,旱盐复合胁迫处理对结果数影响较大,花育36号和花育20号其较对照分别减少了37.49%和47.26%。(2)各胁迫处理均导致荚果体积增长速率降低。荚果干物质累积量变化趋势均可用Logistic方程很好拟合,相关系数均达0.835 9以上,各胁迫处理使荚果最大生长速率出现的时间(tm)延迟,干旱胁迫下荚果干物质积累的最大速率(vmax)升高,而盐胁迫及旱盐复合胁迫则使其降低。旱盐复合胁迫对荚果体积和干物质量的增长影响较大。(3)始花后20~75 d各处理籽仁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变化均呈不断升高的趋势,干旱胁迫提高了蛋白质含量的增长速率,对脂肪含量的增长速率影响较小;旱盐复合胁迫对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抑制作用大于盐胁迫,两品种的降幅分别为52.09%、18.51%...  相似文献   

5.
油菜结实特性与库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以4个油菜品种的结实特性研究表明,开花后20d内油菜角果体积和表面积急剧增长,角果和籽粒干重随成熟进程而增加,籽粒干重在开花25d后增重加热,40d左右超过果皮干重。具有生殖生长优势品种的单位角果皮面积的生产力(PPA)和单位角果皮表面积负担的籽粒数(SNPA)较高。果皮与种子的生理代谢进程不同,二者的全氮,叶绿素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变化与角果形态及干物质积累转化进程有明显的相关性。初花期去叶处理可使4个品种明显减产,去叶对分枝产量的影响大于主花序,主要减少分枝的每角粒数;去短叶的减产幅度大于去无柄叶。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木薯和花生间作模式下2种作物光合与干物质积累特性,以木薯和花生间作行数比为2∶4模式为对象,木薯单作(SC)、花生单作(SP)为对照,在大田条件下测定了该间作系统中2种作物(木薯用IC表示,花生用IP表示)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特点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1)花生实际产量和预期产量均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且在定植后92 d之前的实际产量大于预期产量,之后的实际产量和预期产量均开始下降;木薯实际产量从定植后75 d到收获均大于预期产量,且实际产量的增加速度大于预期产量的增加速度。(2)块根形成期和块根膨大期,IC植株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度(Pnmax)和光饱和点(LSP)均显著高于SC;苗期和块根膨大期,IC植株叶片的暗呼吸速度(Rd)小于SC。荚果膨大期,IP植株叶片的光补偿点(LCP)、LSPRd均显著低于SP,表观量子效率(α)显著高于SP。(3)IC通过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出现时间提前、延长快增期持续天数和提高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来达到增加干物质理论最大积累量;IP通过提早快增期开始时间和快增期结束时间来缩短快增期持续天数,并使其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出现时间提前,最终使IP的干物质理论最大积累量下降。综上表明,木薯通过提高光能截获和利用效率,同时降低自身消耗来增加干物质积累量,花生后期由于高位作物的遮荫影响其生长发育,但在荚果膨大期IP通过降低LCPLSP来提高对弱光的利用效率,降低Rd来增加花生体内营养物质的有效积累。  相似文献   

7.
花生叶面积系数(LAI)、群体净光合速率和群体呼吸速率分别在播后82、90和9095天达到高峰。LAI与群体净光合速率的关系可分为播后82天前的相关和其后的非相关阶段。LAI与群体呼吸速率在播后50天前同步增长;50—82天LAI增加快,群体呼吸速率增加慢;8290天LAI逐渐下降.群体呼吸速率迅速增加;98天后同步下降四个阶段。群体净光合速率与群体呼吸速率的关系可分为播后50天期间同步增长;50—80天关系不明显和98天后同步下降的三个阶段。在不同生育时期,群体呼吸速率一天中均呈单峰曲线变化。群体净光合速率因品种而异,在苗期,海花1号一天中呈双峰曲线变化,并有严重午休现象,鲁花11号则呈偏峰型。播种30天后,两品种的群体净光合速率一天中均呈单峰曲线变化,12∶00时达到高峰,早上6∶007∶00时前、晚17∶30-19∶00时后为负值。  相似文献   

8.
大豆不同生长阶段施用氮肥对生长,结瘤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甘银波 Stule.  I 《大豆科学》1997,16(2):125-130
以两种不同基因型的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阶段施用氮肥对大豆结瘤、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每公顷仅施25kg的启动氮,两个大豆品种虽获得较高的根瘤干重,但仅靠其自身固氮功能,不能满足大豆生长及丰产的要求。在大豆开花期(R1)或种子形成始期(R5),每公顷再追施50kg氮肥,两个大豆品种都获得了最高的干物质重和产量。在播种前或开花前期,施用过多的氮肥,严重抑制了两个大豆品种根瘤的生长,降低了其自身的生物固  相似文献   

9.
大田条件下,以花育22号为材料研究了麦套花生在7500 kg·hm^-2产量水平下植株的生育动态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麦套花生植株的营养生长主要集中在结荚前期,植株的叶龄数、分枝数、主茎高、侧枝长的净增长速率均在出苗后50-60 d达到高峰,出苗后70-90 d基本停止增长。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叶绿素含量及干物质积累量也均在结荚期(出苗后50-90 d)达到高峰。麦套花生叶片内SOD、POD、CAT 3种抗衰老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基本一致,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趋势,MDA含量从结荚期开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饱果期是麦套花生荚果干物质积累的关键时期,应加强该时期的田间管理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0.
不同耕作方式对松嫩平原半干旱区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作方式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设置旋耕垄作(RT)、旋耕垄作深松(RTS)、免耕(NT)、免耕深松(NTS)、旋耕平作(FT)、旋耕平作深松(FTS)6个处理,分析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苗期根系生长、干物质积累、净光合速率和产量构成,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半干旱区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处理显著降低了玉米苗期根系的鲜重、干重和体积。旋耕垄作、旋耕平作和免耕结合深松处理干物质积累量较未深松处理增加 3.17%~15.08%,旋耕平作结合深松处理提高了玉米有效穗数、玉米净光合速率,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1.
宽幅麦套花生与小麦有较长共生期,其生长发育有前期晚发、后期缓降和中期猛增的特点。生育中期猛增是干物质累积的关键,此阶段(始花后80天)中所累积的干物质量,占全生育期累积总量的87.6%,是转换成经济产量的基础。在收获前40天内荚果增长量,占荚果产量的68.6%。采取用养结合集约耕作施肥一体化;良种配套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改变种植方式发挥边际优势;规范种植;早套覆膜严把播种质量关;根据生长特点加强促保管理等配套技术,实现小麦花生双300—400公斤。  相似文献   

12.
在大田条件下,以花生品种山花9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夏播覆膜、夏播露地、麦田套种和麦田套种露地4种种植方式对花生单株叶面积、叶片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荚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播覆膜种植方式下,花生单株绿叶面积、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提高荚果产量奠定了物质基础;麦套露地种植方式下,花生生育后期荚果占干物质的比率和百果重均高于夏播覆膜种植;夏播覆膜与麦套露地花生荚果产量无显著差异,均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3.
麦套花生不同时间不同次数喷施多效唑均具有明显地增产作用,而且当花生进入盛花期后,植株高度达到35厘米时,喷得越早增产效果越明显。其增产原因主要是控制了地上部旺长促进了荚果发育,提高了单株结果数,降低了公斤果数。  相似文献   

14.
不同熟期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马冲  邹仁峰 《作物研究》2000,14(4):17-19
对4个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百粒鲜重、干重、籽粒含水量及灌浆强度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百粒鲜重与授粉后天数呈二次曲线关系;百粒干重与授粉后天数关系符合Logistic方程。(2)东岳21号百粒干重稳定,是由于灌浆盛期灌浆速度快,干重增加也较其它品种高;东岳169粒重高,是由于其灌浆高峰期灌浆强度大;掖单13号干物质形成阶段主要在吵前期,后期积累较少;掖单4号开花授粉早,但灌浆高峰持续时间短,是造成  相似文献   

15.
干旱胁迫对花生生长发育和光合产物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人工控制条件下的防雨棚土柱栽培试验,以不同抗旱类型花生品种为材料,设置充分灌水和中度干旱胁迫处理,对苗期、花针期、结荚期、饱果期和成熟期(播种后30d、50d、75d、103d和132d)5个生育时期地上部不同器官和根系物质积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生育期的进行,除花育22号在全生育期干旱胁迫条件下呈渐升趋势至成熟期最大外,花育23号和花育25号2品种根系干物质积累量均呈"抛物线型"变化趋势。干旱胁迫使花育23号根系干物质积累量峰值出现在结荚期,而花育25号峰值滞后到饱果期。3品种根重和荚果干物质积累量大小顺序均表现为:花育25号花育22号花育23号;通过Logistic方程能很好地拟合各品种地上部各器官、根系及植株生长发育情况。干旱胁迫使花育22号和花育23号两品种最大生长速率(Vm)明显降低,花育25号明显升高,但3品种地上部植株物质积累最大速率出现的时间(Tm)均明显滞后;地上部叶片和茎Vm降低,Tm延长;干旱胁迫使花生光合作用降低,光合产物积累缓慢,植株生长发育迟滞。3品种表现出对干旱胁迫适应性的差异,花育23号品种对水分较为敏感,抗旱性较差,花育25号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6.
豫南旱地花生开花及干物质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豫南旱地花生开花及干物质积累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豫南地区旱地花生苗期短,有效花期短,前期生长发育快,产量形成分配系数高。旱地花生出苗后25 d左右始花,花期45 d左右,花后20d进入盛花期,单株平均开花量为120.1朵,初花期结果数占总果数的26.5%,盛花期结果数占总结果数的73.5%,末期开的花为无效花。干物质积累出现苗期和开花下针期增长慢、结荚期增产快,饱果成熟期又下降的趋势,干物质积累的高峰出现在苗后68 d,日增重量达0.92 g/株。  相似文献   

17.
福建春花生覆膜栽培生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福建春生覆膜栽培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开花习性,光合特性,库源关系及部分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花生采用覆膜栽培能提高出苗率和单株生产力,增产极显著。同时覆膜花生花量增多,开花提早,花期变短,开花结荚集中,花多集中于前期,有效花率,成果率,饱果率高,果大仁大等特点,与裸地花生相比,覆膜花生的净同化率(NAR)较低,但前期叶面积指数(LAI)大,积累干物质多,以及分配系数大,库/源比大,这些是福建春花生覆膜栽培增产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8.
花生种仁的大小及重量对出苗速度及出苗率、幼苗的生长和发育、植株的花芽分化和成花率以及荚果产量等有很大的影响。大粒优质种仁可提高出苗速度2~5d及出苗率3%~5%,植株生长健壮,花芽分化增多,成花率高,最终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