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外源脱落酸(ABA)对抗旱性不同大麦品种表皮蜡质沉积的影响,以及脱落酸诱导的膜脂 过氧化与表皮蜡质沉积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抗旱性不同的4个大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用10和100μmol/L的ABA处理,研究处理6d后大麦幼苗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的活性和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与表皮蜡质沉积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除新引D9和低浓度ABA(10μmol/L)处理的品种贝赖勒斯外,其它品种的蜡质沉积量无论在高浓度和低浓度ABA处理下均有所升高,抗旱品种无论是在高浓度(100 μmol/L)和低浓度ABA处理下的蜡质含量总体平均都较干旱敏感品种的高,但高浓度处理下干旱敏感品种的蜡质沉积增加幅度较抗旱性品种的大.方差分析表明,抗旱品种与干旱敏感品种差异极显著(P<0.01);ABA处理可降低SOD和POD的活性,增加Pro的含量,提高干旱敏感品种的CAT活性,使抗旱品种的CAT活性降低.POD和CAT活性在品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SOD活性处理间显著(P<0.05),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ro含量在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干旱敏感品种的Pro含量高于抗旱品种,且增加量也高于抗旱品种.不同大麦品种幼苗MDA含量的变化无规律可循,品种Z027S078T与新引D9差异极显著,其它品种间差异不显著;低浓度ABA处理与高浓度处理间差异显著;低浓度ABA处理下,SOD、POD、CAT与蜡质总含量呈不显著正相关,与Pro和MDA含量呈不显著负相关;高浓度处理下,SOD、POD、Pro与蜡质总含量呈不显著负相关,与CAT呈不显著正相关,MDA与蜡质总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外源ABA影响大麦幼苗叶片表皮蜡质的沉积,尤其是对干旱敏感品种表皮蜡质沉积的影响最大,处理效果比较显著.膜保护物质(SOD、POD、CAT、Pro)作用的大小与ABA的处理浓度有关.高浓度ABA处理引起的膜脂过氧化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表皮蜡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低温对烟草的伤害机制。[方法]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耐寒性较强)和V2(耐寒性较弱)为供试材料,分别于幼苗期对其进行不同温度处理(①22-25℃(对照);②(5±0.5)℃;③25℃/5℃(昼/夜);④(8±0.5)℃,研究不同处理烟草膜保护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在低温胁迫下,烟草幼苗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均有所降低,其中CAT活性呈曲线的下降趋势,SOD活性呈直线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CAT、SOD活性的变化趋势相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OD与CAT、SOD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而CAT与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耐寒性较强的品种可保持较高的SOD、CAT和POD活性。[结论]该研究为抗寒性烟草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水分胁迫下甘薯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和膜保护系统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下不同甘薯品种叶片中O2-·产生速率、MDA含量、SOD和POD活性、VC 含量比对照均有明显增加 ;除少数抗旱性较强的品种外 ,其余品种CAT活性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但品种抗旱性愈强 ,其CAT活性下降幅度愈小。O2-· 和MDA的相对值(占对照 % )与品种抗旱性均呈极显著负相关 (r分别为 - 0 .772 8和 - 0 .836 2 ,P <0 .0 1) ,而SOD、POD、CAT及VC 的相对值与品种抗旱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 0 .95 19、0 .82 2 6、0 .96 13和 0 .92 30 ,P <0 .0 1)。因此 ,这些指标可用于甘薯不同品种抗旱性的评定  相似文献   

4.
水分胁迫对玉米幼苗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PEG模拟水分胁迫过程中,在胁迫强度较轻、胁迫时间较短、胁迫速度缓慢时,玉米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 (RWC) 下降较慢,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过氧化物酶 (POD) 活性上升,脂质过氧化作用较轻,膜相对透性增加较小;在胁迫强度较重、胁迫时间较长、胁迫速度较快时,玉米叶片RWC下降较快,SOD、CAT活性下降、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膜透性增大。抗旱性不同的两品种在RWC、质膜透性、丙二醛 (MDA) 含量、SOD、CAT、POD活性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表明水分胁迫过程中,叶片保护酶系统和脂质过氧化作用、膜透性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NaCl胁迫及外源ABA和GA_3对黄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及外源ABA、GA3处理对黄瓜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先升高后降低、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降低,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内二醛(MDA)含最增高,质膜透性增大。外源ABA、GA3能显著提高黄瓜幼苗叶片POD、CAT、SOD的活性,降低叶片MDA的积累和质膜透性,有效缓解盐胁迫引起的黄瓜幼苗叶片细胞的膜脂过氧化。三组浓度的ABA、GA3均能显著缓解盐害。  相似文献   

6.
以苍山蒜和无薹蒜为材料,采用酶活性测定技术,初步研究了NaCl对大蒜细胞保护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10%的NaCl处理苍山蒜和无薹蒜幼苗后,2个品种中CAT、SOD、POD 3种细胞保护酶的活性都有较显著的变化,处理组的CAT、SOD、POD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而且2个品种的变化趋势一致,但NaCl对不同细胞保护酶的影响程度不同.NaCl对不同大蒜细胞保护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CAT、POD、SOD 3种细胞保护酶在NaCl对大蒜的伤害和大蒜对NaCl的抗性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2个不同耐旱性的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大豆苗期叶片保护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及其与耐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轻度胁迫下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增幅较小,重度胁迫时增幅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经相关性分析可知,MDA含量与质膜透性呈极显著正相关;SOD和CAT活性分别在胁迫的第2d和第3d时达到峰值,而后下降,第6d时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而POD活性在第3、4d时达到峰值,而后下降,第6d时仍略高于对照,维持较高水平。耐旱性品种比不耐旱性品种具有较低的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同时具有较高的SOD、CAT和POD活性。  相似文献   

8.
盐胁迫对三色堇茎CAT、POD及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三色堇的耐盐性,试验以三色堇幼苗的茎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三色堇茎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细胞质膜透性呈逐渐上升趋势;CAT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OD活性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当NaCl浓度为250 mmol/L时植株全部萎蔫,为三色堇的致死浓度。  相似文献   

9.
对新型化学杀雄剂CHA1诱导油菜品种638和82089雄性不育过程中叶片和花蕾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和CAT(过氧化氢酶)酶活性变化及MDA(丙二醛)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HA1处理下,油菜叶片中SOD、POD和CAT酶活性都升高,MDA含量降低;而在花蕾中SOD酶活性升高,POD和CAT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表明在CHA1处理油菜花蕾败育过程中,细胞中发生了氧化保护酶的活性变化和膜脂过氧化。  相似文献   

10.
以抗盐性不同的两个黄瓜品种为材料,研究硅对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细胞膜伤害及其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细胞的膜质过氧化程度明显加剧,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外源硅降低了幼苗叶片质膜透性,提高了盐胁迫下黄瓜幼苗体内SOD、POD酶活性,但对CAT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淀粉膜成膜载体的筛选组合,是解决限制淀粉膜产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分别采用玻璃板、塑料板、铝板、不锈钢板、有机玻璃、特氟龙树脂板和特氟龙涂层板,糊化液质量浓度50 g/L,测定增强型、平衡型和抗湿型玉米淀粉膜制备的揭膜拉力、揭膜完整率、涂胶量、烘干时间、膜厚、膜含水率、膜抗拉强度和膜断裂伸长率。结果表明:特氟龙材质载体材料制膜效果显著(P0.05)优于其他材料,成膜性能相对均衡。不同载体材料按揭膜拉力指标优劣排序:特氟龙涂层板=特氟龙树脂板有机玻璃玻璃板=塑料板不锈钢板铝板。对于抗湿型淀粉膜,按揭膜完整率指标优劣排序:特氟龙涂层板=特氟龙树脂板塑料板不锈钢板=有机玻璃=铝板=玻璃板,采用特氟龙涂层板载体,烘干6 h,涂胶量50 m L/100cm~2,揭膜拉力1 N,膜完整率100%,可获得淀粉膜厚0.23 mm,膜抗拉强度16.97 MPa,膜断裂伸长率13.40%。  相似文献   

12.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膜分离技术的发展简史、特点、原理及其装置、流程进行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膜分离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分析了该技术当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膜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中空纤维膜-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处理实际洗浴污水,考察了膜污染特征及清洗情况。通过对清洗前后膜组件表观观测、电镜观察,发现膜-序批式生物反应器中可逆污染为主要部分,且随运行时间增长,可逆污染的主导地位有加大趋势;物理清洗可以有效去除膜表面淤积的污泥及颗粒沉积物,膜过滤总阻力由初始膜阻力的265.22%降低至初始时的142.39%;用5‰NaClO和5‰H2SO4溶液进一步浸洗膜组件,可使膜过滤性能得到全面恢复,膜过滤总阻力恢复到接近初始状态。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外压管式的PE微滤膜装置处理餐饮废水,研究了操作压差、料液流量、操作时间等操作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操作压差为0.12MPa,料液流量为100L.h-1)。在最佳操作条件下对模拟餐饮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PE微滤膜对模拟餐饮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后水质达到了CJ3082—1999标准。同时,对膜污染的防治与清洗也进行了一定探讨,结果发现采用短时脉冲反冲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聚砜/聚丙烯腈(PSF/PAN)共混超滤膜的性能与聚合物共混比、聚合物固含量等关系。结果表明:添加聚乙二醇4000(PEG-4000)的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是PSF/PAN共混体系的优良溶剂,且当聚合物的固含量为12%,水凝胶浴温度为50℃,溶剂挥发时间为30s,m(PSF)∶m(PAN)=8∶2时,所制得的共混超滤膜性能较好,其水通量为53m3/(m2·h·MPa)。  相似文献   

16.
The membrane bio-reactor (MBR)is a newbioche- mical reaction system. The study on its applications in treatingvarious types ofwaste streams, such as domestic wastewater, industrial wastewater and human excrement has therefore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1-3…  相似文献   

17.
运行方式对减缓SMBR膜污染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污染是制约膜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应用的瓶颈问题 ,研究考察了运行方式对减缓膜污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反冲洗组件 B相对于对照组件 A膜通量平均增加 2 2 .30 % ,证实反冲洗操作能够使与膜结合力较小的污染物脱落 ,依靠反冲洗可以帮助膜组件拥有较长的寿命。建议在工程运行中根据工况 ,采用自动反冲洗装置。同时详细阐述了曝气冲刷对抗膜污染的作用机理 ,给出自行设计的膜组件结构单元的立体图与平面图  相似文献   

18.
 表皮生长因子是一种重要的肽类物质,因具有特殊生理功能而逐渐成为当今研究的一道亮点。本文主要综述了EGF对动物肠道黏膜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和免疫屏障的影响,阐述了EGF对动物肠道分泌、消化和吸收功能的影响,从而探讨EGF对肠道健康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同时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镉对水稻幼苗根系细胞膜电位和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镉(Cd)对膜透性、跨膜电势差等膜性质所产生的直接影响是造成Cd胁迫下植物对营养元素吸收异常的重要原因。以对Cd2+敏感性不同的两个水稻品种(淮稻11号和扬稻6号)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玻璃微电极技术原位考察了水稻幼苗根细胞膜电位对Cd2+胁迫的响应,同时分析了Cd2+对水稻根系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2+可使根表皮细胞膜电位在短时间内发生明显的去极化,去极化程度随Cd2+浓度提高而增加;相同浓度Cd2+所诱导的膜电位去极化程度与水稻品种有关,扬稻6号幼苗根系膜电位的去极化程度明显高于淮稻11号;在迅速的去极化之后,随后的30min内是否发生复极化与水稻品种和Cd2+浓度有关;就更长时间(0~12h)来看,膜电位在经过了去极化阶段后仍有缓慢的恢复,淮稻11号在1.0mmo1·L-1Cd2+处理6h后已接近初始的膜电位值,而扬稻6号在处理12h后仍不能恢复到处理前的水平;Cd2+处理增大了水稻根细胞膜透性,且扬稻6号比淮稻11号膜透性增加的程度要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小试,研究了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对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与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4h,曝气/停曝时间为90min/30min等试验条件下,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对城市污水中的DOC,CODc,,NH4-N,T—N和T—P等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5%,90%,95%,80%和50%;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当进水CODCr由265mg/L增加到1000mg/L时,出水CODCr仍能维持在100mg/L以下;在停运30d后,这种膜生物反应器去除有机物的性能在2d内可恢复,去除氨氮的性能在8d内可恢复;在3种膜清洗方法中,化学清洗效果最好,水力清洗效果次之,曝气清洗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