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重要的农村基础设施.本文对德州市水资源、水质、农村饮水安全现状,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和供水水质所采取的水源保护、水质检测、信息化系统、水质检测与水处理的联动机制,以及保障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措施等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新形势下农村饮水安全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广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广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的调查,对农村在饮水安全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一方面是由于缺少规范的农村饮水工程,饮水工程建设标准低,管理不完善,工程老化失修以及对水源保护措施不力,导致供水保证率低,水质状况差;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民群众饮水安全意识淡薄,只求有水饮用而不注重水质问题。最后提出了推进农村饮水安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甘肃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连续三年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确定为为民办实事之一,按照“实现四个转变,树立三类典型,规范建设管理”的工作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扎实有效推进全省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规模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全面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解决了360万人的饮水安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40%,保障了农村供水,推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农村饮水工程基本内涵与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四川农村饮水的特点、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新时期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在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用水保证率、可持续运行等5个基本要求的内涵;探讨了不同用水条件、不同工程类别、不同项目区域的设计用水量;提出了不同区域的农村供水模式;探讨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管理机制;根据工程规模和投资渠道,提出了农村供水工程集中管理、协会管理、股份管理、农户自主管理等5种运行管理体制,对农村安全饮水的规划和建设管理具有较强指导性。  相似文献   

5.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措施之一。太湖县虽然水资源丰富,但也存在着水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危机,全县有18.15万人饮水不安全。主要存在着苦咸水、水污染、供水水源不可靠等突出问题,其症结在于供水工程不足,水资源保护观念淡薄,农村供水投入不足等。针对存在的问题,从组织领导、规范建设、优化技术方案、精心实施、增加投入、强化管理、水源保护、提高认识等8个方面提出保障太湖县农村饮水安全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村饮水水质、水量和供水3个方面选取了12个评价指标,建立了农村饮水安全指标体系,以模糊物元理论为基础,利用改进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合欧氏贴近度概念,构建了改进熵权-模糊物元耦合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得到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分布图,并对农村饮水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水量安全状况处于较安全水平,水质、供水和综合处于基本安全水平,能够体现出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的实际状况。说明该模型评价方法合理,结果可信,为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滨江临海的江苏省通州市虽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务件,但也存在着时段性、水质性的缺水危机,农村饮水形势不容乐观,全市农村过半数的人口处于饮水不安全状态。目前存在着苦成水危害、农村供水水源保证不可靠、水质污染严重、基础设施简陋陈旧等突出问题,其症结在于水资源保护观念淡薄,农村供水投入不足。针对存在问题,从加强领导、区域供水、增加投入、综合治理和强化管理等5个方面提出保障通州市农村饮水安全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解决饮水困难、保障饮水安全 ,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新的形势下 ,人民群众对安全饮用水的需求比其他任何需求都更加迫切。我们应该也必须把为群众提供安全饮用水作为首要任务 ,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饮水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 ,理清思路 ,扎实工作 ,努力做好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和供水安全工作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1 关于工程建设的规范化管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实施近四年来 ,国家投入了 85亿元国债资金 ,加上地方配套 ,总投资达 170亿…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青海省民和县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T/CHES18-2018)中的评价指标作为一级指标,结合民和县实际情况,选取、分析了影响民和县农村饮水安全的14个二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得到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得到了民和县农村饮水安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①对民和县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影响较大的8个指标分别为水质净化与消毒设施(备)配套率、实际供水能力、水质达标率、自来水普及率、水源保证率、取水时间/距离达标率、水质监测能力和供水保证率;②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民和县农村饮水状况得分为76.1335,表明民和县农村饮水处于安全状态。同时,还提出了需要完善配套设施、强化水源保护等民和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农村饮水现状的调查方法、内容和过程,对延安市调查结果涉及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普及程度、自来水普及率、受益人口、供水水质、工程措施、管理模式等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延安市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型缺水(16.49万人)、水质型缺水(23.09万人)和工程型缺水(34.7万人)等类型。最后,结合志丹县南湾村等地区的典型事例提出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