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入夏以来,我国南方数省发生了临床上以高热不退或反复高热为主要特征、并以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流行特点的猪病。当前许多人将其称为猪的无名高热,本人认为,这样冠名非但不妥,而且在诸多方面会给基层兽医和广大养猪户造成混淆和困惑。无论是书本上还是临床上,常见的猪病  相似文献   

2.
近段时间以来。我国的一些养猪集中地区,猪高热痛再次发生流行,本次发病情况、流行特点和防制措施与以往均有所不同,为此本刊特组织了两篇关于猪高热病的稿件,将猪高熟病的防制经验介绍如下,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传新 《北方牧业》2007,(12):14-14
自去年五月份我国部分省份发生猪无名高热病(后经专家诊断该病系由变异性的猪蓝耳病病毒引发,又被称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以来,猪无名高热犹如凶神恶煞般地始终在威胁着我国的养猪业。据统计,仅今年1~5月份我国就因猪无名高热病造成1.8万头猪死亡。当前,又至猪无名高热病的高发期,为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农业部最近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要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加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力度,保障养猪业稳定健康发展。为配合农业部的这一批示精神,我们决定自本期开始在“现代养猪”栏目中开辟“猪无名高热大家谈”专栏,通过此栏目,我们将向广大的读者介绍一些全国各地防控猪无名高热病的经验和做法,敬请广大的读者关注。在此,我们也真诚地希望广大的农科院所的曾医专家、规模养殖场的技术工作人员以及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踊跃投稿,共同把这一栏目办好。[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猪高热病是由于致病性病毒、细菌以及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而导致的传染性疾病[1],以急性、热性、高致病性以及致死性为主要特征,炎热的夏天就是猪高热病的频发时期。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都出现了猪高热病的现象,这种病难以治愈,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各年龄段的猪群都容易感染,严重时会造成大量的死亡。此病的流行严重影响了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为确保养猪产业稳定长久发展,本文就猪高热病的临床症状和诱发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治疗猪高热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高热病危害严重,具有传播区域广、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易造成猪只大量死亡。介绍了猪高热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并提出对猪高热病的治疗原则应以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和清热解毒,防止继发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6.
猪高热病危害严重,具有传播区域广、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易造成猪只大量死亡。介绍了猪高热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并提出对猪高热病的治疗原则应以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和清热解毒,防止继发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7.
2005-2009年,宜昌市某些乡镇出现以高热、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的猪病,其流行范围广、传播快,各年龄猪和不同品种猪均有发生.该病病因复杂,2007年前广大养殖户和兽医人员将该病称为"生猪无名高热综合征",后诊断为变异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由于该病对养猪业危害大,很多养殖户和兽医人员都没有很好的办法,甚至"闻高热色变".本人结合临床专家的观点和自己的工作经验,对该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中的误区提出一些见解,供养殖户及广大基层兽医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猪高热病严重影响着我国猪养殖生产活动,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猪疾病,本文将结合实际临床经验总结来从猪高热病的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诊疗方案等方面来阐述猪高热病.  相似文献   

9.
<正>2006年,我国暴发猪高热病。高热病的发生使我国养猪业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严重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尽管国家农业部及时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高热病的大面积流行得以控制,但是高热病的彻底根除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养猪业的发展形势还不容乐观。近一两年,猪高热病仍在部分地区小范围发生,且表现出临床症状多  相似文献   

10.
尹景峰 《中国猪业》2022,17(4):90-92
猪高热病是生猪养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猪高热病的特征、防控方法等展开研究讨论,阐述了不同病毒感染下猪高热病的临床症状,并分别从中医防治、常规防治等方面展开分析,希望为有效诊治猪高热病、做好疾病预防、维护养殖户经济效益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正>养猪业作为养殖业的一个主要方面,以投资小、见效快等优势,被广大养殖户所接受。而育肥猪的饲养是广大农户养猪业效益的关键环节,需要挑选优质仔猪进行科学饲养,减少高热病的发生,保证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1诊断猪高热病的若干依据诊断猪高热病主要是根据一些常见的猪高热病的症状,其中最主要的症状为病猪表现出高体温,为41~43℃。此外,病猪精神萎靡,活动量大大减少,不动或者极少动,贪睡,进食量很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夏季以来,一种以高热、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猪病首先在我国江西、湖北等地开始暴发,并迅速传播蔓延,疫情来势凶猛,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预防和临床治疗效果差,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该病流行初期,由于病原病因不明,又以长时间高烧不退为临床特征,因此称之为"无名高热"病,后大多数人简称之为高热病。  相似文献   

13.
魏智徽 《中国猪业》2010,5(6):22-24
<正>猪高热性疾病对我国养猪行业造成的损失重大。从已发表的报告可以看出,高热病由多病因造成,猪瘟、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高致病性蓝耳病是主要的原发性因素,此外,圆环病毒、霉菌毒素作用也不可忽视。猪场或区域制订防制策略  相似文献   

14.
1疾病概况猪高热病又称猪无名高热综合症,是指以猪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病。从2006年5月在安徽、江西、浙江、湖南、湖北、江苏等省部分地区发生并命名为猪高热病。病原是多种病毒、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临床上以高  相似文献   

15.
猪高热病防控的五项基本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热病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以高热症状为主的一种非常难治的猪病,引起高热的病原很多,有病毒性的、细菌性的、霉形体的、寄生虫的等等。发病往往不是由单一病原而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混合感染,因此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为此,本文简要介绍高热病防控的五项基本原则,希望对广大养猪户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丁宜春  曹莉 《当代畜牧》2014,(26):55-56
猪高热病属于一种猪的是传染性疾病,是生猪综合型疫病,感染该疾病后的生猪主要临床病状为持续性高热。生猪高热病的病状特点表现为:急性、热性、高致病性、致死性。一直以来,生猪高热病的防治是养猪专业户在夏季主要关心的问题,如何有效防治生猪高热病是控制猪夏季传染病的关键。本文主要围绕生猪高热病症状与防治措施展开论述,并对生猪高热病诱因、病原及流行特点等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有效防治生猪高热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猪高热病具有传播区域广、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给养殖业带来很大危害,本文对猪高热病的一般症状,防治措施进行简单总结,希望能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临床上以“高热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病在一些地方不断发生,给广大养猪户带来很大损失,同时也一直困扰着基层兽医工作者。农业部对此制定了猪病的免疫方案,对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猪病实施强制免疫。我县从2007年开始按要求进行春秋季两次集中免疫,对规模养殖场还接种了伪狂犬、细小病毒、乙脑等疫苗。  相似文献   

19.
刘明洋 《中国猪业》2010,5(11):41-41
随着2006年7月江西第一次猪高热病的爆发,标志着我国猪病的发展与演变,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猪高热病以高发病率、高热不下、高死淘率而闻名于世。几年来,给中国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高热病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以高热症状为主的一种非常难治的猪病,引起高热的病原很多.有病毒性的、细菌性的、霉形体的、寄生虫的等等。发病往往不是由单一病原而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混合感染,因此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为此.本文简要介绍高热病防控的五项基本原则.希望对广大养猪户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