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野生动物资源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而且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价值,现将穆棱林区的鸟兽资源及其保护现状概述如下。1 兽类资源1.1 种类及组成 穆棱林区共有兽类44种,隶属6目17科,占黑龙江省兽类种类的50.6%,其中食肉目16种、啮齿目13种、偶蹄目5种、食虫目4种、兔形目3种、翼手目3种。在这些兽类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东北虎、豹和梅花鹿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黑熊、猞猁、黄喉貂、水獭、马鹿和原 6种。1.2 主要经济兽类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 …  相似文献   

2.
2002年10月、2003年5月和2005年7月,对四川千佛山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确认保护区有兽类8目26科81种;其中,东洋界种类有61种,古北界种类有15种,广布种5种。保护区分布有国家级保护动物17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林麝、马麝、扭角羚和豹等6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1种。保护区有我国特有或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特有兽类34种。  相似文献   

3.
2008年6月、10月,2009年4月、5月和2014年5月、6月,对四川神仙山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确认保护区有兽类6目20科56种;其中,东洋界种类有25种,古北界种类有28种,广布种3种。保护区分布有国家级保护动物24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林麝、高山麝、白唇鹿、雪豹、豹5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9种。保护区有我国特有或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特有兽类25种,有5个兽类物种值得关注,它们是林麝、高山麝、大绒鼠、青海松田鼠和山东小麝鼩。  相似文献   

4.
延边珍稀经济兽类资源及种群变动趋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11月至1993年2月积雪覆盖期间,采用实地调查和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延边珍稀经济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对种群变动趋势进行了探讨。延边分布珍稀兽类有14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兽类4种,二类保护兽类10种;经济兽类15种。共计29种,占延边兽类种数的50%。森林环境直接关系兽类生态分布,目前与近几十年前相比,由于受人类的经济活动,森林环境恶化和过渡狩猎等因素的影响,许多珍稀经济兽类的种群数量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分布范围逐年减小。如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森林环境和生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恢复本区的珍稀经济兽类资源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正香港现生的陆生哺乳类动物有57种,有19种是中大型陆生兽类,其余是小型兽类和蝙蝠。在20世纪70年代前,尽管香港的自然环境已被破坏得千疮百孔,中大型兽类如虎、豹、大灵猫、豺、赤狐等仍出没于香港,但随着珠三角蓬勃的都市化发展,这些物种都已在香港及邻近地区绝迹。所幸在人们悉心的保护下,其他兽类在香港逐渐恢复,红外相机镜头记录下了这些兽类最真实和自然的城市荒野生活。  相似文献   

6.
森林动物是森林生态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和活动,对森林的生长、发育及其环境起着显著的作用。我省的森林动物资源比较丰富,就脊椎动物而言,林区(水域)常见的鱼类有10多种、无尾两栖类9种、爬行动物10种、鸟类150余种、兽类40余种,除兽类中鼠型啮齿类及狼等害兽外,大都属于保护之列。清查一个地区的动物资源,是进行保护利用的前提,为了配合这项工作的开展,我们组织了这个专题讲座,,邀请有关同志写了几个专题,内容包括我省林区常见脊椎动物的主要形态、生态特点、生物学及调查研究方法,供有关科研、教学和生产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6年5月、8月、9月,对四川卡莎湖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确认保护区有兽类7目19科54种;其中,东洋界种类有24种,古北界种类有28种,广布种2种.保护区分布有国家级保护动物20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白唇鹿、林麝、马麝、雪豹和豹5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5种.保护区有我国特有或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特有兽类25种.本次调查在保护区采集了较多黑线姬鼠标本,这是该物种目前分布的最高海拔,是黑线姬鼠在川西北高原的一个新分布区;保护区姬鼠属物种种类丰富.保护区地处高寒,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受到破坏后难于恢复,应重点加强该区域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2012~2013年对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鱼类13种、两栖类2种、爬行类2种、鸟类172种和兽类31种,共计22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6种,占总种数的18.18%。阿鲁科尔沁自然保护区对保护野生动物多样性、控制科尔沁沙地的蔓延以及沙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广西林业》2011,(6):F0002-F0002
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美丽的桂林,地处世界上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华中南区,总面积15133.33公顷,森林覆盖率96.71%,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孑遗树种银杉及典型常绿阔叶林带森林生态系统。该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物种基因库,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7种,包括国家Ⅰ级保护植物银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9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金雕、林麝、豹、白颈长尾雉4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75种,占广西区公布的147种自治区重点保护动物的51%。  相似文献   

10.
利用长青自然保护区华阳片区2012-2021年10条动物监测样线巡护监测数据,研究分析了该保护区大中型野生动物种类及其空间分布,植被、海拔、坡位等因素对大中型野生动物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共有大中型兽类和鸟类30种,其中Ⅰ级保护动物5种,Ⅱ级保护动物12种;针阔混交林中发现的物种种类最多,包括21种兽类和鸟类,其次是阔叶林;物种分布数量随着海拔升高而递减;下坡位分布兽类、鸟类最多(共21种),谷地物种分布最少(共9种)。  相似文献   

11.
一、森林动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森林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们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森林更新、演替都具有重要作用。森林能提供动物食料、隐蔽和繁育场所,动物帮助传授  相似文献   

12.
山西铁桥山自然保护区是华北地区华北豹的主要分布地,笔者通过在华北豹重要活动区域安装红外相机,对兽类资源进行监测。调查结果表明,红外相机共监测记录到兽类4目7科11种,存在较丰富的重点保护濒危兽类。兽类资源在华北豹重要活动区域的分布特征表现为野猪、草兔、狍较多,豹猫、岩松鼠、亚洲狗獾、赤狐、猪獾次之,北花松鼠、黄鼬较少。  相似文献   

13.
森林经营是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土壤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对森林经营及其带来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为了探讨土壤动物对森林经营措施的响应,归纳总结了森林经营理念的发展以及森林经营对土壤动物影响的文献资料。结果表明森林经营主要通过对地上结构和微环境的改变对地下土壤动物的群落组成、分解功能及生物指示功能等方面产生影响。在今后研究中应加强森林经营对土壤动物连续长期的动态影响研究,同时利用现代研究技术与方法深入探讨森林经营对土壤动物影响的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4.
小兴安岭红松阔叶混交林土壤动物群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苗雅杰  殷秀琴 《林业科学》2005,41(2):204-209
红松 (Pinuskoraiensis)阔叶混交林是我国温带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之一 ,对于红松阔叶混交林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 ,主要侧重于植被、鸟类、兽类及微生物等方面 ,关于土壤动物的研究很少。土壤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担负着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任务 (张荣祖等 ,1980 ;路有成等 ,1994 ;Lodgeetal .,1994 ;傅必谦等 ,2 0 0 2 ) ,它们的组成、数量及动态变化等都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 (北右三 ,1977)。笔者对小兴安岭红松阔叶混交林的士壤动物群落进行 2年的研究 ,目的在于探讨土壤动物群落的动态变化特征及与环…  相似文献   

15.
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世界珍禽褐马鸡及华北落叶松、云杉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自1980年建区以来.始终把保护工作放在首位,褐马鸡数量稳步增加;以动物生态和生物学为主的科研工作初见成效;基本摸清了保护区的动植物家底。并开始试办以森林旅游为主的旅游业,增加了保护区收入,缓解了资金不足。一、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保护有成效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的安全,是保护区的首要任务。他们在野生动物、森林植物的保护上,采取了以下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6.
伐根作为残留在森林伐区内的粗木质残体,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可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文中分别从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改善微生物和动物生境等伐根生态价值,提高立木木材利用率、促进森林更新等伐根经济价值,以及伐根主要利用方式3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研究展望,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阐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状,明确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内涵与研究框架,并从管理与利用、发展与供给、数量与质量、设计与体验等角度分析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在服务功能、供给能力、服务效能以及服务消费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4项城市森林建设与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自然保护地资源现状及保护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自然保护地的土地利用、森林起源和类别、生态系统、重点保护物种和景观资源等现状进行分析,并从多样性、典型性和脆弱性、稀有性和特有性、自然性等方面评估其保护价值。结果显示,云南省90%的典型生态系统、27.61%的湿地生态系统、57.90%的原始林、超过90%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约80%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以及重要的地质遗迹、自然风景资源在保护地内得到有效保护。对云南省自然保护地资源状况的全面掌握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以及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分别对文昌东北部森林生态系统5个不同植被类型监测样地共进行了10次动物全面的系统调查,调查结果:陆栖脊椎动物4纲17目32科72种。其中两栖纲1目2科2种;爬行纲1目1科1种;鸟纲13目28科66种;哺乳纲2目2科3种。在72种脊椎动物中,有国家Ⅱ保护动物有9种,省级保护动物24种,被列入中国红皮书名录的有5种,被列入CITES附录Ⅱ的物种有6种。该区域5个不同植被类型监测样地的动物主要以鸟类为主,共有66种,占调查记录到物种数的91.67%。两栖、爬行及兽类调查记录的物种数较少。  相似文献   

20.
鼷鹿     
鼷鹿(Tragulus javanicus)属偶蹄目(Artiodactyla),鼷鹿科(Tragalidae)的小型兽类对于鼷鹿,大家一般还不太熟悉,鼷鹿是偶蹄类中最小的一种兽类,目前它的数量十分稀少,已被上报为一类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