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冬小麦分蘖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梁振兴  马兴林 《作物学报》1998,24(6):788-792
1990-1992年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小麦分蘖发生与主茎内源吲哚乙酸及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玉米素核苷和玉米素的关系。结果表明,IAA和ZR+Z的含量,尤其是二者间的比值与分蘖发生密切相关,当IAA+(ZR+Z)值低时,利于分蘖发生;反之则不利于分蘖发生。在小麦穗发育进入小花原基分化期之后,IAA/(ZR+Z)值显著升高,可能是导致分蘖停止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岩石壁上爬山虎木质生长茎自发产生不定根这一科学问题,以其3类茎为试材,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茎木质部中激素含量及施入外源激素引发茎内产生不定根原基并发育时的激素水平。结果表明一年生爬山虎茎中不定根原基属于内起源。各试材木质部中生长素(IAA)以鲜重计最高为11.486 μg/g,最低为6.255 μg/g。细胞分裂素(CTK)以鲜重计最高为232.295 ng/g,最低为150.235 ng/g;但施入外源激素的一年生爬山虎茎内产生不定根原基时CTK最高为232.295 ng/g。茉莉酸(JA)含量远低于植物营养器官按鲜重计10~100 ng/g范围,但生根茎内浓度远高于不生根茎。而茉莉酸甲酯(Me-JA)在各试材木质部内含量极微,但生根茎内浓度远高于不生根茎。爬山虎生根茎木质部内IAA/CTK达到27~76,生根茎木质部内激素浓度远高于未生根茎,且外施激素使茎产生不定根时激素浓度均大幅升高,表明其茎自发产生不定根需要多种内源激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选择银杏核用主栽品种佛指的成年结实树为试验材料,采用ELISA测定种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及其在种实中的分布差异,结果表明:银杏种实的纵、横径和单粒重的累积生长都呈单S型曲线.银杏外种皮中IAA、CA3和ABA含量高于种仁中含量,其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无论是胚珠,还是外种皮和种仁,其IAA和CA3的含量都高于ABA含量;银杏胚珠、外种皮及种仁中IAA、GA3、ABA含量的变化基本与细胞和种实的生长发育变化相一致,IAA和GA3含量明显上升时,种实开始旺盛生长;IAA、CA3和ABA含量出现全年最大值时,种实进入旺盛生长阶段,胚乳组织形成,薄壁细胞中的淀粉体数量增加,种实生长旺盛末期到来.  相似文献   

5.
王英  赵杨  冉洁 《种子》2018,(3):7-11
棕榈为典型的雌雄异株植物,以棕榈雌雄株不同发育时期的花为材料,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赤霉素(GA_3)、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棕榈雌雄花发育过程中,雌花的IAA、ABA和ZR含量在相对应的时期均高于雄花,高含量的IAA、ABA和ZR更有利于雌花的发育与成熟;高含量的GA_3更有利于雄花花粉的成熟。在激素平衡中,高水平的IAA/ABA、ABA/GA_3和ZR/GA_3比值,有利于雌花的发育和雄花花粉的成熟;低水平的ZR/ABA比值有利于雌花和雄花花粉的成熟。  相似文献   

6.
6种根茎禾草种子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红  国振杰  易津 《种子》2007,26(8):8-12
对6种根茎禾草种子发育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的研究表明,不同植物激素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存在发生时间、含量的差异,在不同植物种间其变化规律也有不同。4种植物激素峰值发生具有明显的时间顺序性和种间一致性的特点,赤霉素和脱落酸出现最早(8~14 d),其次是生长素(11~23 d),最后是细胞分裂素(11~33 d);种间存在含量差异,但变化规律基本一致。4种植物激素含量具有明显的激素间和种间差异,以峰值含量比较,3种促进激素中赤霉素含量最低(15~35 ng/g)(鲜重),其次是生长素(35~91 ng/g)(鲜重),最高是细胞分裂素ZR(104~129 ng/g)(鲜重);抑制激素脱落酸峰值含量(43~113 ng/g)(鲜重)的变化范围最大。激素含量在6种根茎禾草中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无论是抑制激素还促进激素,均表现为长根茎禾草显著高于短根茎禾草。6种根茎禾草种子发育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是从高到低的趋势,即发育早期激素含量较高于后期,但是激素含量存在明显种间差异;3种促进激素变化呈双峰曲线;抑制激素ABA变化呈波浪式降低曲线,峰值不明显。抑制激素/促进激素的变化规律呈从低到高的趋势;即发育后期抑制激素含量高于促进激素。  相似文献   

7.
苹果丰木玻璃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HPLC方法测定了苹果砧木茎尖培养苗玻璃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玻璃化苗叶片及茎尖中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含量极显著降低,同时细胞分裂素(CTK)含量则显著上升,在茎叶极度玻璃化时CTK含量显著下降。在继代培养过程中,叶片玻璃化症状出现之前5 ̄10天,已开始了GA3、IAA的下降和CTK的上升过程,GA3/CTK、IAA/CTK比值也急剧下降。培养基  相似文献   

8.
红掌叶片离体培养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研究了红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内源激素IAA,GA3,ABA,ZR在幼嫩叶片内的含量均较高;而在愈伤组织诱导阶段,4种内源激素均呈下降趋势;在植株再生过程中,内源IAA和GA3含量继续下降,ABA和ZR含量的变化因品种而异,粉冠军内源含量开始回升,亚历桑娜则继续下降至最低水平;在小苗移栽后,粉冠军的4种内源激素含量均急剧回升并保持较高水平,亚历桑娜中内源IAA和GA3含量继续下降至最低水平,而内源ABA和ZR含量回升保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地黄栽培种与野生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块根的发育和形成与植物内源激素密切相关。本研究测定地黄2个栽培种和2个野生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表明,地黄叶片中IAA、ZR和ABA含量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即在拉线期及快速增长期逐渐升高,之后逐渐降低,但各生育期栽培种叶片中IAA、ZR和ABA含量均高于野生种;栽培种与野生种块根中IAA和ZR含量变化规律明显不同,在拉线期与快速增长期,栽培种迅速上升,而后逐渐降低,而在整个生长期野生种变化不明显;整个生育期参试品种叶片中GA含量变化不大,栽培种在快速增长期根中GA、ABA的含量迅速上升,而野生种变化不明显。从上述变化规律来看,地黄块根的形成与发育是多种内源激素协同作用的结果。IAA和ZR是块根起始分化关键激素,决定了块根的形成,GA、ABA在地黄块根的发育与膨大中起了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华北驼绒藜种子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种结实类型华北驼绒藜的种子(正常发育型,轻度败育型,高度败育型)为材料,对种子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动态进行了观察测定.结果表明:正常发育型华北驼绒藜种子IAA和GA,含量随着种子的发育呈持续上升趋势,轻度败育型和高度败育型种子IAA和GA3含量在种子发育初期(花后10 d)同时出现明显下降,随后开始上升;ZR含量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呈单峰曲线,败育型种子的ZR含量要显著低于正常发育型;ABA含量在种子发育前期较低,随着种子的发育呈上升趋势,但3种结实类型种子间的差异并不是很大;在种子发育初期(花后10 d),正常发育型与两种败育类型种子(IAA GA3 ZR)/ABA的比值差异达到最大,说明内源激素动态变化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平衡关系与华北驼绒藜胚胎败育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1.
地黄连作障碍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研究采用土壤微生物平板分离技术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旨在研究化感细菌与地黄生长的关系,阐明引起地黄连作障碍的原因。从地黄连作1年的土壤中分离到19株细菌,其中2株细菌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DH03)和河生肠杆菌(Enterobacter amnigenus DH05);DH03菌株和DH05菌株不侵染地黄叶片,但其代谢产物对地黄叶片及块根有毒害作用,为典型的化感细菌;而地黄块成分对DH03菌株和DH05菌株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根据化感细菌与地黄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引起地黄连作障碍的化感细菌作用假说,化感细菌的化感作用是引起地黄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摘要:以8个地黄品种(2个栽培种、3个变异种,3个野生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生育阶段地黄干物质生产和养分吸收特征,以期为合理施肥,制定地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地黄品种物质生长和养分吸收表现出较大差异,集中表现在栽培种显著高于野生种。在人工栽培过程中,形成100公斤地黄经济产量的氮磷钾养分需求量平均为2.10 kg (1.6~2.50),0.48 kg (0.29~0.60) 和1.8 kg (1.41~2.16)。氮钾肥吸收高峰期出现在中期,生育后期养分吸收增加较中期有所减少,而磷素吸收高峰则一直延续到收获。依据上述结果,我们认为,必须降低地黄人工栽培过程中基施氮肥的比例,大量的氮肥应施在地黄快速生长期,适当的增加中后期磷钾,特别是钾肥使用有助于增加地黄的生长,提高地黄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地黄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利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反应前后蔗糖含量的变化,计算出酶活性。采用Waters XBridgeTM Amide 3.5 ?m (4.6×150 mm Column)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70:30),流速0.5 mL/min,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40℃,雾化气体30 psi,喷雾模式:冷却;地黄中蔗糖在0.128~3.2 μg的范围内,峰面积与含量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且HPLC测定两种酶活性的RSD均小于5%。HPLC法稳定、可靠、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地黄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Law of Endogenous Hormone Variation of Growing Tobacco Root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烟草根系生长过程中根系和叶片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及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烟根内3种内源激素含量和两种酶活性的相关性,初步阐明了内源激素对烟草生根的诱导原理。  相似文献   

15.
内源激素变化与甘蔗愈伤组织分化绿苗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对甘蔗愈伤分化过程进行了观察,并对分化过程中的内源激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甘蔗愈伤分化分胚性细胞发生、分化苗发生和绿苗长吭等过程。与此同时,内源激素发生一系列的变化,IAA的合成在胚性细胞大量发生时达到峰值,分化苗大量发生时,CTK达到峰值,GA1+3,在分化20d达到峰值,它的合成与分化苗的长高密切相关,分化后期,各种内源激素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甘蔗不同叶位幼叶鞘内源激素与愈伤诱导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三个甘蔗品种不同叶位幼叶鞘进行内源激素的测定,分析,并对其进行愈伤诱导。结果表明,甘蔗不同叶位幼叶鞘内的IAA,CTK,GA1+3呈单峰曲线变化,处于中间叶位的-3叶,-4叶含量最高,其次为心叶,外围幼叶叶鞘含量最低,叶位间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ABA变化较为平稳,叶位间含量差异不显著。内源IAA,CTK,GA1+3含量高的中间叶位,愈伤诱导率也高,心叶诱导率次之,外围幼叶鞘诱导率最低。诱导率及愈伤质量在品种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地黄种植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连作导致块根无法正常膨大、产量品质下降、土传病害严重等。本研究以正、重茬地黄块根为试验材料,通过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连作下地黄块根蛋白质表达谱变化,并进一步采用qRT-PCR技术对锁定的差异蛋白质表达量变化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连作导致与块根重要生理代谢过程和主要成分合成相关的蛋白质都下调表达,与蛋白质折叠相关的伴侣素(chaperonin)在重茬地黄块根中全部下调表达;连作下与胁迫响应、抵御相关的蛋白质(如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 10, cytochrome P450, Type IIIa membrane protein cp-wap13等)均上调表达。qRT-PCR定量分析证实重茬地黄块根中PR-10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正茬地黄;PR-10基因在尖孢镰刀菌病原菌侵染下能够明显被诱导表达,表达量随着侵染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验证了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的结果。可见连作胁迫对地黄块根蛋白质表达谱有显著影响,导致蛋白质表达紊乱,连作植株生理代谢过程异常,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缓慢,产生连作障碍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为枸杞繁育提供技术支持。在枸杞无菌苗的基础上,以茎段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添加外源激素IAA、IBA、GA和NAA,考察其对枸杞离体茎段生根及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外源添加IAA有利于诱导枸杞无菌苗离体茎段的生根与生长,其中以1.0 mg/L浓度较为显著。培养30天后,根数达到22.03、根长为15.13 cm、根鲜重为0.6015 g/株。外源添加IAA(1.0 mg/L浓度)培养30天最有利于诱导枸杞无菌苗离体茎段的生根与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