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贵州省安顺地区9个县乡镇380户养猪户的2 582头仔猪进行了仔猪水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仔猪水肿病在该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并有明显的季节性,其发病率为13.18%~39.75%,病死率为80.56%~98.44%。一些诱发因素如仔猪断奶应急、环境卫生差、饲养管理不良等对仔猪水肿病的发生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仔猪水肿病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地区主要以散养户为主,多发生于断乳仔猪,小至数日龄,大至4月龄都有发生。生长快、体况健壮的仔猪最为常见,瘦小仔猪少发生。带菌母猪传播给仔猪,呈地方性流行。饲料、饲养方法改变,饲料单纯,气候变化,被污染水、环境、用具等均可增加本病的发生和症状的加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春秋季。如初生得过黄痢的仔猪,一般不发生本病。经对54头病死仔猪进行大肠杆菌分离培养实验,获得32株大肠杆菌。对上述32株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其中O139、O101和O138分别占总数的22.2%、19.4%和19.4%,表明诱发仔猪水肿…  相似文献   

3.
仔猪水肿病也称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肠毒血症,其临床特征是仔猪突然发作,头部水肿,机能失调和急性死亡。1流行特点仔猪水肿病在养猪场经常发生,特别是即将断奶的仔猪,其发病率在5%~20%,死亡率高达80%。本病多发生于春季和秋季,其发病与人为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仔猪水肿病(edema disease,ED)又称猪溶血性大肠杆菌病,由产志贺样毒素大肠杆菌(SLTEC)引起,其血清型主要有O138、O139、O141等,近年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生主要与两个主要毒力因子密切相关,即F18 ab菌毛及志贺样毒素Ⅱ型变异体(SLT-Ⅱe)。该病发病快,病程短,发病率低(15%~20%),但致死率较高(80%~100%)。25-60日龄断奶仔猪多发,同窝中生长发育好,体格健壮的仔猪尤其易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病猪眼睑水肿,四肢麻痹,运动失调,步态蹒跚,或出现划水样运动。胃壁及肠黏膜水肿,全身淋巴结水肿。仔猪水肿病多呈地方性流行,目前本病还没有特效…  相似文献   

5.
大肠杆菌病是猪的重要细菌性疫病,它的发生形式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三种形式。为了调查锦州地区猪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从锦州地区的6个区县发病猪场采集36份疑似猪大肠杆菌病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和生化鉴定,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30株。应用微量平板凝集试验,对分离的30株致病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鉴定出30株共有8种血清型O2、O5、O8、O60、O101、O138、O139、O141。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占疑似猪大肠杆菌病菌株的83.3%。该调查研究针对锦州地区防治猪大肠杆菌病菌苗和筛选防治猪大肠杆菌病敏感药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猪水肿病是集中发生于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以胃肠等部位发生水肿为主要特征,又称大肠杆菌毒血症、浮肿病、胃水肿。溶血性大肠杆菌是该病的病原菌,目前发现的有O2、O8、O138、O139、O141等群。笔者近日接诊一例猪水肿病,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供各位参考。1临床症状据该养殖户口述,其共饲养断奶仔猪30头,分两圈饲养。其中一圈15头仔猪中,有3头仔猪发病,其中1头发病仅1d就死亡;另一圈15头仔猪尚未发现症状。笔者随同该养殖户前往现场,两头发病仔猪已被隔离饲养,不同程度地出现神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青岛及周边地区猪水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该病多发于断奶后1~2周,发病率约5%~10%,病死率达90%以上;并对血清型分析,青岛及周边地区猪水肿病大肠杆菌以O2、O8、O138、O139为主;为防治本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仔猪大肠杆菌病发病情况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流行情况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严重者可造成大量死亡,对养猪业的发展危害很大。自1995年至1997年4月底,我们结合出诊治疗,下乡调查及各乡镇站汇报资料统计,在610窝6014头仔猪中,有4144头发生大肠杆菌病,感染率达68.9%,其中仔猪黄痢发病2000头,白痢2003头,水肿病1482头,死亡1060头,占发病数的25.58%。以我县大丰、明亮、巷贤、澄泰等几个乡镇最为严重。在死亡的病例中,黄痢154头,白痢101头,而水肿病死较多,达8O5头,分别占总死…  相似文献   

9.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其血清型主要有O8、O138、O141等.临诊上主要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仔猪断奶后大肠杆菌性肠炎等4种.  相似文献   

10.
大肠杆菌病是猪的重要细菌性疫病,它的发生形式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三种形式。为了调查锦州地区猪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从锦州地区的6个区县发病猪场采集36份疑似猪大肠杆菌病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和生化鉴定,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30株。应用微量平板凝集试验,对分离的30株致病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鉴定出30株共有8种血清型O2、O5、O8、O60、O101、O138、O139、O141。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占疑似猪大肠杆菌病菌株的83.3%。该调查研究针对锦州地区防治猪大肠杆菌病菌苗和筛选防治猪大肠杆菌病敏感药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1发病原因引起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及仔猪水肿病的病原均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但是血清型有所不同。引起仔猪黄痢比较常见的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血清型为O8、O60、O149、O147等,引起仔猪白痢的大肠杆菌血清型主要有O8:K88、O5:K88等,水肿病是由具有某种粘附因子并能产生外毒素的大肠杆菌引起,血清型主要  相似文献   

12.
<正>仔猪水肿病,又称仔猪溶血性大肠杆菌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断奶前后仔猪的急性、散发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胃壁和肠系膜显著水肿是其剖检特征。本病发病率15%~35%,致死率50%~80%。2013年11月初,辽宁省西丰县某养殖场发生了仔猪水肿病,现对其诊断过程报告如下。本文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仔猪水肿病是由外因和饲料中缺“硒”所诱发的一种肠毒血症 ,其病原是溶血性大肠杆菌。仔猪水肿病于 1992年在讷河 5个乡村首次发生 ,1993年在全县流行。据 16 8个疫点统计 ,年内仔猪 6 6 837头 ,发病11138头 ,发病率 16 .7% ,死亡 5 80 2头 ,病死率 5 2 .1%。同年 ,地县畜牧局 4名高中级兽医师和邀请东北农大动科院 2名教授对全胜、长发镇猪病进行调查 ,在疫点走访 2 9户饲养母猪的农民 ,半年产仔猪 2 2 6头 ,发病率 80 .5 % (182头猪发病 ) ,病死仔猪 141头 ,病死率为 77.5 %。有 9户农民的仔猪发病死亡率达 10 0 %。同时剖检 9头病死仔猪…  相似文献   

14.
仔猪水肿病(又名胃肠水肿),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毒素引起的急性、散发性、地方性、致死性和传染性肠毒血症。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两季多发,多见于断奶后的仔猪。仔猪突然发病,发病率5%~30%,但死亡率80%~100%,近年来仍有上升趋势,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05年3月31日,贵阳市小碧乡关坝子某农户家的仔猪患水肿病,现将诊断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该农户饲养的1头母猪共产9头仔猪,仔猪生长发育良好,于46日龄时进行了水肿疫苗的免疫。随后有2头仔猪未见症状就死亡;第3头仔猪发病时体温不高,食欲有些减退,拉稀,走路…  相似文献   

15.
仔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随着养猪业的迅猛发展,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本病也呈上升趋势,经白城、松原两区的调查,发病率为15%~40%,致死率80%~100%,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体与流行特点病原体为某些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主要血清型有O139F82,O138F81和O141K83等。流行特点:农村散养猪少发,规模化高密度的猪场多发,外购仔猪发病率更高;未断乳猪少发,断奶后2周以内仔猪多发;同窝仔猪中长势较好的发病率高。该病发病突然,仔猪在受到应激因素作用时易发本病。2发病原因2.1病原菌侵入带菌母猪…  相似文献   

16.
断奶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水肿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肠杆菌是引起断奶仔猪死亡的主要病原 ,hani等 (1976 )报道 ,在瑞士对 330 1头断奶仔猪死后剖检 ,发现 5 7%患断奶后大肠杆菌性腹泻 (PWECD)和 2 2 %为水肿病 (ED)。jahn等 (1987)报道 ,在前东德 75 0 0 0 0头母猪的仔猪中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后仔猪死亡率为 1.8% ,每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 5 0 0 0万东德马克。Svensmark等 (1989)在近 4 90 0 0头断奶仔猪调查 ,总体死亡率为 2 .4 % ,其中因大肠杆菌死亡约占 75 %。我国黄昌仁 (1995 )报告 ,四川 4 0~ 5 0日龄断奶仔猪 ,大肠杆菌发病率在不同地区为 10 %~ …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泉州地区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流行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无菌采集的患病仔猪肝脏、肛拭子和粪便等病料组织样品87份,通过细菌的分离鉴定得到了42株大肠杆菌,其中,30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利用玻板凝集法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30株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和耐药性。结果显示,30株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属于9个血清型中,定型的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27株,定型率为90%(27/30),2株未鉴定出来,占分离菌菌株的64.3%(27/42),以O147和O141为该地区流行的优势血清型;30株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对新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5种药物的耐药率在80.0%~100%之间,对克林霉素、多西环素、丁胺卡娜霉素等5种药物的耐药率在60.0%~73.3%之间;对其他的药物耐药率在33.3%~53.3%之间,且呈现多重耐药性。本研究为该地区的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桂林地区致仔猪腹泻大肠杆菌血清型分布与耐药性,从桂林地区不同养猪场中采集患腹泻仔猪肝脏、肛拭子及粪便等病料中分离到67株大肠杆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在67株大肠杆菌中52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玻板凝集法和K-B药敏纸片法对5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5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共属于12个血清型,以O149、O109和O9为流行的优势血清型;5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呈现多重耐药,对阿莫西林、磺胺间甲氧嘧啶、新霉素3种药物的耐药率高达100%,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氨苄西林等9种药物的耐药率在51.9%~98.1%之间;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在23.1%~48.1%之间。本试验为该地区致仔猪腹泻大肠杆菌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2~3周龄仔猪排灰白色、浆糊样粪便,有腥臭味,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是严重危害仔猪的一种重要传染病。1病原引起仔猪白痢的大肠杆菌血清型,主要是O8:K88,O5:K88,O60,O115,O141,O147血清型次之,有的地方与仔猪黄痢、猪水肿病的血清型相同。2流行病学因大肠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也经常存在于猪的肠道内,当仔猪的饲养管理不当,卫生状况不好,阴冷潮湿、气候突变时,仔猪抵抗力下降而导致发病。从病猪体内排出来的毒性增强的大肠杆菌,污染饲料或饮水后,可传染给其他小猪。本病一…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化养猪生产的发展,对仔猪实行早期断奶是提高其生产能力和饲料利用率及养猪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但早期断奶后由于其消化功能未发育完善,饲养管理跟不上,也给仔猪生产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腹泻、水肿病等,其中以腹泻最为普遍,轻者影响仔猪生长,重者导致仔猪死亡,给养猪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笔者多年实践经验,现将仔猪腹泻的发生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仔猪腹泻的病原因素1.1大肠杆菌致病大肠杆菌的血清型有O5,O8,O60,O115,O138,O189,O147,O157等;具有荚膜抗原K88,K99,K987,及F41等感染。1.2致猪水肿病溶血性大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