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慧敏 《农业考古》2000,(2):289-293
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也是日本人民心灵的寄托。但根据茶文化界目前为止的研究成果表明,古代日本没有原生茶树,也没有喝茶的习惯。日本人的饮茶风尚是从中国传入的,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这已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中国茶及中国饮茶风尚,除了传入日本外,还曾陆续传向了世界各地。 1159年(明嘉靖三十八年)威尼斯作家拉摩晓( Giambaftiata Ramusio)著《中国茶摘记》等书,使中国饮茶知识开始在欧洲传播。 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我国茶种输入沙俄。 1637年(明崇祯十年)英国威特斯船长专程率船队…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自然农法稻作浙江农业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严力蛟自然农法是日本救世教教祖冈田茂吉于1935年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为宗旨首创的。60年来,随着自然农法的逐步完善和推广普及工作的深入开展,该技术体系正日益受到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尤其是近20年来,以高...  相似文献   

3.
蔡洞峰 《农业考古》2019,(2):239-245
中国禅宗的祖师禅推崇的"茶禅一味"影响日本茶道形式与内容,成为茶禅的终极精神追求。南宋时期,日本多名僧侣来径山寺参研佛学和茶道,从而形成日本茶道的最初形式问世,成为日本茶道之源。茶道中体现的是冷寂的审美境界。在"茶禅一味"中呈现的是清寂之美,品味东方流传数千年的优雅和文明。  相似文献   

4.
从日本自然公园的发展、分类、公园计划及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日本自然公园概况。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我国各大高等教育院校及中等教育学校,绝太多数都开设了心理咨询或心理辅导机构。其目的是尽早发现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异常,能否维持着良好的心态,敢于面对沉重的学业与复杂的人际关系,保障学生的身心发育状况符合正常的发展规律。故此,透过回顾过去的文献与相关资料,初步探讨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者所面对的难题,尝试运用日本茶道的精神和核心理念,并以全新的视角作为切入点,达到更好的辅导效果,有助于学校、教职人员、学生能够和谐地共构美好校园。  相似文献   

6.
赵化 《农业考古》2001,(2):303-303
一、茶文化的日本化茶文化源于中国 ,在传入日本后形成了草庵茶道。草庵茶道是从客人步入茶室开始直到离开过程中一整套繁琐的接客、待客、点茶的仪式。它是以禅宗思想为依托 ,集建筑园林、书法、插花与点茶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草庵茶道无论在形式 ,内容还是精神内核上都与中国茶文化有了很大的区别。它既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也融铸了日本本土文化的性格。它的发展衍变的过程发生在两种文化碰撞、交织调和变形的文化整合的大背景下。茶在日本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曲折的过程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奈良至平安初期。这一时期的日本茶…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比较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由明 《农业考古》2002,(2):317-321
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都是东方文化的奇葩 ,在世界文明史上 ,各显风彩、引人深思。要比较深刻地、内在地理解中、日两个民族 ,不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和日本的茶道 ,都是难于达到全面地和内在地理解。因为中国的茶文化和日本茶道都深刻蕴含和充分体现了各自民族的特性。日本茶道源于中国的茶文化 ,然而 ,从最初的模仿到不断地改造和不断地注入日本的民族特性 ,而最终成为代表和体现日本民族性的文化。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两种文化作些比较 ,以说明这两种文化所体现的不同民族性和在各自的思想文化中的不同地位及不同的历史作用和未来可能的不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9.
叶磊  钱露露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8):69-71,76
日本自然农法的创立和实施旨在应对不断恶化的土壤退化、食品安全等问题,冈田茂吉自然农法提倡恢复过去的农业传统并供其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而福冈正信自然农法则主张回归自然和传统,提出了一整套以虫治虫、以草除草、以草改土、无毒节本的绿色农业耕作栽培方法并在日本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其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加以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食”与“绿”——日本自然农法的做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瑾  王植  陆安祥  龚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223-226
自然农法耕作体系由日本率先提出并在世界广泛推广,其高度利用自然生物系统,实现自然条件下的有机循环种植,是国际上有机农业体系之一。对日本自然农法发展模式与经验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茶树的种植在中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中国的饮茶开始较早,但真正的发展期却在唐朝,宋朝之后逐渐兴盛,茶寮馆肆遍布民间,形成了独特的饮茶习俗和饮茶文化。而日本的饮茶始于8世纪,由日本来华僧人带回传入,其发展具备了本民族的特点,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日本茶道。那么,中国的饮茶文化和日本茶道在本质上和内容上的区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茶,原产自中国,后来被日本僧侣带回日本,并结合禅宗思想和日本传统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通过考察日本茶道的内容可以发现,在茶礼、茶仪和茶精神当中,中国元素普遍存在。日本茶道是中日文化交流的结晶,能够充分体现东方哲理和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3.
追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中国茶传入日本大致可以分为三次。第一次是日本的平安时代(794-1192),由遣唐使把中国唐代的煮茶法带回日本;第二次是镰仓时代(1185-1333),日本佛教僧侣把宋代的点茶法传到了日本;第三次也就是当代。在第二次和第三次之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道与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道是茶艺的哲学,它与美学发生关系,是因为作为茶道的主体(茶人)在茶艺的审美实践中,需要有相关的美学概念、术语和范畴来指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15.
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通过人茶合一的生态审美叙事,体现了鲜明的生态理念和生态理想.本文从自然、家园、生命三个方面分析其生态理念蕴涵,即向自然寻求人类存在的文化印证;和谐、安居的恒久渴望;向死而生的自由生命追求.  相似文献   

16.
被誉为日本“茶祖”的荣西禅师(1141—1215年)是宋代时派来中国留学佛教的著名僧人。荣西禅师在留学中国期间,正值南宋经济以杭州为中心向南发展时期,当时中国的饮茶风俗已经普及,江南各地种茶、制茶、饮茶到处可见。荣西禅师在钻研佛经之余,以极大的兴趣潜心于茶的研究,于1211年写成《吃茶养生记》一书,该书在日本广为流传。荣西禅师认为饮茶是养身之道,长寿的妙药。日本明惠上人(1173—1232年)也提出饮茶十德。  相似文献   

17.
央视主持人水均益邀日本茶道主流派千玄室大宗匠,做客央视《高端访问》节目,与千玄室谈茶论道.茶人朋友们看后酸楚难言!中国是日本茶道母体国,为什么央视不请中国的茶文化专家讲这些东西呢?不过,有的人可能还不知道?千玄室这次是从联合国总部来华的,他是受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特邀,去联合国总部给各国官员们讲日本茶道"和、敬、清、寂"的思想为主题的茶道课的.  相似文献   

18.
黄菊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8):101-101
该文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主要从宅区环境规划、环境与自然的规划特征阐述了人居环境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历史十分悠久,并对东亚乃至世界的饮茶文化影响深远。日本茶道便源自中国,其中来自中国的茶道具被统称为“唐物道具”。在日本中世,唐物道具随着中国宋代的点茶法一起传入了日本。本文通过考察饮茶空间结构、样式分类、茶人鉴赏能力、和物道具等形成及演变过程中唐物道具的影响力,认为其具体发挥了以下作用:促进了饮茶空间结构的革新;为日本茶道提供了各种分类的依据;培养了日本茶人们的审美能力;为和物道具提供了规范和模板。唐物道具在日本茶道形成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深刻印证了日本茶道以中国茶道为母体而形成的事实,亦是彰显中国茶文化独特魅力的又一例证。  相似文献   

20.
张建立 《农业考古》2022,(5):187-192
专属饮茶空间的确立,是日本茶道有别于其他茶文化的主要特色之一。从日本茶道专属饮茶空间的发展历程来看,不仅在日本茶道形成初期曾深受中国茶道空间观影响,而且其饮茶空间面积的大小亦长时间取决于茶人拥有“唐物”茶器的多寡。比较而言,中国茶道更重视饮茶空间的境况,器随境转,因品茶场地变化会对茶器进行增减;日本茶道正相反,境因器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