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植物功能成分与综合利用创新团队在烟草内生真菌中发现了抑菌、杀虫活性显著且毒性较小的异戊烯基化吲哚类活性化合物,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低毒生物农药的研发提供了模板化合物。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植物功能成分与综合利用创新团队在烟草内生真菌中发现了抑菌、杀虫活性显著且毒性较小的异戊烯基化吲哚类活性化合物,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低毒生物农药的研发提供了模板化合物。传统化学合成农药在为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一系列弊端。微生物源农药因具有高效低毒、环境友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滩涂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创新团队在海洋真菌来源生物农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了海洋来源新颖结构3-decalinoyltetramic acid(3DTA)类活性化合物,为新颖高效海洋生物农药的研发提供了化合物模板。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微生物学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上。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滩涂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创新团队在海洋真菌来源生物农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了海洋来源新颖结构3-decalinoyltetramic acid(3DTA)类活性化合物,为新颖高效海洋生物农药的研发提供了化合物模板。相关研究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MTT比色法用于合成化合物对植物病原细菌抑菌活性筛选的可行性。【方法】将7个烟酰胺类化合物分别用MTT比色法和平板扩散法对番茄疮痂病菌(Xanthomonas vesicatoria)、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丁香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yringae)的抑菌活性进行筛选并测定其有效中浓度EC50。【结果】采用平板扩散法进行抑菌活性初筛时,未能筛选出有活性的化合物;采用MTT比色法筛选出N-(3-三氟甲基)-苯基烟酰胺具有抑菌活性,其对番茄疮痂病菌(X. vesicatoria)、烟草青枯病菌(R. solanacearum)和丁香假单胞杆菌(P. syringae)的EC50分别为3.87、2.05、10.33 mg/mL。【结论】MTT比色法能更加准确地评价脂溶性化合物对细菌的抑菌活性,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烟草挥发物昼夜释放规律与烟草上害虫危害习性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利用顶空动态吸附法收集了烟草旺长期植株白天与夜间的挥发物,并采用气相色谱(GC)/质谱(MS)联用技术测定了其挥发物的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烟草旺长期植株中共鉴定出45种挥发物组分;白天时共鉴定出45种化合物,夜间时共鉴定出42种化合物;其中15种化合物在白天的释放量显著高于夜间;仅有6种化合物在夜间的释放量显著高于白天(P0.05)。这21种化合物很可能与烟草上害虫的危害习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植物内生菌作为有待开发的微生物资源在农用抗生素的开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本研究以月季作为植物材料对植物内生菌进行筛选,得到1株具有抗菌活性的植物内生放线菌GZ-57,并通过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层析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该菌株的发酵滤液进行活性化合物的分离得到2种化合物57-1和57-2,通过1H NMR,13C NMR及ESI-MS等波谱分析,结果表明,这2种化合物分别为水杨酰胺和1H-吡咯-2-甲酰胺。对2种化合物进行抑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抗真菌方面:在50μg/ml浓度下,化合物57-1对小麦赤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茄子黄萎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2.4%、35.5%和34.4%;化合物57-2对茄子黄萎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0.0%和34.8%。抗细菌方面:化合物57-1对7种病原细菌均无明显抑制作用;化合物57-2对烟草青枯病菌、猕猴桃溃疡病菌和蜡状芽孢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2.50μg/ml、6.25μg/ml和12.50μg/ml。表明菌株GZ-57发酵产物对多种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具有抑制活性,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水杨酸对感染TMV烟草叶片PAL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水杨酸(SA)和普通烟草花叶病毒(TMV)诱导且接种抗病烟草品种CV85和感病烟草品种G80,研究其对烟草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感病烟草品种对照接种处理的PAL活性均较对照增加;抗病烟草品种CV85诱导和诱导接种处理的PAL活性也较对照增加,且较对照接种增加得更为明显,8d时可达活性高峰;而感病烟草品种G80诱导接种后,其PAL活性先增加后降低,而对照接种后PAL活性升高,17d时达到活性高峰;诱导接种并没有增加感病烟草品种的PAL活性,而增加了抗病烟草品种的PAL活性。可见,外源应用SA控制烟草花叶病毒病在抗病品种上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9.
以烟草为植物材料,研究机械损伤、二点叶螨取食对烟草挥发性信息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损伤后烟草植株立即大量释放出来源于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的含有6个碳原子的醇、醛化合物;烟草遭受二点叶螨取食24 h后诱导出多种新的挥发性信息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19,(12)
<正>最近,中国农科院烟草所烟草功能成分与综合利用创新团队系统梳理了虾青素从头合成的生物资源及基因基础,并分析了虾青素合成基因利用和生物反应器开发现状。该团队从基因水平解析了代表性生物资源中虾青素合成酶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具有高抑菌活性的新型化合物。【方法】以3-吲哚乙腈为原料,经过1-位烷基化、2-位氧化和3-位烷基化反应,合成1,3-二取代-2-氧代-3-吲哚乙腈类衍生物,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核磁共振谱(1 H NMR、13 C NMR)和低分辨质谱(LC-ESI-MS)分析,并分别测定合成衍生物对5种供试病原真菌(小麦赤霉病菌、茄子黄萎病菌、烟草赤星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经1 H NMR、13 C NMR和LC-ESI-MS分析确认,成功合成了6个1,3-二取代-2-氧代-3-吲哚乙腈类衍生物(3a~3f)。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6个目标化合物对5种供试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结构与活性相关分析说明,此类化合物骨架中芳香苄基对抑菌活性的贡献优于脂肪烃基异戊烯基,且芳香苄基中氟原子对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1-位和3-位同为对氟苄基的化合物3f(1,3-二对氟苄基-2-氧代-3-吲哚乙腈),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均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有效中浓(EC50)分别为28.06和31.36μg/mL。【结论】本研究的合成方法简单、高效,合成的化合物3e和3f对5种供试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均高于其他化合物,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含氮化合物对烟草质量及其在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氮化合物对烟草质量及其质量评价体系有较大的影响,笔者主要从含氮化合物对烟草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化学成分、物理特性、安全性等方面来分析其对烟草质量的影响,并简要介绍了含氮化合物在烟草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地位,以期为烟草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烟草中多酚化合物及多酚氧化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烟草中多酚化合物的含量、合成、积累对烟叶的品质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多酚氧化酶(PPO)在烟草中的作用机理,合理控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能增加上、中等烟比例和天然香味,降低刺激性,提高烤烟质量。  相似文献   

14.
烟草中多酚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综述了多酚类化合物在烟草体内的存在形态、含量、测定方法及其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多酚类化合物对烟草品质的影响,并展望了多酚类化合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农药活性代谢物的结构及其抗菌除草活性。采用乙酸乙酯提取、凝胶柱层析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获得该代谢物高纯度活性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和多级质谱等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微量稀释法和平皿法测定该代谢物的抗真菌、抗细菌和除草活性。结果表明:活性化合物鉴定为四环三萜类抗生素-integracide A,其对烟草青枯病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有强烈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6.25 mg/L;对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种子萌发和根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13.20mg/L和3.46mg/L。小麦赤霉病菌代谢物integracide A具有较强的抑菌和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药用植物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中筛选抗菌活性内生放线菌,对活性菌株的分类地位及抑菌活性进行研究,分离并鉴定候选菌株发酵液中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及其抑菌活性,为农用杀菌剂的创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小檗叶片分离内生放线菌,16S rDNA法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管碟法测定发酵液对烟草青枯病菌 (Ralstonia solanacearum)等7种供试菌的抗细菌活性,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等7种植物致病菌的抗真菌活性;依次采用大孔树脂吸附、硅胶柱层析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技术分离纯化活性组分;采用核磁共振波谱(NMR)和质谱(MS)技术对分离到的活性成分进行结构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化合物对烟草青枯病菌等7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抑制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抗菌活性。【结果】分离到一株活性菌株H21,该菌株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除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外,H21菌株发酵液对烟草青枯病菌、猕猴桃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等多种病原细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H21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菌丝生长作用,对其他供试病原真菌无明显的抑菌活性;从H21菌株发酵液中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分别为N-乙酰基-2-(4-羟苯基)乙胺、环-(L-亮氨酸-L-精氨酸)和二硫吡咯类抗生素-全霉素;全霉素为广谱抗生素,其对烟草青枯病菌、猕猴桃溃疡病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156、0.313、0.078、0.313、0.156和0.313 µg·mL-1;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菌中浓度(IC50)分别为13.56和7.89 µg·mL-1。【结论】小檗内生菌放线菌H21可能是一种新的全霉素产生菌,其对植物致病细菌烟草青枯病菌和猕猴桃溃疡病菌有抗菌活性,全霉素对于开发针对致病细菌的农用杀菌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利用Tracor550高压气相色谱对烟草挥发性物质进行了试验室化学分析.针对黑唇姬蜂化学行为活动诱导,进行了人工自然风管(Windtunnel)的生物测定.烟草中原提取物与气相色谱全部收集和分离的化合物生测效果基本一致.50%化合物对黑唇姬蜂活性诱导产生作用.分离中三个主要峰区被测定为黑唇姬蜂寻求寄主的关键化学物质.经核磁共振分光仪(NMR)鉴定石竹烯C15H24Caryopyllene、烟碱和Farnesyl法尼丙酮三种挥发性物质与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合物,经试验室生物测定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18.
糖类物质是烟草中的一类重要化合物,烟草中的水溶性糖,特别是还原糖是影响烟草吸味的最重要化学成分之一。烟草中的水溶性糖与烟草的香味、吃味及焦油生成量密切相关。不同类型、不同产地的烟草,其水溶性糖的含量大小不同,导致了烟草品质间的相关差异。糖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色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近年来,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糖类化合物的分离分析中有了很大的发展,该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不破坏样品等优点,成为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功能成分与综合利用创新团队与青岛农业大学、加拿大农业部圭尔夫食品研究中心合作,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科学家在菰属植物的营养成分、生物活性物质、抗氧化活性与保健作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该研究可为菰属植物功能因子挖掘及其功能食品研发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食品化学》上。  相似文献   

20.
利用化学反应合成了蟛蜞菊烯酸(grandiflorenic acid,GA)的钠盐化合物,并对蟛蜞菊烯酸钠盐化合物进行了抑制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活性筛选研究。结果表明,蟛蜞菊烯酸钠盐化合物在0.50 g·L-1质量浓度下,对油菜菌核菌、西瓜炭疽菌、烟草蛇眼菌、玉米穗腐菌、茄子茎枯菌、花生黑斑菌和番茄早疫菌等7种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超过60%;在0.25 g·L-1质量浓度下对油菜菌核菌、烟草蛇眼菌和玉米穗腐菌等3种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超过60%;在0.125 g·L-1质量浓度下仅对油菜菌核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超过60%。另外,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蟛蜞菊烯酸钠盐化合物在0.50 g·L-1质量浓度下对小麦赤霉菌的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