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9月4日,为加强非洲猪瘟防控,稳定生猪生产发展,指导感染非洲猪瘟的养殖场有效落实防控措施、升级改造设施设备、完善生产管理制度,科学有序恢复生产,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印发了关于《感染非洲猪瘟养殖场恢复生产技术指南》的通知,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猪只感染病毒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对生猪养殖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现阶段还没有有效的药物和疫苗来防控非洲猪瘟,对于养殖场来说,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本文就非洲猪瘟的病原特性、流行病学及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加强养殖户对非洲猪瘟的了解,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为切断非洲猪瘟的传播扩散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我国非洲猪瘟疫情严峻的形势下,加快建设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刻不容缓。文章主要从位置选取、场区布局、分类管理、卫生消毒、制度培训等方面探讨非洲猪瘟背景下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以期对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自2018年我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生猪养殖业遭受了巨大经济损失。安徽省长丰县一家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场,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动物3个方面,通过改建基础设施,控制饮水、生物媒介(蚊蝇虫鼠等)、粪污等,改进生物安全管理,加强对饲料生产与运输、场内外人员和车辆流动、出猪、消毒、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管理,有效防控了非洲猪瘟,平均每月出栏生猪1 000头。长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结合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的《中小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以及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的《安徽省规模化猪场和种猪场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控技术规范(试行)》,对该猪场生物安全措施进行了技术集成和推广。该县2020年12月生猪存栏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3倍,取得了一定成效。该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疫实践为安徽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生猪养殖场户防控非洲猪瘟,恢复生猪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疫情传入我国以来,在农业农村部的指导下,实施了非洲猪瘟疫情拔点灭源的歼灭战、阻击战。从本次非洲猪瘟发生情况来看,一些规模养殖场也在其中,表明养殖场存在生物安全防控水平不高、措施不细的问题。结合非洲猪瘟防控期间检查,发现一些规模养殖场仍然存在防控工作漏洞,亟须改进。  相似文献   

6.
康永松 《中国猪业》2019,14(5):58-61
2018年,非洲猪瘟给中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切断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途径,加强生猪运输环节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管理,国家对生猪运输车辆监管提出了清洗消毒的要求。本文结合非洲猪瘟的病原学特性,阐述了养殖场运输车辆清洗消毒的关键控制点在于物理清洗、消毒剂的正确选用、高温消毒、运输人员消毒管控和智能控制,并提出了每个消毒环节的操作要求,为养殖场车辆的清洗消毒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给生猪产业安全带来巨大影响,病毒污染面广,难以在短期内根除,因此,构建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体系,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是当前养殖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宣威市在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中,采取监测排查,加强养殖场生物安全,开展“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加强调运和屠宰加工环节监管,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生猪保险等措施,为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生物安全工作是防控非洲猪瘟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小规模养殖场及散养户如何做好防控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工作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规模化养殖场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养殖规模比较密集,每头猪健康状况参差不齐,饲养管理人员责任心、技术水平等原因,使疫病风险成为了养殖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大威胁,直接关系到了一个养殖场的生死存亡,因此生物安全防控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安全防控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工程,需要从养殖布局、生产管理、消毒防疫等方面综合采取措施,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百密一疏往往就会功亏一篑。特别是在非洲猪瘟等新型疫病的防控过程中,由于很多养殖场对生物安全防控工作重视不够,防控技术水平不高等原因,给很多养殖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动物保健》2019,(1):49-49
为进一步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指导现场疫情处置工作,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处置指南(试行)》(疫控<防 >[2019]4号),包括:可疑疫情信息采集信息表;疫区封锁令;疫点疫区生猪养殖场户消毒作业指导书;临时检查消毒站作业指导书;无害化处理场点消毒作业指导书;生猪屠宰场消毒作业指导书;生猪交易市场消毒作业指导书;非洲猪瘟疫区解除封锁评估验收标准;疫区屠宰场恢复生产风险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别从建立生物安全屏障、切断传播途径、清洗消毒及无害化处理措施三个方面就非洲猪瘟防控期间养猪场户生物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希望能够保证养猪场户生猪的生产安全,有效防控非洲猪瘟。  相似文献   

12.
<正>非洲猪瘟(ASF)来势汹汹,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损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途径很多,其中经口感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与药物防控ASF,生物安全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措施。生物安全措施涵盖许多方面,其中饮水消毒是常用的措施之一。那么,饮水消毒对预防ASFV经口途径感染起到多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非洲猪瘟是生猪养殖业的头号杀手。我国发生非洲猪瘟以来,非洲猪瘟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各级政府和养殖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本文就规模化养猪场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控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规模化生猪养殖场防控非洲猪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国志 《兽医导刊》2020,(4):216-217
非洲猪瘟于2018年8月首次出现于我国东北猪场,之后并在多地出现疫情,导致生猪价格飞涨,严重影响了我国养猪行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以颍州区规模养殖场为例,结合其当前养猪行业现状,阐述规模养殖场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体系的建设要点,探索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的长效机制建设,为规模养殖场提供参考,为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给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5.
生物安全是目前防控非洲猪瘟唯一有效手段,而做好消毒,切断传播途径是生物安全中的重要一环,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好消毒剂对防控非洲猪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非洲猪瘟自2018年8月首次传入我国后,使我国的养猪生产遭受了严重打击。尽管还没有特效药物和可用疫苗,但在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相关部门、科研单位及广大养殖场户的共同努力下,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等综合管控措施,非洲猪瘟已基本得到控制,生猪生产得到了有效恢复。2018年以来的防控实践告诉我们,要做好非洲猪瘟常态下的综合防控,首先要对非洲猪瘟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还要能正确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自非洲猪瘟传入我国以来,给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了沉重打击。做好非洲猪瘟的安全防控工作,是每个养殖场恢复生产的重中之重。本文就非洲猪瘟致病机理、临床症状、暴发原因进行介绍,同时分析我国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防控建议,旨在为养殖场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非洲猪瘟危害大、防控难,已是生猪养殖业的第一"冷血杀手",是规模猪场疫病防控和产能恢复的重中之重。本文介绍了非洲猪瘟的感染和传播特点,结合规模养殖场近年防控实践,指出可能导致非洲猪瘟防控失败的五种主要原因,提出在实践中落实好非洲猪瘟防控的六项关键措施,掌握技术要点,做好日常防疫和饲养管理,强化场区消杀,实行封闭式管理,全进全出,做好疾病排查、监测,严防死守,如此方能防患于未然,以期促进养殖场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在生产中经营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8月3日,农业农村部发布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再次牵动了养猪人的神经。兽医局负责人表示,由于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没有研发出可以有效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但高温、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病毒,所以做好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护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如何做到有效消毒,消毒剂的选择、用法与用量、消毒程序等均会影响到消毒效果。本文总结了消毒剂的种类与选择、消毒流程、消毒方式、消毒效果评估、消毒常见误区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养猪场,荣昌集团结合当地猪场生产与疫病防控实际,通过在各生产单元设置物理屏障和缓冲区,完善饲料及原料、人员标识、种源标识、养殖场畜禽标识等的可追溯管理,升级对各生产单元的基础防疫条件和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开展无非洲猪瘟小区生物安全屏障的建立与维护工作,进一步加快无非洲猪瘟小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