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优化布拖乌洋芋雾培原原种高效生产技术,为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布拖乌洋芋为材料,设置清水对照(CK)、Ca(NO3)2、GA3+Ca(NO3)2、GA3+eBr、KH2PO4、S-3307、Ca(NO3)2+KH2PO4、GA3+Ca(NO3)2+S-3307 8个处理,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重复4次,采用雾培方法,春秋两季连续开展外源激素及肥料调控对布拖乌洋芋雾培原原种生产影响的研究,探讨叶面喷施外源激素和肥料对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过程中植株生长发育、内源激素变化、干物质积累及块茎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CK)相比,春秋两季叶面喷施GA3+Ca(NO3)2、GA3+eBr有利于马铃薯植株营养生长,马铃薯的株高、叶面积指数、茎和叶的干物质分配比例显著提高,其中GA3+Ca(NO3)2处理春秋两季马铃薯的株高、叶面积指数、茎和叶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分别增加41.0%,111.1%,24.8%,31.5%和50.6%,109.1%,21.1%,21.5%;GA3+eBr处理春秋两季马铃薯的株高、叶面积指数、茎和叶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分别增加37.5%,72.2%,24.6%,30.6%和39.3%,77.3%,21.5%,22.7%。叶面喷施S 3307对马铃薯株高增加不利,但可以显著提高块茎的干物质分配比例,春秋两季提高幅度分别为34.3%和12.7%。外源激素与肥料处理对春秋两季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和单株结薯产量均有明显影响。春秋两季,GA3+eBr处理均能获得最高单株结薯数,较CK分别显著增加63.3%和26.1%。春季,与CK相比,S-3307处理单株结薯产量显著提高,增幅为54.2%;秋季,喷施Ca(NO3)2、GA3+Ca(NO3)2、GA3+eBr处理单株结薯产量达到较高水平。【结论】定植前期叶面喷施GA3+Ca(NO3)2和GA3+eBr均能促进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增加,春季定植中期叶面喷施S-3307能显著提高单株结薯产量,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和生态条件优化制定原原种生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周平  王朝海  王朝贵  顾尚敬  白永生  程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346-20347,20350
[目的]探索马铃薯移栽脱毒苗合适的剪尖次数。[方法]对移栽后的马铃薯脱毒苗分别进行01、2、3、4、、5、6次剪尖处理,考察脱毒马铃薯产量、合格薯率及植株性状。[结果]随着剪尖次数的增加,马铃薯合格薯产量降低,不剪尖处理合格薯率最高,为90.5﹪,产合格薯246.0粒/m2;剪尖1次产合格薯239.5粒/m2,不剪尖处理比剪尖1次处理增产2.84%,2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剪尖处理与剪尖2次及2次以上处理产量差异极显著。地上部植株高度、茎粗、分枝数均是随着剪尖次数的增多而降低。[结论]在网棚内生产马铃薯原原种,对脱毒苗可以进行不剪尖或1次剪尖扦插。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茎尖组织培养、脱毒苗切段快繁、微型薯生产、网室温室原原种生产、雾培法微型薯生产、收获保存等方面总结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宜川南地区马铃薯原原种雾培生产的优势品种,本试验选用7个马铃薯品种的脱毒苗,以‘费乌瑞它’为对照,采用原原种雾培法进行品比试验,对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早大白’和‘中薯19号’结薯数分别为10.4粒/株和10.1粒/株,较对照分别增加33.3%和29.5%。综合评价,‘早大白’和‘中薯19号’在参试品种中农艺性状表现较好、产量较高,适合川南地区马铃薯原原种雾培生产。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叶面喷施外源激素赤霉素(GA)、尿素(UREA)和硝酸钙(CN)对雾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以‘中薯5号’和‘中薯19号’为材料,用清水(CK)、GA、UREA、CN、GA+UREA、GA+CN处理叶面,对比分析不同处理对马铃薯植株生长情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GA、GA+UREA和GA+CN处理显著增加了‘中薯5号’和‘中薯19号’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匍匐茎分枝数、单株产量和单株结薯数,降低马铃薯植株叶绿素含量指数;‘中薯5号’的单株产量和单株结薯数分别增加42.0%、34.0%、50.9%和48.8%、30.5%、39.0%,‘中薯19号’的单株产量和单株结薯数分别增加36.4%、29.9%、35.8%和44.8%、43.7%、44.8%,而单施UREA和CN对产量影响不显著。试验表明,含GA的喷施处理均能促进雾培马铃薯植株营养生长,从而提高雾培马铃薯单株结薯数。  相似文献   

6.
<正>马铃薯种薯退化主要症状:植株矮小,叶面遍布病斑,结薯数量减少,块茎变小,产量下降,品质变劣,不耐贮藏,马铃薯种薯退化对马铃薯生产影响巨大。马铃薯种薯退化是因植株体内有马铃薯卷叶病毒、马铃薯A病毒等病毒引起。研究发现,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病毒含量很少,几乎为零。所以,可以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脱除马铃薯病毒,从而有效避免因马铃薯种薯退化带来的损失,恢复品种优良性状和提高产量。兵团第6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从  相似文献   

7.
该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定植节数、打顶次数及品种对雾培马铃薯植株茎粗、根系、LAI,LOX活性及结薯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雾培马铃薯定植3节及打顶2次处理均能促进LOX活性增强、匍匐茎发生,增加块茎数量和质量;结薯能力与品种差异相关密切,品种费乌瑞它结薯能力最佳;同时发现LOX活性增强利于雾培马铃薯结薯.品种费乌瑞它结合定植3节和打顶2次为雾培结薯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8.
由于雾培法生产技术自动化高、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广元市作为四川省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亟需大力提高脱毒种薯的供应量和使用率,雾培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迅速成为广元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重要科研项目,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气雾化栽培方式已在广元趋于成熟。本文以科学研究结果和生产实践经验系统总结了进行脱毒马铃薯气雾化栽培的6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临洮县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采用无病害、具有该品种典型性状的马铃薯植株为母体,收获后在散射光条件下进行催芽,待顶芽成绿色后从薯块上取下进行灭菌处理,处理后在解剖镜下用解剖刀采取叶原基的茎尖生长点,并迅速接入组织脱毒培养基中培养,形成幼苗后进行无土栽植,然后收获脱毒原原种薯。本文全面介绍了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试验以探索经济、高效的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时间为目的,为昆明地区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提供指导。【方法】以马铃薯‘合作88’为试验材料,设14个不同移栽期,研究温室条件下不同时间移栽对马铃薯脱毒苗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移栽时间不同的马铃薯脱毒苗植株早疫病和晚疫病的发生存在显著差异(P0.05)。T1的早疫病病情指数和发病率最大,但其晚疫病病情指数和发病率最小;T14的晚疫病病情指数和发病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移栽时间不同,温室中马铃薯脱毒苗植株原原种产量和种薯规格有显著差异(P0.05),主要表现在薯块大小和薯块数量上的差别,T1、T10和T12的大、中种薯率和原原种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结论】适宜马铃薯脱毒苗移栽的时间为上半年的T1(4月4日)、下半年的T10(8月17日)和T12(9月16日)前后一周。  相似文献   

11.
雾培法生产马铃薯核心小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在根际黑暗条件下,采用雾培法,每隔一定时间喷雾供给养分,对所有供试品种,在日光温室内均可生产马铃薯核心小薯(原原种),每株平均可产50粒左右,平均重量达9克,最多一株达76粒,最重达46克。每平方米达1025粒。供试品种中大西洋最适宜采用雾培法生产核心小薯。  相似文献   

12.
冬种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施用多抗霉素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喷施叶面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进行冬种马铃薯免耕栽培施用3%多抗霉素试验。结果表明:3%多抗霉素对马铃薯的生长有抑制和刺激双重作用,600倍液拌种马铃薯的生长有抑制作用;600倍液叶面喷施有促进生长、提高产量的作用,且以喷施三次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马铃薯优良品种大西洋、云薯201茎尖诱导技术,为马铃薯工厂化脱毒快繁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马铃薯优良品种大西洋、云薯201的茎尖作为试验材料,从外植体的消毒灭菌、不同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种类及浓度配比探讨对马铃薯茎尖诱导效果的影响。【结果】在两因素和3因素灭菌剂组合中,以75%酒精30 s+10%NaClO 5 min+0.1%HgCl2 5 min为外植体芽灭菌最佳组合;MS基本培养基比其他基本培养基更利于茎芽的诱导;在茎芽诱导培养基中添加0.02 mg/L GA3可以提高芽的诱导率,以6-BA 0.5 mg/L+NAA 0.01 mg/L+GA3 0.02 mg/L激素组合处理的效果最好。【结论】建立了适合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和云薯201茎尖诱导的体系,为其工厂化育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成都平原冬季低温条件下不同增温措施对繁育马铃薯脱毒苗的影响。【方法】以马铃薯品种蓉紫芋5号脱毒试管苗为材料,设置不安装控温装置和小拱棚(CK)、安装控温装置(T1)、加盖小拱棚(T2)、安装控温装置和小拱棚(T3)4个处理。【结果】通过在传统基质栽培设施上安装控温装置和加盖小拱棚,可使苗床温度保持在15℃~25℃,较CK提高脱毒苗存活率57%,提早生根21.3 d,有利于形成壮苗,其根长、株高和结薯数等指标均显著优于CK,且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结论】苗床增温处理有利于组培苗提前扦插,培养健壮脱毒苗,相同时间内显著增加脱毒苗苗量,对提高马铃薯原原种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陇中半干旱区‘陇薯7号’种薯繁育合理的种植密度和对株型调控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为建立‘陇薯7号’北繁南种脱毒种薯繁育技术体系提供依据.【方法】以‘陇薯7号’原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S3307)、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和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及生理指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不同质量块茎分布、成熟期以及块茎休眠期的影响.【结果】烯效唑和多效唑能够显著降低株高,减少分枝数,降低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光合能力;能够增加单株结薯数、降低平均单薯质量,显著提高产量,缩短生育期.烯效唑可缩短块茎休眠期,多效唑和矮壮素不同程度延长了块茎休眠期.在4.5~10.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茎粗减小,分枝数减少,叶面积指数下降;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结薯数显著减少,平均单薯质量显著降低,群体产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烯效唑、多效唑处理和增加种植密度均对不同质量块茎分布有显著影响,且作用效果一致,<20 g和20~50 g块茎比率显著提高,>100 g块茎比率显著降低,50~100 g块茎比率变化不明显.【结论】陇中半干旱区繁育‘陇薯7号’脱毒一级种供南方冬作区冬播用种,种植密度以7.5万株/hm~2为宜,配合初花期叶面喷施100 mg/L (45 g/hm~2)烯效唑,可有效调控植株生长,提高产量,提早成熟.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脱毒苗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为全国第三大马铃薯产区。种植面积已达46万hm^2.其中定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到全省的1/2。近年来定西市在马铃薯产业化开发方面有了迅猛发展。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的甘肃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具有先进水平的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该中心直接用脱毒瓶苗通过无基质栽培(雾培)和基质栽培生产脱毒薯原原种(微型薯)。为了提高微型薯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中心围绕优良品种的引进筛选、茎尖脱毒、病毒检测、脱毒苗组培快繁、微型薯生产、原种扩繁等种薯生产各环节,开展了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探索出了较为经济合理的马铃薯脱毒苗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马铃薯原原种繁育能力,以渝马铃薯5号的脱毒水培苗为试验对象,在高海拔地区直接栽培,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不同生育期喷施多效唑对植株和原原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始花期和盛花期各喷施1次200 mg/L多效唑,可以有效控制植株高度,其大薯率、有效薯率、总粒数分别增加39.62%、41.74%、28.83%,大幅度提高了田间直栽脱毒水培苗繁育原原种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提高柠檬香茅商品产量与食味品质,研究柠檬香茅施用"喷施宝"肥料对柠檬香茅商品产量的影响。【方法】使用喷施宝牌有机水溶肥料1000倍液、1500倍液和2000倍液三种浓度和康熙宝有机水溶肥料750倍液叶面喷施;喷施宝牌含腐殖酸冲施肥料300倍液淋施;清水喷施作空白对照。设6个处理3次重复试验。【结果】喷施宝有机水溶肥1500倍液叶面喷施2次,柠檬香茅商品产量平均1115.90Kg/667m~2,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供试材料,在块茎形成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和比久,对总产量、有效薯产量和大小薯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块茎形成期内喷施多效唑(50mg/L)和比久(1g/L)均可有效提高原原种产量、有效薯率和大薯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无基质定时气雾栽培法是目前生产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先进方法之一,该方法是在无基质的条件下,以定时喷施营养液的形式自动化供给植株养分,所以杜绝了土传病害的传播途径,提高了原原种的产量和质量,已被越来越多的种薯生产单位所采用。目前利用生产原原种大多在简易日光温室中进行,由于温室中光照弱,湿度大,容易发生各种病害尤其是晚疫病,因此在气雾法生产中,应在温室管理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