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溃疡病抗性猕猴桃品种感病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本研究以溃疡病抗性不同的4个猕猴桃品种——软枣猕猴桃‘魁绿’‘、佳绿’,中华猕猴桃‘红阳’和美味猕猴桃‘徐香’为材料,对其叶片进行活体接种,通过比较接种前后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探讨不同猕猴桃品种的抗病机制。结果表明,接种后,叶片中各防御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软枣猕猴桃‘魁绿’和‘佳绿’的酶活及酶活增幅高于或显著高于中华猕猴桃‘红阳’和美味猕猴桃‘徐香’(P 0.05);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幅度最大,比其他酶活更早达到峰值,说明PPO在溃疡病发病前期已起到抑制作用。SOD、CAT、POD、PAL和PPO的活性变化可以作为反映猕猴桃材料溃疡病抗性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离体条件下,通过不同致病力溃疡病病菌、接种浓度、培养湿度、接种方式条件下接种红阳猕猴桃枝条,探讨不同条件下溃疡病病原菌对猕猴桃枝条的侵染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对24个猕猴桃品种(系)枝条人工接种溃疡病病原菌,评价不同猕猴桃品种对溃疡病的抗性。结果表明: 强致病力病菌、高浓度、高湿度、枝条创伤面积都能显著影响猕猴桃枝条的病情指数;不同猕猴桃品种对溃疡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24个猕猴桃品种(系) 枝条中,华特和徐香表现为高抗;迷你华特、金魁、绿肉优系(G HZ201201)和毛雄表现为抗病;红阳、黄肉优系11 7、大红、早鲜、早艳和黄肉优系Y HZ201201表现为高感。通过对华特、布鲁诺和红阳3个品种猕猴桃盆栽苗接种溃疡病病原菌,并测定接种植株与对照植株的相关生理参数,评价不同猕猴桃品种对溃疡病的抗性及其相关生理参数与抗溃疡病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品种盆栽苗的抗性评价等级与离体枝条接种基本一致。不同抗性猕猴桃品种酶活性与其病情指数呈线性关系,健康植株韧皮部中CAT酶活性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最高(r=0999*),叶片中的CAT酶活性次之(r=0994*),健康植株韧皮部和叶片中POD酶活性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分别为r=0979和r=0969,SOD酶活性分别为r=0924和r=0938。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病情指数也表现为线性关系,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病情指数相关性最高,在健康植株韧皮部和叶片的相关性分别为r=-0972和r=-0962,可溶性糖含量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分别为r=0934和r=0940。综上所述,不同猕猴桃品种对溃疡病的抗性存在显著性差异,CAT、POD、SOD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可以作为鉴定猕猴桃抗溃疡病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生防腐皮镰刀菌JK-13发酵液作为诱抗剂对黄瓜抗白粉病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喷雾接种法,研究菌株JK-13不同稀释倍数发酵液诱导黄瓜幼苗对白粉菌的抗性.【结果】经菌株JK-13发酵液原液处理后,白粉病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仅为19.09,且诱抗效果较为显著,为77.20%,诱导抗病持久期为11d.喷施菌株JK-13发酵液或接种白粉菌均可提高黄瓜叶片中PPO、POD、PAL酶的活性,诱导处理后接种白粉菌的植株叶片上相关酶活性均高于只诱导不接种的处理.菌株JK-13发酵液处理后POD、PPO活性于第5天达到峰值,而PAL活性则于第3天达到峰值.【结论】菌株JK-13发酵液处理可以提高防御酶的活性,显著降低病情指数,增强黄瓜幼苗对白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明影响‘库尔勒香梨’及其芽变‘沙01’果实硬度差异的因素,旨在为‘库尔勒香梨’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对‘库尔勒香梨’和‘沙01’成熟果实带皮和去皮硬度、果实性状、细胞壁组分含量及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分析与硬度的相关性。【结果】①‘沙01’果实带皮和去皮硬度极显著低于‘库尔勒香梨’,且单果重和果形指数与果实硬度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②果皮中SP含量与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果肉中PP含量与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半纤维素含量与果实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③果皮中PL、PE、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活性与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G和PAL活性与硬度呈显著负相关;果肉中PG和纤维素酶活性与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E、PAL、木聚糖酶活性与硬度呈显著负相关;PPO活性与果实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果皮中的SP和半纤维素含量,PG、PL、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PPO活性,果肉中的PP和半纤维素含量,PG、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PPO活性及单果重、果形指数是影响两品种果实硬度差异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茄子接种褐纹病菌后保护酶活性的变化与茄子品种抗性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茄子褐纹病的抗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个不同抗病性的茄子品种接种褐纹病菌,于接种后不同时间测定接种叶片和对照叶片中保护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及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结果】接种后抗病品种的POD、PPO、SOD及PAL活性增加幅度较大,且抗病品种POD、PPO、SOD及PAL活性峰值比感病品种高;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CAT活性在整个侵染期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在整个发病期内感病品种的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变化值显著大于抗病品种。【结论】POD、PPO、SOD及PAL活性越高,品种的抗褐纹病能力越强,可作为判断茄子品种抗病性的生化指标。抗病品种的抗性物质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减轻了细胞受伤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甜柿直接嫁接在我国涩柿砧木上亲和力很差,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中间砧二次嫁接,改善柿树砧木与接穗的亲和性.【方法】以二年生安徽君迁子和山东君迁子为基砧,以一年生‘南通小方柿’和‘御所’枝条为中间砧,嫁接优质甜柿品种‘早秋’和‘富有’,观测其田间生长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研究不同中间砧对甜柿嫁接亲和性的影响.【结果】叶片PPO的活性与嫁接成活率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095;POD与嫁接成活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65;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绝对差值、可溶性蛋白含量绝对差值与嫁接成活率均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267和-0.136;IAA、GA_(1+3)与嫁接成活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77和0.509,ABA与嫁接成活率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062.【结论】‘御所’和‘南通小方柿’对安徽君迁子嫁接‘早秋’亲和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且‘御所’的改善效果优于‘南通小方柿’;‘御所’能显著改善山东君迁子嫁接‘富有’亲和性,提高山东君迁子嫁接‘早秋’亲和性;但‘南通小方柿’对提高山东君迁子嫁接‘早秋’亲和性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西瓜不同品种苗期人工接种炭疽病菌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西瓜苗期炭疽病抗性与叶片组织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关系。【方法】以抗性不同的西瓜品种西农八号、M08(抗病品种)和红小玉、玲珑王(感病品种)为材料,在苗期用1×106mL-1炭疽病菌孢子悬浮液接种,于接种当天(接种前)及接种后第2,4,6,8天,对西瓜叶片中与抗性有关的POD、PPO活性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西瓜炭疽病抗性与叶片组织中POD、PPO活性以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密切相关。接种炭疽病菌后,各品种西瓜叶片组织中POD和PPO活性都显著提高,抗病品种POD和PPO活性始终高于感病品种;叶绿素含量与品种的抗病性呈正相关;接种后各西瓜品种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但感病品种峰值出现时间较抗病品种早。【结论】不同抗性西瓜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与POD、PPO活性及叶绿素含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一定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与猕猴桃抗溃疡病基因连锁的SSR分子标记,为猕猴桃抗病育种提供早期分子筛选标记。【方法】以易感病的雌株西选二号和抗病的雄株SX45872杂交F1代的198株群体以及40份猕猴桃材料为试材,利用离体接种法进行抗性鉴定。利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技术,结合集群分类分析法(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BSA)进行猕猴桃抗溃疡病基因(PR)分子标记筛选。【结果】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猕猴桃溃疡病抗/感病分离比符合由1对主效基因控制的1∶1分离比例。通过对51对SSR引物的筛选,获得了与抗溃疡病基因连锁的SSR分子标记UDK97-428116;将获得的SSR标记在40份猕猴桃材料中进行验证,分子标记结果与离体枝条接种结果一致率达95.5%,从而验证了该标记的可靠性。【结论】SSR标记UDK97-428116可用于猕猴桃材料溃疡病抗性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不同核桃品种/无性系的炭疽病抗性强弱,探讨不同抗性材料受到炭疽病菌胁迫后的生理响应差异,为选育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8个核桃品种/无性系为材料,通过田间人工接种炭疽病菌鉴定其抗性强弱,测定炭疽病菌侵胁迫下不同抗性材料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几丁质酶活性及丙二醛(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结果】不同核桃品种/无性系间炭疽病病情指数差异显著(P0.05),鉴定获得具有高抗病特性材料12份,高感材料3份。接种炭疽病菌后,=高抗品种/无性系较高感和感病品种/无性系表现为POD活性增强幅度高,SOD活性较高,MDA含量和增幅较低,细胞膜脂过氧化伤害较轻。接种后PPO活性最高的为高感无性系‘65’(2 991.79 U/g),但增强幅度较高的为感病品种‘硕星’和高感无性系‘86’。几丁质酶活性仅感病无性系‘100’和‘91’之间差异显著(P0.05)。高抗品种/无性系接种炭疽病菌后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且增幅也处于较高水平。可溶性糖含量和增幅在高感和高抗品种/无性系间差异均不显著,表明可溶性糖与核桃叶片的抗病性关系不明显。【结论】筛选了12个炭疽病高抗病性材料,在炭疽病菌胁迫下核桃叶片在生理生化上表现出多方面的综合防御机制,对核桃抗病品种选育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6个桃品种流胶病感病性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桃树流胶病发病状况的田间调查和枝条离体接种桃流胶病病原菌试验,对6个桃品种流胶病感病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春雪’感病性最强,‘庆丰’和‘仓方早生’感病性中等,‘霞晖5号’、‘鄂桃1号’和‘大红袍’感病性较弱。进一步分析表明桃树枝条的皮孔密度和长度与流胶病病情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可将枝条的皮孔密度和长度作为筛选抗流胶病桃品种的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筛选出抗灰霉病能力强的亚洲百合品种,对部分Tiger、Pearl系列亚洲百合品种及兰州百合进行灰霉病抗性评价并初步探究其抗病的生理机制。【方法】对不同品种亚洲百合进行离体叶片接菌,评价其相对抗病能力,并测定筛选出的抗病和感病品种接菌后的生理变化。【结果】(1)Tiger、Pearl系列百合品种及兰州百合对灰霉病的抗性存在差异。其中抗灰霉病能力相对较强的品种是‘Pearl Melanie’,属于中抗水平;抗性最弱的是‘Pearl Justin’、兰州百合、‘Pearl White’和‘White Twinkle’。(2)供试百合的抗性水平与其气孔密度、气孔大小无显著相关性。(3)相对抗病的品种‘Pearl Melanie’和感病品种‘Pearl Justin’在接菌后的生理响应显著不同。随着接菌时间的延长,丙二醛的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草酸氧化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逐渐增强,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其中抗病品种的丙二醛含量相对低于感病品种,草酸氧化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高于感病品种。【结论】叶片气孔的性状与抗病能力无显著相关性,抗病能力不同的百合在生理机制上有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GV3101)介导法获得转芪合酶基因烟草,改良烟草对根黑腐病的抗性。【方法】以普通烟草品种“97204”叶片为受体,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芪合酶基因导入烟草基因组并进行分子检测,利用灌根法对4株转芪合酶基因烟草植株接种烟草根黑腐病菌,观察烟草地上部分和根部的变化,并测定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结果】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抗性选择和分子检测,获得32株转芪合酶基因烟草。从中选取长势一致的4株转基因烟草用于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2株在灌根接种后生长正常,另外2株在接种第7天时出现轻微黄化,3株根部无发病症状,另外1株在接种16 d后根部出现发黑症状,而对照植株接种后第3天叶片就出现黄化及萎蔫症状,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叶片黄化加剧,到第7天时已出现明显的发病症状,15 d植株几乎死亡;转基因烟草PAL及PPO活性本底均显著高于对照,PAL活性在接种后4~10 d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10 d后又迅速下降,PPO活性在接种2 d后迅速升高,在接种6 d达到峰值,之后开始缓慢下降,而非转基因烟草PAL、PPO活性与转基因烟草相似,但变化幅度较小。【结论】用于抗性鉴定的4株转芪合酶基因烟草中,有3株对烟草根黑腐病的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将不同致病力的猕猴桃溃疡病病菌接种于猕猴桃植株上,测定与抗病性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这5种防御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猕猴桃溃疡病不同致病力菌株会导致猕猴桃植株的POD、PPO、SOD、CAT、PAL活性明显提高;接种强致病力菌株P-H使猕猴桃植株的5种防御酶活性变化剧烈,尤其是POD活性明显上升后又明显下降;与接种无菌水相比,接种不同浓度P-L菌株可导致猕猴桃植株POD、PPO、SOD、CAT、PAL的活性明显提高,其中接种浓度为107CFU/mL的P-L菌株发酵液,5种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2个浓度处理,且与P-H菌株接种侵染的各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高浓度P-L菌株发酵液具有更好的激发植株体内防御酶活性的能力,弱致病力猕猴桃溃疡病病菌P-L发酵液能诱导猕猴桃植株产生抗病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离筛选拮抗猕猴桃溃疡病内生放线菌,为猕猴桃溃疡病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离筛选猕猴桃内生放线菌,在使用管碟法进行抗生素效价测量的同时,对其中发酵液的部分内容进行测定,重点进行抑菌活性测定,以此筛选高抗性菌株。采用喷雾法和涂抹法两种方法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从采集的猕猴桃植株的枝条和叶片等组织中,分离得到37株内生放线菌,对其进行培养、分离和纯化,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拮抗实验、WN34菌株发酵液活性粗提物制备和大田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喷雾法,WN34菌株发酵液粗提活性物在喷药28 d后,防效达到66.0%。采用涂抹法,WN34菌株发酵液粗提活性物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效果为78.2%。【结论】WN34菌株发酵液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猕猴桃溃疡病生物防治药剂有很好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蓟马取食对2种苜蓿抗虫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方法】以草原2号杂花苜蓿和草原4号紫花苜蓿品种为供试材料,在智能温室内分别对其进行牛角花齿蓟马接种和不接种处理,7 d后鉴定接种蓟马组苜蓿的虫情指数,并测定各处理苜蓿叶片的PPO、POD、PAL活性和总酚含量;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PPO、POD、PAL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草原4号紫花苜蓿的虫情指数(0.418)显著低于草原2号杂花苜蓿(0.784);蓟马未取食处理的草原4号紫花苜蓿PPO和POD活性均显著高于草原2号杂花苜蓿(P<0.05),PAL活性无显著差异;蓟马取食处理2个苜蓿品种的PPO、POD、PAL酶活性均显著升高。蓟马取食处理2种苜蓿总酚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qRT-PCR分析发现,PAL、PODPPO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与相应酶活性相同。【结论】草原4号紫花苜蓿抗虫性极强,抗虫酶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趋势与相应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一致;PPO、POD和PAL在组成型和诱导型苜蓿抗蓟马防御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水稻抗、感近等基因系受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病菌侵染后酶活性的变化,为研究水稻细条病的抗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抗、感近等基因系 LR19 和 LS19 为材料,用针刺法接种细条病菌(处理),对照则用无菌水模拟接菌。在接菌后 0、24、48、96 h 取水稻分蘖期叶片为样品,分析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结果】接种后,LR19 处理CAT、PAL、POD、PPO、SOD 活性分别为269.36、39.61、31 677.75、106.4、2 035.44 U/g,对照分别为 195.16、33.23、21 449.75、85.67、1 139.38 U/g。LS19处理 CAT、PAL、POD、PPO、SOD 活性分别为 149.13、34.3、26 635.25、87.6、1 354.82 U/g,对照分别为 73.95、30.45、10 506.43、62.3、779.5 U/g。细条病菌侵染后,LR19 和 LS19 的 CAT、PAL、POD、PPO 和 SOD 活性均增加,且都高于 LS19;而细条病菌侵染导致 LR19 和 LS19 的 MDA 含量降低,且 LR19 总体低于 LS19。【结论】CAT、PAL、POD、PPO、SOD 活性的增强有助于提高细条病抗性,而 MDA 含量积累与细条病抗性呈负相关。这些酶活性可作为水稻细条病抗性鉴定的辅助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以4个不同抗性的高代自交系品种003-R-5、Y3-R-2、109-S-8、003-S-13为试材,研究了不结球白菜对芜菁花叶病毒的抗性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的关系,并通过苗期接种观测不同时期叶片中4种酶的活性,结合病情指数作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健康植株的SOD活性低于感病品种,CAT、PAL、PPO活性则高于感病品种.接种病毒后各品种的4种防御酶活性较对照明显升高,抗病品种对病毒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酶活性明显高于感病品种.相关性分析表明,抗病性与接种病毒后酶活性变化幅度关系密切,4种防御酶均与抗病性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76 0、0.959 1、0.977 4、0.999 1,其中PPO活性与抗病性达到极显著水平,接种后第8天PAL活性与抗病性呈显著正相关(r=0.937 5).  相似文献   

18.
禾谷缢管蚜取食5种山羊草的诱导抗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5种山羊草(Aegilops)对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取食的诱导性抗性机理,探索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诱导性抗性及协同抗蚜性,探索利用禾谷缢管蚜取食产生的叶片受害斑点面积进行抗性评价的可行性。【方法】利用薄层层析定量分析芦竹碱、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PPO、POD、PAL酶活,用PHOTOSHOP 7.0估算受害斑点面积等。【结果】不同抗性野生山羊草旗叶受害斑点面积大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且与蚜量比值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1**),与山羊草抗蚜性密切相关。在蚜虫取食诱导后,不同抗性水平的植株体内PPO、POD及PAL的酶活提高率随物种抗性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且与蚜量比值表现出一定的负相关;而与受害斑点面积表现出显著负相关,其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为Yarea=0.187-0.0356XPOD [F=17.0065,F0.05(1,3)=10.1,F0.01(1,3)=34.1];PPO酶活诱导性提高率与蚜量比值的相关有56.37%是由POD协同作用而产生的,反之则为46.85%。在蚜虫取食诱导后,山羊草芦竹碱的含量提高率与蚜量比值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4*。【结论】蚜虫取食危害产生的叶片受害斑点面积大小与小麦抗蚜性密切相关。PPO、POD、PAL酶活提高率与蚜虫取食诱导有关。PPO与POD在山羊草抗蚜性方面具有协同作用。芦竹碱对禾谷缢管蚜种群数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美洲南瓜抗白粉病评价指标,筛选抗性较强的品种。【方法】试验以14个美洲南瓜品种为试材,基于病情指数、抗性划分标准和生理指标测定了不同南瓜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效果,并筛选出抗病品种。【结果】筛选出抗病品种1个、中抗品种5个、感病品种6个和极感品种2个。抗病品种叶片中脯氨酸(Pro)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蜡质含量均高于感病品种,可溶性蛋白(SP)含量低于感病品种,其中蜡质含量、MDA含量、Pro含量、PAL含量与病情指数呈负相关关系,SP含量与病情指数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蜡质含量、SP含量、Pro含量、PAL含量、MDA含量均可作为美洲南瓜白粉病抗性品种抗性评价指标。根据病情指数和生理生化指标,JPG2015-44和JPG2015-12为美洲南瓜白粉病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20.
分别用6株番茄晚疫病菌弱毒菌株(简称:PIAS)在番茄幼苗2叶1心期对番茄幼苗进行诱导处理(叶片喷施),以研究弱毒菌株对番茄晚疫病的诱导抗性效果及叶片内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接种后9~21 d的调查中PIAS-TR-dw处理植株的病情指数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在接种后21 d的调查中,PIAS-TR-dw、PIAS-TR-e、PIAS-TR-a、PIAS-TS-dw、PIAS-TL-e和PIAS-TL-a处理植株的病情指数均低于对照,各处理植株的诱导抗性效果分别为57.79%、21.29%、31.29%、48.18%、41.82%和18.32%,与PIAS-TL-a处理相比,PIAS-TR-dw、PIAS-TS-dw和PIAS-TL-e处理植株的诱导抗性效果均有显著差异。番茄晚疫病菌弱毒菌株诱导处理番茄叶片后12~132 h,各处理的PAL和POD活性与对照均有显著差异;诱导处理后36~84 h,各处理的APX、PPO和CAT活性均高于对照且有显著差异;诱导处理后84~132 h,各处理的APX、SOD和β-1,3-glucanase活性均高于对照且有显著差异。番茄叶片内的APX、SOD和β-1,3-glucanase活性与诱导抗性效果均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PO活性与诱导抗性效果为显著正相关关系;PAL、POD和CAT活性与诱导抗性效果均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