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牛在产后 12h以内不排出胎衣者称之为胎衣不下。本病发病率高 ,它不仅影响子宫的复原 ,并且继发其它产后疾病 ,产生繁殖机能障碍 ,甚至危及母畜的生命。笔者用向胎衣内打气治疗本病收效甚好。用干净打气筒顺胎衣口往里面打气 (去掉打气筒胶管前端的卡子 ,直接连于胎衣口 ,固定为不能漏气 ) ,用手一捏紧打好气的胎衣口 ,另一手用消毒后直经约为 1.5cm左右的光滑木棍 ,从胎衣口顺时针方向缓慢搅动 ,将胎衣内的气逼向里面 ,这样由于胎衣内的气压 ,胎衣自行脱落。然后用 0 .1%高锰酸钾进行子宫冲洗 ,并且在子宫内注入土霉素等抗生素即可。打…  相似文献   

2.
笔者曾用外露胎衣捻转法,治疗牛胎衣不下1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介绍于下: 一、术前准备:选一根直径约1—2公分,长约1—1.5尺的木棍,乳胶手套一双。二、具体做法:将患牛架内站立保定后,术者戴手套,用0.1%P·P水清洗外露胎衣及外阴部;然后一手固定胎衣,另一手持木棍,选外露胎衣的中心,横向戳进约1/2;而后两手分别握紧木棍的两端,开始由慢到快向同一方向捻转,与此同  相似文献   

3.
正奶牛胎衣不下是指母牛在产后12h内胎衣未能正常排出,又称胎膜滞留,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根据胎衣在子宫内滞留的多少,可分为胎衣全部不下和胎衣部分不下。胎衣全部不下是指整个胎衣滞留于子宫内,外观仅有少量胎膜垂于阴门外或不见胎衣;胎衣部分不下是指胎衣大部分垂于阴门外,少部分与母体粘连而未排除。我国的发病率平均为  相似文献   

4.
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母牛产后,胎衣一般在4-8h内自行排出,正常不会超过12h,12~24h内排出则认为是排出迟缓,如果24h后仍未全部排出,即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胎衣不下分为全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1临床症状多数母牛产后可见部分未下的胎衣脱垂于阴门之外很少全部滞留在子宫内。  相似文献   

5.
母牛在胎儿产出后,超出正常胎衣排出时间没有排出的属于胎衣不下。全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都会引起母牛发生病变。采取手术剥离和药物治疗,促进胎衣排出,及时治疗康复。怀孕母牛要预防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6.
牛分娩后在一定时间内将胎衣排出,若产后12小时胎衣尚未完全排出,叫做胎衣不下。胎衣不下分全部不下和部分不下,一般通过检查是否排出胎衣和排出的胎衣是否完整来确定。滞留的胎衣经24~48小时,即可腐败,发出难闻的气味,并有腐败胎衣的白色碎块随恶露排出。腐败分解产物由子宫吸  相似文献   

7.
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衣停滞,是指母牛分娩后12h内胎衣不能自然排出,称为胎衣不下.正常时,母牛分娩后6h内胎衣可完全剥落排出,胎衣排出的正常时间一般不超过12h,胎衣不下者占分娩牛的5~7%.胎衣不下极易继发产后疾病(如慢性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不孕等),导致产后发情延迟,配种次数增加,极大影响繁殖率,故给养牛生产造成一定损失.  相似文献   

8.
<正>胎衣为胎膜的俗称。胎衣不下又叫做胎盘停滞,是指母畜分娩后在正常时间内胎衣未排出而滞留在子宫内。母牛分娩后排出胎衣的正常时间为12小时。胎衣不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胎衣全部不下,即整个胎衣未排出来  相似文献   

9.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指母牛产出胎犊后,在一定时间内,胎衣不能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根据对600余头奶牛产后胎衣脱落时间的统计,10h内胎衣脱落者占95%以上,故可以认为,超过此时限的为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10.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指母牛产出胎犊后,在一定时间内,胎衣不能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根据对479头奶牛产后胎衣脱落时间的统计,10h内胎衣脱落者占95%以上,故可以认为,超过此时限的为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11.
<正>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是指母畜产出胎儿后,超过正常胎衣排出时间仍未排出胎衣,胎衣不能自行脱落而滞留在子宫内。奶牛产出胎儿后超出12h、羊3h、马1h-3h、猪1h胎衣不下者,即可认为是胎衣不下。母牛发生率较高,并且母牛胎衣不下发生率也因季节、营养状况、胎次及分娩正常与否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正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胎衣应在奶牛正常分娩后8 h内排出,如果产后胎衣在体内滞留超过8~12 h则是不正常的,称为胎衣不下。根据奶牛产后胎衣突出于外阴或悬挂在外阴之外的明显临床症状,结合胎衣滞留时间,即可诊断。本文从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阐述了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诊治方法,希望为养牛业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1病因胎衣不下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发病  相似文献   

13.
奶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母牛产后12h后胎衣仍未排出就认定是胎衣不下。导致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包括奶牛本身胎盘结构、营养状况、个体差异、各种应激等。尽管胎衣不下是奶牛疾病中的常见病,但所导致的后果却很严重,发生过胎衣不下的牛只其代谢病、乳腺炎、子宫炎等发病率也相应地比正常的牛只高,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准确地把握胎衣不下的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14.
<正>胎衣不下是指怀孕母畜正常分娩后,胎衣在正常时限内没有完全排出子宫而引起的产科疾病,也叫胎衣滞留。奶牛胎衣正常排出时间为8h左右,在18h后仍然没有排出视为胎衣不下。胎衣为胎膜的俗称,也就是胎盘。奶牛胎盘属于上皮绒毛膜与结缔组织绒毛膜混合型,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联系比较紧密,这是胎衣不下发生较多的原因。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15.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胎衣在正常情况下应于分娩后8h内排出,如超过8~12h胎衣仍未排出就被认为是不正常的。根据胎衣在子宫内滞留的多少,常可分为全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远高于黄牛和水牛。  相似文献   

16.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指母牛产出胎犊后,在一定时间内,胎衣不能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根据对479头奶牛产后胎衣脱落时间的统计,10h内胎衣脱落者占95%以上,故可以认为,超过此时限的为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17.
胎衣又叫胎膜,一般在胎儿产出后经10-60min左右即可排出。胎衣一般分两次排出,若胎儿较少时,胎衣往往分数次排出。如果产后经2~3h未排出胎衣,或者只排出一部分,叫胎衣不下,或者叫胎衣迟滞。  相似文献   

18.
<正>胎衣不下是一种多发于产后的一种症状,也叫做胎衣停滞或者胎衣停留,具体是指母牛产后12h内胎衣没有顺利地脱离子宫,而是停留在子宫的现象。通常约有60%的母牛在产后5h内排出胎衣,有38%的母牛在产后6~10h内排出胎衣,剩下的基本上是不能排出胎衣的。因为各种条件的影响,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在不同条件下也是不同的,大概在12%~31%之间。胎衣不下容易引起母牛的子宫内膜炎,致使母牛  相似文献   

19.
正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是指母猪正常分娩后,经3小时胎衣还不排出,称为胎衣不下。通过一般临床检查,发现在阴门外有部分胎衣残留,产道检查时可摸到部分胎衣滞留在子宫内。对产仔母猪给予预防胎衣腐败分解和子宫感染的药物,并采取补充营养、增加运动等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1奶牛胎衣不下的临床分析奶牛胎衣不下也被人们称之为胎衣滞留,是指奶牛在生产1~2h后胎衣还没能脱落下来,是奶牛产后比较常见的问题。如果胎衣长时间不下必定会威胁奶牛的健康,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奶牛死亡。要想了解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就必须先了解胎衣不下的类型,有针对性的采取治疗对策。奶牛胎衣不下实际上就是奶牛在生产后胎衣和子宫腺粘连在一起,导致奶牛部分胎衣在肛门处,另一部分还在子宫内。胎衣刚开始是呈现红色,随着时间的延长胎衣的颜色会加深,变成黑褐色,比较像腐烂的肉,奶牛阴道也会流出带有恶臭气味的液体,奶牛表现得非常痛苦,弓腰弯背,食欲不佳,精神不振,喜欢趴着,而且会不停的回头看自己的腹部,两眼无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