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叶虫是我县为害桑叶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发生种类有黄叶虫,桑叶虫,兰叶虫和夏叶虫,尤以黄叶虫发生最多,为害最大。据1983—1984两年对全县5个观察圃的虫量调查,黄叶虫占总叶虫量的95.61%。有的山地桑园黄叶虫成灾。我县城山乡唐阁村金永福户,在1100株山地桑园中,一次捕捉黄叶虫2.35公斤,春叶基本无收。为摸清黄叶虫的发生规律,以指导蚕农掌握防治适期和方法,我们在1985年对黄叶虫进行多种形式的饲养观察,其中有野外虫笼饲养和养虫室虫笼饲养,这两种方法都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唯有塑料桶内饲养法获得成功,现把这种方法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桑树害虫综防新技术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鞘翅目叶甲科桑黄萤叶甲(包括桑叶虫、蓝叶虫、黄叶虫)、双翅目瘿蚊科桑橙瘿蚊和鳞翅目螟蛾科桑螟等3种桑树害虫,是目前浙江蚕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湖州、杭州、绍兴、金华、衢州等丘陵山区、半山区桑园为害更严重,诸暨市1400hm2桑园70%以上的面积均不同程度遭受为害.当地蚕农较形象叙述为:"春遭叶虫害,有筋无叶收;夏遭瘿蚊害,桑园变茶园;秋遭螟虫害,桑园披白裟."  相似文献   

3.
<正>徐州蚕种场桑园近年发现江苏桑园新害虫——枣尺蠖(Sucra jujuba Chu.)为害。该的特点:1、食性杂。除为害桑叶外,还为害桃树、苹果、杨树、柳树、槐树等叶片。2、蔓延速度快、为害大。1989年仅零星发生,1994年已有200多亩桑园受害,使春期桑叶减产40%以上,新梢叶尽被食去,仅  相似文献   

4.
<正>桑叶虫是无锡地区春季桑园主要害虫之一,成虫为害幼嫩芽叶,从叶缘向内取食,轻者将叶食成缺刻,重者叶梢食光,而且虫粪还要污染桑叶,使叶质恶化.1992年,锡山市春季桑园大面积发生桑叶虫危害,我们在华庄镇东元村、安镇镇太平桥村、新区坪北村、梅村西场巷等地进行抽样调查,平均虫口密度为3700头/亩,严重田块达到6624头/亩,桑园春叶被害率达40%,损失桑叶5~10%,严重影响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5.
<正> 桑叶(虫甲)(Platyxantha chinensisMaulik)属鞘翅目叶(虫甲)科,是桑园的常见害虫。江苏、浙江、安徽等省蚕区普遍发生,部分地区的桑园虫口发生量大,为害严重。但是, 有关桑叶(虫甲)生活习性的研究甚少。作者于1980年春开始对桑叶(虫甲)作了系统调查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桑叶虫和蓝叶虫的卵,幼虫,蛹,成虫各虫态的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 桑尺蠖(Phthonandriaatriueata Buter)是桑树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场桑园中,桑尺蠖幼虫世代重叠,终年可见,为害桑园,影响桑叶产、质量。近年来,我场利用80%敌敌畏乳油和40%乐果防治桑园害虫。由于连年重复使用,导致害虫产生扰药性,尽管使用800倍液的敌敌畏喷杀,仍有部分幼虫不能杀死。为此,特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8.
桑叶虫(Platyxantha Chinenis Maulik)俗名桑叶甲,是江苏省春期为害桑叶的主要害虫.鉴于桑叶虫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已有过报道,但成虫的空间分布型未有资料报道,且对成虫的调查抽样方式、抽样数量尚无统一的方法.近几年桑叶虫成虫在江苏省为害越来越严重,给春蚕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笔者根据吴江市1992年的调查资料,对桑叶虫成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方法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桑橙瘿蚊(Diplosis mori Yokoyama)是一种以幼虫寄生于桑树顶芽吸食汁液为害桑树的微体害虫。该虫体型小、发生周期短、繁殖速度快,一旦发生,来势凶猛、蔓延迅速、为害严重、防治难度大、容易暴发成灾,是近几年来淮安市夏秋季桑园主要害虫中危害性较大的虫种。被其为害的桑树多  相似文献   

10.
桑园野蚕成灾的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蚕是夏秋季桑树主要害虫之一.幼虫食害桑叶,尤其喜食嫩叶,影响夏秋期小蚕用桑.为害严重时,整片桑园全部桑叶被吃殆尽,影响桑树正常生长.2003年在嘉兴市秀州区部分桑园发生了野蚕灾害.  相似文献   

11.
黄叶虫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黄叶虫(Mimastra cyanura Hope)俗称萤火虫,是为害桑叶的主要害虫之一,尤其是山垅坡地桑园,虫口密度高,受害严重,有的甚至成灾。为摸清黄叶虫的发生规律,掌握其防治适期和方法,我们从1983年至1986年对黄叶虫进行了系统的调查试验,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灯蛾是桑园常见害虫,幼虫俗称黄毛虫,近年来在浙江省各主要蚕区发生日趋严重。为害桑树的灯蛾种类多,食性杂,各种灯蛾在不同时期参差发生,故终年可见。灯蛾的幼虫食害桑叶,造成缺刻,严重时可将大小叶脉全部食尽,影响桑叶产量。目前对桑园常见灯蛾的种类、发生与防治等方面尚缺乏系统的调查研究。为了能正确识别桑园常见灯蛾的形态,摸清其生活习性和发生发展规律,做好预测预报工作,以进行有效防治,确保桑园高产,我们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我省桑园主要害虫的发生与为害特点,开展试验研究,提出了《浙江省桑园害虫药剂防治规范》和常用农药谱。经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桑园规范治虫面积531.9万亩,普及面占全省桑园总面积的41.8%,共挽回桑叶损失22.18万吨。实践证明,应用这一防治规范,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海盐县是我省蚕茧主产区之一,全县有桑园3500hm2。近几年我县桑园害虫多发,桑叶损失大,给养蚕生产带来不少威胁。1虫害发生总体态势近几年桑园害虫发生面广、量大,种类多,为害重。主要害虫有桑尺蠖、桑螟、桑毛虫、野蚕、桑白毛虫、桑蓟马、天牛等。其中桑尺蠖等害虫在几年中一直保持在很高水平;桑螟、螨类在一些年份暴发成灾。桑虱等害虫出现了突发性为害。桑粉虱、蜗牛等为害少,桑樱蚊没有为害。从发生量来看,近几年害虫属偏重发生。并且各种害虫发生世代重叠较严重,发生为害时间较20世纪90年代前要早一些。2常见害虫发生概况2.1主要虫害…  相似文献   

15.
正桑灰霉病病原菌(Botrytis cinerea)属半知菌亚门(Douteromycotina)、丝孢纲(Hyphomycetes)、丝孢目(Hyphomycetales)、葡萄孢属(Botrytis)的真菌。主要分布于四川、浙江等蚕区,以四川蚕区发病较重。该病主要在春季发生,为害桑树的新梢、叶片、雄花和桑椹,对桑叶产质量的影响较大。1症状春季新梢生长到5~20cm时,新梢嫩茎  相似文献   

16.
桑蟥(Rondotia meniciana Moore)是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国大多数蚕区桑园均有分布,以幼虫取食桑叶危害。调查北京房山地区的桑蟥1年发生2代,有一化性和二化性,以二化性居多。一化性桑蟥产有盖卵块越冬,二化性桑蟥产无盖卵。第1代桑蟥幼虫为害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第2代桑蟥幼虫为害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造成夏秋季桑叶减产。田间桑树喷施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稀释液,桑蟥幼虫的虫口减退率可达94.7%;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稀释液,桑蟥幼虫的虫口减退率为94.3%。在桑蟥幼虫发生盛期7月上旬和8月上旬,采用上述药剂防治可以有效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17.
桑树叶虫的发生与防治调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暨县位于钱塘江以南,浦阳江中游,集体和个体桑园共49,900多亩.其中:55.4%的面积分布在81个乡(镇)的丘陵山地上,近年来,有2万余亩桑园遭受叶虫为害,春叶损失较重.影响了蚕农生产积极性.为此,我们在1983~1984年作了"叶虫的发生与药剂防治调查试验",以利指导蚕农及时治虫,增收蚕茧.现将调查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8.
魏艳  李芬 《广西蚕业》2010,47(1):14-17
桑橙瘿蚊属双翅目、长角亚目、瘿蚊科,是一种以幼虫吸食桑枝顶芽汁液的微体害虫。危害轻时每芽分布1~2虫,顶芽歪曲,生长受阻(但仍可继续生长);危害严重时,每芽分布有3头虫以上,顶芽黑枯、腐烂,枝条层层分叉,严重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该虫自1987年首次在我县发生危害以来,曾多次暴发,是我县桑树主要害虫之一,也是本地区目前为止最难预测、最难防治的桑园害虫。  相似文献   

19.
尺蠖属鳞翅目 ,尺蠖蛾科。尺蠖本来为油桐树的主要害虫 ,但近几年来已广泛危害荔枝、龙眼、茶、乌桕、柑桔等多种果树及林木 ,危害范围不断扩大。为害荔枝、龙眼新梢嫩叶的尺蠖有 :油桐尺蠖BuzurasappressariaGuenee、绿额翠尺蠖ThalassodesproquadrariaInouce、间三叶尺蠖SaurisInterptaria Moore和青尺蠖Auisozygasp 等 ,以油桐尺蠖为害最为严重。在广东、广西、福建的荔枝、龙眼主产区都有发生 ,该虫以幼虫食取荔枝、龙眼嫩梢叶片 ,大发生时 ,将嫩梢幼叶大部分吃掉 ,成为秃枝 ,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1 形态特征 卵 :椭圆形 ,蓝绿色 …  相似文献   

20.
桑螟发生规律及规范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桑螟、俗名青虫、油虫、卷叶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桑螟是我市秋季桑园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取食桑叶叶肉组织,仅留一层白色表皮,为害严重时,整株桑树叶肉食尽,导致桑叶减产.1990年9月第5代桑螟在我市大暴发,局部田块亩虫量达10万头以上,造成秋叶大减产,千余张秋蚕因无叶而倒蚕,损失惨重.为此我市从1990年至今,一直重点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