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宗佳 《饲料广角》2004,(12):22-24
在传统的鱼类饲料中鱼粉是主要的蛋白源,肉食性鱼类,如虹鳟的饲料中鱼粉的使用量大约为30%~50%。在过去的10年中全球鱼粉的产量或多或少是非常稳定的,只有在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年份,产量会相应降低。鱼粉产量降低会直接导致其价格升高,因此,饲料生产厂商转而寻  相似文献   

2.
程宗佳 《饲料广角》2004,(10):26-28
前言水产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取决于水产动物的种类、养殖方法、养殖密度、饲料类型以及养殖场的管理(Wu,1995)。当前水产养殖场排放过多的营养物,特别是氮和磷,这种情况正日益受到关注。事实上,这样的排放会使被排入的水域发生富化作用(Skonberg等,1997),而氮和磷的主要来源是饲料(Cho和Bureau,1997)。因此,制定鱼饲料配方应当让饲料的养分水平刚够满足鱼的营养需求,这是降低养殖场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Talbot和Hole,1994)。制作肉食性鱼饲料通常需要大量鱼粉。鱼粉在大多数商业肉食性鱼饲料中占配方的30%~50%,一直被作为日粮蛋白的主要来…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是鱼类生长的主要营养物质,水产饲料配方中蛋白质含量一般是畜禽饲料中的2~4倍,通常占配方的25%~50%,甚至更多。因此,作为水产动物重要的蛋白源的提供者——鱼粉在水产饲料配方中占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一方面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恶化和过度捕捞等造成渔业生物资源衰退,鱼粉获量越来越少;另一方面,近几年鱼粉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产养殖产量的提高,鱼粉市场需求旺盛,导致鱼粉价格不断上涨。鱼粉短缺已成为全球水产饲料工业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鱼粉源于自然资源,在需求总体增长的情况下,鱼粉趋少、趋贵的走势在所难免,要维持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的水产养殖业稳定的、持续的发展,开辟鱼粉替代品迫在眉睫。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用丰富的动植物蛋白源、单细胞蛋白源和藻粉部分或完全代替鱼粉是可行的。本期我们邀请了厦门大学教授艾春香以"鱼粉替代——鱼粉高价运行下水产配合饲料研发的技术对策"为题,分三个方面就鱼粉替代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鱼粉替代的技术方案和鱼粉替代研究与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相信会给行业同仁带来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饲料是水产动物所需营养素的载体,也是其维持生命和生长繁殖的物质基础。饲料中粗蛋白是影响水产动物生长最关键的营养成分,而鱼粉一直是大多数水产动物饲料中的主要蛋白源,特别是肉食性鱼类和虾类的养殖基本上全部依赖鱼粉和其它渔业资源。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鱼粉的需求量越  相似文献   

5.
水产动物对饲料中磷的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不同养殖种类对不同形式磷利用率的差异,以及在鱼粉替代蛋白中添加植酸酶对提高磷利用的影响,综述了水产动物对饲料中磷利用的研究进展,旨在减少水产养殖过程中投喂饲料引起的水体磷污染。  相似文献   

6.
罗非鱼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而且近年来养殖规模迅速发展。但由于鱼粉价格昂贵而且鱼粉中含有较多的磷而不能被鱼类利用,因此,用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成为最近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的热点。蛋氨酸是罗非鱼饲料中所必需而植物蛋白质中含量不足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所以,利用植物蛋白质源替代罗非鱼饲料中的动物蛋白质源,需要补充蛋氨酸以满足鱼类的生理需要。本文就罗非鱼对蛋氨酸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尼罗罗非鱼是发展中国家非常重要的食用鱼之一,广泛高密度商业养殖.高密度养殖就要求提高养殖技术,包括低成本和低污染饲喂方法.鱼粉仍然是水产饲料中重要的蛋白源,然而,许多国家鱼粉资源十分有限,成本也高,因此使用植物蛋白替代鱼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植物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如:植酸和消化酶抑制因子使植物蛋白效价大打折扣.植物原料中70%的磷是以植酸磷形式存在,尤其鱼类肠道中植酸酶的缺乏,导致磷不能有效利用.钙、镁、锌、锰、铜和铁也会受到植酸的影响.植酸也会与蛋白结合降低蛋白和氨基酸的利用率.植酸影响常规养殖鱼类饲料的利用率,如:草鱼、罗非鱼和虹鳟.体外研究表明:植酸蛋白复合物是不可溶的,影响水解蛋白酶的分解.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是水产动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也是影响饲料成本的重要因子。而作为水产动物饲料的重要蛋白源-鱼粉,由于其资源量下降,价格昂贵,致使饲料成本过高。因此,寻找新的替代鱼粉的蛋白源,引起了养殖业的关注。一些学者通过动植物蛋白比的研究,发现鱼类、虾以及蟹饲料中适宜的动植物蛋白比有利于动物的生长。相反饲料中的动物蛋白比例过高,并不能取得较好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9.
低蛋白配合饲料添加氨基酸对中华鳖摄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量研究表明,饲料中蛋白质过高,既增加了鱼体代谢负荷,严重者造成营养或代谢性疾病,同时又增加氮、磷排泄,尤其是氮的排泄,严重污染养殖生态环境。为了提高水产动物对配合饲料的利用效率,降低饲料成本,配制适合的饲料,不仅需要研究各种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还需在饲料中添加能促进水产动物摄食的引诱物质(即诱食剂),从而提高水产动物的食欲并促进其摄食进程。诱食剂能够改善低鱼粉饲料的风味,解决蛋白质饲料紧缺问题,为新型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美用植物蛋白饲料养虾淡水对虾在东南亚国家属于高价值佳肴,在饲养方法上有粗放型也有集约型。饲料费用占整个养虾成本的50%左右,如能降低饲料价格,将使淡水对虾养殖业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过去,水产养殖业中的传统饲料蛋白均来源于海洋鱼类,但近年来鱼粉及动...  相似文献   

11.
程宗佳 《饲料广角》2004,(24):36-38
动物体的灰分70%以上是由钙和磷组成(Maynard和Loosli,1962),磷在骨骼形成和营养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磷缺乏可导致幼畜的佝偻病,甚至死亡。因此,制定动物饲料配方必须考虑有适量的磷以满足动物生长需要,此外,还必须进行磷的实验室分析,以保证饲料的含磷量与饲料包装袋上标明的规格相符。磷的测定不仅对畜禽饲料重要,对水产饲料也同样重要。水产养殖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不过,由于体系的强化,水产养殖也受到更多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关注和节制。磷是一种危险的水域污染物,过量的磷排放到清洁水域中会促使藻类和浮游生物生长,从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配制养鱼饲料的蛋白质和脂肪来源大多依赖于水产加工品一鱼粉和鱼油.然而,海洋原料鱼的减少,价格上扬以及人类对养殖鱼类消费量的增加,世界各国都在探索鱼粉和鱼油的替代品,研制开发新型养鱼饲料.……  相似文献   

13.
水产配合饲料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锐全 《广东饲料》2003,12(1):39-41
我国是世界上水产养殖量最大的国家,2001年水产养殖总产量为2700万t,占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一半以上。我国也是世界上水产配合饲料最大的生产国,几乎所有类型的水产配合饲料都有在我国使用,包括低蛋白、全植物性的鲤科鱼类饲料;高蛋白、加工技术先进的虾类饲料;以及加工设备要求较高的膨化饲料。在全世界1600万t左右的水产配合饲料年产量中,我国的产量约为800万t,占了世界产量的一半。根据水产养殖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几年内,我国水产饲料的发展趋势将有以下特点:1产量持续上升水产养殖业是世界上发展速…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水环境被广泛的工业发展所破坏,水质不断恶化,由此导致爆发性疾病频发,给我国乃至全球水产养殖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由于世界范围内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增长,鱼粉和鱼油的需求也在增加,鱼粉和鱼油市场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寻找鱼粉和鱼油的替代原料以及生产无毒、无污染、高效代替抗生素使用的生物制剂已成为水产养殖研究的主要发展目标。微藻富含蛋白质、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类胡萝卜素、多糖、维生素、牛磺酸、甾醇及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水产动物摄食微藻,能够促进养殖动物的营养循环、降低饲料系数、提高成活率和抗病力,微藻可以作为鱼粉和鱼油良好的替代原料。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水产动物的关键营养成分;多糖特别是硫酸酯多糖可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功能,具有抗菌、抗病毒的能力;虾青素作为着色剂已被用于水产养殖,它是鱼类维生素A的前体,同时作为鱼类和虾、蟹类的免疫增强剂,促进生长和存活率;甾醇在水产软体动物、甲壳类和鱼类的生长、性腺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牛磺酸是一种非蛋白磺酸,它是水产肉食动物的一种重要营养成分。本文主要对微藻及其生物活性成分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动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范围内水生动物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全球对鱼饲料的需求量持续增长。饲料成本是鱼及水生贝壳类动物密集型养殖的最主要支出之一。长期以来,普遍用于饲养鱼及甲壳类动物的天然蛋白质来源一直是鱼粉。目前,全球每年鱼粉供应量约为650-700万吨。由于供应小于需求,鱼粉价格  相似文献   

16.
饲料中适宜动植物蛋白比对淡水白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枭  陈运生  聂科  唐黎 《饲料工业》2004,25(10):52-54
蛋白质是水产动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也是影响饲料成本的重要因子。而作为水产动物饲料的重要蛋白源——鱼粉,由于其资源量下降,价格昂贵,致使饲料成本过高。因此,寻找新的替代鱼粉的蛋白源,引起了养殖业的关注。一些学者通过动植物蛋白比的研究,发现鱼类、虾以及蟹饲料中适宜  相似文献   

17.
植酸酶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中的磷大多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而且植酸磷必须在消化道内水解成无机磷酸盐的形式才能被动物利用,动物消化道内植酸酶的活性一般都很低,尤其是鱼类消化系统中缺乏内源性植酸酶,无法利用饲料中的植酸磷,而鱼类对饲料中磷的需要量又高于畜禽,特别是鲤科鱼类属无胃鱼,没有胃酸分泌,通常采用饲料中添加磷酸氢钙和磷酸二氢钙等方法来满足鱼体对磷的营养需求,由于全球磷酸盐的储备量有限,植酸磷作为可供选择和经济的磷源,能被植酸酶有效的分解利用。植酸酶作为一种环保促生长型饲料添加剂,不仅能水解饲料中植酸及其盐类而提高蛋白质和磷、钙、锌、铁及铜等矿物元素的利用率,改善饲料的潜在营养价值,节约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而且具有无残留、无污染、无毒和不良反应等特点,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开发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池塘高密度养殖和大水面网箱集约化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产养殖越来越依赖于全价配合饲料。集约化养殖的饲料成本一般要占整个养殖场成本的70%以上,如果配合饲料的选用不当或管理不善,就会大大降低经济效益。因此,科学选用全价配合饲料进行合理保管,是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1全价配合饲料的选择11根据养殖的水产品种和不同养殖时期选择饲料不同品种及规格的全价配合饲料,其成分含量和营养价值是不相同的,因此所适用的养殖鱼类也就不同。比如,肉食性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量要比杂食性鱼类高,杂食性的又要比草食性的高,养殖鳗鱼、罗…  相似文献   

19.
植物蛋白源在鱼类养殖中的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建宏 《广东饲料》2009,18(7):32-35
鱼粉因其蛋白含量高、必需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高、抗营养因子少、适口性好以及消化利用率高等特点,一直以来都是水产饲料的优质蛋白源;当代集约化养殖的迅猛发展更使其需求量日渐加大。但近年来,受全球渔业自然资源衰退的影响,世界鱼粉产量逐年下降。这种供需不平衡导致鱼粉价格不断上扬、养殖成本上升,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Bjerkeng等,1997;Refstie等,2003)。因此,节约饲料中鱼粉的用量,发掘能够部分或完全替代鱼粉的廉价蛋白源成为当前水产行业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0.
高俊岭 《饲料广角》2009,(21):30-30,49
已经成为全球第2大水产养殖国的印度.今后5年其水产养殖产量年增长率将达8%。 印度逐渐把水产养殖技术与浮性膨化饲料系统有机结合与打造。一家印度水产养殖企业(Indepesca)于2009年2月成为全国第2家使用膨化豆粕型饲料养鱼的养殖场.印度第1家使用膨化鱼饲料的养殖企业始于2008年.而膨化沉性饲料已经由其他养殖场使用了几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