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三北在哪里?三北是西北、华北及东北的统称。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涵盖了三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进行的生态修复工程,被称为"改造大自然的伟大壮举"。邓小平为其写下四个字:绿色长城。四十年过去了,这片土地上,人与沙的抗争从未停歇。  相似文献   

2.
正1978年,中国站在民族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重大决策。工程规划造林5.34亿亩,到2050年完成。这一浩大的工程项目称之为中国的绿色长城,是世界上最大的植树造林工程。工程的实施,也拉开了我国植树造林以工程形式组织实施的序幕。三北工程启动实施38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三北地区各级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层层落实责任,落实任务,持之以恒,真抓实干。广大干部群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用勤劳和汗水在祖国北疆初步筑起了一道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绿色长城。38年的实践充分证明,  相似文献   

3.
技术成果应用难 三北工程是中国生态建设的主体和骨干工程。因为三北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恶劣的区域,沙漠分布集中,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十年九旱,不旱便涝。如果三北地区生态环境得不到改善,中国生态环境就不会改善。所以,在一开始,国家的规划就是长期的。 按照三北工程总体规划,三北地区建成相对合理、分布均匀、功能较为完善的防护林体系,需要新增森林面积3560万公顷,完成这个目标要用73年时间。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人民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之际,迎来了陕西飞播造林五十周年.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范围,包括西部和西北部的6个市20个县(区)。总面积为5296666hm~2,占全省总面积的36.3%。林业用地2066666hm~2。到1977年工程建设开始前有林地面积为656666hm~2,森林覆盖率为11.1%。由于林少山秃,生态失衡,灾害频生,地瘠民贫。干旱、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十分严重。全区水土流失面积3666666hm~2,占总面积的70%,其中严重侵蚀面积约占38%;受风沙危害面积533333hm~2,占“三北”平原耕地  相似文献   

6.
“三北”工程上马以来,共完成造林2350万公顷,圆满地完成了第一阶段(1978年-2000年)的任务;第二阶段(2001年-2020年)前3年开局良好。“三北”工程建设已经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喜看今日“绿色长城”──我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初见成效吕甲武“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是我国宏大的生态经济型工程,它从国土整治和“三北”地区的实际出发,集综合治理和综合开发利用于一体,在我国北方十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市、旗、区...  相似文献   

8.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的三北即指西北、华北和东北。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被世人誉为绿色长城。这条绿色长城横跨三北,与古老长城共同挽起了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未来,见证着中华民族的苦难、忧患、奋斗与梦想。三北,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历史上曾经有茂密的森林,肥美的草原。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生息繁衍,创造了辉煌历史和灿烂文明。然而,数千年过量索取,过于沉重的现实负担,使三北疲倦了,衰老了。曾经的翠绿日渐黯淡,到20世纪70年代放眼三北万里疆土,到处是漫漫黄沙和荒山秃岭。三北草场载畜量大幅降低,三北一半省份粮食不能自给。问三北大地,何时能重现往日的苍翠?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的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千百年来,我们的先祖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这里曾经是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活动区,万里长城、丝绸之路、敦煌石窟、黄帝陵寝、古楼兰国遗址……演绎了多少王朝的兴衰成败;这里曾经森林密布、草原肥美、绿野千里,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相似文献   

11.
石羊河林业总场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的民勤县境内,1964年建场,主要承担"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和武威市北部沙漠的治理任务,下设10个分场,总经营面积89万亩,现有职工680名,固定资产1240万元,林木资产1870万元。国家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以来,林场广大职工坚守"北  相似文献   

12.
《国土绿化》2008,(12):9-12
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三北工程把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宗旨,正确处理兴林与富民的关系,把防护林体系建设同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坚持走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路子,破解了生态脆弱地区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态的的矛盾和难题,实现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从山海关到嘉裕关,连绵万里,它以雄伟的姿态盘垣在丛山峻岭之间,伸展在戈壁沙漠之上。千百年来,仍蔚然屹立在祖国的大地上,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智慧的象征。  相似文献   

14.
榆林市以退耕还林工作为核心,以“两绿”工程和种苗工程建设为重点,全市完成造林90.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55.8万亩,人工造林中新造林31.5万亩,补植造林24.3万亩,飞播造林35万亩;完成义务植树750万株,育苗1.8万亩,新栽绿篱9.44万延长米,草坪7.32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5.
孟宪毅 《内蒙古林业》2011,(11):F0002-F0002
  相似文献   

16.
如何加强工程造林管理,长期以来一直是林业主管部门努力探索的问题。本文从以情感人、凝聚人心,形成工程建设的强大合力;打破常规、创新机制,造就一支稳定的林业队伍两个方面介绍了工程造林管理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适合在吕梁市范围推广的油松(侧柏)、刺槐混交,油松(落叶松、侧柏)、柠条(沙棘)混交,刺槐、柠条混交和山杏(山桃)、柠条混交5种混交造林模式,对于提高吕梁市“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成效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的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千百年来,我们的先祖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这里曾经是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活动区,万里长城、丝绸之路、敦煌石窟、黄帝陵寝,古楼兰国遗址……演绎了多少王朝的兴衰成败;这里曾经森林密布、草原肥美、绿野千里,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甘肃省三北三期工程完成情况和建设成效的回顾和分析,总结了工程建设的特点,指出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据此提出今后林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