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艾纳香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纳香是制取冰片的重要原料,长期以来,由于对艾纳香的栽培研究甚少,药农缺乏科学种植指导依据,粗放经营管理不仅降低了药材的产量和质量,还影响了药农的经济收入。为进一步规范艾纳香的生产标准,建立GAP地道中药材基地,以大量的生产实践和对比试验对艾纳香的生物生态特性进行了观察,并对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收集适性区内遗存的艾纳香品种进行生长及艾粉提取率试验,结果表明:艾纳香人工种植以第2-3年产量最高;栽培驯化会促进艾叶中艾粉的积累和龙脑含量的提高;艾纳香的生产种植首选大艾,其次为马其艾。  相似文献   

3.
艾纳香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适生区内遗存的艾纳香品种进行生长及艾粉提取率试验 ,结果表明 :艾纳香人工种植以第 2~ 3年产量最高 ;栽培驯化会促进艾叶中艾粉的积累和龙脑含量的提高 ;艾纳香的生产种植首选大艾 ,其次为马耳艾。  相似文献   

4.
利用卫星遥感图像判读细香核桃原产地分布区,利用GIS叠加分析方法采集分布区的年均温、大于10.8℃积温、年均降水、年均空气湿度作为生态适宜性限制因子,构建细香核桃气候适宜性概率模型,并进行栅格地图模拟,制作落实到山头地块的适宜区区划图,并进行空间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细香核桃适宜区主要分布于保山、大理、临沧、楚雄、红河州、曲靖市等地,面积约为1 335 491 hm~2,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37%,适宜生长的最佳温度为16.4℃,积温为5 350℃,湿度在32%附近。  相似文献   

5.
运用为澳大利亚研制的内插法确定了邓恩桉天然分布区的气候条件,然后用气候内插关联法检测了非洲、中南美洲、中国及澳大利亚邓恩桉成功生长的试验点,并确定了这个树种天然分布区以外的气候适宜区,对原先的气候模型进行了校正,给出了显示其在澳大利亚、中国和中南美洲气候适宜区域的地图。  相似文献   

6.
利用Diva-Gis软件对西南地区香椿(Toona sinensis)的潜在地理分布区及其气候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地区香椿分布在海拔200 m~2 900 m之间,分布的植被类型主要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人工纯林和农田防护林。西南地区适宜香椿生长的年均气温为11.7℃~22.8℃,年降雨量为752.0 mm~1 490.0 mm。香椿的分布区与潜在分布区主要在四川盆地及盆周,云南、重庆及贵州的中低山地区、西藏察隅和波密县。在气候变暖的趋势下,香椿的潜在最适宜分布区面积减少,呈现破碎化分布,向高海拔地区和西北方迁移。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对我国珍稀濒危树种--珙桐地理分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本文在珙桐地理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IDRISI和专门计算机软件 生态信息系统GREEN ,找出适宜珙桐分布的气候参数区间 ,并以此确定了珙桐的适宜分布区 ,在此基础上根据全球气候预测模型GCMs 预测的 2 0 30年气候变化的结果 ,就气候变化对珙桐地理分布的可能影响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 :到 2 0 30年珙桐的适宜分布区将发生改变 ,其中 ,适宜分布区的东界约向西移动 0°1 8′~ 1°1 8′ ,西界东南段约向东移动 0°1 8′~ 1°5 4′ ,北界和南界变化不大 ;2 0 30年适宜珙桐分布的面积比当前气候条件下适宜珙桐分布的面积约减少 2 0 %。本文还结合珙桐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 ,就气候变化对珙桐影响的可能性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山桐子的地理分布及其潜在适宜栽培区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探明山桐子的地理分布范围和潜在适宜栽培区划,[方法]本文基于气候、海拔和土壤因子数据集,结合野生山桐子地理分布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进行山桐子潜在适宜栽培区预测和区划。[结果]表明:山桐子的水平分布范围为23°10'35°30'N,102°45'121°40'E,垂直分布点位于海拔14 2 500 m。温度和降雨对山桐子分布的影响较大,而土壤条件次之,这与山桐子耐贫瘠的特性相一致。山桐子分布区的适宜年均气温为13 21℃,适宜年降水量为800 1 800 mm,适宜越冬的极端最低气温为-3 8℃,适宜越夏的极端最高气温为34℃。山桐子的潜在最适宜和较高适宜栽培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周山区、大巴山、武陵山、苗岭、雪峰山、武功山、武夷山、九连山、戴云山、大别山、伏牛山、云贵高原以东、大瑶山和云开大山以北地区;四川盆中丘陵区、两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地区为一般适宜区。[结论]本文阐明了山桐子在我国的地理分布范围和主要气候特征,并采用Maxent进行了山桐子潜在分布区预测和适宜栽培区区划,为我国山桐子的推广栽培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Bioclim模型,结合354个乌饭树地理分布点以及19个气候因子,对乌饭树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和适宜等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潜在分布区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分布点吻合较好,其适生区(适宜度≥5%)主要为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西东南部、湖南西部及贵州东部等地区;湖南、江西南部与广东、广西北部交界处的南岭地区及福建中部山地等地区为乌饭树的最适生区(≥20%)。ROC曲线的AUC值为0.819,表明预测结果很准确。极端低温、最干季降雨量、极端高温、温差是影响乌饭树分布的主要水热因子,最适宜区气候参数为:年平均温为14.7—23℃,适宜越冬的年极端低温为-3.1—13.4℃,年降雨量为948.8—1988.4mm,最干季降雨量为54.6—201mm,分布的最适宜海拔范围为3—806m之间。气候变暖将使得乌饭树潜在最适分布区面积显著缩小,现有最适生境位置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0.
通过香根草的引进栽培试验,总结了适宜重庆气候条件的香根草育苗及栽植技术,以期为香根草的生产与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文中介绍香樟在北方地区的引种栽培现状,以香樟自然分布区北界气候条件为参照,分析北方香樟引种区在气候条件方面的差异及其未来变化趋势,认为从气候角度看香樟在黄淮地区有条件稳步扩大应用。  相似文献   

12.
作为岭南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莞香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极高的精神价值。莞香的品质受气候环境、土壤类型、采香时间、采收方法和树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岭南大地的土质和气候季风等自然条件适宜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的生长,所产莞香具有含油量高,味道格外清纯、甜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油松种源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油松是我省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也是我省林木种子外调较多的树种。 油松天然林的分布区,包括河北、辽宁、内蒙古、北京、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河南、山东等12个省(市、区)。由于分布区的气候条件变化大和分布不连续性等特点,存在着明显的地理变异。 为选择适应我省生长且增产幅度大的油松种源和确定全国范围内的油松种子调拨区,从1979年开始,对不同种源的油松进行了7育苗和造林的试验研究,在适宜我省生长的优良种源选择方面,以及优良种源的早期予测方面  相似文献   

14.
樟子松种子区划原则与分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樟子松既有自然分布区,又有比较大的栽培区,并且许多地区已有20年以上的引种历史,我们以其自然分布与栽培区的总体为区划范围。虽然樟子松引种的范围很宽,但本次区划只包括两个樟子松发展前途已得到普遍承认的栽培区。我们根据樟子松自然分布区气候、植被的异质性进行区划。樟子松自然分布范围虽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对油松地理分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郭泉水  阎洪 《林业科学》1995,31(5):393-402
本文在油松地理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自编的专门计算机软件COMPLEX和地理信息系统IDRISI,找出油松的最适分布和极限分布的气候条件,建立油松地理分布和气候条件的相关模式,并以此模式确定油松的中心分布区和极限分布区。在此基础上,根据全球气候预测模型9GCMs)预测的2030年气候变化结果,预测气候变化对油松地理分布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后油松的极限分布区将发生不十分明显地产移,北界  相似文献   

16.
在对黄山松分布区的气候因子进行全面收集和调查,初步确定其分布范围和适生条件的基础上,对分布区内黄山松垂直分布下限的气候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阐明了热量、日照以纬向变化为主,降水量呈经、纬双向变化的规律。同时,利用6项主要气候因子的主成分排序,把黄山松分布区划分为台湾区、南部区、西南部区、东南沿海区、中西部区、东北区和北部大别山区等7个气候生态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气候对休闲旅游发展的基础作用将会更加重要。根据信阳市气象站1961~2018年逐日观测数据,选用温度、风速、相对湿度三个气象指标计算了人体气候舒适度指数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信阳市年平均气候适宜度指数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并且逐渐向"舒适"区范围变化。进一步分析季节气候舒适度发现:春天气候适宜度逐渐由"凉爽"区升级为"舒适"区;夏季处于"暖和"和"微热"区,呈现"U"型变化趋势;秋季气候适应度逐渐向"舒适"区过渡;冬季大部分年份处于"冷"区,并存在增加趋势。气候的变化增加了信阳市气候适宜度,所形成优异的气候条件对信阳市旅游业的发展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棕榈藤栽培区区划初探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依据华南和西南11个省(区)有棕榈藤天然分布的区域确定区划范围,选择与棕榈藤生态、生物学特性和生长规律密切相关的6个气象指标共60个气象台站的气候资料,应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气候预分区。在此基础上,根据棕榈藤综合成果和生产初中经验,以黄藤、白藤、单叶省藤和异株藤等具有发展潜力的藤种及其适生条件作为主要区划依据,进行栽培区区划,将我国宜藤区划分为四个栽培区,即最适栽培区、适宜栽培区、次适宜栽培区和  相似文献   

19.
砂生槐具有极强的抗旱、耐瘠薄、防风固沙等生态适应性和水土保持功能,是雅江流域干旱、半干旱河谷的主要建群灌丛植物,也是防沙治沙与生态建设的先锋树种。使用MaxEnt生态位模型软件和ArcGIS软件预测砂生槐在西藏的潜在分布范围,用ROC曲线检测预测精度,用刀切法筛选主要环境变量,通过主要环境变量的响应曲线分析适宜砂生槐的生态环境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划分适宜栽培区。结果表明:采用MaxEnt模型预测砂生槐潜在适宜分布区准确度极高,预测模型的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的AUC值分别是0.980和0.977;采用MaxEnt模型预测的砂生槐适宜分布区涵盖西藏辖区内的那曲、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5个地市,高度适宜区集中分布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的山坡、河谷、沙滩,主要涉及拉孜县、城关区、贡嘎县、扎囊县、乃东区、桑日县、朗县、隆子县8个县(区)的中部,桑珠孜区、白朗县和江孜县3个县(区)的北部,林周县的南部、达孜区的西北部等区域,预测结果与现地调查结果高度契合;降水因子和气温因子对砂生槐分布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0.
福建柏气候学的研究与产区区划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在调查、收集福建省建柏人工栽培区和自然分布区气候、地形地貌、标准地、解析木等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福建柏气候学的研究,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法从37个组合的气候因子中筛选出影响其胸径年轮宽度的4个主导气候因子,即1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5—6月平均气温、9—10月平均相对湿度,并据此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法进行产区区划,将全省67个县(市、区)划分为最适区、适宜区和一般分布区,分别产区建立有关测树因子生长模型和相关关系式,提出各产区不同地位指数级、各年龄段的现实生产力水平。旨在为该树种的合理布局和提高林分的生产力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