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型水泡粪工艺是指在猪舍漏缝地板下面,有1.2~1.5米的空间,可贮存1周至15周的猪粪尿,即7~120天,可供妊娠母猪或者育肥猪的一个饲养周期,存储粪尿最大深度0.6米。在猪的饲养期间,猪粪自动漏入粪池,不冲洗猪圈;只有在猪出栏上市后刷洗一次猪圈,节约用水。猪粪尿经固液分离后,猪粪制作有机肥,猪尿经沼气处理后,  相似文献   

2.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生态环保养猪模式.其关键是把目前通行的猪圈水泥地面改换成具有发酵功能的发醇床。这种发醇床由添加了专用发酵菌剂的垫料铺成,发酵菌以猪粪尿为主要营养生长繁殖。根据开始进猪时垫料的含水量不同和是否提前发酵.发酵床技术分为湿发酵和干撒式两种.湿发酵是将垫料原料与菌剂搅拌均匀.加适量水.提前发酵一定时间.再铺进猪圈养猪的方法。目前使用的发酵床多数属于这种:干撒式发酵床是将干垫料原料与菌剂搅拌均匀后不加水.也不提前发酵,直接铺进猪圈,当即可以进猪饲养的方法。现笔者主要介绍干撒式发酵床养猪技术。  相似文献   

3.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多脂病”、“烟煤病”等,主要由萄葡球菌感染引起。以皮肤有血浆、皮脂渗出为特征。2002年5月,我乡某个体猪场发生一起仔猪亚急性渗出性皮炎,9头仔猪发病,重症1头,发病率为30%,经采取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患病仔猪在3~7天内全部痊愈。1发病情况该场共存养母猪18头,猪圈设施陈旧,料槽破损,地面粗糙,坑洼不平,猪圈内粪尿排出不畅,猪圈之间渗漏现象严重,病初仅同圈的2头仔猪发生,后很快波及到同圈及临圈仔猪。畜主以为是螨虫感染所致,曾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用1∶450除…  相似文献   

4.
大肠杆菌是引起未断奶仔猪腹泻与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发生在出生后1~4天和3周,发病率不等。小猪迅速脱水,无呕吐,菌血症,腹膜苍白、尾根坏死。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防治:1可在吃乳前用链霉素5万单位/头/次,庆大1万单位/头/次,增效磺胺甲氧嗪0.5ml/头/次,连服3天。2对已发病的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1ml/头,口服5%葡萄糖10ml/头/次,硫酸妥布霉素2ml/头/头,诺氟沙星1粒/头/次。3痢菌净3ml/头/次,庆大4万单位/头/次。口服补液盐(1袋10g)0.5g/头/次,葡萄糖5~10ml/头/次、…  相似文献   

5.
供您参考     
治猪菜籽饼中毒(轻症):绿豆2000g,甘草500g,山栀100g,加水煎沸1小时,取汁候温加土蜂蜜1000g,让猪自饮(以上为50头50公斤猪用量),每3小时一次,约用4次。治雏鸡曲霉病:鱼腥草100g,蒲公英50g,筋骨草25g,桔梗25g,山海螺50g,加水煎汁代替饮水服用(以上为100只10~20日龄雏鸡一天的用量)。治仔猪红黄痢:三黄片4~6包/头母猪/次,平胃散2包/头母猎/次,健脾糕片1包/头母猪/次。上述三药共研细混合拌于少量精料中,于哺乳母猪饲喂前1小时空腹喂给,每天2次,连喂2天。治…  相似文献   

6.
通过两批试验猪检测的猪痢疾(SD)原型疫苗可产生抗猪痢疾密螺旋体(Th)的高效价循环抗体。试验1在口服攻毒前免疫2次。攻毒后2周内,5/6的未免疫猪发生痢疾,而免疫猪只1/6发病。但攻毒后1个月。存活的那头未免疫猪和2头免疫猪却死于痢疾。试验2,将8头免疫3次的猪同感染猪混养后只有2头(25%)发生严重痢疾,而未免疫猪却有7/8发病。表明SD原型苗能提供保护,并已实用于澳大利亚的猪痢疾防制? ?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20,(3):34-37
为避免育肥猪后期粪尿量超过发酵床的可承载限度,在发酵床内增设了定点排泄区,发现有71%~76%的猪粪尿经定点排泄区的漏粪地板排出,可以提高发酵床养猪的密度,减少垫料用量。饲养试验显示,锯屑、稻壳和菌糠复合型垫料对猪粪的适宜承载量为1.40~1.86 kg/m~3,对尿的承载量为2.70~2.98 kg/m~3,垫料厚度60 cm的发酵床,在每头猪占床面积2.24 m~2,占圈面积2.72 m~2时已出现轻度死床;而增设定点排泄区的垫料厚度40 cm的发酵床,在每头猪占床面积为1.08 m~2,占圈面积1.36 m~2时,仍未出现死床现象。与原发酵床相比,增设定点排泄区后单位面积及每头猪的一次性垫料投入量分别为2/3和32%~64%,饲养过程中每头猪需添加的垫料量仅为10.7%~16.0%,且猪增重提高10.2%~34.9%,为猪群提供了更为清洁的拱翻和活动场地,保证了动物福利,有利于发酵床饲养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饲料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场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饲料微生物发酵床,以200m~2的饲料微生物发酵床猪舍为例,猪舍的长20m,宽10m,高4.5m,垫料深度50cm。发酵床饲料垫料管理包括保持垫料一定的湿度(45%)和通气量(经常性翻耕),一般每3d将饲料发酵床表面垫料翻耙1次,猪的日常翻拱也有助于垫料的疏松。饲料发酵床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4头小猪(20kg以下),2头中猪(20~50kg),1头大猪(50~100kg)。由于猪粪排泄不均匀,而猪翻拱仅可分散一部分猪粪,发酵床发酵饲料的管理还需人工处理,将集中的猪粪均匀地分散在垫料中。发酵床垫料中的发酵饲料可以提供猪所需饲料的30%,其他70%饲料可以通过添加常规饲料来补充,饲料可以直接撒在发酵床上供猪取食。以200 m~2饲料发酵床养殖实例,30d内,猪的平均初重36.4kg,末重为59.5kg,料肉比达2.7∶1,均匀度良好,无死亡。发病率为5%,主要表现为发烧,精神沉郁,食欲低下,经治疗均康复或自然康复。本试验取得的经验为饲料发酵床的进一步研究、推广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互助县红崖子沟乡小寨村百头猪场用丙硫咪唑进行驱虫,因使用过量而引起中毒,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l发病情况 1998年1月3日,该场场主马某从兽医站购得丙硫咪唑(100mg/片,青海生药厂生产,批号961011),当时兽医人员告诉马某驱虫量为1片/5kg,最大量为8片/25kg。马某误听为8片/5kg。于4日晚给猪投喂,6日死亡25kg左右猪2头,8日又死亡2头,陆续有3头怀孕母猪(孕后20天~1个月)流产。投药的其它猪也于5日下午先后发生中毒。2临床症状 中毒猪精神沉郁、卧地、食欲废绝,能饮几口水…  相似文献   

10.
1圈舍建设及要求农户应视自然条件及建筑材料来源,因地制宜。新建、改、扩建羊舍时应选择干燥、背风、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的地方,利用竹或木条修成高床圈舍。床底离地面50~80cm,漏缝2.3~2.5cm。面积以每只羊0.5~0.8m2为宜;羊舍地面要求坚实,微倾斜,无裂缝,便于除粪。2商品黑山羊的饲养管理技术2.1母羊配种前1个月的催膘技术每1d每只羊喂食盐10~15g,在原饲喂量的基础上,每1d每只羊加喂混合精料0.1~0.2kg,优质青干草0.25~0.3kg,青绿饲草0.5~1kg,保持中上等膘情。2.2妊娠…  相似文献   

11.
生物发酵床养猪是通过在建成的发酵床中添加微生物,使猪尿、粪便被垫料掩埋,水分在发酵过程中蒸发,粪、尿经微生物菌发酵后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达到无臭、无味、无害化的目的,是无污染、无排放、无臭气的环保养猪方法,又称"自然养猪法"或"生物环保养猪法". 1 优点 在饲养过程中不用清扫猪粪,不用冲刷圈舍,从而没有任何废弃物、排泄物排出养猪场,基本上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减轻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养猪新方法:发酵床养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酵床养猪是利用自然农业理念和微生物处理粪尿.养猪无排放、无污染的技术。发酵床的材料主要是木屑(锯末)或稻皮,还有少量粗盐和不含化肥、农药的泥土(含有微生物多)。木屑占到90%,其他10%是泥土和少量的盐.将以上物质混合就形成了垫料。最后在垫料里均匀地播撒微生物原种,这些微生物原种是从土壤里面采集而来,然后在实验室培养,把这些微生物原种播撒到发酵床里面.充分拌匀后,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发酵床,垫床的高度一般在80厘米到90厘米。在充分发酵4、5天之后.猪就可以入圈了,入圈生猪事先要彻底清除体内的寄生虫。利用生猪的拱翻习性,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土壤微生物发酵,使猪粪尿的有机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微生物以尚未消化的猪粪为食饵。繁殖滋生,并除去臭味。  相似文献   

13.
曾明华 《畜牧与兽医》1995,27(3):111-112
本文报告了安定作为镇静药的效果。试验用猪35头,第一组23头、第二组12头,剂量为0.9~1.2mg/kg,耳静脉(剂量为0.25~0.5mg/kg)注射。结果表明,低剂量对猪全身作用较差,而高剂量效果较好,诱导期短,肌肉松弛能力良好,对体温、呼吸、脉博影响不明显,苏醒快,无任何毒副作用,因此该药是良好的猪腹腔手术镇静药。  相似文献   

14.
饲养密度对猪生产效果和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探索本地区猪的适宜饲养密度,将74头断奶仔猪(长自×成华)随机分为8组,在面积为9.13m2的水泥地面猪圈内,每圈分别养1、2、3、4、5、6、7、8头,其饲养密度分别为9.13、4.57、3.04、2.28、l.83、l.52、1.30和1.14m2/头。各组相应的日增重分别为459.2、486.3、513.9、503.1、510.2、496.5、471.6.和445.9g(P<0.01);每日采食风干料分别为1.63、1.69、1.71、1.70、1.69、1.68、1.66和1.64kg;每增重1kg耗DE46.10、45.30、43.38、44.00、43.08、44.00、45.85和47.90MJ,随饲养密度的增大,咬斗频率(天)从0.08次(2组)上升到0.35次/头(8组),站立活动时间从6.79(1组)增加到8.35小时/头(8组)。利润和产出投入比以5组和6组为好,饲养密度过高或过低都将降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猪苦胆治畜禽病验方猪胆汁有清肺化痰,清热解毒之功效,在各种动物胆汁中应用最广。1治猪喘病鲜猪胆汁3~5ml,加半量蒸馏水稀释后,再加等量鲜鸡蛋清充分混合,1次肌肉注射(50kg重猪),隔日1次,3~5次为1个疗程。2治幼驹胎粪不下一是胆汁、醋等量混合...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双峰县牲猪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牲猪感染寄生虫后,抑制仔猪生长发育,影响公母猪的繁殖性能,造成饲料耗费,从而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对双峰县牲猪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为搞好牲猪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1材料和方法1.1粪样检查全县以乡镇为单元随机抽检2个村各5户农户牲猪的新鲜粪便,粪样重200g。共采集21个乡镇42个村的1265个粪样,粪样盛入洁净的塑料袋内,登记编号,带回实验室。粪样以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水洗沉淀法操作,镜检虫卵,作分类记录。1.2内脏剖检连续5天收集县城屠宰场屠宰的127头肥猪内脏(均来自本县…  相似文献   

17.
不同物候期放牧牦牛采食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1.5岁及2.5岁阉牦牛各8头,首先在舍饲条件下,用称重法、校正称重法及4N-AIA法测定的结果与实际采食量作对比,结果表明:校正称重法的测定结果与实际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4N-AIA法有污染问题,但与实际采食量相关性很好,r=0.90。然后在全放牧条件下(高山草甸草地),测定不同物候期放牧牦牛日消耗量(无效失重)、日采食量。结果表明:2岁、3岁牦牛日消耗量分别为2.367,3.262kg/d·头,青草期、枯黄期、枯草末期、返青期的日采食量,2岁牦牛依次为3.92,3.72,5.54,6.82kg/d·头;采用食道瘘管法采集牧草样品,使用粪尿袋收集粪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正4.5.2.3发酵床的管理垫料通透性管理:为保持垫料适当的通透性,要将垫料经常翻动。翻动深度保育猪15~20厘米,育成猪25~35厘米,可结合疏粪或补水将垫料翻均。翻床时间为7~15天1次,冬季频次适当增加,并适量使用微生物原种与营养剂。疏粪管理:适时将明显集中的粪尿疏散分撒,与垫料混合匀匀,填埋入发酵层。原则上每天要将集中的粪尿与垫料混合  相似文献   

19.
猪后圆线虫病(肺线虫病)是猪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我国各地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仔猪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死亡。试验猪:2.5月龄仔猪10头,体重17~22kg,选购自无后圆线虫感染的猪场,经粪检虫卵为阴性。试验药物:国产伊维菌素注射液由化工部上海生化工程中心...  相似文献   

20.
生物发酵床养猪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发酵床养猪,就是在养猪的圈舍内利用高效有益的微生物与垫料建造发酵床,猪的粪尿直接排泄在发酵床上,利用生猪的拱掘习性,加上人工辅助翻耙,使猪的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有益微生物菌落发酵,猪粪尿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分解与转化.该技术的核心是发酵床的铺设和管理.具体做法:在猪舍内设置一定深度(80~100 cm)的地下、地上或半地下、半地上式垫料池,填充稻壳等农副产品以及锯末等,并接种高效的有益微生物菌种对垫料进行发酵,从而形成利于有益菌繁殖的发酵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