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近年来出现的一类昆虫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它是一类干扰昆虫表皮几丁质合成苯酰苯基脲类衍生物(Benzoylphenylureas),因为只对幼虫具有阻止脱皮的生物活性,简称灭幼脲类.这类化合物与一般常规杀虫剂不同,它是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酶和干扰几丁质合成,抑制昆虫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灭幼脲类防治松毛虫效果的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昆虫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Chitin-synthehase inhibitor),是一类干扰昆虫表皮几丁质合成的基苯酰基脲类衍生物,经研究证明,对某些昆虫具有杀幼虫和卵的效应。此剂对昆虫的毒性极高,主要是胃毒作用,接触毒性较弱,没有熏蒸作用。对哺乳动物的毒性  相似文献   

3.
几丁质抑制杀虫剂对林间松毛虫的药效试验熊惠龙,孙德莹,董晓波几丁质抑制剂防治森林害虫,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这种杀虫剂微毒、高效、安全,具有特殊杀虫机能,能抑制昆虫体表几丁质合成,导致昆虫不能生成新表皮,在脱皮变态的死亡。几丁质抑制剂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类...  相似文献   

4.
苯甲酰脲类(BPUs)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防治。综述BPUs化合物的种类、合成途径及在林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并对该类化合物对靶标害虫的作用机理研究分歧进行系统分析,讨论BPUs化合物对昆虫表皮离子通道的影响、对几丁质合成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对昆虫磺酰脲受体蛋白的作用等;结合目前林业害虫防治进展,展望该类杀虫剂未来的研究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特异性杀虫剂——灭幼脲Ⅰ、Ⅲ号宋永刚灭幼脲类杀虫剂是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它是一类干扰昆虫表皮几了质合成的苯甲酰基苯基脲类衍生物,被誉为“理想的环境化学物”。它的特点是使昆虫的发育、行动、习性、繁殖等受到阻碍和抑制,从而达到控制害...  相似文献   

6.
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大面积防治松毛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出现一类昆虫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苯基苯酰基脲类衍生物。目前国际上研究最多的是灭幼脲Ⅰ号和Ⅱ号。最近我国吉林省通化市化工研究所生产的一氯取代苯基甲酰基脲称为灭幼脲Ⅲ号(苏脲Ⅰ号)。这类化合物具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酶和干扰几丁质在表皮中沉积的作用,可破坏昆虫体内的生理平衡,抑制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是一类抗几丁质  相似文献   

7.
灭幼脲抗蜕皮激素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取代苯基苯甲酰基脲类化合物,简称灭幼脲类。国外称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具有抗蜕皮激素的生物活性,是一类作用机制特殊的新型杀虫剂,它通过干扰昆虫蜕皮生理过程,破坏或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的合成,使昆虫在蜕皮过程中,发育受阻而死亡。灭幼脲类不但具有高效、低毒、低残  相似文献   

8.
抗蜕皮激素具有破坏昆虫表皮几丁质活性,使昆虫在蜕皮过程中新表皮不能正常形成而完亡。这类合成物对许多害虫有良好的毒杀效果,认为是一类有前途的新型杀虫剂。1978年我所应用这类药物对森林重大害虫——马尾松毛虫、侧柏毒蛾进行了毒杀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整理于下。 l  相似文献   

9.
灭幼脲类杀虫剂近几年来在国内外引起高度的重视。这类杀虫剂是以改进脲类除草剂的化学结构为基础,在以合成新除草剂为目标的过程中发现的。这是一类具有选择性的新型杀虫剂,主要通过干扰昆虫几丁质的合成和沉积,使幼虫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有些脲类还具有杀卵和化学不育作用。由于灭幼脲类杀虫剂具有独特的杀虫机制,对虫种有专一性作用,对益虫无害,而且目前尚未发现害虫对这类杀虫剂产生显著的抗性,因此它是取代有机氯杀虫剂的很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0.
米满是一种昆虫蜕皮促进剂,害虫第一反应就是停上上取食,经过3-5天脱水,饥饿而死亡;灭幼脲Ⅲ号是抑制昆虫体内几丁质合成,使幼虫不能蜕皮而死亡。  相似文献   

11.
灭幼脲是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低毒新型的杀虫剂,它能抑制昆虫几丁质的合成,使昆虫不能脱皮而死亡。近几年来,在防治农林害虫方面已逐步推广应用。为探讨灭幼脲对马尾松毛虫防治效果,于85、86年,对马尾松毛虫越冬代、第一代、第二代幼虫进行了大田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 ,使用灭幼脲、杀蛉脲防治美国白蛾、松毛虫以及果树害虫 ,收到了理想效果。现在脲类农药已在河北省 1 1个市大面积推广应用。由于它药效好、无残毒、持效期长 ,对人、畜、鸟、鱼无毒害 ,对害虫天敌不杀伤 ,又无特殊气味 ,不污染环境 ,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是河北省目前防治森林害虫的首选药剂。因此 ,充分了解和掌握该药剂的性能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对于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灭幼脲类杀虫剂的杀虫机理 ,是抑制昆虫表皮的几丁质合成 ,使害虫的幼虫取食后 ,不能形成新表皮 ,蜕不下皮而死亡。主要是胃毒作用 ,也能侵入昆虫和卵的…  相似文献   

13.
提高昆虫病毒杀虫效果的荧光增白剂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荧光增白剂是生物防治研究中最近发现的一类能显著提高昆虫病毒杀虫能力、加快病毒致死昆虫速度、提高昆虫病毒对紫外光的保护作用的化学因子。林间增加效果明显而稳定。荧光增白剂可发展成为有效提高和改善昆虫病毒制剂持续控制农林害虫的重要助剂。虽然荧光增白剂能显著增强昆虫病毒毒力的机理还不清楚,但该机理的阐明可以为生物防治农林害虫提供新的途径甚至理论。本文综述了近10a来国外在应用荧光增白剂提高昆虫病毒毒力和实际应用防治农林害虫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荧光增白剂能扩大病毒的宿主范围,改变昆虫病毒感染宿主的途径和诱发昆虫病毒潜伏侵染的推论。对荧光增白剂应用中的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灭幼脲是一种新型昆虫生长调节剂,具有阻止害虫蜕皮的生物活性,扰乱昆虫生长发育的作用。昆虫幼虫取食时随食进入体内。使几丁质合成功能受到严重障阻,不能形成新表皮,从而蜕皮和变态受阻,产生畸形或死亡。因之又称为抗蜕皮激素。在毒杀鳞翅目害虫时对天敌无害,如实验证实,对粘虫有效而对其天敌(步行虫)无害;对松毛虫有毒却对其天敌无  相似文献   

15.
灭幼脲Ⅰ号防治侧柏毒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灭幼脲类(取代苯基苯甲酰基脲类)是干扰昆虫外表皮的形成,致使昆虫在脱皮或变态阶段死亡的化合物。近年来,国外用于防治农林、卫生害虫效果显著,是很有前途的一类新型杀虫剂。灭幼脲Ⅰ号(1-(4-氯苯基)-3-(2.6-二氟苯甲酰基)脲)国外商品名称Dimilin、Diflubenzuron、TH6040、PH6040是这类化合物中较好的一个品种,国内已由江苏省金坛昆虫激素研究所合成,我们在1978—  相似文献   

16.
灭幼脲Ⅲ号是取代苯甲酰苯基脲类化合物,又称昆虫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高效、安全的杀虫剂,对多种鳞翅目害虫有特效。不溶于水,在绝大多数有机溶剂里溶解度极低,很难将其加工成乳油或超低量油剂,因此大面积快速  相似文献   

17.
<正>以灭幼脲3号为代表的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是昆虫生长调节剂中的几丁质抑制剂,它的杀虫机理也是通过抑制昆虫的几丁质合成酶,而导致害虫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作用方式为胃毒和触杀。此类农药品种包括灭幼脲3号、杀铃脲、除虫脲(灭幼脲1号)、氟玲脲、苯氧威等。  相似文献   

18.
无公害新型杀虫剂──灭幼脲3号北京市林保站张俊楼灭幼脲3号杀虫剂,是一种高效、安全、无公害、无污染的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这种农药对防治危害林木、果树、蔬菜、农作物的鳞翅目害虫均有特效。一、灭幼脲3号的杀虫机理及特性灭幼脲3号是新发现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它...  相似文献   

19.
氟虫脲(flufenoxuvon)是一新型特异性杀虫杀螨剂,主要是抑制昆虫几丁质的合成,破坏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致死害虫的目的。我们自1989年起用5%氟虫脲乳油(英国  相似文献   

20.
缓释剂微胶囊防治林业害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药缓释剂微胶囊自70年代出现以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着重介绍了杀虫剂微胶囊防治林业害虫和昆虫性信息素微胶囊在干扰成虫交配防治林业害虫中的应用,并阐述了微胶囊剂在我国林业害虫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