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灵寿县是石家庄市布病老疫区,1967年秋在张家庄乡山神庙村首次检出12只布病羊,其后在一些猪场、农户猪群中又陆续检出。为了弄清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在其它畜群中是否存在流行.我们从1990年起逐步开展了畜间布病的调查工作。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追踪近年来川东北地区布病防控现状,研判畜间布病流行趋势,笔者历时两年,对四川广元、巴中、达州3个市进行了畜间布病防控情况调查。1 3市布病防控基本情况1.1畜间布病监测情况3个市牛平均阳性率为0.002%、羊平均阳性率为0.25%。对比两年牛羊监测情况,除巴中羊的阳性率有上升外,其余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针对日常监测中发现的羊布病阳性情况,组织开展对辖区内存栏羊的全面普查监测,共监测羊81个场群,检出布病阳性6个,群体阳性率7.41%,监测羊血清样品3939份,检出布病阳性570份,个体阳性率14.47%,并通过阳性场调查,摸清了布病传播的主要风险因素,为布病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常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危害很大。关于牛、羊、猪及骆驼的布病感染情况报道较多,而关于鸡的布病报道极少。1986年8月,我们在青海省互助县防治家畜布病的同时,对该县威远镇的八家养鸡户的98只鸡作了布病感染率的调查,同时对103只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做好全县羊只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摸清华池县畜间布病流行规律,有效控制和净化布病,通过调查,准确掌握全县布病易感羊分布情况、畜间布病疫情动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布病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除哺乳动物易感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外,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类等60多种动物体内均可贮存布氏杆菌,组成了广泛的疫源地,对布病的彻底根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牛、羊布病的疫区内,湟鱼对布病的感染情况,尚不清楚,也未见报导。为此,我们于1982年对青海湖的湟鱼进行了布病的初步调查,现将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情况,2018—2022年采用血清检测、现场调查、“知信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全市羊养殖场户及交易市场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近5年长沙市羊布病平均群体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0.42%和0.30%;布病主要传播风险因素是违规调运引进病羊和引入后不隔离饲养立即混群;被调查场户对布病知晓率较高(85.71%),且日常工作中非常注重对布病的自身防护。结果表明:长沙市羊布病流行率较低,防控效果较好,部分县(市、区)已达到稳定控制标准,但布病病原已定殖,部分场户仍有传播布病的高危行为,疫情零星散发风险及对公共卫生的威胁依然存在。应进一步加强羊只调运的检疫监管,强化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布病防控意识,持续推进布病净化,逐步消灭布病,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当地奶畜(牛、羊)的饲养情况、牛羊布病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人间布病感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梳理出牛羊布病防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控布病的技术措施和意见建议,对做好畜间布病防控和确保公共卫生安全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布鲁氏菌病(又称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做好畜间布病防控,对公共卫生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南昌市巩固羊布病净化示范场的创建成果,试点推进的羊布病区域净化,已达到布病净化示范区评估标准,为全省的布病净化工作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本文重点探讨羊布病净化示范区技术规范,包括本底调查、补齐能力短板、开展监测净化、强化监督监管、开展申请评估和维持净化效果,并进一步探讨羊布病区域净化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正1布病发病情况2017年,山东省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布病基线调查,结果羊的场群阳性率为0.58%,奶牛场群阳性率为0.46%,其他牛的场群阳性率为0.31%。通过汇总统计发现,本省各地市均有人布病病例,人布病2016年较2015年增长3.99%,人的布病虽有增长,但羊的布病场群阳性率却较往年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布病在岳阳县养羊业中的流行情况,笔者对岳阳县存栏30只以上的42个养羊场进行了布病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岳阳县羊布病养殖场阳性率(2.38%)和个体阳性率(0.42%)低于近2年湖南省动物布病监测结果,处于偶发、散发状态。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切实做好成武县牛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结核病的防控工作,结合成武县畜牧兽医局文件,成牧字[2016]31号《成武县牛羊结核病、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成武县畜牧局于2017年4月10日至5月20日在各镇(办事处)进行牛羊布病、结核病的问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调查目的牛羊布病、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病,近几年因为各种原因使两病的阳  相似文献   

13.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会给家畜安全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为了解连江县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对全县肉羊养殖户开展布病基线调查。共采集羊血清样品1 250份进行布病血清学检测,结果 1 250份均为阴性,阳性率0%。对调查结果 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本地区布病防控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解嘉祥县羊群中布病的感染情况,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在全县15个乡镇抽检32个养羊场(户)进行了羊布病血清学调查,对确诊阳性羊全部淘汰。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病。近年来人发生该病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人患布病通常是从家畜传到人身上的,为防止该病的进一步扩散、蔓延,做好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净化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马属动物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人和动物共患的传染病。羊、牛和猪最常发生此病,而马属动物布病的报道则较为少见。我们于1987年6月的疫病普查中,结合进行了我县马属动物布病的血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12年5-10月在全省42个县(市、场)进行了牛、羊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全省累计监测牛、羊419056头(只),检出阳性牛、羊3751头(只),平均阳性率为0.90%。其中:监测奶牛123834头,检出阳性338头,平均阳性率为0.27%;监测其它牛119184头,检出阳性牛2187头,平均阳性率为1.83%。监测羊176038只,检出阳性牛1226只,平均阳性率为0.70%。为了解青海省牛羊布病感染流行情况,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在全省范围内,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采用现场问卷调查和实验室血清学检测的方法,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了解到大同市羊布病血清学阳性率3.57%,对养羊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存在很大的潜在危害性。而据调查问卷显示,大同市羊调入检疫率21.97%,羊布病免疫率为15.32%,经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提出了"提高防控意识,严格调入检疫,做好免疫预防,加大隔离淘汰"等大同市羊布病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羊布病是羊的常见疫病,对羊的健康状况产生着严重危害,在近年来的疫病调查中,发病率也在不断攀升,需要引起重视。1流行特征致使羊感染布病的病菌共分为6个种类,其中羊布病主要发生在春季、夏季两个时期,布病的病原菌属于自然疫源,因此一旦暴发则很难彻底消灭。实践调查,该病毒在自然条件下,即使没有人类、牲畜的参与,也会很借助其他媒介进行传播,如吸血节肢动物,在感染宿主后引起流行感染,并且会在很长的时间内不断循环,延续后代。  相似文献   

19.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威胁牛、羊产业的健康发展。2014年,宽甸县经确诊先后有3个乡镇4人感染了布病。通过与当地卫生部门建立的人畜共患病沟通机制,在得知人感染后,宽甸县动物疫控中心对感染当事人进行了调查,进一步掌握其感染途径,查找可能导致感染发病的疫病疫源;并立即开展了牛羊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开展检测工作、应急处置了阳性患病羊。1人感染的基本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广西贺州市家畜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情况,2019—2022年对部分猪、牛、羊规模场开展布病血清学监测,并对阳性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猪场群布病阳性率为0,牛为1.00%(2/200),羊为3.86%(17/440);猪个体阳性率为0,牛为0.03%(8/24 030),羊为0.88%(156/17 732)。2019—2021年未见牛布病阳性,2022年检出牛布病阳性,呈低流行率;羊布病阳性在2021年出现一次小高峰,2022年有所降低。羊只买卖、交换种公羊和混饲是导致布病阳性的主要因素。未整群扑杀阳性场的一次复阳率为33.33%,二次复阳率达50.00%。结果表明:贺州市家畜布病以牛羊感染为主,猪群布病流行风险较低,未整群扑杀场群存在复阳风险。建议积极推进牛羊布病净化场建设,坚持监测和阳性场整群扑杀的防控策略,强化流通检疫监管和生物安全管理,防控布病发生及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