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白花泡桐是白花泡桐的一种地理生态类型,根据其特性制订了一套营林综合技术措施,并依此实施山地营造速丰林167hm2.经调查,三年生速丰林平均高、径生长量,比一般山地造林同龄林提高87.76%~132.29%和61.04%~133.80%,比有关泡桐速丰林指标提高35.5%和90.71%;四年生速丰林蓄积量,要比五年生速丰林指标提高1.9倍~4.3倍,其速丰效果十分显著,为今后山地营造泡桐速丰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泡桐是优质速生树种,材质好,价值高,用途广,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在我省,特别是我省南部近几年发展很快。我场自1968年开始营造泡桐丰产林,并列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但由于泡桐属假二叉分枝,树冠开阔,主杆较低,影响木材利用价值。几年来,我场在泡桐造林和管理过程中,学习和运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摸索泡桐生长规律和分枝特点,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在培育泡桐丰产林高干良材方面采取了一些基本  相似文献   

3.
王莽寨林场位于嵩县西北,熊耳山的南坡,海拔990-1,760米,年平均降水量821毫米,年平均气温9.2℃,无霜期192天。该场从1972年开始在深山采伐迹地上进行了营造泡桐速生丰产林的试验,几年来成功地营造了泡桐2,270多亩,共98万多株,目前有的已郁闭成林,生长很好,为深山高寒地区大面积营造泡桐人工林提供了科学依据。一、适地适树规划造林地深山迹地从整体看,高寒风大,生长期短,土层薄,土壤为花岗岩母质上发育而成的棕色石砾土,不利于发展泡桐。但是深山区,深山众峰,峡谷河流形成了许多避风、气候温和、土层较厚而又肥沃的小地形环境,这又为发展泡桐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根据深山区自然条件的这个特点和泡桐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泡桐坐底,落叶松缠腰,油松戴帽”的造林地规划原则。泡桐造林地的具体规划是:(1)采伐迹地的山坡下部;(2)林中空地和撩荒地;(3)沿沟河谷地;(4)四旁植树。通过具体规划使我们进一步看到,在深山区发展泡桐是有广阔前途的。  相似文献   

4.
泡桐的繁殖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简要介绍了泡桐的生物学特性,对泡桐播种育苗、埋根育苗的繁殖方法进行了研究,从造林地选择、造林密度、造林季节等方面介绍了泡桐的造林技术,最后从修枝间伐、高干培育、施肥等方面提出了抚育管理方法,以期对苗木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白花泡桐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是产值高的树种之一。目前,广西多是四旁零星种植,上山成片造林的不多,为了探讨白花泡桐上山造林、速生丰产技术,我所于1978年2月营造了四十亩试验林,于1980年11月测定,全林平均树高为7.28m,平均胸径为 10.4Cm,平均地径为13.5Cm,目前长势良好,桐林茂盛。我们的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秋季带叶栽泡桐技术要点吕学诗,张培进,吕振宇秋季带叶栽泡桐是造林技术上的一项革新。它具有成活率高,来年发枝早、抽枝长、长势旺、生长快的特点。在造林技术上要着重抓好以下六点:1.掌握最佳的造林时期带叶栽泡桐,一般在泡桐苗木高生长停止后,落叶前进行。苗木...  相似文献   

7.
泡桐因生长迅速 ,材质优良 ,易于繁殖 ,近年来成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发展的一个主要树种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泡桐造林一般是采用大苗栽植 ,苗木费用较高 ,而且苗木较大 ,运输不便 ,苗木成本太高成为制约泡桐大面积栽植的一个重要因素。最近 ,我们对泡桐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埋根造林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并取得初步成功。与此同时 ,对泡桐苗、根两用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 ,为泡桐大面积造林提供苗木(根 )保证。1 良种选择及种根处理良种是壮苗和木材优质高产的基础。所引进的无性系品种都是经过国家验收的、适宜在南方地区种植的优良无性…  相似文献   

8.
<正> 泡桐是我省平原农区主要的速生用材树种。长期以来,均采取先育苗后造林。栽植当年,根系由于移栽受到损伤,形成了一个较长的缓苗期,影响了幼林的生长。为此,我们从1987年以来,对泡桐造林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发现营养钵育苗造林能够促进泡桐幼林的生长,并可节省大量的育苗资金,值得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
泡桐具假二叉分枝的特性,造林时苗干高度即为成材主干的高度,这就大大影响了材积的生长.因此,人们为了培育泡桐高干良材多用第一年育苗、第二年造林、第三年平茬的方法来进行,但需要的时间较长.为了缩短这段时间,我们采用了栽后即平茬的方法培育泡桐树干,现已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一、试验内容和方法1.1984年冬从如皋县蚕种场引进良种泡桐450株,在灌南硕湖乡红星4组营造泡桐对比试验林30亩.苗木高低不一(2—3米),部分苗干弯曲细弱.于3月上旬齐地平茬.2.1984年春,在灌南硕湖乡硕湖6组营  相似文献   

10.
广东泡桐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泡桐在我国北方已广为栽培,但在广东省推广种植起步较迟。1996年以来,在广东省从化市对泡桐的育苗、种植技术进行了试验,摸索出既简单易行、节约造林成本,又发挥泡桐速生丰产特性的种植方法,使广东省北部山区多了一个造林树种选择。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九六三年,我县从河南引进一批兰考泡桐(P.elongata S.H.H.n)种子,经过多年来的繁殖和栽培,分布在海拔五百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区,多数采用撇苗造林方法栽植在房前屋后和菜园地边.一九七七年,又从华中农学院引进一白花泡桐(P.fortunei)种子进行育苗造林.桐泡生长快、材质好、收益早、又是绿化村庄的好树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但是,我县过去在山地上从未营造成片泡桐林.我们为了加速绿化山区、探索山地发展泡桐途径,一九七八年在黄冈地区林科所和黄冈地区水土保持试验站等单位的协作下,选择石桥铺公社七里冲大队林场,开展山地营造成片泡桐试验林300亩,通过几年来的实测数据分析,初步看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皖南丘陵冈地泡桐造林的技术要点,从造林地选择、造林密度、整地、种苗选择、栽植方式及培育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实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快林业生产的发展,灌阳县从1985年开始,改补助造林为有偿优惠贷款造林,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内开发性贷款,开展了杉木、泡桐、油桐造林贷款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年来,县林业局与各造林单位和个人签订了822份贷款造林合同,贷款252万元,贷款造林面积达6.3万亩,占全县同期造林总面积的47%。贷款种植泡桐的成绩更显著,该县共在房前屋后、公路四旁种植泡桐46万多株,普遍长势良好,还刷  相似文献   

14.
<正> 泡桐是我国栽培历史较久的用材树种之一。由于泡桐对立地条件的要求高(特别是水、肥、土),以往多用于平原地区四旁栽植和农桐间作。为探讨泡桐在我县丘陵山地条件下造林的可行性,适宜的品种及其具体技术措施,我们于1981年春选用了宜昌、兰考、毛×白、白花、楸叶、毛×川、大堡、日本和毛泡桐等9个泡桐品种在我县宋山进行山地造林试验,已取得明显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用泡桐无类菌原体苗木在江西分宜低山地造林,采用与杉木或湿地松混交种植方式,3年内泡桐长势良好,无丛枝病发生,杉木和湿地松生长也不受影响。由此可见该技术在南方北亚热带山地造林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泡桐生产的发展,提高泡桐造林和经营管理技术水平,省农林局于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下旬在铜山县何乔公社召开全省泡桐技术经验交流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省林科所和各地、市、县多管局和林业场圃以及泡桐引种点等单位的技术人员、老农等八十余人.  相似文献   

17.
泡桐是沿江、沿海地区主要速生造林树种之一,大部分为50~60年代从河南引进的兰考泡桐。近几年来,由于繁殖造林技术落后,加之品种单一,忽视良种选育,致使这一造林树种的速生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从1992年初从江苏省林科所引进了12个泡桐新品种,进行泡桐容器育苗直接造林技术研究,经过三年努力,已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出苗率达到89.1%,当年移栽造林成活率达到100%,目前平均株高4.37m,平均地径9.87cm。1 试验地概况及引种材料1.7 气候本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多年研究结果,提出泡桐优良无性系苏桐3号的推广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9.
北亚热带泡桐无毒苗山地造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泡桐无类菌原体苗木在江西分宜低山地造林,采用与杉木或湿地松混交种植方式,3年内泡桐长势良好,无丛枝病发生,杉木和湿地松生长也不受影响。由此可见该技术在南方北亚热带山地造林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最适宜湖北低山丘陵区种植的泡桐品种及最佳经营措施,在湖北省京山市虎爪山林场采用三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品种、密度、造林模式及其互作效应对泡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品种对泡桐生长量影响最大,‘中桐1号’(C1)在所有品种中表现最为优良,其次为‘01-23’(C3)品种。(2)随着林龄的增加,不同造林密度和造林模式间泡桐生长量逐渐趋于一致,各生长指标无显著影响;在幼林期,不同造林密度、造林模式、品种及其互作效应对泡桐胸径、单株材积生长有显著影响,但随着林龄的增长,仅有造林密度和造林模式表现出较强的互作效应。因此,在湖北低山丘陵区可优先选择‘中桐1号’和‘01-23’号泡桐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