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姜黄素嘧啶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杀螨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明确姜黄素具有杀螨活性,且其结构中的双羰基并非是起杀螨作用的关键基团的基础上,设计、合成了4个新颖的姜黄素嘧啶酮衍生物,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分析确认。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4个目标化合物均表现出优于母体化合物姜黄素的杀螨活性,处理48 h后,活性最好的4,6-二 -2-嘧啶酮(3a)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和柑橘全爪螨Panoychus cotri的LC50值分别为487.5和200.3 mg/L,其毒力约为姜黄素的4倍;而处理72 h后,化合物 3a 对朱砂叶螨的LC50值为40.7 mg/L,其毒力约为姜黄素的14倍。  相似文献   

2.
嘧啶氧磷     
理化性质纯品为淡黄色粘稠的液体,工业品为褐色粘稠的液体,具硫代磷酸酯的特有气味.比重d_4~(20)1.1977.微溶于水.纯品在15℃时,水中溶解度为0.0375克/100毫升.可溶于乙酸乙酯、乙腈、丙酮、苯、二氯乙烷、甲苯、乙醚等多种有机溶剂. 毒性大鼠急性口服LD_(50)为183.4毫克/公斤,经皮毒性LD_(50)为1667毫克/公斤.对鱼(草鱼)TLm为1.0ppm(48小时).对蛙TLm为27.87ppm(48小时).  相似文献   

3.
4.
嘧啶胺类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介绍了几种嘧啶类杀菌新品种(pyrimnethanil,嘧菌胺mepanipyrim,cyprodinel)的作用机制,该类药剂在离体条件下对病菌的抗菌性很弱,但用于寄主植物上却表现很好的防治效果,该类药剂能抑制病菌甲硫氨酸的生物合成和细胞壁降解酶的分泌,从而影响病菌侵入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和鉴定了嘧啶磷的杂质,并探讨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黄毛鼠的抗药性发生状况,采用无选择性摄食试验法测定广东省不同类型区黄毛鼠的抗药性。结果表明:在频繁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的地区,黄毛鼠已产生了抗药性种群,其中江门市新会区和佛山市高明区的抗性率分别为36.67%和16.67%;中等用量地区的黄毛鼠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但尚未产生抗药性种群,如湛江市黄毛鼠的抗性率达到3.33%;而在低用量地区,未发现抗性鼠,但害鼠对药物的耐受力显著增强。为此,针对上述类型区黄毛鼠的抗药性状况提出了相应的鼠害持续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7.
新灭鼠剂杀它伏对小家鼠的围栏和现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为了创制高效广谱的绿色杀虫剂,以(E)-4,5-二氢-6-甲基-4-(3-吡啶亚甲基氨基)-1,2,4-三嗪-3(2H)-酮(吡蚜酮)为先导,用带有不同电荷密度的五元、六元取代苯环或杂环取代其结构中的吡啶环部分,合成了10个全新的嘧啶酮类衍生物,特别对其中所包含的三嗪环和二氢喹唑啉酮合成部分进行了重点研究。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过核磁共振氢谱、高分辨质谱及红外光谱的确认。初步杀虫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蚜虫Aphis craccivora未表现出明显的杀虫活性,初步暗示了先导化合物吡蚜酮结构中所含的吡啶环部分可能对其杀虫活性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杀鼠迷灭鼠效果好赖真如(广东省农业厅植保总站,510500)近年来,由于农田鼠害猖獗,为筛选能与敌鼠钠盐交替轮换使用的杀鼠剂,延缓害鼠抗药性,广东省从1992年开始引进河北省张家口市鼠药厂生产的慢性抗凝血杀鼠剂7.5%杀鼠迷水剂,先后在本省花都、潮州...  相似文献   

10.
李希平 《植物保护》1980,6(3):11-13
嘧啶氧磷(代号:N-23)是沈阳化工研究院创制合成的有机磷杀虫剂,化学名称为0,0—二乙基—0—(2-甲基氧-4-甲基嘧啶-6-)硫逐磷酸酯。据报道,该药是一种广谱性的杀虫药剂,具有很强的触杀和胃毒作  相似文献   

11.
12.
 1982~1983年比较了含有卫星RNA的黄瓜花叶病毒(CMV)S51和CMV分离物的寄主范围、症状反应和蚜虫传染的特性。对属于8科25种以蔬菜为主的植物的接种和回接实验证明:S51比CMV的寄主范围窄得多,只侵染茄科、葫芦科和藜科中的10种植物,CMV侵染6科的20种植物。S51除在西葫芦的部分植株上有花叶症状外,均无症状;而CMV能引起重花叶、畸形和坏死等症状。桃蚜对S51的传染效率比CMV低,潜育期延长2~6天。  相似文献   

13.
川化-018对白叶枯病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在体内外对该菌主要是直接起抑菌而不是杀菌作用。叶面内吸作用较好而根系内吸活性极差,仅宜于叶面施药。药效持久性较好,施药后在较短时间内遇雨对药效影响不大。在适当施用浓度下防效显著优于5-氧酚嗪,而接近或稍逊于敌枯双,表明该药是目前防治白叶枯病较理想的一种内吸杀菌剂。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本試驗是1962年結合生产进行的。結果表明,粮堆中拌合百万分之5的林丹粉剂,以全部拌合防治效果最好;分层或表层拌合的,防治效果较差。无論那种拌合方式都可以有效地防治麦蛾;在原始害虫不多的情况下,对米象、长角谷盜和谷蠹也有良好防治效果,但对防治鋸谷盜和米虱,效果不明显。用百万分之5的林丹粉剂拌合小麦,加工后,林丹的残留量在机制粉中为百万分之1.1—2.5,石磨制粉中为百万分之1.7—3.9,麸皮中为百万分之4.8—10.4。表层拌合的小麦加工成面粉后,为百万分之0.3,麸皮中为百万分之1.2。全部拌合的稻谷加工后,大米及米糠中分別为百万分之0.57—1.0和4.6—12.0,分层拌合的稻谷加工品中則分別为百万分之0.42和2.0。全部拌合的玉米,加工成玉米粉后为百万分之1.9—3.7。上述拌合浓度,对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鉴定结果表明:野稻不同种对白叶枯病抗性的差异明显不同。同一个种不同植株编号对同一菌株,甚至同一植株编号对同属于致病型Ⅳ的不同菌株抗性的差异也不同。在供试样本较多的野稻中,长药野稻、药用野稻、小粒野稻和短叶舌野稻抗性强的编号所占比例较大,斑点野稻、紧穗野稻、尼瓦拉野稻和澳洲野稻次之,重颖野稻和高秆野稻抗性强的编号则尚未发现。本鉴定共计筛选出高抗和抗的植株编号35个,其中含供试植株仅唯一样本的疣粒野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