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园部分动物舍内外环境中常见病原菌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动物园动物及其环境中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采用菌落计数、细菌分离培养及动物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对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的部分动物生存环境的空气、土壤、水共126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各种动物舍内菌落总数均大于舍外菌落总数.从126份样品中分离到16个菌种127个菌株,其中葡萄球菌有69株,占54.33%(69/127);肠杆菌有51株,占40.16%(51/127);链球菌有7株,占5.51%(7/127).通过动物试验得知,分离得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臭鼻克雷伯氏菌、粘质沙雷氏菌、假结核耶氏菌、福氏志贺氏菌1-5型、聚团肠杆菌和血链球菌等8种致病性较强,松鼠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解糖葡萄球菌和变异链球菌等4种致病性较弱,耳葡萄球菌、头葡萄球菌、施莱福葡萄球菌和唾液链球菌等无致病性.动物舍内外环境中葡萄球菌是主要污染菌.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然沉降法测定了动物园部分动物舍内环境中的细菌含量,并且采用滤纸片法测定分离的病原菌对消毒剂的敏感性。结果:在舍内空气环境中检测到30种细菌,188个菌株,其中葡萄球菌属102株,肠杆菌科77株,链球菌属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各14株,占分离菌的7.45%(14/188),2种致病菌接种小鼠,致死率分别为42.86%(12/42)、57.14%(24/42)。2种致病菌对双链季胺盐—碘消毒液和聚维酮碘溶液2种消毒剂不敏感,对癸甲溴铵溶液敏感,使用1∶1 500的稀释浓度时,对所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部分大肠杆菌均产生较好的效果,现场消毒,其杀菌率达80%~100%。癸甲溴铵消毒剂杀菌率受环境中细菌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自然沉降法对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孔雀生存环境进行了细菌总数的测定和病原菌的致病力观察。结果表明,从50份空气样本中分离到55个菌株,其中葡萄球菌31株,肠杆菌21株,链球菌3株。鉴定出18种病原菌,其中大肠杆菌、志贺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致病力较强;表皮葡萄球菌、发光致病杆菌、血链球菌3种致病力弱;其它的12种无致病性。  相似文献   

4.
春季某牛场奶牛乳房炎与环境中主要致病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根据锡林浩特市某奶牛场临床型或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采集47份乳样、35份环境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其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从乳样中分离出13种细菌共81株,从环境样中分离出主要致病菌6种34株。选择27种抗生素对主要致病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乳样和环境中的致病菌都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较为敏感。乳样中的致病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等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环境中主要致病菌对青霉素G、新生霉素、氨苄西林表现出具有耐药性。对乳样中分离得到细菌和相应环境分离得到的细菌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对呼市地区某奶牛场的50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及牛场环境进行采样,采集患牛子宫分泌物50份,环境样65份。并对采集的样本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从50份奶牛子宫内膜炎样中分离出7种细菌共76株,从65份环境样分离出7种细菌共42株。对主要致病菌进行27种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表明,从奶牛子宫内膜炎样和环境中分离的致病菌都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左氟沙星表现出高度敏感,而对青霉素G、新生霉素和氨曲南表现较强的耐药性。将从奶牛子宫内膜炎样本中分离的病原菌与相应环境中分离的细菌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锡林浩特市某奶牛场临床型或隐性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采集乳样47份、环境样品35份,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其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从乳样中共分离出13种细菌81株,从环境样中分离出主要致病菌6种34株。选择27种抗生素对主要致病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乳样和环境中的致病菌都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敏感。乳样中的致病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等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环境中主要致病菌对青霉素G、新生霉素、氨苄西林表现出一定耐药性。对乳样和相应环境分离得到的细菌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在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王潇娣  廖春燕  朱玲 《养猪》2012,(3):69-72
为研究南方高热高湿地区发酵床养殖模式的微生态菌群分布,以四川邛崃、遂宁两大发酵床养猪场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年龄阶段猪只肠道内容物及不同饲养阶段发酵床垫料进行细菌分离,对分离菌株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并对致病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猪肠道以及发酵床分离细菌种类相同,但是细菌含量存在差异。主要分离菌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链球菌、黏液性枯草芽孢杆菌、普通枯草芽孢杆菌。小鼠致病性试验显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葡萄球菌为致病菌,黏液性枯草芽孢杆菌与普通枯草芽孢杆菌为有益菌。病原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到的4种病原菌仅对第3代头孢类药物(头孢曲松钠、头孢吡肟)敏感,对其他药物不敏感或敏感性低。可见,发酵床养猪模式的环境中存在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链球菌等致病菌的威胁,且致病菌的耐药性严重,一旦发病很难用药物控制。本试验结果可为发酵床养猪模式细菌性疾病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厦门口岸进口的1000多份动物及其产品的样品进行致病菌的检测和鉴定,共检出20多种致病菌,并对这些菌株同时用传统生化鉴定方法进行确认。结果表明MALDI-TOF-MS对未知细菌进行鉴定,较传统方法更加快速、准确,而且可以进行高通量检测,可以广泛应用于口岸动物检疫以及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日常检验。此外,将国内分离鉴定的各种参考菌株建立的常见致病菌MALDI-TOF-MS数据库与布鲁克公司的MALDI Biotyper数据库进行病原菌鉴定的比较,结果表明,实验室自建的MALDI-TOF-MS数据库可以取得更加准确地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对一例疑似水貂出血性肺炎的病例进行了细菌的分离鉴定、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试验显示,本病料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其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结合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及生化反应特性,可初步判定所分离菌为绿脓杆菌;病原菌通过动物试验进行验证,通过药敏试验测定该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这株细菌对新霉素、诺氟沙星高度敏感;对卡那霉素、洛美沙星、阿米卡星、链霉素中度敏感;对头孢塞肟、氨苄青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青霉素、痢特灵耐药不敏感。  相似文献   

10.
新疆石河子地区隐形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石河子地区奶牛场隐性乳房炎流行情况及其主要病原菌,采用LMT方法检出隐性乳房炎乳样后,对部分阳性乳样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同时对其主要病原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奶牛场隐陛乳房炎的感染率为56.3%;对307头共378份阳性奶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发现,阳性乳样品中细菌分离率达62.7%(237/378),葡萄球菌、链球菌、肠杆菌和棒状杆菌为主要致病菌,且多为几种致病菌的混合感染。其敏感的抗菌药物有头孢蒎酮钠、头孢噻肟钠、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型奶牛场和部分散养户的奶牛,对乳腺炎阳性和阴性乳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计数和生化鉴定,对分离到的病原菌做药物敏感性试验。试验中分离出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棒状杆菌和酵母菌。经过生化鉴定,乳腺炎阳性乳分离得到的细菌大多数是明显溶血的,凝固酶反应呈阳性的强致病菌,细菌计数也高于乳腺炎阴性组,差异极显著;而乳腺炎阴性乳中所分离得到的细菌大多是环境中条件性致病菌,致病性不强。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型奶牛场和部分散养户的奶牛,对乳腺炎阳性和阴性乳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计数和生化鉴定,对分离到的病原菌做药物敏感性试验.试验中分离出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棒状杆菌和酵母菌.经过生化鉴定,乳腺炎阳性乳分离得到的细菌大多数是明显溶血的,凝固酶反应呈阳性的强致病菌,细菌计数也高于乳腺炎阴性组,差异极显著;而乳腺炎阴性乳中所分离得到的细菌大多是环境中条件性致病菌,致病性不强.  相似文献   

13.
对太原市某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病牛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以期了解主要的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性,为该场乳房炎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病原菌分离培养、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16联牛乳房炎病原菌核酸qPCR-荧光探针法鉴定了该牧场4头患病牛的9份乳样,并用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共分离出8株细菌,包括Corynebacterium phoceense 5株(62.5%)、气球菌1株、链球菌1株和嗜冷杆菌1株,这些菌属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阿莫西林拉维酸钾、利福平、多西环素、头孢噻呋均为高度敏感,而对氨曲南、磺胺异恶唑有一定耐药性;同时,通过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筛选出2种弱阳性菌属和6种疑似菌属,但是病原菌含量均不高,且大多为环境条件性致病菌。研究结果说明分离培养的方法不能全面地反映引起乳房炎的病原菌感染状况。所以在生产中须借助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综合检测分析。该试验也初步判定Corynebacterium phoceense可能是引起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相似文献   

14.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细菌学检测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贵州省某奶牛场采集的155份奶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生化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做纸片法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47份奶样有细菌生长,细菌检出率为94.84%(147/155);共分离到335株细菌,其中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为主要病原菌,占81.79%(274/335);主要致病菌对先锋霉素、利福平、丙氟哌酸等五种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5.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简称耶氏菌)是近年来在国际上被引起重视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国内外学者已从人及多种动物中分离到该菌,但国内观赏动物感染报道不多。为此,我们于1986年元月对长沙市动物园中观赏动物进行了耶氏菌检测,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一加强疫病监测与免疫1经常对生产环境和饲养环节进行病原监测对生产场区、生活区的空气、土壤等的细菌总数及种类等进行检测,定期测定饮水和饲料中细菌总数,检查有无致病菌,对病原情况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7.
以羊圈空气微生物为研究对象,了解羊圈空气中细菌群落结构以及致病菌属特征。将来自10个不同羊场的羊圈空气样本,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羊圈空气中细菌的16SrRNAV3-V4变异区序列,分析不同空气样本细菌群落组成。结果显示:空气样本中的细菌在97%的相似水平下共得到OTU个数为33 408,涵盖了25门、66纲、123目、253科、547属、444种的细菌。通过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以及羊圈空气样本菌群中丰度较高的病原菌属的统计,以期为羊场的消毒和用药提供依据。本研究解析了羊圈空气样本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丰度及主要病原菌属的特征,对羊场疾病防控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鸡舍空气致病菌分离鉴定及其对消毒剂的敏感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对河北省某地区规模化鸡舍空气的污染情况及其对消毒剂的敏感性。根据细菌分离培养特性、形态学、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和玻板凝集试验分离出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为O15、O26、O93、O78)。经统计,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在规模化鸡舍空气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3.6%、27.27%。应用滤纸片法测定其对消毒剂的敏感性,2种致病菌对消毒剂的敏感性差异较大,这表明规模化鸡舍空气受致病菌的污染程度不同,并且致病菌对消毒剂的敏感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规模化猪场环境中的细菌数量与主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本试验在荣昌地区2个具有代表性的规模化养猪场中采集空气、排污水、粪便和土壤进行细菌总数检测,并对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2个猪场空气、排污水、粪便和土壤样本细菌总数分别为(7.95~50.7)×103 cfu/m3、(0.98~22.10)×105 cfu/mL、(989~12 600)×104 cfu/g、(6.30~37.2)×104 cfu/g;细菌经分离鉴定有79株,其中葡萄球菌30株、链球菌15株、大肠杆菌29株、沙门氏菌5株。结果表明该地区规模化猪场的土壤样本有轻、中度污染,其余样本的细菌总数都符合国家规定;分离的主要病原菌中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较多,沙门氏菌较少,其致病性还有待进一步检测。这为当地猪场的卫生消毒和疾病防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0.
不同动物源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医学和兽医学临床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是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的重要致病菌。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复杂,仅国内报道就有80余种之多,因而应用疫苗对大肠杆菌病进行预防尚不能满足该病的防治要求,多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由于抗生素的广泛、持续及不当使用,由耐药菌株引起的人及动物细菌感染性疾病不断增加。本文拟通过检测从我国部分地区分离的40株(9种动物源性)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为兽医临床正确选择药物治疗大肠杆菌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