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财产品:选择多但投资有风险中国银行一名理财经理向广大储户建议说,如果闲钱金额超过5万元,可以考虑购买理财产品,因为银行理财产品的购买门槛一般在5万元以上。记者了解到:春节过后,又有一批银行理财产品扎堆发行,起息日多  相似文献   

2.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在中国的投资理财市场上,这句话再次得到了完美地演绎。A股市场跌跌不休,房地产市场又处在国家调控的风口浪尖上,把钱存银行只能眼睁睁看着财富缩水……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发现了一些另类的投资理财方式:艺术品、酒、普洱茶等产品。尽管有些投资领域十分奇怪,如艺术品份额、国产白酒、普洱茶等,这与传统的资产类别格格不入;但是这些另类的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3.
随着金融创新的推进,结构性理财产品越来越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而且结构性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较高,所以也受到了投资者的关注。虽然我国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发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多以利率挂钩为主,相对比较安全。但是,由于结构性理财产品自身的复杂性,在其交易中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本文以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风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结构性理财产品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根据风险提出防范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年末是理财的好时机,各类机构为揽储将争相抬高产品收益。不过,年末理财也存在一些陷阱或误区。专家建议,理财产品除了关注年收益率、投资期限外,更要关注理财产品的"出身",关注自己的资金安全,学会以下三招,做好自己的年末理财规划。挑选"假日理财"产品日前,央行的连续"双降",不管是银行理财产品还是互联网金  相似文献   

5.
导读:进入全民理财时代,老年人如何理财才能避免较大的风险,获取稳定的收益?采访中发现老年人理财陷入误区的比年轻人更多。误区:理财产品哪家收益高买哪家我平时投资买理财产品比较多。现在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很多,收益率也有差别,但是收益基本上都能保障,到期收益一般能达到预期年化收益率。周老先生,他周围很多朋友都在买理财产品。像他自己,就有很多家银行的贵宾卡,银行客户经理经常会主  相似文献   

6.
年末是理财的好时机,各类机构为揽储将争相抬高产品收益。不过,年末理财也存在一些陷阱或误区,因此在选择理财平台时,应注意分辨是“馅饼”还是“陷阱”。理财产品除了需要关注年收益率、投资期限外,更要关注理财产品的“出身”,关注自己的资金安全,学会以下4招,做好自己的年末理财规划将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7.
茂林 《当代农业》2014,(21):60-60
央行今年以来连续三次调低正回购利率,引导资金利率下行,未来货币政策或继续适度宽松,市场降息预期较大。另外,受银行业存款偏离度考核影响,短期理财产品收益下降较为明显,而中长期理财产品高收益频现。在此背景下,大家该如何理财?除了长期理财产品,还有哪些产品值得关注?接下来理财师为各位答疑解惑。长期限产品收益较高近期,预期年化收益率在5%~6.5%之间的银行理财产品频频出现,这与以往收益率季末走高、季初大幅回落的情形有所不同。从投资期限来看,高收益理财产品也大多数为投资期限在6个月以上的中长期产品。银率网统计也显示,国庆之后市场上投资期限在3个月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明显减少,而6个月至1年及以上的长期限理财产品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监管发展以及其理财产品的需求不断的扩大,尤其我们国家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农村经济更多向城市方向学习发展。但是在农村经济也跟随发展的同时,农村金融理财产品相对种类缺失、监管机制也不够完善,健全农民在金融理财方面缺乏更多的指导,缺少对金融理财的超前认识。为了使更多的理财产品在农村市场得到广泛的发展,开展更多的金融类理财业务,我们应该在农村理财产品的未来前景上,创新出更多的适合农村发展的理财产品。  相似文献   

9.
银行理财产品的4个“不等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案例】倾向于保守理财、但又想追求高于储蓄存款收益的张强,去年投资50万元购买了一款新股申购型理财产品。当时,该款理财产品宣传的预期年收益率为15%。但一年下来,张强并没有得到15%的回报,该款理财产品的年  相似文献   

10.
年后,银行理财产品开始"转向"。与去年短期理财产品大行其道有所不同,现在中长期理财产品开始增多。这一方面是受去年年底银监会叫停短期理财产品的影响,另一方面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今年降息的概率有所增加,所以投资者普遍青睐收益率较高的中长期理财产品。中长期产品"放量"发行对于资金在未来半年或一年以上都没有明确投资方向的客户,理财师建议考虑中长期理财产品。  相似文献   

11.
随着老百姓理财意识的逐渐增强,银行理财产品也越来越多,但老百姓对理财产品的认知度并未提高,尤其对银行理财的一些专业术语一知半解,对于一些理财新手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为了让大家在选购银行理财产品时了解得更清楚,本文整理了理财新手们必须懂的银行理财专业术语,供大家学习。  相似文献   

12.
正很多初学理财的人都呈现出一种迷茫的状态,要不"按兵不动",要不"倾其所有"地投资,更有甚者弄得手里没有任何流动资金,甚是狼狈。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理财也没理好,日子也没过好。在此,专家提醒:理财别落入以下三个"坑"。第一"坑":天天查数字刚刚购买理财产品,或者投资某个项目的理财菜鸟会习惯性地看数字,看支出、看收益、看  相似文献   

13.
任何时候,资产保值增值都是理财不容回避的话题。在当下,保值已经不容易了,谈论增值似乎有些奢望。可即便如此,人们保值的心理预期似乎从不会改变,加上高利贷事件折射出的民间资本投资出路无门的现状,使得另类理财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在其备受青睐的背后,有利益的诱惑,有游资的炒作,但要从根上说,还是国内理财渠道狭窄,大众"钱生钱"的愿望在通胀高企下不得不跟风而上,在利益诱惑下不得不铤而走险!另类理财确实是时下的"香饽饽",但确实也有"富贵险中求"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平稳发展,人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对于理财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但是,人们在理财热情高涨的同时,也需要小心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千万不要一时求财心切而踏入理财"陷阱"中."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各类理财产品同样有风险,同样应引起投资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1):158-160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已经成为了我国商业银行提高盈利水平的重要途径,但对各家银行而言理财产品仍然面临着强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更应基于投资者需求对理财产品设计、发行以及营销进行新的探索。通过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的背景情况的分析进行投资者定位,进而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开发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近些年,老年人理财的兴致高涨,同时骗子也随之增多,老人钱财被骗的事件屡屡发生。老年人究竟该如何避免理财被骗,理财师表示老年人理财防骗应放首位,时刻需要谨慎。另外,老年人理财有四种投资方式最好别碰:炒股、基金(股票型和指数型)、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信托产品。  相似文献   

17.
"不买自己弄不明白的理财产品"应该是购买理财产品的底线。完整的理财合同由产品合约和理财产品说明书组成,一般情况下,产品合约只在投资者真正购买签约前才能看到。因此,看懂理财合同成为投资者能否做出正确决策的最后步骤,也是最关键的步骤。  相似文献   

18.
正衡量资金状况资金的多少直接影响投资者对理财方式的选择。如果有一定的闲置资金,则可根据各类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选择合适的产品。但有一点需要注意,有多少钱做多少投资,不要借钱投资,尤其是借钱投资股票、期货等高风险产品。评估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面对市场上各式各样的投资理财产品,刚刚入  相似文献   

19.
大小投资机构在当今社会数量明显增多,在此环境下,不乏有一些非法分析和非法集资团队想趁机发挥自己的势力,让社会投资者下手。然而这些都是外在因素,对个人投资理财而言,建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才是理财投资基础。当然非法集资团队的出现会带来一定的投资困难,因此作为投资人应选择正确的安全的风险保障,去银行的正规理财产品,与此同时国家及政府要加强社会的投资制度建设和消费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20.
面对品种繁多的银行理财产品,要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也有不少学问。从获得收益的不同方式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分为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和非保证收益理财计划,投资者可以对照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