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 过去,在花生生产中,一般把蛴螬作为防治的重点对象,结果是年年防治,年年受害。分析其原因,蛴螬生活于土内,看不见,只能盲目用药待杀。亦常因天旱或下大雨,蛴螬暂时下移,而发挥不了作用,加之土粒的吸附,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防治效果往往欠佳。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于1974—1983年对蛴螬的成虫(金龟甲)进行了防治研究,探索成虫防治对减轻花生田蛴螬危害效果,为花生蛴螬防治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药方法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轻简、高效、安全控制花生主要害虫蛴螬的技术模式,连续4年对六种防治方法进行了评价,对解决蛴螬防治难题、提高防治技术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辛硫磷微囊悬浮剂(辛硫磷CS)+性诱剂及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毒死蜱CS)+性诱剂的防虫效果、保果效果、产量及增产率呈逐年增加趋势,连续使用4年后,两混剂与单独使用辛硫磷CS或毒死蜱CS的各指标间无显著差异。辛硫磷CS+性诱剂及毒死蜱CS+性诱剂对蛴螬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2.51%和82.4%,保果效果分别为79.99%和79.46%。不同施药方式下,花生产量均有所增长,但各处理间稍有差异。辛硫磷CS+性诱剂配合使用,产量较高,达到204.5kg/667m2,增产23%。辛硫磷CS+性诱剂或毒死蜱CS+性诱剂两混剂的农药用量均为250g/667m2,分别比单独使用两化学农药低100g/667m2;成本为37元/667m2,比单独使用两化学农药高2元/667m2。在不降低防治效果的前提下,前者能降低农药用量,符合国家两减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球孢白僵菌与吡虫啉复配防治棉蚜的效果,提出抗吡虫啉棉蚜的治理策略,采用浸渍法测定了球孢白僵菌CXJ-1菌株对棉蚜的致死中浓度和致死中时间,并以对棉蚜致死率较高的1×109 mL-1、1×108 mL-1和1×107 mL-1  3个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分别与0、0.03 g·L-1和0.04 g·L-1的吡虫啉复配后,采用大田喷雾施药法测定对棉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108 mL-1  CXJ-1孢子悬浮液与0.03 g·L-1吡虫啉混用是最佳配比;施用3 d后对棉蚜的校正防效为85.18%,第11天为60.33%,显著高于单用0.03 g·L-1吡虫啉,且对天敌瓢虫和草蛉种群数量影响最小。球孢白僵菌孢子悬浮液与吡虫啉复配后对棉蚜的持效期长,可减少吡虫啉的施用量,从而减轻其对棉蚜的选择压力。  相似文献   

4.
药剂拌种对花生苗期的影响及田间蛴螬防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花生常用拌种药剂的苗期安全性及田间防效,采用盆栽法测定了3种杀虫剂拌种在不同温度、土壤湿度和播种深度对花生出苗率及生长指标的影响。综合比较得出安全性依次为毒死蜱>氟虫腈>吡虫啉;分别加入4种杀菌剂混配拌种后发现,出苗率和其它生长指标均有所提高,其中萎锈•福美双效果最好。田间试验得出:毒死蜱单独拌种具有较高的杀虫增产效果,加入杀菌剂有一定的增效;吡虫啉与萎锈•福美双混配拌种可提高出苗率及防虫效果,增产率为53.59%;氟虫腈拌种后防虫效果较差,与4种杀菌剂混配后增效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6.
为明确覆膜、裸露、秸秆还田、麦套等不同种植模式对春、夏花生蛴螬发生和播期对药剂防治效果的影响,本文对春花生和夏花生上发生的蛴螬进行了田间调查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春花生上蛴螬发生量明显高于夏花生,花生覆膜种植较露地种植的蛴螬发生减轻,秸秆还田的较不还田的花生田蛴螬发生量增多。夏播花生用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按有效成分用量36g/667m2拌种,对蛴螬防效达94.23%;但对早播春花生和晚播春花生蛴螬的防效分别为55.36%和69.23%,防效显著降低。早播春花生采用噻虫嗪拌种+噻虫嗪灌根对蛴螬的防效最高,防效达92.04%;采用噻虫嗪灌根对蛴螬的防效为87.18%,也可有效控制其危害;但仅用噻虫嗪拌种处理的防效仅为55.36%,不能有效控制其危害。相同处理方式下噻虫嗪的防效均显著高于毒死蜱。建议在春花生田防治蛴螬应采用拌种+灌根的施药方法,在夏花生播种时采用药剂拌种可有效控制蛴螬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蛴螬是影响我市花生产量的主要害虫,历年发生面积20万亩,一般年份损失花生果500万公斤以上,大发生年份损失750万公斤。1977年来,我们查清了虫种及分布,搞清优势种的发生规律,提出了以防治成虫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收到明显效果,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蛴螬是金龟(虫甲)幼虫的总称,是杂食性害虫,除为害花生外,尚能为害其他作物、苗木及蔬菜等。因蛴螬对花生为害尤为严重,故得花生蛴螬之名。蛴螬为害花生较严重的原因:①种花生的土壤有些很  相似文献   

9.
山东各花生产区花生生长中后期普遍发生叶斑病,其中主要的有褐斑、黑斑、网斑等几种叶部病害。为了筛选有效的防治药剂,对沈阳化工研究院试产的代森锰锌杀菌剂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一、材料和方法 以代森锰锌(300倍)和波尔多液(1∶1∶100)、15%粉锈宁(1500倍)百菌清(800倍)进行药效比较,设清水为对照,共五个处理。随机排列,重复4次,小区面积0.0462亩(11×2.8米)。  相似文献   

10.
蛴螬寄生蜂(Tiphia sp.)是蛴螬的主要天敌,属于膜翅目细腰亚目土蜂科的一种寄生蜂。它的幼虫在蛴螬(金龟曼(虫甲)幼虫)体外营寄生生活,吸食蛴螬体液而成长,老熟后吐丝做茧在土内越冬。7月上旬开始羽化,8月中旬为盛期,9月中旬为末期。成虫羽化后出土,飞翔,寻偶交尾,交尾后1—15天产卵子蛴螬胸部,卵期2—12天。生  相似文献   

11.
蛴螬是金龟(虫甲)科幼虫的总称,种类很多,是我区的主要地下害虫,尤以花生产区危害最严重,轻者造成缺苗断垅,严重时颗粒无收,如蓬莱县村里集公社东胜、陈家沟等大队,71年因蛴螬为害使数十亩花生颗粒无收。莱阳县谭格庄公社罗家疃大队,71年四十余亩花生因蛴螬为害,植株成片枯死,结果毁苗改种,严重的影响了花生生产。栖霞县桃村公社南埠大队,有一片二百多亩(土冓)地历年发生蛴螬  相似文献   

12.
12种药剂对蛴螬的田间药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有效控制花生蛴螬危害,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选用12种不同杀虫剂,采用毒土处理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12种药剂中,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4050 g/hm2、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2250 g/hm2,对蛴螬防治效果分别为80.85%、78.73%,与3%克百威颗粒剂135 g/hm2、10%二嗪磷颗粒剂750 g/hm2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它药剂,其对花生的保果效果分别为81.45%、80.99%,增产幅度分别为15.74%、12.71%,可作为替代高毒产品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球孢白僵菌对茶毛虫4龄幼虫的室内作用效果,分别采取1.0×10~8、1.0×10~7、1.0×10~6和1.0×10~5孢子/mL等5种不同浓度的白僵菌孢子悬浮液处理。结果表明,随着白僵菌孢子浓度降低,茶毛虫4龄幼虫半数死亡时间延长,致死率降低,幼虫通过提前化蛹躲避白僵菌逆境胁迫,建议采用1.0×10~8孢子/mL白僵菌孢子悬浮液浓度对茶毛虫幼虫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杀虫剂对防治蔬菜害虫小菜蛾的效果研究。[方法]通过利用4种杀虫剂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治试验,找出对小菜蛾幼虫防治的有效方法。[结果]4种药剂对甘蓝小菜蛾幼虫均有防效,5%康宽的防治效果最好。[结论]建议推广使用5%康宽,可对小菜蛾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花生受蛴螬的危害十分严重,据省农业厅1976年统计全省受蛴螬为害的花生面积占播种面积的56.4%,有的社队几十亩,甚至上百亩的花生被蛴螬咬死,果仁被食光,造成空壳,给花生的产量和品质都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探索防治的办法,我所从1976—1980年与有关研究机关、农药厂和部分社队共73个单位协作,开展了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研究工作,现将研究结果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16.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一种广谱性、强致病性的病原真菌,然而其致病机制尚不明确,进一步阐释球孢白僵菌尤其是球孢白僵菌毒素的致病机制,对生防应用和病害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检测了家蚕幼虫自然感染球孢白僵菌和注射球孢白僵菌毒素以及家蚕细胞添加毒素后,幼虫存活率、家蚕组织和细胞的总抗氧化活力、SOD和CAT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家蚕2龄幼虫感染白僵菌后期(33~48 h),5龄幼虫感染球孢白僵菌后期(48~72 h),5龄幼虫和Bm N细胞注射(添加)球孢白僵菌毒素24 h后,家蚕血淋巴、脂肪体、中肠和马氏管组织、Bm N细胞总抗氧化活力、SOD和CAT酶活性显著降低;脂肪体、中肠、马氏管组织和Bm N细胞中Bmsod和Bmcat基因表达水平在感染后期和添毒后显著下调表达;球孢白僵菌毒素能够诱导家蚕Bm N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并最终凋亡崩解;家蚕幼虫添加外源SOD和CAT等抗氧化剂后,能显著提高家蚕的存活时间。以上结果说明,球孢白僵菌侵染家蚕后,可能通过分泌毒素攻击脂肪体、中肠和马氏管细胞,下调Bmsod和Bmcat基因的表达,降低机体的总抗氧化能力,破坏家蚕的氧化还原平衡,损伤组织器官功能并最终导致家蚕死亡;同时破坏家蚕免疫系统,获得免疫逃逸,以利于菌丝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7.
花生蛴螬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莱西市近年花生蛴螬发生加重,主要虫种有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主要原因为环境有利、虫量积累、气象条件适宜、防效较差等.根据生产实践,提出诱杀成虫、科学用药等防治方法,并根据不同发生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70%噻虫嗪种子处理水分散粒剂WDG(锐胜)、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FS(高巧)、3%辛硫磷颗粒剂GR、40%毒死蜱辛硫磷乳油EC、15%阿维毒死蜱乳油EC、15%阿维辛硫磷乳油EC 6种杀虫剂对大豆田蛴螬的防治效果及大豆增产的效果。结果表明,药剂处理后,对大豆安全,未出现药害;70%噻虫嗪WDG对蛴螬的防效达79.41%,大豆增产率为45.43%;60%吡虫啉FS对蛴螬的防效为76.47%,大豆增产率为48.03%;70%噻虫嗪WDG和60%吡虫啉FS的试验效果显著高于防效和增产率分别在54.41%~69.12%、22.09%~34.56%之间的其他4种药剂;6种药剂对大豆苗期和成熟期大豆植株的株高、鲜重、单株豆荚数等指标均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三种杀虫剂对甘蔗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月中下旬,结合甘蔗苗期施肥,施用3.6%杀虫双颗粒剂、4.5%敌毒粉剂或3%杀螟丹粉剂75~90kg/hm2,试验结果表明:3种杀虫剂防治黑色蔗龟和蔗螟枯心苗防效达75%以上,可用作防治蔗龟、蔗螟的替代农药。  相似文献   

20.
几种不同杀虫剂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种杀虫剂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呋虫胺24 g/667 m~2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表现较好;25%吡蚜酮(25 m L/667 m~2)持效性最好,但速效性不如25%呋虫胺;25%噻虫嗪16 g/667 m~2和50%噻虫胺15 g/667 m2防效次于呋虫胺和吡蚜酮,但防治效果也在90%以上。生产上可轮换交替使用,以减少抗性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