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研究爬行动物的鳞片显微形态,应用扫描电镜对独龙江龙蜥(Japalura bapoensis)、草绿龙蜥(J.Flaviceps)、棕背树蜥(Calots emma)鳞片皮纹进行观察。结果表明:3种蜥蜴鳞片均有感受器,草绿龙蜥上颌鳞具有3个感受器,其余位置只有1个,其余2种蜥蜴鳞片只有1个感受器。感受器形态均为凹窝中长有一根基部膨大的感觉毛,草绿龙蜥感觉毛为钉或纤毛,基部呈扁柱状;独龙江龙蜥感觉毛呈钉状,基部呈半椭球状;棕背树蜥感觉毛为毛钉状,基部为透镜状。感受器外围形态:草绿龙蜥呈蜂窝状结构,蜂窝边缘突起呈棘状;独龙江龙蜥呈蜂窝状结构,但边缘平滑;棕背树蜥呈鱼鳞状。说明3种蜥蜴鳞片显微特征都有差异,另外形态上的差异可能与干旱、湿润、灌丛、针叶林、阔叶林、捕食环境等因素的适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试验对新疆南部5个地区密点麻蜥线粒体DNA (Mitochondrial DNA, mtDNA)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b)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采用邻接法和最大似然法分别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南疆沙蜥独立于1个分支;所有麻蜥在1个分支上,与山地麻蜥(Eremias brenchleyi)的亲缘关系最远,与荒漠麻蜥(Eremias przewalskii)的亲缘关系最近;密点麻蜥种群间每个地区样本几乎均是独立分支,喀什地区的密点麻蜥与民丰的密点麻蜥亲缘关系最远,乌恰次之,与同市叶城和塔什库尔干的密点麻蜥亲缘关系最近,但喀什地区的M13稍有偏离,与乌恰的密点麻蜥属于同1个分支,表明这两地区的密点麻蜥存在基因交流。文章基于Cytb基因对新疆南部5个地区密点麻蜥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补充和丰富了新疆部分地区密点麻蜥的基础遗传数据。  相似文献   

3.
鬃狮蜥在与笼友争斗,以及自己跌倒或卡在笼门/盖中偶尔会发生下颌骨骨折。本文报道了通过使用回形针金属丝和AB胶模制到下颌骨,进行外部接合治疗鬃狮蜥下颌骨骨折的过程,为爬行动物类似病例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罗熙 《中国饲料》2021,1(2):154-154
《圈养野生动物饲料配方指南》一书的作者是刘赫,在2019年5月经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ISBN:9787521900354。此书主要介绍圈养动物繁殖和生长,圈养野生动物饲料配方对其产生的作用显著,意义重大。《圈养野生动物饲料配方指南》一书共包含5个章节,详细分析如下所述:本书的第一章节主要讲述野生动物营养概论,对相关概念的介绍和说明,包含相关术语、饲料配方、日粮、配合饲料、饲养标准等情况,同时指明具体的营养需求、供给量,还分析了氨基酸平衡的木桶原理,阐述经验配方和典型配方,论述关于饲养标准、营养需要和营养供给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本书第二章节主要讲述两栖纲动物饲料,有有尾目和无尾目的详细分析介绍。其中有尾目中主要结合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verrucosus、横带虎斑钝口螈Ambystoma mavortium、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等展开解释说明,通过举例说明详细论述的方式给读者以清晰的认知;无尾目中主要结合绿雨滨蛙Litoria caerulea、饰纹角花蟾Ceratophrys ornata、非洲牛蛙Pyxicephalus adspersus等展开说明,通过举例说明详细论述的方式做出具体解释。本书的第三章节主要讲解爬行纲动物饲料,有龟鳖目、鳄目、有鳞目的划分。其中龟鳖目中详细阐明猪鼻龟Carettochelys insculpta、亚达伯拉象龟Aldabrachelys gigantea;鳄目中详细阐明鼍科Alligatoridae、鳄科Crocodilidae;而有鳞目中包含的种类繁多,可细分成短尾蝮Gloydius brevicaudus、猪鼻蛇Heterodon nasicus、白条锦蛇Elaphe dione、黑眉曙蛇Orthriophis taeniurUS、赤峰锦蛇Elaphe anomala、滑鼠蛇Ptyas mucosus、舟山眼镜蛇Naja atra、沙蚺Erycinae、球蟒Python regius、红尾蚺Boa constrictor、网纹蟒Python reticulatus、缅甸蟒Python bivittatus、长鬣蜥Physignathus cocincinus、鬃狮蜥Pogona vitticeps、盔甲避役Chamaeleo calyptratus、蓝舌蜥Tiliqua scincoides、美洲鬣蜥Iguana iguana、泽巨蜥Varanus salvator,增进读者的理解,促使其有清晰的关于有鳞目等动物饲料的理解。本书的第四章节主要讲解鸟纲动物饲料,包含企鹅目、鸡形目等类型,依旧对其中的各项分类做出详细说明。本书第五章节主要讲述哺乳纲动物饲料。  相似文献   

5.
生境丧失或片段化是物种多样性丧失及物种灭绝原因之一。本文选择密点麻蜥的三种生境类型,优势植物分别是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羊柴(Hedysarum mongdicum Turcz Var)和麻黄(Ephedra sinica)。对不同生境的密点麻蜥种群密度及优势植物高度、植被盖度、植被丰富度、食物(昆虫)资源量、昆虫丰富度、裸地比例6个生态因子进行调查。计算密点麻蜥密度,采用U检验及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密点麻蜥偏爱中等植被高度、盖度及具有一定裸地比例的生境;A样地中食物(昆虫)资源量、昆虫丰富度对被提取的公因子的解释能力非常强,其次是植物丰富度;而其余三个变量的解释能力不是太强。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福建省蛇蛔虫的分子生物学分类及种群遗传关系,在原临床诊断、病理组织学研究基础上,对送检分离的蛇蛔虫进一步使用引物对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I区片段(cox1)进行扩增分析,并与NCBI登录的物种数据进行比对。结果显示,源自福建省的蛇蛔虫在分子生物学上与蛇丝状蛔虫(Ophidascaris filaria)、狮弓首蛔虫、鸡蛔虫等具有较高的同源相似性,同源性在90%以上,其中与蛇丝状蛔虫同源性最高为99.1%。本次对福建省蛇蛔虫分子生物鉴定的研究,为了解蛇蛔虫的生物分子遗传演化以及开展蛇蛔虫病临床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蜥蜴入药在祖国医学上已有悠久的历史。明朝李时珍的名著《本草纲目》(1578年)中就记述有守宫、石龙子和蛤蚧等三项,而石龙子这一项内,事实上又包括了石龙子、麻蜥、草蜥等多种蜥蜴。近年来,在调查和发掘祖国动物资源中,  相似文献   

8.
幼蛇出壳后,在放入蛇池之前,最好先消毒,然后再放入蛇池中。放入仔蛇的蛇池,不可和种蛇混养,以免发生大蛇吞食小蛇的现象。 幼蛇出壳后,以吸收卵黄囊中的卵黄为营养而不进食,暂时不需投喂任何  相似文献   

9.
海岸沙滩上的爬行类--蜡皮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力军 《野生动物》2004,25(1):14-15
在海南,无论大人还是小孩,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下,只要是在海南生活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对它有所了解,它就是海南分布很广的一种滨海爬行动物——蜡皮蜥,海南本地人通称为坡马。居住在海边的人对其有很强的认识,但久居深山的村民常常把它与另外一种爬行动物变色树蜥(海南俗语称“雷公马”,意思为被其咬到  相似文献   

10.
一、秋季养蛇增肥四要点 谚语说得好:“秋风起,蛇儿肥”。秋季是蛇类大量进食的季节,也就是养蛇增肥的“黄金时间”。蛇为“变温动物”,它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8℃~33℃,但蛇在活动、觅食、增重的最佳温度却在22℃~28℃间。因此,人工养蛇在秋季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可以说是全年蛇类管理的非常时期,一般需作好如下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2019年3—5月,利用红外相机开展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的过程中,拍摄到雄性白鹇的影像,栖息地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经查阅文献和实地走访,证实白鹇在粤西地区确实有存在,由此白鹇在广东省境内的分布也进一步往西推移。  相似文献   

12.
贮存时间对小麦和玉米青贮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评价贮存时间对玉米和小麦青贮过程质量的影响。试验选择的原料为玉米和开花期及乳熟期小麦,将其放入1.5 L厌氧发酵罐重,分别发酵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贮存一年后,青贮玉米的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下降(P <0.05)。干物质产量在贮存3个月后达到最大值(P <0.05)。开花期小麦pH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乳酸含量在贮存3个月后最高(P <0.05),之后显著降低(P <0.05)。乳熟期小麦pH随贮存时间的升高而降低,乳酸含量在贮存3个月后最高(P <0.05),之后显著降低(P <0.05)。乙酸含量随着贮存时间升高而升高(P <0.05)。贮存时间显著影响青贮玉米干物质、干物质产量、乙酸、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及CO_2产量(P <0.05),显著影响开花期小麦pH及CO_2产量(P <0.05),显著影响乳熟期小麦pH、干物质、灰分、乙酸含量、CO_2产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及干物质消化率(P <0.05)。玉米、开花期小麦和乳熟期小麦干物质的损失在3~6个月达到最大水平。乳酸在青贮1~3个月达到最大值,而乙酸则随贮存时间的升高而升高,这也是青贮料好氧稳定性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猪等孢球虫是一种能引起仔猪球虫病的专性寄生性原虫,可引起仔猪严重腹泻甚至死亡,其发病率可高达50%~75%,病死率高达75%,呈世界性流行,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目前对仔猪球虫病的防控主要以药物预防为主,随着耐药虫株的不断产生及公众对药物残留的高度关注,使得这一防控手段面临巨大挑战,新型抗猪球虫药物、疫苗及其他防控手段亟待研究开发。论文对猪等孢球虫的生活史、基因组学、免疫学及其与其他微生物的互作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仔猪球虫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畜禽养殖业特别是反刍动物对新型饲料添加剂的需求越来越高,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和提取物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关于其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甲烷产生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综述的目的是提供有关植物提取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现有研究数据,探讨其作为添加剂对胃肠道功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新城疫病毒HN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套式RT-PCR一步法扩增了九株NDV地方强毒的HN基因,并对其中3株的HN基因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及同源性分析。本试验还对该毒株的系统发育情况进行了分析:广东省NDV各毒株与欧美国家I至V基因群明显分离,遗传关系较远。台湾省NDVT各毒株归属为一组并且与中国大陆毒株的遗传距离较近。其中一支FS1/95株不能归类到任何一个基因群中。广东地区从鹅群中分离到的副黏病毒GPMV株与我们从鸡体中获得的NDV FS2株有相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毛铿祖 《蚕业科学》1990,16(4):230-232
广东省是全国四大蚕茧产区之一.近10年来广东蚕茧产量大幅度下降.蚕茧产区转移,人们对这些变化看法不一.本文就如何恢复发展广东的蚕桑生产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蜱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生物,可以携带并传播多种病原体,引发人兽共患蜱传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侯鸟因其独特的飞行运动特性、集群性及广阔的活动范围,为蜱及蜱传病的散播提供有利条件。其传播作用既有生物性传播又有机械性传播,感染性媒介蜱可趁候鸟迁飞途中落地休息及食物补给之时重新寻找宿主并完成跨距离传播,促进新的自然疫源地产生。我国位于国际候鸟迁飞主要迁徙带上,然而有关鸟类携带蜱及蜱传病原相关研究数据却非常缺乏。论文根据国内外研究状况,就侯鸟携带蜱及蜱传病原的种类、分布、流行情况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了解鸟类、蜱以及病原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蜱传病的监测、预警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广东省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鸡场分离了8株传染性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毒株,运用RT-PCR对分离毒株进行了鉴定,测定了8个分离株的ELD50以及其对SPF鸡的致死率。结果表明:这8株分离毒对SPF鸡的致死率均等于或超过60%,属于超强毒。运用RT-PCR方法对分离毒株进行了鉴定并对各毒株VP2基因高变区进行扩增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这8株分离株均为IBDV超强毒株,同时也说明当前在广东省引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主要毒株类型多为超强毒IBDV。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水平南极磷虾粉等量替代饲料中进口鱼粉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全鱼营养成分组成、血液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共设4组利用不同水平南极磷虾粉等量替代饲料中鱼粉的试验饲料(分别记为:0%(D1组)、3%(D2组)、6%(D3组)、9%(D4组),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组,每个重复放养初始体重约为(12.43±0.16)g/尾的大口黑鲈(LargemouthBass)30尾,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饲养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口黑鲈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均显著提高,SGR分别提高14.0%、15.8%、20.5%,PER分别提高9.1%、16.8%、27.3%,饲料系数(FCR)显著降低(P<0.05),其中以9%南极磷虾粉替代组效果最佳;(2)各试验组全鱼的水分、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南极磷虾粉替代组的粗脂肪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6%南极磷虾粉替代组较对照组提高13.8%(P<0.05);(3)南极磷虾粉等量替代组试验鱼血液中的白细胞数目(WBC)较对照组分别提高66.1%、61.1%、56.5%(P<0.05),而红细胞数目(PBC)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5.2%、25.2%、20.7%(P<0.05),而红血蛋白(HGB)、白蛋白(ALB)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4)各替代组试验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含量的上升而上升,其中9%替代组分别较对照组提高45.0%、36.4%(P<0.05),各替代组试验鱼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血清中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5)各替代组血清中甘油三酯(TG)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TC)的含量随着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含量的上升而上升,其中9%替代组较对照组提高21.5%(P<0.05),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南极磷虾粉是大口黑鲈配合饲料中的优质蛋白源,适当替代鱼粉可以提高大口黑鲈幼鱼的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以及免疫功能,本试验中以6%、9%南极磷虾粉等量替代饲料中鱼粉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研究小麦型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和植酸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回肠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及矿物元素沉积的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科宝白羽肉仔鸡8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4只鸡。一共有5种日粮,即低磷日粮、高磷日粮、低磷日粮+2000 IU/kg木聚糖酶、低磷日粮+500 FTU/kg植酸酶,低磷日粮+2000 IU/kg木聚糖酶+500 FTU/kg植酸酶,试验进行21 d。低磷组较高磷组显著降低了肉鸡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及趾骨灰分含量(P <0.05),与低磷组相比,木聚糖酶组显著降低了肉鸡的料比(P <0.05),而植酸酶组显著提高了肉鸡日增重、日采食量、趾骨灰分及饲料利用率(P <0.05)。复合酶组显著提高了15种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P <0.05)。与低磷组相比,木聚糖酶组显著提高了表观消化能和可消化代谢能及回肠氮消化率(P <0.05),而植酸酶显著提高了氮沉积及回肠氮消化率(P <0.05),复合酶组显著提高了代谢能、可消化代谢能及氮沉积量(P <0.05)。植酸酶和复合酶组较高磷组显著提高了磷表观消化率和沉积量(P <0.05),但低磷组较高磷组显著提高了钙的表观消化率(P <0.05),植酸酶酶和复合酶组较其他3组显著提高了钾的沉积量(P <0.05)。结论 :小麦型日粮同时添加植酸酶和木聚糖酶对肉鸡生长和消化的影响要优于单独添加这两种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