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动物保健》2014,(8):90-91
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研究了8-21H龄雄性肉鸡的13粮蛋白源和氨基酸以及能量(表观代谢能,AME)水平对以后生长和血液以及胴体特征的影响。将Ross×Ross708雄性肉鸡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随机分成80栏。日粮蛋白源:高比例DDGS(干酒糟及可溶物)或高比例肉骨粉;氨基酸密度:适量或提高10%;能量密度:2998或3100kcal/kg。在8~21日龄时饲喂试验13粮,在1~7日龄和21~55H龄饲喂普通日粮。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大豆源蛋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1选取(21±1)d杜×长×大断奶仔猪500头,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各组分别饲喂两种大豆浓缩蛋白和三种豆粕源日粮;试验2选择(21±1)d杜×长×大断奶仔猪300头,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3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各组分别饲喂三种豆粕源日粮,试验时间为21~57 d。结果显示:仔猪饲喂大豆浓缩蛋白日粮与豆粕型日粮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但大豆浓缩蛋白日粮显著降低了仔猪的腹泻率(P0.05)。美国源豆粕较巴西和阿根廷源豆粕显著提高了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报酬(P0.05)。大豆浓缩蛋白日粮较豆粕型日粮显著提高了仔猪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P0.05)。美国和巴西源豆粕较阿根廷源豆粕显著降低了仔猪腹泻率(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用等量的大豆浓缩蛋白替代豆粕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提高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和降低仔猪腹泻率。在本试验条件下,美国豆粕较巴西和阿根廷豆粕提高了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了仔猪腹泻率。  相似文献   

3.
魏炳栋  陶浩  于维  陈群  李林 《动物营养学报》2012,(10):1939-1945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芪多糖(APS)对氢化可的松诱导的肉仔鸡氧化应激模型生长性能、脏器指数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1日龄的爱拔益加(AA)肉仔鸡256只,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A组)和模型组(B组)饲喂不添加APS的基础饲粮,试验1组(C组)和试验2组(D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4%和0.8%APS的试验饲粮。试验预试期7 d,从第8天开始除A组(饮用蒸馏水)外,其余各组均在饮水中添加20 mg/L氢化可的松造模,连续5 d;同时C组和D组饲喂添加APS的试验饲粮至第21天。结果表明:通过在饲粮中添加APS,可改善肉仔鸡的氧化应激状态,促进动物生长,C、D组14日龄的体重和1~14日龄的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A、B组(P<0.01),D组21日龄的体重和1~21日龄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B组(P<0.05);与B组相比,APS显著提高了14日龄氧化应激状态下肉仔鸡C组的脾脏指数、C组和D组的胸腺指数(P<0.05),但对21日龄脏器指数(D组肝脏指数、C组和D组脾脏指数除外)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与B组相比,APS还可极显著降低D组14日龄肝脏和21日龄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P<0.01),并能显著提高C组21日龄肝脏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P<0.05)。结果提示,APS具有缓解氢化可的松产生的氧化应激,促进动物生长、脏器指数和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芪多糖VC新霉素预混剂对仔猪的保健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培发 《当代畜牧》2005,(11):21-23
选取7日龄长苏(长白×苏太)二元杂仔猪45窝,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每组15窝。对照组158头,试验1组151头,试验2组16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任何药物;试验1组7~15日龄和30~35日龄基础饲粮中分别加入黄芪多糖、VC、新霉素预混剂(100g/100kg饲粮);试验2组7~15日龄,30~35日龄和50~55日龄基础饲粮中分别加入黄芪多糖、VC、新霉素预混剂(添加量与试验1组一样),其余日龄饲喂基础饲粮。仔猪饲养满60日龄试验表明,试验1组、2组比对照组在成活率、均重、日增重和腹泻率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无明显差异(P>0.05)。总体看来,添加黄芪多糖、VC、新霉素预混剂能有效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减少腹泻,提高成活率及增重。  相似文献   

5.
选用罗曼褐壳蛋鸡 96 0只 ,随机分为 10组 ,每组 96只。将三种锌水平、三种锌源、三种硒水平按三因素三水平L9(34 )正交设计配制 9种预混剂 ,另加一组对照组计 10组预混剂 ,随机分配到 10组试验鸡群中 ,进行为期 30天试验。分别在正式试验开始后的第 15、30天 ,取样化验测定蛋中锌、硒的含量。结果表明 :1.饲后 15天 ,日粮硒含量显著影响硒在蛋中沉积 (P <0 .0 5 ) ,饲后 30天 ,日粮锌和硒的含量极显著影响硒在蛋中沉积 (P <0 .0 1) ,锌源也对硒在蛋中的沉积产生显著影响 (P <0 .0 5 )。 2 .饲后 15天和 30天日粮锌、硒含量及锌源对蛋中锌含量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 >0 .0 5 )。  相似文献   

6.
拉沙洛西钠(lasalocid sodium)是加药预混剂Avotec中含有的一种抗球虫药,该预混剂明确规定只得用于肉用仔鸡日粮,用于种鸡日粮会显著降低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Bains发现,给种鸡饲喂含拉沙洛西钠的日粮时,其所产蛋的孵化率至少降低5%,根据饲喂拉沙洛西钠的时间长短,这一数字还可能增大。 1985年1~3月间,巴布亚新几内亚的3家主要家禽生产商报告肉用型和蛋用型种鸡所产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显著降低。调查发现,在配制产蛋鸡日粮  相似文献   

7.
选用罗曼褐壳蛋鸡960羽,随机分为10组,每组96羽。将三种锌水平、三种锌源、三种硒水平按三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设计配制9种预混剂,另加一组对照组计10组预混剂,随机分配到10组试验鸡群中,进行为期30天试验。分别在正式试验开始后的第15、30天,取样化验测定蛋中锌、硒的含量。结果表明:(1)饲后15天,日粮硒含量显著影力硒在蛋中沉积(P<0.05);饲后30天,日粮锌和硒的含量极显著影响硒在蛋中沉积(P<0.01),锌源也对硒在蛋中的沉积产生显著影响(P<0.05)。(2)饲后15天和30天日粮锌、硒含量及锌源对蛋中锌含量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8.
选用671头保育猪进行了4个试验用以评价发酵豆粕(FSBM)作为新型植物蛋白源对保育猪的影响。试验1:192头断奶日龄为(19.2±0.3)d的保育猪分为3个处理(每处理8圈),饲喂3种日粮:对照日粮(不含FSBM),以3%FSBM替代豆粕的日粮,以6%FSBM替代豆粕的日粮。饲喂2周后,所有保育猪饲喂常规日粮2周。试验2:160头断奶日龄为(21.6±0.2)d的仔猪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5圈),饲喂4种日粮:对照日粮(不含FSBM,但含有25%脱脂奶粉DSM),及在保证粗蛋白质水平一致的情况下分别以3%、6%和9%FSBM替代DSM的3种日粮,饲喂2周。试验日粮中粗蛋白质、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水平与试验一保持一致。试验3:144头断奶日龄为(22.1±0.2)d的仔猪分成3个处理(每处理6圈),饲喂3种日粮:对照日粮(不含FSBM但含40%DSM),分别以5%和10%FSBM替代DSM的2种日粮(蛋白质水平相同),饲喂2周。日粮中粗蛋白质、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及乳糖水平保持一致。试验4:175头断奶日龄为(20.7±0.4)d的仔猪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5圈),饲喂5种日粮,分别为基础日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5.5%,无血浆蛋白(PP)和FSBM),含有3.7%PP或4.9%FSBM(粗蛋白质含量为18.4%)的2种日粮,含有7.3%PP和9.8%FSBM(粗蛋白质含量均为21.2%)的2种日粮,饲喂3周。粗蛋白质水平相同日粮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含量保持一致。试验中猪自由采食和饮水,每周记录体重和采食量。利用6%FSBM替代豆粕可以显著提高增重/耗料比(P0.05)并改善腹泻状况(试验1)。利用9%FSBM替代DSM显著降低保育猪日增重(P0.05)和增重/耗料比(试验2)。在乳糖含量相同情况下,FSBM可代替日粮中10%的DSM而对日增重和增重/耗料比无影响(试验3)。FSBM中蛋白质的生物有效性相对于PP而言为99.1%(试验4)。总之,FSBM可选择性替代日粮中DSM和PP作为3~7周龄保育猪的蛋白源,但不能用于替代断奶后第1周仔猪日粮中PP,由于此时日粮中氨基酸和乳糖仍需平衡。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酶解蛋白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以确定断奶仔猪饲粮中酶解蛋白肽的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取150头21日龄体重为(7.01±0.17) 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公母各占1/2)。各组断奶仔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2%、4%、6%和8%酶解蛋白肽的等氮等能饲粮。试验共35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6%和8%酶解蛋白肽极显著提高各阶段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1),极显著降低第1~14天和第1~28天腹泻率(P<0.01),显著降低第15~28天料重比(P<0.05);饲粮添加6%酶解蛋白肽极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第15~28天腹泻率(P<0.01),显著降低第1~14天和第1~28天料重比(P<0.05)。2)试验第14天,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6%酶解蛋白肽极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P<0.01),饲粮添加2%、4%和8%酶解蛋白肽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原料(大豆浓缩蛋白、昆虫蛋白KT100、血浆蛋白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及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108头体重[(7.71±1.23) kg]相近的健康28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分为前期(第1~14天)和后期(第15~28天)。Ⅰ组(对照组)前期饲喂含8%大豆浓缩蛋白的试验饲粮,后期饲喂含6%大豆浓缩蛋白的试验饲粮;Ⅱ组前期饲喂含8%昆虫蛋白KT100的试验饲粮,后期饲喂含6%昆虫蛋白KT100的试验饲粮;Ⅲ组前期饲喂含6%血浆蛋白粉的试验饲粮,后期饲喂含4%血浆蛋白粉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试验前期、后期和全期,各组之间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饲料转化率(FCR)均无显著差异(P>0.05)。2)第14天,与Ⅰ组相比,Ⅱ组的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有降低的趋势(P=0.07)。第28天,与Ⅰ组相比,Ⅱ和Ⅲ组的干物质(DM)和有机物(OM)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Ⅲ组的CP消化率显著提高(P<...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酶制剂对饲喂玉米-豆粕型低能量水平日粮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养分组,对照组(8个重复)饲喂玉米-豆粕型低能量水平基础日粮;复合酶制剂组(10个重复)饲喂添加250 mg/kg复合酶制剂的试验日粮,每个重复25只鸡。试验期35 d。试验二为笼养试验,试验选取8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300只,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低能组饲喂在对照组基础上降低0.63 MJ/kg能量水平的日粮;复合酶制剂组饲喂在低能日粮中添加220 mg/kg复合酶制剂的日粮。试验二为8~22日龄进行。试验于第14~17 d采用全收粪法测定各试验组日粮的养分利用率。试验一结果表明:复合酶制剂组较对照组改善试验前期(0~21 d)和全期(0~35 d)体增重和采食量、试验前期(0~21 d)的料重比和体重(21 d和35 d)(P0.05)。试验二结果表明:(1)对照组料重比、能量利用率和表观代谢能显著优于低能组(P0.05);(2)复合酶制剂组显著提高低能组表观代谢能并降低其变异(P0.05),能量利用率和表观代谢能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玉米-豆粕型低能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能改善肉仔鸡生长性能、料重比和表观代谢能,并降低代谢能变异。  相似文献   

12.
肉鸡蛋氨酸铁生物利用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日龄狄高肉公雏252只,以研究蛋氨酸铁生物利用率,基础饲粮含铁138mg/kg,在此基础上,硫酸亚铁及蛋氨酸铁源的铁添加水平分别依次为200,400,600mg/kg,1-7日龄饲喂基础饲粮,8-21日龄饲喂试验饲粮,试验14天。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铁源及铁水平不影响肉鸡体重及饲料采食量(P>0.05),但极显著影响肝铁代谢(P<0.01),饲喂基础饲粮的肉鸡,导致血红蛋白显著下降(P<0.05),以对数转换后的肝铁含量为因变量,铁添加水平或日粮铁摄入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式,以硫酸亚铁为参比基础,采用斜率法综合求测肉鸡铁源生物利用率为:硫酸亚铁100%;蛋氨酸铁95%。该项研究表明,在实用饲粮条件下,测定肉鸡2周龄肝铁是铁源生物利用率评定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哺乳期八眉母猪饲喂不同蛋白日粮对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9头体重相近、健康、产仔数相同和经产(4~5胎)的纯种八眉母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正常粗蛋白水平14%(NP)、低蛋白水平12%(LP)和极低蛋白水平10%(VLP)日粮,测定仔猪出生后1日龄、7日龄、14日龄和21日龄体重。结果:哺乳期八眉母猪饲喂不同蛋白水平日粮,仔猪出生后1~21 d体重,NP组、LP组和VLP组差异不显著(P>0.05);仔猪平均日增重和增重率NP组和LP组都与VLP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哺乳期八眉母猪日粮蛋白水平适当降低2个百分点,对仔猪体重影响不显著;但当日粮蛋白水平降低4个百分点时,随着饲养天数的增加,仔猪平均日增重和增重率会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丁酸钠及其配伍在断奶仔猪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丁酸钠及其配伍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21±1)日龄断奶、(7.28±0.15)kg健康"杜×长×大"杂交仔猪15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栏),每个重复10头仔猪,公母各半。试验日粮是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10%硫酸抗敌素预混剂600mg/kg(对照组)、0.1%丁酸钠(试验Ⅰ组)、0.2%丁酸钠(试验Ⅱ组)、0.1%丁酸钠+10%硫酸抗敌素预混剂200mg/kg(试验Ⅲ组)和0.1%丁酸钠+10%硫酸抗敌素预混剂400mg/kg(试验Ⅳ组)。试验期为14d。试验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丁酸钠及其与硫酸抗敌素配伍均显著降低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率(P<0.05),并有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降低料重比的趋势(P<0.05)。且0.1%丁酸钠与10%硫酸抗敌素预混剂400mg/kg配伍使用对仔猪抗腹泻、促生长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碱式氯化锌(BZC)和蛋白锌(PRZ)相对于一水合硫酸锌(ZSM)的生物学利用率以及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双因素(3×3+1)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720只1日龄健康雄性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10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3个ZSM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20、40和80 mg/kg ZSM的饲粮,3个BZC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20、40和80 mg/kg BZC的饲粮,3个PRZ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20、40和80 mg/kg PRZ的饲粮。各组不同锌源添加量均以锌计。试验期42 d,分为1~14日龄、15~28日龄和29~42日龄3个阶段。分别在14和28日龄时,从各重复中选取1只接近平均体重的鸡进行屠宰,测定血浆锌含量和抗氧化指标、组织锌含量以及胰脏锌相关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1~14日龄,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锌源和添加不同水平锌显著提高肉仔鸡平均日增重(ADG)和14日龄体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F/G)(P<0.05),且以添加40 mg...  相似文献   

16.
唐少刚 《中国饲料》2007,(10):32-33
本试验旨在评估黄须菜作饲料添加剂在生产中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同一批次、21日龄、体重相近的AA肉食鸡2448只,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设置6个重复,每个重复102只鸡。试验共进行21d。试验饲粮分别为:A组为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B组饲喂基础日粮+盐霉素(40~60mg/kg饲料);C组饲喂基础日粮+5%肉鸡复合预混料;D组饲喂基础日粮+5%黄须菜,以观察其对肉仔鸡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屠宰率和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黄须菜能显著增加肉仔鸡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P<0.05),而添加黄须菜组与添加预混料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两个试验研究发酵大豆产物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对奶牛产奶性能、瘤胃发酵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试验1选择36头泌乳早期中国和斯坦奶牛(泌乳日龄56±23d)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奶牛饲喂全混合日粮(TMR);BSNLOW组,每头奶牛饲喂TMR日粮添加0.5×1011 CFU/d纳豆枯草芽孢杆菌;BSNHIGH组,奶牛饲喂TMR日粮添加1.0×1011 CFU/d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试验期70d,每头奶牛每天测定产奶量和乳成分。试验结果表明,奶牛日粮中添加0.5×1011和1.0×1011 CFU/d纳豆枯草芽孢杆菌线性提高奶牛产奶量(P<0.01,25.2、26.4、23.0kg/d),4%乳脂校正乳产量(27.3、28.1、24.2kg/d),能量校正乳产量(27.3、28.2、24.2kg/d),以及乳脂肪(1.01、1.03、0.88kg/d)、乳蛋白(0.77、0.82、0.69kg/d)和乳糖(1.16、1.22、1.06kg/d)含量。与对照组相比,BSNLOW组和BSNHIGH组奶牛乳中体细胞数分别降低了3.4%和5.5%(P<0.01)。试验2采用4头瘘管奶牛进行为期28d的自体前后配对饲喂试验。分成3个处理阶段:①试验期第1~7天(试验前期),饲喂基础日粮,在试验第6天和第7天采集瘤胃样品;②试验期第8~21天(试验期),奶牛日粮中添加1.0×1011 CFU/d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并在试验第20和21天采集瘤胃样品;③试验期第22~28天(试验后期),停喂纳豆枯草芽孢杆菌,饲喂基础日粮,并在试验第27和28天采集瘤胃样品。与试验前期和试验后期相比,试验期瘤胃pH分别下降2.7%和3.0%(P<0.01)。然而瘤胃中氨氮浓度(NH3)、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丙酸/戊酸摩尔比有所提高。试验期乙酸摩尔比以及乙酸/丙酸摩尔比显著降低(P<0.05)。然而,尽管试验期和试验后期NDF降解率有所下降(P<0.01),不同试验期24h干物质降解率无差异。与试验前期相比,体外培养法测定的试验期奶牛瘤胃总细菌数、蛋白分解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分别提高了15.0%、16.2%、11.7%(P<0.01),而瘤胃原虫数量降低至5.35log10CFU/mL。以上结果表明,纳豆枯草芽孢杆菌提高了牛奶产量和乳成分含量,降低了体细胞数,促进了瘤胃总细菌、蛋白分解菌和淀粉分解菌的生长,说明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作为奶牛饲用益生菌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比较3种替抗添加剂组合对保育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21日龄断奶三元杂交仔猪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分别饲喂含15%金霉素预混剂500 g/t+50%吉他霉素预混剂100 g/t的抗生素日粮(对照组);1 000 g/t酸化剂+500 g/t酶制剂+500 g/...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选取21日龄健康快大型岭南黄羽肉鸡4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50只鸡(公母各半),室温27~36℃。第1组饲喂黄羽肉鸡常规营养水平饲粮,作对照组;第2组饲粮营养水平提高5%;第3组饲粮营养水平提高10%。试验期42天。试验结果表明,饲粮营养水平提高5%显著提高了试鸡21~42日龄阶段饮水量(P<0.05),饲粮营养水平提高10%使试鸡21~42日龄阶段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P<0.05),43~63日龄阶段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整个试验阶段的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P<0.05)。提高饲粮营养水平降低试鸡试验第1周(P=0.0237)、第6周体温(P=0.0013)和第6周呼吸数(P=0.0093)。饲粮营养水平提高5%组试鸡42日龄血清尿素氮含量降低20.45%(P>0.05),饲粮营养水平提高10%组试鸡42日龄、63日龄血清尿素氮含量分别降低15.91%、18.82%(P>0.05)。提高饲粮营养水平降低试鸡腿肌(P=0.0001)和胸肌的水分含量(P=0.001),提高试鸡腿肌的脂肪含量(P=0.0013)。综合试验结果认为,高温环境下提高饲粮营养水平能提高试鸡的生长性能,改善体成分,其中营养水平提高10%组好于5%组。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组成及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采用2×2双因子试验设计,选择体况相似、胎次接近的24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72头,根据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个处理,分别饲喂无抗复杂饲粮、无抗简单饲粮、有抗复杂饲粮和有抗简单饲粮,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仔猪。抗生素添加75 mg/kg金霉素和50 mg/kg吉他霉素(按有效成分计)。试验期共21 d。结果表明:1)与简单饲粮相比,复杂饲粮显著降低了试验第1~7天、第1~21天的仔猪料重比(F/G)和腹泻率(P0.05),显著提高了试验第1~7天仔猪的平均日增重(ADG)(P0.05),显著提高了仔猪回肠的绒隐比、空肠的杯状细胞数量(P0.05),显著上调了空肠闭合蛋白(OCLN)mRNA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提高了空肠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子因子-β1(TGF-β1)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回肠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P0.05)。2)与无抗饲粮相比,有抗饲粮显著提高了试验第1~7天和第1~21天仔猪的ADG及试验第1~21天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第22天的末重(P0.05),显著降低了试验第1~7天、试验第1~21天仔猪的F/G和腹泻率(P0.05),显著提高了仔猪回肠的绒隐比(P0.05),显著提高了空肠和回肠的杯状细胞数量(P0.05),显著降低了仔猪空肠和回肠Toll样受体2(TLR2) mRNA相对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复杂饲粮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增强肠道免疫屏障功能;抗生素能够有效抑制腹泻,但对仔猪肠道屏障功能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