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解和全面掌握贺州烟区烟叶物理特性的质量分布状况,通过对2014~2016年贺州3县烟叶主要物理性状的测定,构建出GIS质量分布模拟图。结果表明,贺州烟区烟叶物理特性呈现西南低、东北高的趋势,整个烟区以石家、麦岭的烟叶物理特性最好。本研究结果为贺州特色优质烟叶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强 《作物研究》2011,25(6):577-579
以常规烘烤工艺为对照,进行了烘烤新工艺对烟叶化学成分及品质的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烘烤新工艺提高了烟叶上中等烟的比例,改善了烟叶的外观质量,增进了烟叶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邵阳主要烟区土壤特性和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分析了邵阳市3个主产烟县27个乡镇1800余份典型烟田耕作层土样,对邵阳主要植烟土壤环境及土壤安全性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邵阳当前烟田土壤的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速效硼、交换性镁及有效锌的含量处于中等到丰富的水平,比较适宜优质烟叶生产;同时邵阳植烟土壤状况较好,重金属污染处于土壤环境质量I级标准和Ⅱ级标准之内,尚处于“无污染”状态,烟叶的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隆回烟区优质烟叶生产的适宜移栽期,研究了该烟区3月上旬、中旬和下旬膜上移栽烟株的生长及初烤烟叶品质特征。结果表明,随气温升高,光照强度增大,烟株大田生育期随移栽期推迟而缩短;受低温影响,上中旬移栽烟株的叶片宽度、单叶重、含梗率、总糖、还原糖均低于下旬移栽烟叶,而叶片厚度、总氮、烟碱、钾、氯含量均高于下旬移栽烟叶;上旬移栽烟叶的干物质积累过少,糖碱比、钾氯比和氮碱比低,烟气杂气大,中旬移栽的烟叶厚度过大,烟气刺激性大,感官评吸质量最差,下旬移栽烟叶糖碱比、钾氯比和氮碱比高,香气质和劲头最好,理化特性较为协调,感官评吸质量最好。因此,3月下旬是该烟区的适宜移栽期。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永顺县山地烤烟烟叶特色,检测和分析了永顺县6个乡镇烟叶的主要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并与国内外一些烤烟主要产区的烟叶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永顺山地烟叶的叶长、叶宽、叶片厚度、含梗率、平衡含水率、单叶重等主要性状的质量结构合理,最接近于贵州省黔西南烟区的烟叶,其次是接近于河南许昌烟区的烟叶;山地烟叶的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钾、氯等化学成分含量适中、协调,接近于云南省大理烟区和贵州省黔西南烟区的烟叶。认为永顺县山地烟叶的主要物理性状质量较接近中间香型,化学成分质量接近于清香型和中间香型。同时还发现,在各取样乡镇的烟叶中,某些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施肥方法对红河烟区绿色烟叶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  荣凡番 《作物研究》2012,26(4):363-367
2008年在弥勒县西三镇和红河卷烟厂烤烟试验基地两个试验点,探讨不同施肥方法对红河烟区绿色烟叶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试验设11个施肥处理,调查各处理烟叶的农艺性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和烤后产质量.结果表明,处理4(施用自配化肥,不含硝态氮,由磷酸二铵、碳酸铵、硫酸钾混配而成,不施有机肥)和处理7(50%N的自配化肥+50%N的成品有机肥)的总体表现较好,可以初步作为红河烟区绿色烟叶生产的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喷施不同浓度赤霉素水剂,探讨其对烤烟生长、烟株抗病性、烟叶外观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能够缩短烤烟大田生育期,促进中上部叶生长,烟叶成熟好,容易烘烤,烤后烟叶外观品质明显改善,烟叶产量、均价、上中等烟比例均优于对照.各处理中以浓度为0.15%赤霉素水剂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凤凰县烟叶感官品质区域特征,以凤凰县2014年的烟叶样品为材料,对其烟叶感官品质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凤凰县烟叶香气质尚好,香气量尚充足,稍透发;烟气尚细腻,尚柔和,稍圆润;刺激性和干燥感有,余味尚净稍舒适,稍有木质气,微有青杂气和枯焦气。(2)凤凰县不同乡镇之间烟叶感官品质存在差异,其烟叶香气质、香气量、透发性、青杂气、木质气、烟气柔和程度、余味分值等感官质量指标与湘西烟区其他县存在显著差异。(3)凤凰县烟叶感官品质弱于桂阳县和津巴布韦烟叶。  相似文献   

9.
永州植烟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对永州市50个种烟乡镇的629个植烟土壤样品的养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永州烟区土壤pH总体偏碱性,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氮、磷营养贮藏及供应水平较高,土壤速效钾供应相对不足.利用聚类分析法将50个乡镇土壤聚合为5种类型,总结了各类型土壤养分特征及施肥方法,指出生产上应遵循控氮、稳磷、增钾、施足基肥、早施追肥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宜生产加热不燃烧卷烟烟叶原料的烟草种质资源,以4个晾晒烟品种Va359、八大河晒烟、柳叶、小黑烟为材料,在丘北县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对不同品种烟草的农艺性状、产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小黑烟、八大河晒烟田间烟株生长整齐,长势较强,烟叶外观质量较好;各品种的产量表现为Va359>八大河晒烟>小黑烟>柳叶。在烟叶化学品质方面,柳叶和八大河晒烟的烟碱和总氮含量整体偏高,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偏低,但八大河晒烟的氯离子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而Va359钾含量较高;在香气前体物质含量方面,4个品种烟叶中的芸香苷、绿原酸含量相对较高,其中小黑烟烟叶中的绿原酸、新绿原酸、芸香苷、咖啡酸、山奈酚苷含量最高;总体感官评吸得分为小黑烟>八大河晒烟>柳叶>Va359。综合分析,小黑烟、八大河晒烟具有典型的晾晒烟风格特征,田间表现、感官质量等指标较优,比较适合作为加热不燃烧卷烟的烟叶原料。  相似文献   

11.
保山市隆阳区植烟土壤养分特征及施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保山市隆阳区的土壤养分特征,有针对性地对烤烟施肥,对该植烟区域的131个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隆阳区植烟土壤较适合优质烤烟生产,除土壤pH值和有机质稍偏高、有效硼供应明显不足外,其他各项指标均符合优质烤烟生长的标准.指出隆阳烟区应该重视土壤酸度的调节,补施硼肥.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恩施烟区适宜的白肋烟移栽方式,开展了膜下大塘小苗移栽、膜下井窖式小苗移栽、井窖式小苗移栽、井窖式壮苗移栽等4种移栽方式对白肋烟生长及产质量影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田间生长发育差异较小,烟叶综合经济性状、感官评吸质量和外观质量以井窖式小苗移栽较优。因此,在恩施烟区850m左右的海拔条件下,适合实施井窖式小苗移栽。  相似文献   

13.
福建龙岩烟区植烟土壤pH时空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龙岩烟区植烟土壤pH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情况,本文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龙岩烟区植烟土壤pH的时空变异研究。结果表明:1982、2001、2011年龙岩烟区植烟土壤pH分别为5.34、5.03、5.23,土壤酸化得到有效抑制;1982、2001、2011年土壤pH半方差函数模型分别为线性模型、线性模型、指数模型。空间分布上,1982、2001、2011年高值区域分别呈现块状、点状、块状;不适宜种植烤烟的地区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适宜区面积减少。  相似文献   

14.
湖南浓香型产区烟叶烟气特性感官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湖南浓香型产区烟叶的烟气特性,对来自该烟区的44个烟叶样品组织评吸专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①湖南浓香型产区烟叶的烟气细腻程度为尚细腻至较细腻,柔和程度为尚柔和,圆润感为尚圆润;于烟气细腻程度、柔和程度在空间分布上呈从南部向西北部递减的趋势,圆润感在空间分布上呈斑块状分布态势;③邵阳市烟叶的烟气细腻程度和柔和程度显著低于其他地区,不同地区烟叶的烟气圆润感无统计学差异;榆烟气细腻程度、柔和程度和圆润感年度间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现代烟草农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烟草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是一个新的课题。湖南烟区是全国生产烤烟的大烟区。分析湖南省部分地区现代烟草农业的综合表现,结果表明,湖南是一个适宜优质烤烟生产的地方,适合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提出了发展湖南现代烟草农业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湖南浓香型产区烟叶的香气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湖南浓香型产区烟叶香气特性评价指标的区域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对来自湖南烟区的44个烟叶样品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①湖南浓香型产区烟叶香气质尚好至较好,香气量尚足至较足,香气尚透发至较透发,微有枯焦气和木质气;②不同地区之间香气质差异显著,香气量、透发性、枯焦气和木质气则无统计学差异;③香气质呈从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的趋势分布,香气量呈从南部向北部递减的趋势分布,透发性呈从东北部向西南部递减的趋势分布,枯焦气呈从东北部、西南部分别向中部递减的趋势分布,木质气呈从东北部向南部递减的趋势分布;榆香气质、香气量和透发性年度间较稳定,枯焦气和木质气年度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永州烟区土壤中量元素分布特征,2015年对永州市79个种烟乡镇689个植烟土壤的钙、镁、硫元素有效养分进行了取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烟区土壤有效硫、交换性钙含量丰富,极少缺乏;土壤交换性镁缺乏比例占72.4%,应重视镁肥施用。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永州烟区植烟土壤中量元素含量划分为4大特征区域,应根据养分分布特征,合理施用中量元素肥料。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四川宜宾烟区土壤和烟叶含氯状况,提高烟叶质量,采用定点定位取样的方法,分析了四川宜宾烟区110个土壤样品与73个烟叶样品的氯含量;在氯含量较低的土壤上进行不同氯化钾施用量对烟叶氯含量及土壤氯含量的影响研究。宜宾市植烟土壤平均水溶性氯含量15.58 mg/kg,76.36%土壤的水溶性氯含量处于较低及低水平;烟叶平均氯含量0.22%,80.82%烟叶处于低及缺水平。不同生育期烟叶和初烤烟叶的氯含量随着氯化钾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氯化钾80 kg/hm^2处理的烤后各部位烟叶氯含量均在适宜范围(0.3%~0.8%)内;施用氯化钾后土壤中的氯含量明显提高,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土壤水溶性氯含量逐渐减少,至烟叶采收后和第二年烤烟移栽前土壤中基本无氯积累。土壤含氯量低的烟区可适当增施氯化钾肥以提高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水分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烤烟品种JY-02.为材料,2008年在吉林延边烟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6种不同耕作方式对烟田土壤水分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差异明显,与对照(传统耕作)相比,深耕+地膜覆盖、垄下深松+地膜覆盖两处理的蓄水能力分别提高8.50%和6.96%;随着烟叶的生长,耕作方式对烟田土壤水分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减弱,但深耕、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是十分显见的。(2)不同耕作模式可以稳定烟叶钾、氯含量,协调烟叶化学成分,使烟叶的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促进了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香气物质、棕色化产物类香气物质、苯丙氨酸类香气物质和新植二烯的形成,明显提高了香气物质的总量。(3)综合分析表明,以深耕+地膜覆盖对保墒蓄水和烤后烟叶产质量的效应最好,值得在我国大部分烟区推广使用。耕作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长期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