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根据在国际通用鉴别品种上的反应,采用室内幼苗接种鉴定的方法,将黑龙江省38个供试的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菌株划分为1号、4号、3号和7号,其中4号小种为优势小种,占供试菌株的86.67%.本试验采用针刺接种方法用4号优势生理小种接种鉴定108个栽培大豆品种和育成品系,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育成的品种或品系存在着抗源,供试108个品种中抗病资源比例为13.89%,中抗比例为22.2%,根据抗性资源筛选结果,可合理地用于大豆生产和抗病育种.  相似文献   

2.
利用10个菜用大豆品种,通过其产量性状鉴定与评价,筛选出适宜河北省种植的优良菜用大豆品种,并为育种改良提供种质基础.连续2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10个供试品种在产量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品种苏早2号、春绿60、AGS-292和绿75表现产量较高且稳定,适宜在该地区种植.此外,10个品种的农艺性状遗传基础较为丰富,可作为菜用大豆育种的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3.
东北三省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表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原菌1、25号生理小种,对黑龙江、吉林、辽宁省的大豆品种(系)956份进行了抗源筛选,筛选出了23个品种(系)兼抗25号和1号生理小种,占供试材料的2.54%。筛选出抗25号生理小种的品种(系)68份,占7.48%,抗1号生理小种的品种(系)251份,占27.77%。  相似文献   

4.
大豆苗期氮高效和氮敏感资源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47个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温室苗期水培方法,观察各品种在低氮和正常供氮环境下叶片黄化程度,初步评价大豆品种苗期对低氮的反应.根据叶片黄化程度差异初步筛选出3个耐低氮品种(坡黄、铜山青大豆和徐豆8号),3个氮敏感品种(84-70、中品03-5358和龙豆7号).通过对这6个品种氮积累相关指标的变异系数进行比较并结合各...  相似文献   

5.
苗期是盐碱伤害最敏感的时期苗期是盐碱伤害最敏感的时期。为了筛选耐盐大豆材料,用120 mmol的Nacl溶液对49个大豆品种进行苗期耐盐性鉴定个大豆品种进行苗期耐盐性鉴定。通过苗期耐盐性鉴定,从中筛选出苗期耐盐品种10份份,分别是青皮平顶香别是青皮平顶香、文丰1号号、鲁豆10号号、冀豆19、、晋豆29、、齐茶豆2号号、邯豆3号号、水里站、Lee和Osage。。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种子萌发后根系的长度、侧根数量、根的干重和鲜重与品种的耐盐性密切相关种的耐盐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西藏林芝地区大豆品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蓉军 《大豆科学》2000,19(1):90-94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西藏林芝地区及其它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推广和种植大豆品种,我们在前几年的大豆品种观察试验的基础上,于1997年进行了大豆品种比较试验,参试品种共有10个。本文通过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对大豆的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0个品种在该地区的生态适应性较强,基本无病虫害发生,经济性状方面也表现较好,尤其是辽豆9号,鲁豆4号和东农836这三个品种表现最好,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示  相似文献   

7.
适宜安徽淮北地区救灾补种夏大豆品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2个主栽品种的分期播种试验,筛选出适合本区的救灾补种品种。结果表明:适宜安徽淮北地区救灾补种夏大豆品种为:阜9765、中黄13、濉科2000-8、皖宿2156、中黄37和早熟1号。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宜麒麟区种植的大豆新品种,引进40个大豆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说明,黑龙44号、黑龙46号、黑龙62号、黑龙53号和黑龙57号建议作为当地高产稳产品种进行扩大示范种植,贡选1号和南豆12号生育期较长,不适宜在麒麟区种植。其余品种可进一步试种观察。  相似文献   

9.
大豆孢囊线虫4号小种新抗源的筛选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大豆孢囊线虫4号小种新抗源的筛选和利用研究结果。通过对1920份大豆材料(主要是山西省地方品种)进行抗孢囊线虫4号小种鉴定,筛选出高抗品种11份,中抗品种10份。产量对比试验表明:这些抗源在重病区比山西省推广良种晋豆3号增产28.8%—119.9%。  相似文献   

10.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高蛋白粮饲兼用作物,具有与根瘤菌共生固氮的能力。近十几年来,我国大豆品种更新快,导致大豆根瘤菌株与新品种匹配能力差、接种效果不明显。筛选与主栽大豆品种匹配性好、固氮效率高的广谱性优良菌株,可为针对性的施用大豆根瘤菌接种剂提供菌种资源和方案。选取本实验室前期分离保存的6个优良快生型大豆根瘤菌株和2个慢生型大豆根瘤菌株,在砂培盆栽条件下与不同地区的27个大豆主栽品种进行匹配试验。测定分析了植株地上部分生物量、高度、根瘤数量、根瘤生物量和根瘤固氮酶活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大豆根瘤菌之间结瘤固氮能力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供试根瘤菌均能够与国内24个大豆品种结瘤,广谱性较好;植株地上部分高度、根瘤数量、根瘤生物量和根瘤固氮酶活与地上部分生物量呈显著相关;大部分接种根瘤菌后的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CK;HN01、GR3、HH29、HH103匹配性和固氮效率均不逊色于USDA110,具有在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流域、东南地区推广的潜能;从品种来看,中豆39、BD2、天隆1号与8株供试大豆根瘤菌的匹配接种表现出高生物量特点。此外,本文还筛选出大豆-大豆根瘤菌的表型最佳匹配组合中豆39-GR3,适合长江流域地区;同样筛选到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东南地区最佳匹配组合,分别是HN01-辽豆14、HN01-徐豆14、HN01-BD2。本文初步建立了优良根瘤菌与大豆主栽品种的匹配关系,为在田间试验中进一步筛选和应用这些优良菌株提供了材料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高银芝 《大豆科技》2009,(1):22-24,36
近年来北京市密云县春播大豆播种面积逐年递增,但品种单一,退化严重,产量极低,品种更新迫在眉睫.为了筛选出适宜密云地区种植的春播大豆新品种,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003-2007年从科研院校引进春播大豆新品种(系)29个在北京市密云县进行筛选研究,评价各品种的产量、抗性、生育期等性状,筛选适宜密云地区种植的新品种(系).经过4年的试验,筛选出了铁丰31、中作119(中黄38)、铁豆37等适宜密云地区种植的春播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干燥环境致使大豆种子根瘤菌包衣后根瘤菌快速死亡,降低根瘤菌使用效果,极大程度限制根瘤菌应用的问题,本研究以分离自我国不同大豆主产区的100株大豆根瘤菌为供试材料,选用目前广泛使用的商业化菌株Bradyrhizobium diazoefficiens USDA110和Bradyrhizobium japonicom USDA6为参比菌株,采用玻璃珠干燥法和蛭石盆栽试验,筛选耐干燥且生物固氮性能优良的大豆根瘤菌菌株,并对菌株进行耐干燥筛选和固氮性能评价。玻璃珠干燥法筛选试验结果显示:经过24 h干燥后,根瘤菌菌株5873在玻璃珠上的存活率达到0.44%,显著高于其它菌株,表明该菌株能够耐受干燥胁迫。经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和ANI计算,初步确定菌株5873属于日本慢生大豆根瘤菌(B.japonicom)。进一步采用蛭石盆栽试验验证菌株5873的共生匹配性和与大豆品种宿主的选择性,并评价其结瘤固氮效果。结果显示:菌株5873与供试的9个大豆品种都能结瘤,表明该菌株具有广谱的结瘤匹配性。其中滇豆5号、徐豆18和冀豆17接种根瘤菌5873后,大豆植株的干重、全氮含量、叶绿素含量与不接种对照相比均显著提高,表现出明显的促生效果。本研究筛选获得一株耐干燥且生物固氮能力优良的大豆根瘤菌菌株5873,可作为根瘤菌包衣专用菌种,也为大豆根瘤菌包衣技术在黄淮海和南方地区的应用提供了菌株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3.
菜用大豆品种筛选与最佳播种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以省外引进的3个菜用大豆品种及湖南省的湘春豆18号为材料,研究了湖南长沙春播条件下不同播种期对菜用大豆产量、产值、生育期及主要经济和商品性状的影响;筛选出适合长沙地区种植的2个优良菜用大豆品种淮早1号和宁沪95-1;明确了湖南长沙春播菜用大豆栽培时期,3月27日至4月4日播种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利用网室采集的57份大豆资源的叶片,室内喂养刚孵化的斜纹夜蛾幼虫,以幼虫重为指标,鉴定大豆资源对斜纹夜蛾的抗性.综合2001年和2002年的鉴定结果,品种间、年份间、品种与年份互作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根据标准品种分级法对抗性鉴定结果进行划分,从供试的大豆资源中筛选出4个高抗和3个高感的标准品种,可以用于抗性的分级及抗虫新基因的发掘.  相似文献   

15.
大豆抗疫霉根腐病基因SSR标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丽君  孙欣  薛永国  杨喆 《大豆科学》2008,27(3):379-382
选用感病大豆品种合丰25和抗病大豆品种抗线2号作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获得F2种子.种植F2代种子获得F2:3家系,作为分子标记分离群体,进行大豆抗疫霉根腐病基因SSR标记.共筛选覆盖大豆全基因组的350对SSR引物,其中52对引物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在F2群体中通过BSA法筛选出与抗疫霉病基因相关的多态性差异引物1对,为Scaa003,位于大豆公共遗传图谱的J连锁群.同时该引物在其他10个抗病品种及4个感病品种中抗、感病谱带检出率均为100%,具有一定的检测通用性,可以为大豆疫霉根腐菌1号生理小种抗性材料的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给大豆育种选配亲本提供参考依据,对河南省1985-2020年育成的132个大豆品种进行系谱追溯,系统分析其育种方式、亲本组成、细胞核、细胞质遗传贡献率,并归纳骨干亲本.结果表明:常规杂交是河南省大豆品种选育的主要途径,占参试品种的85.5%.132个品种共有185个细胞核遗传的原始亲本,核遗传率最大的祖先亲本是齐黄1号,其次是沁阳水白豆和野岗1号;共59个细胞质遗传的原始亲本,遗传率最高的是郑80024-10.常被用作育成大豆品种直接亲本的有濮豆6018、郑9805、郑59、开豆4号和周豆23.根据衍生品种数归纳出6个骨干亲本,包括豫豆2号、豫豆3号、豫豆10号、豫豆18和豫豆22.其中豫豆2号作为亲本衍生出57个大豆品种,占参试育成大豆品种的43.2%,为河南省大豆育种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生理小种监测及主栽品种抗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地区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出现频率及类型,采用自行筛选的鉴别寄主对采自17个不同大豆产区的30份灰斑病菌进行生理小种监测鉴定.已鉴定出7个生理小种(1号、4号、6号、7号、8号、9号、11号)和4个未知生理小种.结果表明:1号生理小种仍是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39%,较2006年下降了9%;其次是7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为28%,较2006年上升了7%.对黑龙江省56份主栽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鉴定出高抗品种4个,垦丰16号、垦丰18号、绥农22号、绥农25号,抗病品种14个.  相似文献   

18.
从辽宁省主要推广品种中选出20份优异种质资源,依据株高、叶面积指数、茎、叶生物量为指标,采用平均隶属函数值方法鉴定了大豆苗期耐旱性.结果从供试材料中共筛选出大豆生长前期较强耐旱型(2级)品种2个,干旱较敏感型(4级)品种3个,中间型(3级)品种15个.大豆的平均耐旱隶属函数值与干旱胁迫下的相对根表面积、相对根生物量分别...  相似文献   

19.
针对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风沙干旱区的农业生态特点和土质气候条件,进行了大豆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4个适宜该地区栽培的大豆品种,增产幅度达6.9%~15.73%。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适宜新疆南疆植棉区无膜种植的机采棉品种和相关育种资源材料,2019―2020年在南疆植棉区对13个供试棉花品种(系)进行筛选比较试验。通过对农艺性状、皮棉产量、纤维品质、丰产性、稳产性及理想指数等的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南疆植棉区无膜种植的机采棉品种2个——新陆早77号和新陆早51号,以及较优的相关育种材料2个——抗病早熟6号和冀丰1187,其中抗病早熟6号综合表现突出。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南疆实现无膜植棉和适用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