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马铃薯》2013,(3):144-147
马铃薯块茎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贮藏6~18 d,用乙醇-乙酸法提取块茎皮中的α-茄碱,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研究块茎皮中龙葵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有光照、贮藏温度为8,15,25℃条件下贮藏6 d,样品中α-茄碱的含量分别为1.35%,4.96%和9.67%;在有光照、贮藏温度15℃的条件下,贮藏时间为6,12,18 d,样品中α-茄碱的含量分别为4.96%,8.78%和12.76%;在25℃、贮藏时间6 d条件下,有光照和无光照处理的样品中α-茄碱含量分别为9.67%和7.61%。块茎皮中的α-茄碱含量随贮藏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光照条件下块茎皮中的α-茄碱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利用HPLC法测定不同马铃薯品种茎叶中的α-茄碱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茎叶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但马铃薯茎叶中α-茄碱(龙葵素)含量高,适口性差,不易青贮,是影响马铃薯茎叶利用的主要因素。研究马铃薯茎叶中龙葵素的含量变化可为其利用提供安全技术保障。将马铃薯茎叶收获后风干粉碎,用乙醇-乙酸法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混合样品中的α-茄碱含量,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茎叶中α-茄碱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费乌瑞它’、‘克新2号’、‘陇薯3号’、‘陇薯6号’、‘陇薯7号’5个马铃薯品种茎叶样品中α-茄碱的含量分别为0.138,0.171,0.159,0.185和0.199 mg/g。茎叶中α-茄碱的含量存在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3.
《中国马铃薯》2015,(5):263-268
商品马铃薯中主要含有2种糖苷生物碱,α-卡茄碱和α-茄碱,是由相同的糖苷配基茄啶组成的三糖。这2种物质占马铃薯块茎中糖苷生物碱的95%,其水解产物,β-、γ-形式的糖苷生物碱以及茄啶所占的比例相对很低。采用改正的HPLC法测定了马铃薯块茎中α-卡茄碱和α-茄碱的含量,条件为柱子,Inertsil NH2(5μm,4.0 mm×250 mm);流动相,乙腈/20 mmol KH2PO4(80??20,v/v);流速,1.0 m L/min;柱温,室温;二极管阵列检测器,210 nm;进样量,20μL。结果表明,重量为116.98 g,1/4表皮发绿长有一个5 mm芽的‘陇薯3号’马铃薯块茎当中α-卡茄碱的含量为150.07 mg/kg,α-茄碱的含量为57.80 mg/kg,2种糖苷生物碱的总和为207.87 mg/kg。该改正的HPLC法可用于准确测定马铃薯块茎中糖苷生物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属于茄科植物,以其含有天然毒素形式的糖苷生物碱而闻名。尽管如此,马铃薯仍然是一种主要的、廉价的低脂肪食物来源,其富含能量、高质量的蛋白质、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马铃薯主要含有α-卡茄碱和α-茄碱,但也含有少量的β-、γ-和茄啶形式的水解产物。马铃薯糖苷生物碱的合成可分为3个阶段,第1个阶段涉及C5单元的形成和缩合,块茎糖苷生物碱的合成主要发生在栓内层细胞。高浓度糖苷生物碱的毒性可能是由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的抗胆碱酯酶活性、诱导肝损伤和破坏细胞膜,从而对人体消化系统和基础代谢造成不良影响。考虑其毒性,非正式的指南确定将马铃薯新品种的总糖苷生物碱含量限制在200 mg/kg鲜重。马铃薯糖苷生物碱能耐受高温,但商品马铃薯加工产品中糖苷生物碱的含量相对于新鲜马铃薯块茎中的含量要低很多,原因是加工过程对马铃薯进行了去皮处理,很多糖苷生物碱被去除。酸热絮凝法从马铃薯淀粉加工分离汁水中回收的蛋白,糖苷生物碱含量大约为2000 mg/kg,需要进行水解脱毒以后才能作为动物饲料。文章就马铃薯糖苷生物碱的结构特征、生物合成、毒性以及加工对马铃薯糖苷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影响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环境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品质主要取决于块茎成分及其含量,包括淀粉、蛋白质、糖和维生素等。块茎内各成分的含量除受遗传基础和生理特性控制外,还主要因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人为栽培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本文主要介绍了影响马铃薯品质性状的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特性等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以及种植密度、肥料、病虫害等人为栽培因素。通过对影响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生态条件和栽培因素的分析,进一步了解块茎品质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为马铃薯引种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龙葵素是马铃薯植株和块茎中普遍含有的一类甾族生物碱配糖衍生物。实验以马铃薯块茎为原料探讨其龙葵素的提取工艺条件。用乙醇法在70℃下回流以及55℃旋转蒸发提取马铃薯龙葵素,比较研究不同浓度乙醇、不同提取时间的龙葵素提取率。应用乙腈-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 L/min,在Eclipse XDB-C18反相柱上,对提取的龙葵素样品进行HPLC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条件为在70℃下用75%的乙醇回流5 h,提取率达到389.90 mg/100 g。  相似文献   

7.
储藏温度与时间对大豆子粒中异黄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异黄酮含量显著不同的6个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研究三种储藏温度(室温、4℃和-10℃)条件下不同储藏时间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大豆种子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异黄酮含量逐渐降低,储藏一年后平均降低57.1%,以丙二酰基异黄酮组分降低为主,且达显著水平.储藏温度对大豆种子中异黄酮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常温下储藏的大豆种子异黄酮含量有偏高的趋势,且不同品种的表现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种用马铃薯长期贮藏应在3~4℃条件下进行。在较低的温度下贮藏会发生损失。过低温度下贮藏,块茎的表皮会出现凹陷并产生黑褐色斑点。切割受侵染的块茎,果肉部分会呈红褐色至深褐色和黑褐色。表皮出现象斑点的这些症状,也出现在马铃薯块茎的组织里。这些  相似文献   

9.
氮素形态与马铃薯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对马铃薯块茎硝酸盐含量、淀粉、蛋白质及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内硝酸盐含量从块茎形成期到成熟收获期是逐渐降低的。使用铵态氮肥并加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可以显著地抑制马铃薯块茎硝酸盐的积累;与硝酸盐含量变化相似,从块茎形成期到收获期蛋白质含量也逐渐降低,不同氮素形态处理对马铃薯块茎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铵态氮添加双氰胺处理可降低块茎还原糖含量。虽然马铃薯被认为是喜硝作物,但本研究表明,不同氮素形态处理不仅没有造成马铃薯产量的显著差异,而且块茎内淀粉含量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农田土壤Nmin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农田土壤矿质氮(Nmin)含量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在内蒙古阴山北麓马铃薯主产区大田条件下,利用主栽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通过设置不同供氮水平,研究了薯田土壤Nmin含量对块茎形成的时间、数量以及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Nmin含量在1850 mg/kg范围内时均可形成块茎,且在18.6450 mg/kg范围内时均可形成块茎,且在18.6419.94 mg/kg可较早形成块茎,超过50.57 mg/kg时,不形成块茎;较高的土壤Nmin含量会降低块茎形成的数量,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出苗39 d以后,块茎数量不再增加;虽土壤Nmin含量的增加推迟了块茎的形成时间,但较高的土壤Nmin有利于马铃薯生育后期单株块茎重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邓春凌 《中国马铃薯》2010,24(3):151-152
马铃薯块茎借休眠以渡过不利其生长的条件,从而保证世代繁衍的遗传特性。马铃薯块茎的大小和休眠时间的长短影响其商品价值和利用时间,储藏过程中的休眠解除会造成水分、养分大量消耗,以至丧失应用价值。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有关马铃薯休眠的研究已经被提出,了解休眠特征和打破休眠的方法,对于栽培和储藏保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冻害对马铃薯块茎生活力的影响及其快速检测方法,试验设置了5℃、0℃、-5℃、-10℃四个温度梯度,在每个温度下设置1d、2d、4d、8d四个时间梯度,对坝薯9号和坝薯10号两个品种马铃薯块茎进行处理,用红墨水法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检测处理后块茎的生活力,并对处理后的块茎作发芽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生活力用红墨水法和TTC法检测都是可行的,TTC法比红墨水法更灵敏。0℃下放置4d及-5℃下放置1d时,用红墨水法可以检测到马铃薯薯块红色开始明显加深,马铃薯块茎生活力明显下降;而在0℃下放置2d及-5℃下放置1d时,用TTC法检测到马铃薯薯块红色开始明显变浅,马铃薯块茎生活力明显下降。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用红墨水法和TTC法检测估测的发芽率与实际发芽率之间无显著差异,并观察到冻害明显抑制马铃薯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温度、pH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清  王蒂 《中国马铃薯》2003,17(3):157-161
对加工型马铃薯试管苗、茎段愈伤组织、块茎及块茎芽在不同温度、不同 pH条件下PPO活性的检测结果表明 :pH对马铃薯PPO活性具有明显的影响 ,块茎芽以及愈伤组织PPO活性均在 pH 5~ 5 5之间最高 ,分别为 94 2 0及 2 0 4 0 (0 0 1ΔOD/min) ,而试管苗在培养基 pH为 8时PPO活性最高 (19 80 (0 0 1ΔOD/min) )。不同温度下不同品种PPO活性表现不同 ,甘农薯 1号、Atlantic试管苗PPO活性在 18~ 2 5℃之间达到高峰 ,分别为 16 80和 37 2 0 (0 0 1ΔOD/min) ;Shep ody、Snowden试管苗在 5℃下PPO活性较高 ;除此之外 ,不同品种贮藏块茎PPO活性均在 2 5℃表现最高。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Mira”、“87P48—64“两个栽培品种的脱毒苗为材料,在培养温度20℃、诱导温度-18℃条件下,小苗生长4周后,采用不同天数黑暗处理诱导,再分别转入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培养8周,观察统计不同处理的试管块茎形成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黑暗处理和短日照条件对试管块茎的形成是有利的.试验中以黑暗处理两天,每天光照8小时的处理单株结薯总数最多.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块茎青枯病菌潜伏侵染的酶联免疫学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采用武汉市场上来源不同产地的 7份马铃薯材料 ,用CIP提供的RS NCM ELISA试剂盒进行了块茎青枯病菌携带情况的检测。试验结果显示 ,应用该试剂检测马铃薯块茎青枯病菌携带情况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检测前样品的富集时间对检测结果具有明显的影响 ,其最佳富集时间为4 8h ;不同来源的马铃薯块茎携带青枯病菌的程度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不同窖藏条件下马铃薯块茎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克新1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4种不同窖藏条件下马铃薯块茎中干物质、淀粉、还原糖、Vc、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4种不同窖藏条件下,马铃薯块茎中干物质、淀粉、还原糖、Vc、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相同,但变化幅度不同。窖内平均温度越高,湿度越小,块茎干物质、Vc、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幅度越大,而淀粉含量降低幅度与还原糖增加幅度越小;反之,窖内平均温度越低,湿度越大,块茎干物质、Vc、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幅度越小,淀粉含量降低幅度与还原糖含量增加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马铃薯》2015,(5):278-282
为了确定陇中地区马铃薯生产中氯化钾的合理用量,于2010年在甘肃兰州和定西两地进行了不同氯化钾施用量试验,测定了马铃薯单株块茎数、块茎重、大中薯率、烂薯率和薯块产量,分析了不同用量下马铃薯品质。结果表明,在施N 120 kg/hm2和P2O5 60 kg/hm2的基础上,K2O用量在0~84 kg/hm2的范围内,随着钾肥施入量的增加,单株块茎数、块茎重、大中薯率和薯块产量以及马铃薯干物质、粗淀粉和还原糖含量不断提高,而烂薯率明显减小,维生素C含量不断下降;且在钾肥施入量为84 kg/hm2时,单株块茎数、块茎重、大中薯率和薯块产量以及马铃薯干物质、粗淀粉含量最高,而烂薯率最低。因此,甘肃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生产过程中,在施纯N 120 kg/hm2和P2O5 60 kg/hm2条件下,氯化钾适宜用量为K2O 36~84 kg/hm2。  相似文献   

18.
<正> 马铃薯具有喜冷凉耐低温的特性。其地上部分生长最适温度为21℃,块茎形成最适温度为16~18℃,在高温条件下退化速度加快.我省春马铃薯生育期间的温度较高,而且贮藏期间还要经过炎热的夏季,马铃薯的退化现象普遍存在,但各地退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以薄层色谱法对光周期不同处理的马铃薯不同时间的叶片,匍匐茎以及刚形成的小块茎中6-氨基嘌呤和腺嘌呤核苷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二种代谢产物对块茎形成的调控作用.发现其含量以某种规律变化,可以促进块茎形成.  相似文献   

20.
《中国马铃薯》2016,(5):277-281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种植于磷矿复垦地马铃薯植株不同器官中镉(Cd)、铅(Pb)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在磷矿复垦地土壤Cd、Pb含量高于土壤无机污染物的二级标准条件下,马铃薯块茎中Cd、Pb含量都超过安全食用标准;马铃薯植株中不同器官Cd、Pb的分布具有明显规律,块茎、根、茎、叶的含量差异显著,呈逐渐增加趋势,叶片是积累2种重金属含量最多的器官,块茎含量最低;随生育期延长,成熟期马铃薯根、茎、叶中的Cd含量较现蕾期略有增加。马铃薯各器官对2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不同,对Cd的富集作用明显大于对Pb的富集作用,因此即使在低Cd土壤中种植马铃薯也需要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